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健康人格的培养

来源 :幼儿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siany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格是具有不同素质基础的人,在不尽相同的社会环境中所形成的意识倾向性和比较稳定的个性心理特征的总和。健康的人格是具有客观的自我认识和积极的自我态度、客观的社会知觉和建立适宜的人际关系的能力、生活的熱情和有效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个性结构具有协调性。初生的婴儿只能算是个体,并不具备人格。幼儿经过学校教育、日常生活和社会交往不断成长,逐步形成具有不同个性的人格。因此,幼儿健康人格的培养,对于人的一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尊重幼儿自由发展的权利
  
  幼儿身心、智力的发展是有自然规律、有阶段性的,幼儿的健康成长就是要遵循自然规律,在尊重幼儿的兴趣、天赋差别的基础上尽量引导幼儿的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
  德国汉堡的心理学家格利卡·法斯说:“小孩自愿做的和给自己带来乐趣的事情实际上可能是提前发出他们有这方面天赋的信号。”兴趣是一个人对客体的选择性态度,是在需要的基础上形成的,需要有心理方面和生理方面的。当需要得到满足时,就产生情绪的快感。这种选择性态度,称之为兴趣。通过仔细观察幼儿潜在天赋的信号,就能发现幼儿的天赋,并进行开发,使他们的潜在天赋得以发展。
  幼儿是有意识的、有思想的独立的个体,应该得到尊重与平等对待,对幼儿的人格给予应有的尊重才是对他们最深切的关爱。在教育幼儿时,我们要和他们平等相处,多鼓励,坚持正面教育,培养从小树立自尊、自爱、自强、自立的品格。
  关爱幼儿的身心发展,并不仅仅是给幼儿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满足的物质生活,也不是用各种所谓的知识、能力训练来灌输给幼儿,而是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的自然规律予以科学、合理的引导,给予幼儿充分的尊重与自由,让幼儿在自然成长中享受快乐,在日常生活中形成独立的意志品质与健全的人格。
  
  二、培养幼儿良好的社交能力及人格素质
  
  人际交往是人与人之间相互联系的最基本的方式。未来社会的许多工作都需要人们通过协作去完成,这就必须让幼儿从小学会与他人交往、协作。要积极引导幼儿在与别人交往的过程中学会自如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并处理交往中出现的各种矛盾,让幼儿在不断的协调、适应中学会如何与他人和谐地相处与协作。
  要在幼儿的成长之路上深深的植入爱的萌芽。爱家乡、爱祖国、爱集体、爱劳动、爱科学的情感是人们思想和品德发展的基础,是人们开拓前进的强大动力,所以应从小对幼儿进行爱的情感教育。培养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要由近及远,应从热爱自己的父母、老师、小伙伴,逐渐扩大到爱广大人民群众;从爱家庭、爱幼儿园,逐渐扩大到爱家乡和爱祖国。爱家乡、爱祖国的培养要从具体的事物人手,如认识家乡或祖国的名胜古迹、自然风景、革命文物及家乡的社会主义建设;了解祖国的简单知识,如认识首都北京、国旗、国徽及一些节日等。
  在幼儿的学习生活中,要鼓励幼儿与他人友好相处,学会以诚恳、公平、谦虚、宽厚的态度对待他人,懂得尊重别人的权益,谅解别人的失误,并能关心他人。对幼儿一些大方、得体的行为,要及时给予肯定与表扬;对个别不良表现、影响良好人格形成的错误表现,要引导幼儿自己认识错误,说明为什么不能那样做,今后要如何注意改正。
  
  三、引导幼儿正确认识自己
  
  自尊、自信是良好心理素质的基础标志,培养高水平的自我价值感是培养幼儿健康个性的关键。同时,让幼儿适时适当的体验失败的挫折,有利于幼儿正确认识自己的不足,摆脱骄傲自满,从小锻炼幼儿心理承受能力和心理平衡能力。
  首先,利用各种机会帮助幼儿获得他们可能掌握的能力。这就要求老师对每一个幼儿要有一个恰当评估值,然后根据不同幼儿的特长,适时给予不同的、可以有成功的预期考验。设计一些能促使幼儿成功的情境,耐心地让幼儿完成其力所能及的活动,并让幼儿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其次,对幼儿的言行提出适度的评价,及时肯定幼儿的优点、长处,以积极的、正面的态度去接纳幼儿的各种行为。成人的评价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幼儿的自我评价。在这一基础上,要教幼儿学会正确的自我评价,让幼儿了解自己的长处与不足,并加以调整、改进,再适时对他的行为表现出适当的惊讶与赞赏。
  第三,学会面对挫折,感受负面体验。对于幼儿,从小要培养他成为一个坚强的人,应该让他知道,人的一生要遇到很多困难和挫折,心理承受力低的人很容易被困难打垮,而一个坚强的人往往在挫折中找到成功的途径。应该教育幼儿能够接受失败,从一开始就忍受失败带来的负面影响,并勇敢面对它。要教导幼儿,那些为了避免失败而逃避工作、学习的人,不是好孩子,他们为了给自己这种自欺欺人的想法找出正当的理由,往往会自我美言,贬低自己不愿干的事,或攻击勤奋的人“虚伪”、“愚蠢无知”等。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幼儿健康人格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需要教师、家长和社会的共同努力,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好基础。
其他文献
开学第一天,我们大一班来了一名插班的新生,她叫彤彤。彤彤看上去很开朗,一来就和几个小伙伴开始聊天,还不时传来阵阵笑声。彤彤也很大方,她带来的图画书总是让小朋友一起看,带来的玩具总是和小朋友一块儿玩。可是到了体育活动的时候,彤彤却像变了一个人似的,总是静静地站在一边,一动也不动。比如班上开展的接力赛,彤彤总是让其他小朋友排在她的前面,但轮到她时,她又悄悄地躲到后面去了。在跳圈活动中,小朋友摆在地上的
期刊
当今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导致了就业压力巨大以至竞争激烈,在这样一个充斥着竞争、创新、自我提升的社会中,大家对“竞聘”这个词不陌生,所谓竞聘,就是为了得到某个职位,几个或多个能力各异的人之间进行各项竞争和比赛,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为了让孩子能正视自己的缺点,有积极改正的心态,我设计了这次的晨谈——竞聘值日生。  每个星期一就是孩子期待的日子,因为今天要选值日生啦!大家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希望
期刊
背景    亲子班第一次活动时,洋洋大哭大闹,不愿进幼儿园大门,不愿上楼梯,不愿进活动室,妈妈抱着他上课,他拳打脚踢要回家,结果,边哭边闹,旁听了一节课;第二次活动时,洋洋不哭了,拉着妈妈的手,在活动室的四周转悠,不愿意参加宝宝们的集体活动,更不能安静地听讲,如果老师靠近他打招呼,他就要走,离开活动室;第三次、第四次活动时,洋洋不再嚷着要出去,但依然不愿意和大家一起做做玩玩、说说唱唱,他在地垫上爬
期刊
让孩子学会打扫和整理房间是值得的,因为他们能够从中学到许多本领。当然,这需要花些时间。    来自妈妈的经验  每次出门,天天总要带回来一些宝贝:石子、树叶、玻璃球……甚至还有一小桶沙子,回来继续在地板上玩。所以,他的房间里经常扔着满地的沙子、绒毛玩具、滚来滚去的皮球,根本就下不去脚。后来我给他准备了一个大塑料箱,专门放这些“宝贝”。但每次天天把他的“宝贝”从箱子里拿出来后,就不知道放回去了。怎么
期刊
0-6岁的孩子需要建立的6大基本规则:  1. 粗野、粗俗的行为不能有。  2.别人的东西不可以拿,自己的东西由自己支配。  3.从哪里拿的东西放回哪里去。  4.谁先拿到谁先使用,后来者必须等待。  5.不可以打扰别人。  6.做错事要道歉,并且有权利要求他人道歉。  在实际执行中,父母们遇到了一些困扰:如何实现这些规则?怎样理解这些规则背后的意义?    困扰1:基本规则中有一条“粗野、粗俗的
期刊
宝宝一出生,或者出生后几个月内,你发现他皮肤上出现了一小块斑,玫瑰色、蓝色、紫色……这种特殊的标记会不会伴随宝宝的一生?    ◎澄红色斑(发生率:1/3)  一出生,宝宝的前额、眼皮、眉间或者脖子后部就有一块粉红色的斑片。这种斑片被称为橙红色斑或单纯性痣,在国外又被称作“鹳吻痕”(传说中,鹳是抓着婴儿的后颈部将婴儿偷走的)或“天使之吻” (传说中,天使亲吻婴儿的部位是眼皮)。宝宝哭闹或发热时,斑
期刊
幼儿园阶段是未成年人道德观念、行为习惯的奠基时期。幼儿如同一张纯洁的白纸,幼儿从小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形成高尚的品德,对其一生的发展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幼儿园如何开展德育工作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教育:    一、开展主题活动,寓教于乐显特色    幼儿德育工作以情感教育和培养良好行为习惯为主,我们通过开展各种主题活动,综合运用各种教育手段,发挥教育的整体效益,如开展“文明礼仪小卫士”活动,让幼儿
期刊
如果说幼儿美术创作过程是一幅张扬个性的图画,那么评价则是画卷中画龙点睛的一笔。然而,这画龙点睛之笔却常常让教师们为难。惯用的集中性评价总是教师说得多、幼儿听得多,幼儿的自主性无法得到发挥。而更多时候,常常因为幼儿作画完成速度不同,使教师无法进行集中性评价,导致评价这一环节经常不了了之或只是蜻蜓点水般地流于形式,体现不出评价应有的价值。那么,在幼儿美术活动中如何有效地进行评价,如何让评价在促进幼儿素
期刊
随着幼儿园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有人提出过这样的疑问:在美术活动中,要培养幼儿的创造性,那么老师是否要提供范例呢?给幼儿怎样的支架启发他们的绘画灵感?怎样提高幼儿对美术活动的热爱?随着过去那种单纯的技能传授、范例模仿法在教学中逐渐被取谛,在教学实践与探索的过程中,许多教师陷入了过分注重幼儿自然发展的境地,由于担心被模仿,教师不敢示范或提示范例,“空对空”地对学生说教,原先许多情趣盎然、艺术感染力很强
期刊
材料作为幼儿游戏活动的操作对象,不仅蕴涵着教育的意义,更是幼儿体验、建构发展的媒介,教师应为幼儿提供合适的材料,让幼儿在操作材料中体验和获取经验。让材料充分发挥其应有的功用,促进幼儿的和谐发展。    一、材料可以使幼儿轻松获取数学经验    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决定了他们主要是借助物質材料进行学习的。数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而幼儿的思维特点是形象思维占优势,抽象概括的能力比较差,因此,教师必须借助物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