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驱动式作文教学实践浅谈

来源 :课外语文·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tzyl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学科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而在语文教学中,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一直是老师极为看重却又较为头疼的问题。不同于其他知识的学习,写作能力的培养并不能够强行地灌输给学生,而更多需要学生自己“领悟”,找到写作的技巧,同时老师再给予一定的指引,让学生懂得如何审题、拟题,才能真正把自己所想通过笔尖表达出来。
  【关键词】语文教学;任务驱动式;作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在过去传统的语文教学中,很多学生或许基础知识掌握得很牢靠,却在写作方面总是达不到理想的高度,而作文写得如何,完全取决于学生对写作的“感悟”和学生的词汇量,老师能给学生提供的帮助也仅限于学生词汇量的提高,在学生对于写作技巧的理解方面却很少帮得上忙,这也正是学生写作能力和基础知识不成正比的最大因素。随着新课程理念的不断深入,过去传统教育中存在的问题逐渐被教育从业者看清,过去基于应试教育而被老师们所推崇备至的“填鸭式”教学也逐渐被淘汰。在语文教学中,追求让学生以理解为主,让学生更主动地投入到教学活动和学习活动中的方式逐渐成了主流,而任务驱动式教学就是其中之一。
  任务驱动式教学与其他教学模式的不同点在于,大多数教学模式都在追求学生“面”的发展,缺少针对性,再加上过去很多老师的教学理念都停留在为了教会学生知识而进行教学,在一定程度上限制甚至“扼杀”了学生的个性能力,使得学生在写作文这种“创造性”的行为中缺少了“灵性”的介入,作文自然写得不尽如人意。而随着任务驱动式教学的介入,通过更有针对性的教学,在确保了学生写作能力得到提升的同时,也保证了学生个人能力的提升。学生通过教学会逐渐明白什么是“任务驱动”,在任务驱动下作文应当怎样去写,学生就能够发挥出更高的水准,同时通过一个个写作任务的完成,让学生能够感受到写作给他们带来的满足感与成就感,从而让他们喜欢写作,愿意投入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到写作中。
  然而想写出好的作文,仅仅这些还不足够,一个人即使拥有极为深厚的文化底蕴,如果长时间没有动过笔去写东西,也会出现“读书破万卷,提笔就忘字”的情况,所以定期进行写作,以确保自身写作能力的同时,不断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是必不可少的。其实从本质上来说,写作就好像是做菜一样,是一种可以通过不断锻炼来得到提升的技能,叶圣陶先生就曾经说过:“写作系技能,不宜视作知识,宜于实践中练习。”所以在日常教学中,语文老师完全可以通过利用任务驱动的方式来带动学生写作的培养与锻炼,通过给学生一个方向,让学生自行拟题和写作。例如一个“花”字,在不限格式、不限内容、不限题材的条件下,学生能够发挥的空间就比普通的材料作文要广,毕竟仅我们平时常见的花就有数十种,再加上时间方面也并没有考试中那么紧迫,学生可以在放学回家后通过查阅资料和仔细观察去深入研究自己的作文究竟应该怎么写才能写得更好。这样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让学生在进行写作时能够更加明确地知道自己的写作方向,自己想要表达的是什么,从而学会围绕中心思想进行写作,确保所写作文不会出现跑题的情况。还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掌握了更多课堂教学中没有教的知识,更增加了他们作文写作时可以利用的资料,让他们能够将自己的切身体验和真实感受融入写作中。同时还符合近两年特别火热的“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形式,让学生提前接触这类作文的写作,从而保证学生在未来考试中能够更加轻松地面对这种形式的作文,从而在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同时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发现一个规律,即喜欢阅读课外读物的学生往往在写作上明显要比其他同学要强很多,而这就是素材和题材的积累影响的,很多学生之所以写出来的作文看起来空洞、死板,就是因为他们掌握的知识量还不够,毕竟课堂中所学的知识还是非常有限的,所以这些学生在进行写作时勇敢的“代言人”就是黄继光、狼牙山五壮士等革命先烈,想写桥时能够拿得出手的也就只有赵州桥、卢沟桥等。所以在日常教学中,为了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让学生能够在写作中有更多的素材和题材可以利用,授课老师还可以通过筛选,将适合学生阅读的课外读物推荐给学生,给学生布置非强制性的阅读任务,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阅读,以补充学生在素材和题材上的不足,让学生喜欢阅读、喜欢写作,间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由此可见,任务驱动式教学对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是有着极大帮助的,通过任务驱动式教学对学生的写作能力进行针对性培养和提高,让学生面对作文写作时能够更加游刃有余,同时任务驱动式教学还能间接让学生了解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写作,加强学生任务驱动型作文审题和拟题的能力,让写作成为一件轻松的事情。希望笔者的浅见能够让更多的人參与到讨论中来,为我国的青少年带来更好的写作培养,为我国的语文教育贡献出自己的一分力量。
  参考文献
  [1]屈凯,闫晶,高虹,等.任务驱动式教学在高职实用语文课程中的实践应用[J].才智,2014(4).
  [2]赵山城.任务驱动法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职业,2013(14).
  作者简介:刘燕,女,1976年生,语文老师,中教一级,大学本科,研究方向为汉语言文学。
  (编辑:郭恒)
其他文献
【摘要】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在历史长河中,中华文化经过众多磨炼因而变得更加的光彩夺目。作为当代高中教育学生的引领者,有义务承担其传播中华传统文化,弘扬传统美德的作用,而中华文化在高中教育的直观体现就是语文教学,语文是中华文化的代表,学习语文也是传播中华文化的过程,而中华文化经久不衰的秘密就是融会贯通,创新融合发展才造就了当今的文化大繁荣。  【关键词】流行文化;高中语文;策略研究  【中图分类号】G
对于一堂语文课,营造轻松、愉悦、充满活力的课堂氛围尤为重要。教师要把课堂时间还给学生,把"疑"和"探"的权力交给学生,把交流的机会放给学生,把理解、感悟留给学生,把写的过程
【摘要】作文如果写得千篇一律,没有自己的个性,就无法写出高质量的作文。小学是教育的基础阶段,此时对小学生语文个性化的培养至关重要,将会影响学生一生的写作能力。为了保证小学生的作文能突出其个性,提高作文质量,教师需要采用个性化教学方式,引导小学生在学生和发展过程中,展示其自身个性,并将小学生的情感、特长和兴趣等个性化的内容融入语文作文写作中,从而写出高质量的个性化作文。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文
基于相空间重构理论和近邻等距及其加权预测模式,提出了多相型综合预测方法,并应用于高边坡变形监测数据的处理。该方法应用于小湾水电站2^#山梁高边坡4个GPS监测点连续430期变
根据流域土壤、地形、降雨、植被、管理技术等因素存在的多种不确定性特点,运用盲数来描述和处理通用土壤流失方程USLE中各参数的不确定性,尝试性地提出了不确定性信息下流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