民进党修改“公投法”,意欲何为

来源 :世界知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ing5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6年1月16日的台湾“大选”再次将民进党送上了权力的顶峰。民进党不仅在此次“大选”中赢取了“总统”宝座,也赢得了“立法院”单独多数,可主导提案修法。新一届“立法院”会期开始以来,民进党一直极力推动修订却屡屡受阻的“公民投票法”(简称“公投法”)提案再次卷土重来,这次很可能如愿以偿。民进党为何要大幅修改“公投法”?修改“公投法”对台湾政治社会与两岸关系将产生何种影响?

“公投法”内容大翻修


  2003年,台湾“立法院”通过了“公投法”。由于民进党当时在“立法院”处于弱势,因此对于2003年版的“公投法”极其不满,大呼是一项“鸟笼公投”法案。近些年来,民进党虽然提出过几次修改“公投法”的提案,但因自身在“立法院”的弱势地位,最终都无一通过。2016年民进党刚刚实现完全执政,便迫不及待地提出“公投法”的修改草案。
  到目前为止,修改“公投法”提案共有五个版本,分别为民进党“立委”高志鹏、林淑芬、陈亭妃、叶宜津、李昆泽所提。虽然这些“立委”在民进党内所属派系不同,对所提版本的考量和政治意图也不尽相同,各个版本的修订内容略有差异,但是他们所提的主要内容仍有共通之处,主要有三大修改主线。
  废除“公民投票审议委员会”。长期以来,废除“公民投票审议委员会”(简称“公审会”)是民进党修改“公投法”的重要主张。泛绿的主要提案者认为,在主管机关之外,另设“公审会”,其范围笼统模糊,造成组织叠床架屋、程序繁琐及权责不明,而其委员由各政党按“立法院”各党团席次比例推荐产生,会造成政党垄断该委员会之组成,严重违反权力分立原则,有碍民主在民原理之落实,鉴于修正条文第三条已规定公民投票事务统一由选举委员会主管,基于选举委员会系社会公正人士组成之合议制机关,由其负责投票事项之审议,即为已足。这次提案中的四个版本都主张废除“公审会”,具体提法只有细微的差异。
  降低门槛。民进党对“公投法”中提案、联署、通过等各项门槛的限制表示极其不满,因此主张大幅下修各项“公投”门槛。民进党主要提案者认为,门槛过高,有过度限制人民“公投”权利之虞; 2003年通过的“公投法”的高门槛之障碍制度设计,阻碍人民落实直接民权的可能,而且对于“公投”提案门槛之不合理障碍,造成了“违宪”及剥夺人民基本权利,完全不符合民主国家的精神。这五个版本大都主张大幅降低提案门槛,下修联署门槛,要求把通过门槛由现行的双二分之一通过(参与公投人数需达选举公民人数二分之一,并且有效票数超过二分之一同意)降到简单多数,且同意票数达投票权人总数25%或有效者过半就可以通过。但对于个别条款之“公投”案,同意票数应达投票权人数的50%以上。
  松绑“主权条款”。在2003年“公投法”通过之前,泛蓝阵营与泛绿阵营针对“主权条款”进行了多次博弈,虽然最终结果并没有明确规定“主权条款”,但也起到了牵制“台独”势力迈向“法理台独”的作用。此次民进党在“立法院”和“大选”双赢的情况下,声势大涨,试图凭借所谓“民意”基础来松绑“主权条款”,将其纳入“公投”范围。民进党主要提案者认为,“配合民国九十四年宪法增修条文修正,增列第五款‘领土变更案之复决’,基于人民保留及主权在民之宪法原则,涉及国家主权之让渡或抛弃,须由国家主权拥有者的人民自己决定同意与否之权利,爰增订第六款”。在这些提案中,有人要求在“公投法”增加一款“领土变更案”之复决,有人要求增加“主权变更案”之复决。这些版本的共同点反映了民进党内部有关“主权”方面的修法意愿。

修改“公投法”的主要目的


  从这些不同版本的“公投法”修改提案中不难看出,争夺“公投”主导权、塑造民意及追求“法理台独”是民进党修改“公投法”的主要目的。
  从源头上控制“公投”主导权是民进党长期以来追求的目标。废除“公审会”是民进党长期以来的一个主张。然而,“公审会”是2003年各政党在2004年“大选”之际政党恶斗及相互妥协的产物。由于民进党在当时的“立法院”不占优势,对国亲联盟所提的“公审会”无力阻拦,虽然后来不惜在“公投法”立法之后对这一法案提出复议,但最终因为其弱势地位而失败。如今,民进党实现了全面执政,认为时机已到,便力主推动修法。
  废除“公审会”意味着民进党可以引导“公投”议题。如若没有“公审会”的存在,那么审议“公民投票”事项就归“中央选举委员会”和地方选举委员会负责。而“中央选举委员会”是受“行政院”控制的独立单位,地方选举委员会也是受各地市政官员所控制。民进党在丰厚的行政权力之下,可以轻易控制“公投”议题的设定,同时还可以轻易阻隔其他政党的提案,如此,民进党就会毫不费力地控制“公投”议题。
  民进党强烈要求废除“公审会”,也是出于控制“公投”流程的考量。如若“中央选举委员会”和地方选举委员会主导“公投法”的审议事项,那么同时也会制定整个“公投”的流程,而这些权力机构又归民进党所管。如若“公投”的权限大都归民进党所有,那么民进党就会随意发动符合自身利益的“公投”,包括根据自身的需要来制定“公投”的时间、地点、符合“公投”的各种条件,丝毫不受其他政党的约束。
  降低“公投”门槛则是民进党刻意塑造民意的一个重要政治行为。事实上,民进党一直主张降低“公投”门檻,如今在实现全面执政之际,自然会加强推动的力度。民进党主张降低“公投”门槛,是试图从制度上为“公投”创造便利,并以此来引导民意。民进党向来善于鼓动民众参与各种社会运动,“公投”也是该党惯用的工具。民进党往往善于扩大微小的事件,然后顺着事态的发展把民意引向对自己有利的方向。同时,降低“公投”门槛,意味着民进党可以绕开有可能阻碍此提案的“立法院”。 虽然在“立法院”“修宪委员会”内,民进党团扭转了以往的弱势局势,但是有关“修宪”等重大法案仍需要大多数“立委”的通过,如果民进党在操纵民粹的情况下,直接发动“公投”,就可以省去了“立法院”的程序。
陈水扁当局推动的“入联公投”引發海外华侨华人强烈抗议。

  民进党大力推动降低“公投”门槛,也是出于政治动员的考量。因为“公投”有直接民主的意涵,降低“公投”门槛,民进党事实上是将“公投”与“民意”的动员划上等号,彰显民进党代表民意的形象,用在“公投”问题上的积极态度来争取岛内舆论的道德制高点。如果仔细考究民进党推动的“公投”议题,大部分议题(如“核四”议题)通过的可能性并不高,而类似2004年与“大选”绑定的“公投”,属于咨询性“公投”,并无法律效力。所以说,“公投”门槛一旦降低,极有可能被民进党滥用。因此对民进党而言,降低“公投”门槛是表,加强民粹动员是里。民进党提议降低“公投”门槛表面上是“呼应民意”,实质为操纵民意提供便利,也为将来民进党借“民意”之名增加与大陆对抗的砝码打开方便之门。
  民进党提案松绑将“宪法”、“领土”、“主权”纳入“公投”范围,是为未来谋求“法理台独”铺路。民进党在操纵民粹的情况下,直接发动“公投”,省去了“立法院”的程序,也减少了阻碍“公投”的力量,为民进党实现以“公民自决”决定“台湾前途”的企图打下基础。自成立以来,民进党就以追求“台独”为其最终的政治目标,希望通过制定“新宪法”达到重塑法源、重定“主权”和“领土”的内涵。在这一指导原则下,民进党企图利用各种途径大幅修改现有“宪法”,并在国际上表达台湾“全民的意志”。民进党如此的做法,非常明显是想借台湾2300万人的“民意”来威胁大陆。
  民进党谋求“法理台独”的核心是废除“中华民国”法统,重塑台湾定位。“法理台独”的具体表现就是民进党利用手中有利的执政资源, 用“宪法”和“法律”的形式, 鼓吹“民主”的口号, 通过“公民投票”的方式废除现行法统, 为“台独”提供法源依据, 从而改变两岸同属一个中国的事实, 达到把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的目的。具体说,“法理台独”的核心内容就是在所谓“新宪法”里重新界定台湾是一个“主权独立的国家”, 重新界定“领土”和居民国籍归属。
  另外,上述提案也有民进党内“台独基本教义派”压迫蔡英文向激进“台独”方向移动的意图。蔡英文的模糊政策引起了党内“台独基本教义派”的不满,他们想在蔡英文没有上任前以这种方式来试探蔡英文、台湾民众、大陆及美国的态度。如果顺利,他们会向激进“台独”迈开更大的步伐。

“公投法“修改的影响不可忽视


  虽然这些修改“公投法”的版本尚处在提案阶段,但已反映出了一些动向。预计在民进党具有执政优势的情况下,“公投法”会在一定程度上完成修改。一旦“公投法”修改成功,将对台湾的政治、经济、社会以及两岸关系产生重要的影响。
  如果“公投”门槛降低,意味着“公投”在岛内将成为常态化的政治行为,任何问题都有可能被拿来“公投”,“公投”很可能成为政治斗争的工具。之前的“讨党产公投”(讨论国民党党产)就是民进党用来与国民党斗争的工具。这既会严重冲击台湾的基本政治制度(“立法院”的功能受到削弱),又会给民进党操纵民粹打开方便之门。
  废除“公审会”,在民进党占有执政优势的情况下,意味着“公投”将被民进党所控制。如果“公投”被一个政党所控制,那么“公投”将失去它本质的意义,成为政党用来谋取利益的工具,被民进党“公器私用”。
  “公投”门槛降低也将给台湾的经济带来不确定性。数年之前的“拜耳公投”(拜耳公司投资案)就曾影响了欧洲投资者对台湾的投资。近年来,台湾的经济一直处于萎靡不振的状态,若任何有争议的投资建厂都要经过“公投”,公民在不了解实情的情况下如果轻易做出决定,对台湾的经济发展有百害而无一利。
由于“核四停建公投”提案难以通过“公投”门槛,民进党号召民众走上街头,反对“核四”续建。

  此外,“公投”门槛降低对两岸关系也将产生非常大的影响。台湾的“公投法”规定,“总统”有权在任内就“国家安全”或者“领土变更”等重大议题发起“防御性公投”。在“公投”门槛降低的情况下,两岸议题非常有可能成为“公投”的议题,这一假设如果成为现实,两岸关系将会重新进入紧张状态。这种情况以前有过先例。2004年陈水扁为挽救选情就举办过“公投绑大选”,使两岸关系一度紧张。可以想见,如果举办“公投”的难度下降,“公投”将非常可能成为操纵两岸议题的工具。此外,如果将“宪法修改”、“领土变更”及“主权让渡”等纳入可“公投”范围,还有可能导致岛内激进势力挑战“一个中国”底线。他们可假借“公投”的名义重新界定“领土”、人民、“主权”、“宪法”,将两岸关系的发展引入万劫不复之地。
其他文献
6月14日,中国—东盟国家外长特别会议在云南玉溪举行,外交部长王毅和中国—东盟关系协调国新加坡外长维文共同主持。  王毅表示,今年是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25周年。中国—东盟已结成高度融合的利益共同体,正在成为休戚与共的责任共同体,未来将结成更为紧密的命运共同体。中国—东盟关系已远远超越双边范畴,为地区和平稳定和发展繁荣作出了重要贡献,具有地区乃至全球意义。双方要办好25周年纪念峰会,总结双方关系
为期两天的七国集团(G7)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5月21日在日本宫城县仙台市闭幕。日本、美国、德国等主要成员国未能就汇率波动及实施财政刺激等关键议题达成一致。  汇率问题是本次会议的主要议题之一。各国财长和央行行长一致认为,过度的汇率波动将有损实体经济,同时承诺将避免竞争性货币贬值。然而关于近期的汇率波动,日美两国却看法不一。日本财务大臣麻生太郎强调汇率稳定的重要性,认为汇率过度和无序波动将对实体经济
应缅甸联邦共和国外交部长昂山素季邀请,中国外交部长王毅于4月5~6日对缅甸进行正式访问。  4月5日,王毅在内比都与缅甸外长昂山素季举行会谈。王毅表示:我在缅甸新政府刚刚成立即应邀访缅,充分显示了双方对进一步发展彼此关系的高度重视。王毅向昂山素季阐述了中国对缅政策,强调中国对缅政策不受缅国内局势变化影响。王毅表示希望双方尽快加强高层交往,加强党际交往,深化各领域互利合作,妥善处理合作中遇到的问题。
据外媒6月26日报道,就在美国情报机关监听法国总统事件发酵之际,法国议会日前终审通过了一项备受争议的情报法案。这部授权情报部门动用监控技术的反恐法案被指或会侵犯公民自由。  报道称,继参议院之后,国民议会以举手表决的方式正式通过了法国的首部《情报法》。这部法案已经酝酿了一年多时间,但因引发有损公民自由的争议而面临阻力。今年1月巴黎发生“圣战”分子系列恐怖袭击造成17人死亡事件后,安全形势推动这一立
【印】《瞭望》2016年6月6日  印度央行行长拉古拉迈·拉詹将于今年9月结束自己的第一个任期。这位曾准确预言金融危机的经济学家因成功稳定卢比汇率、遏制通货膨胀而赢得广泛声誉,成为印度经济高速增长的标志性人物之一。  不过在印度国内,这位明星行长的去留问题引发印度舆论的高度关注。执政党印度人民党的联邦院(上议院)议员、前商业及司法部长致信总理莫迪,指责拉詹泄露印度财政“敏感信息”,要求莫迪尽快解除
【日】《东洋经济》2016年8月6日  “精灵宝可梦GO”是近期人气很高的一款手机APP,尽管其市场广阔,但真正能拉动投资的作用值得怀疑。过去某一款软件大热会带动硬件的需求,从而增加工厂建设和设备投资。现在大家都用智能手机APP,几乎不需要另外的硬件保障,而且开发阶段也仅需要几台电脑,对投资拉动实在有限。  而这样的变化不只限于游戏软件,互联网提供的很多服务都是这种属性。比如利用共享经济思维的Ub
2016年是中国与东盟建立对话伙伴关系25周年,也是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年。中国与东盟组织和国家正共同打造双方合作的“钻石十年”。    如何顺应地区形势和彼此内部发展状态的变化,提升互利合作的水平,排除矛盾分歧的干扰,更好地实现双方发展战略的对接和融合,是中国与东盟国家共同思考的问题。  2016年6月27日至28日,由中国国家领土主权与海洋权益协同创新中心、复旦大学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研究中心、世
邓特抗(James T.H.Tang)教授是新加坡管理大学(SMU)社会科学学院院长,该国著名的中国外交政策与亚太国际政治学者。他的研究范围包括中国外交政策及其在世界扮演的角色、东亚非传统安全问题,以及香港的政治转型。在6月5日由盘古智库主办的香山全球治理智库论坛会议期间,本刊记者采访了他。  《世界知识》:众所周知,新加坡是小国,中国是大国,但中新关系源远流长,合作成果丰硕,两国在对方国家的外交
三一重工,国内首屈一指的大型民营机械装备制造企业。其前身是1989年创立的湖南省涟源市焊接材料厂,1995年更名为三一重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现拥有员工3万余人。在三一的主导产品中,混凝土机械、桩工机械、履带起重机为国内第一品牌,混凝土泵车全面取代进口,国内市场占有率达57%,为国内首位,且连续多年产销量居全球第一。20年来,三一集团秉持“创建一流企业,造就一流人才,做出一流贡献”的企业宗旨,打造了业
最近一段时间,极端组织“伊斯兰国”先后对比利时布鲁塞尔、美国奥兰多、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孟加拉国达卡和伊拉克巴格达等地发动了大规模恐怖袭击。这一系列恐怖事件表明,当前以“伊斯兰国”为代表的国际恐怖组织的外溢和扩展速度超出了许多人的预期。另一方面,在9.11事件以来的15年里,尽管国际社会在反恐领域投入不菲,但效果似乎并不尽如人意。根据美国国务院公布的数据:2001年全球范围内的恐怖袭击为348起,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