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地方美术资源,开展乡土美术教育课题结题报告

来源 :东方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m1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城兴化及周边乡镇是有着悠久历史文化的地区,兴化的美术文化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兴化已逾两千多年历史,是战国时期楚将昭阳的食邑,《水浒传》作者施耐庵、明“嘉靖七子”之一宗臣、“扬州八怪”代表人物郑板桥、“东方黑格尔”刘熙载等文化名人的故里。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与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奠定了兴化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改革开放以来,古老的兴化生机焕发,总体经济实力跻身全国“百强”行列,农业综合生产能力雄居全国之首,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工业经济呈快速发展势头。一个新型的开放型的城市正在迅速崛起。古城兴化地处水乡,有着非常优美的自然景观,千岛菜花,水上森林,万亩荷塘,徐马荒湿地公园等等,无不折射出水乡兴化的秀丽风光。同时,作为古城的兴化,人文景观同样引人入胜,宋代县衙,船厅,大司马府等等,都有着独特的建筑风格和美学意义。古城兴化为我们今天发掘美术资源,探讨地方传统美术文化提供了范例。
  我们于2008年开始从事《挖掘地方美术资源,开展乡土美术教育》研究,其间得到了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历时近3年时间,已完成了预期的研究目标,现结题汇报如下: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1、美术课程标准非常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美术课程标准指出:“尽可能运用自然环境资源(如自然景观、自然材料等)以及校园和社会生活中的资源(如活动、事件和环境等)进行美术教学。”在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中,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方式的实施,为校本课程的建设提供了有效保障,并要求“教材编写要有开放性和弹性,鼓励教师积极、大胆地开发地方课程资源”。美术教育的培养目标,应该是鼓励学生在感受、体验、参与、探究,思考和合作等学习活动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基本的美术知识与技能,体会美术学习的过程和方法,形成有益于个人和社会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美术教学要特别重视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师要积极创设宽松的学习环境,通过思考、讨论、实践,创造性地运用美术知识,开展美术活动。本课题的研究适应了这一需要。
  2、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美术教育事业迅速发展,全国统编教材内容涵括美术概念的各个方面,各地方又应实际情况补充了乡土教材。地方性的乡土美术文化立足于本土而适应本土民间民俗习惯,以体现地方民族特色,因而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而不被其他形式所同化。补充乡土美术文化教育,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了解当地社会与经济文化、历史的发展,更新美术教学观念,使美术教育不断适应社会多元化发展的要求。
  3、时代赋予教育工作者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使命。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条件的改善,生活方式的改变,特别是商业文化的冲击,许多古建筑正在加速消亡。因此抢救、保护、传承、弘扬民间文化刻不容缓。《美术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我们的美术教育要“引导学生参与文化的传承和交流”,“培养学生对祖国优秀美术传统的热爱”。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走出校园、走进社区、走进社会、走进大自然,走进中国民间美术文化,去感知、体验、保护、传承、弘扬民间美术特色文化。
  
  二、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本课题研究将分二条线六个类别按中学组、小学组共十二个点进行(含人员分工)。
  第一条线:从兴化的人文自然景观中窥探乡土美术文化,以人文景观为线索进行乡土美术教育。负责人:陈丽萍李霞
  1.第一类是以古建筑为主体的传统人文景观。负责人:顾建英冯云仇越
  2.第二类是以现代建设为主体的新人文景观。负责人:杨东玲谭森翟建云
  3.第三类是在具有诗情画意的自然风光。负责人:平勤香刘涛 朱健凤
  第二条线:从兴化的历史文化名人中寻绎书画名家,在相关课题研究中进行乡土美术教育。负责人:杨平兴蔡峥周宇
  4.自南宋至清末,从这里走出了262个举人、93名进士、1名状元。仅明代,就出了高谷、李春芳、吴甡三任宰相……其中,兴化书画界名家济济,代不乏人。据相关史籍记载,自宋、元、明、清至民国时期,大约产生各类书画家600余名。负责人:徐爱明 曹霞 戴云娟
  5.明代有高谷、李春芳、宗臣、陆西星等书法家,被载入及明代学者笔记、《中国书画家大辞典》中。负责人:凌军冯云朱俊
  6.乾隆年间,书画家李鱓(复堂)、郑燮(板桥)更是“扬州八怪”的重要代表人物。负责人:施双红倪恒祥张海涛
  
  三、课题研究的主要做法:网络搜索、专家走访、座谈、讲座、实地考察、史料研究、实验课、研究课等。
  
  四、预期课题中期成果:
  
  1、与课题相关的论文
  2、地方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专题教案设计
  3、地方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专题课件设计
  4、地方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专题优质课
  5、专著:《挖掘地方美术资源,开展乡土美术教育》(教学案例集)初稿
  6、论文专集初稿
  
  五、课题最终研究成果:
  
  1、课题终期研究报告
  2、课题理论研究专辑
  3、课题实践过程材料
  4、课题影像资料
  5、兴化历史文化名人书画艺术赏析图库
  6、专著:《挖掘地方美术资源,开展乡土美术教育》(教学案例集)
  7、《挖掘地方美术资源,开展乡土美术教育论文集》
  8、成立兴化市第二实验小学历史文化名人研究会
  9、 以“我知道的兴化市历史文化名人”为主题的硬笔书法大赛及作品集。
  10、举办兴化市水乡风光为主题的师生书画、摄影作品展。
  
  六、最终成果转化:
  
  1、通过展示课向推广、展示研究成果。
  2、通过研究课寻求新的突破。
  3、通过乡土教材传承地方文化。
  4、通过专集宣传兴化市美术教师群体及其科研能力和研究成果。
  5、培养一批热爱家乡、热爱民族文化的学生。
  兴化市美术教师中,有一个具有较强的教科研意识的群体,并俱有不断进取的精神,在参与课题研究的过程中,付出了艰辛劳动,在劳动中成长。本课题研究虽然告一段落,但还要在实践中继续推广,继续探索,将研究成果发挥更大价值,面对课题中尚未解决的问题和难题,还需要领导和学校更多的关心、支持与帮助。
  
  作者单位:兴化教育局教研室
  
其他文献
寓言是一种文学体裁,以散文或者韵诗的形式,讲述带有劝谕或讽刺意味的故事。结构大多短小,主人公多为动物,也可以是人或非生物。主题多是惩恶扬善,多充满智慧哲理。素材多起源于民间传说。寓言是带有劝喻或讽谏性的故事。“寓”是“寄托”的意思。寓言,通常是把深刻的道理寄于简单的故事之中,借此喻彼,借小喻大,借古喻今,惯于运用拟人的手法。语言简洁锋利。  我们所学过的课文,有许多篇寓言故事。学习寓言,要通过“言
期刊
在现代的英语课堂上,教师要注意转变自己传统的角色,从“统治者”、“专断者”、“知识传播者”、“教书匠”等角色变成“合作者”、“咨询者”、“管理者”、“促进者”、“评价者”、“组织者”、“交流者”、“激发者”、“伦理者”、“创新者”、“教学研究者”,换句化说,是一个有创造性、挑战性的“主持人”。    一、加强英语课堂的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cooperative learning)兴起于20世
期刊
幼儿在科学区活动中,是依赖材料进行探索,通过操作材料,亲历实验过程,来快乐体验的。可见,只有让幼儿主动地与材料互动,才能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从中激发探究的欲望、体验发现的乐趣。  新《纲要》也强调:“提供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为每个幼儿都能运用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提供活动的条件。” 因此,在科学区中材料的投放就成为决定幼儿活动的重要因素之一。那么我们如何来处理好这个重要的因素呢?以下就以小班科学区中
期刊
匈牙利著名的音乐教育家柯达伊认为学校音乐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形成完美的品格建立基础,没有音乐就没有完美的人。由此可见,音乐是如此的重要,我们必须加强对音乐的教育,特别是小学音乐的教育。  那么低年级的音乐游戏该怎么上呢?    一、在律动中激发学习兴趣    律动就是随着旋律的节拍有规律的表演优美动作。它可培养学生的美感与乐感。上课铃一响,学生们在节奏明快、曲调优美的音乐中律动进入教室,兴趣很容易激发
期刊
在读的教学中,读当与“品味”、“领会”、“体验”、“整体感知”等主体生命活动密不可分,读不应外在于这些活动形式,而应内在的包含这些活动形式。也就是说,只有当读在性质上从属于“感悟、积累和运用语言的语文实践活动”,并在课堂中表现为一种反复的出声念读与螺旋上升的情感体验、步步深入的理性思索有机结合的活动过程时,由此而来的“阅读教学”才堪称真正的阅读教学。如何通过读,让学生走进文本,受到艺术熏陶,提高语
期刊
科学区角活动是由教师为幼儿创设一个宽松、和谐的环境,提供各种科学活动的设备和丰富多样的有结构的材料,引发幼儿的好奇心,每个幼儿按照自己的兴趣和意愿,从自己的发展水平出发,自己选择活动内容,自己决定活动的时间,并用自己的方法进行的科学探索活动。在以科技教育为特色的幼儿园里,为了向幼儿提供更多的时间与空间,让幼儿依靠自身的能力通过对各种科学材料的摆弄、操作去感知、思考、寻找问题的答案;让幼儿根据自己的
期刊
近来,观摩了盐城市农村初中常态课展评,聆听了与会专家的精彩点评,和众多同仁一起交流、探讨,言谈中经常听到“本色课堂”、“常态课堂”这一说法,不禁有耳目一新之感,从心底为“本色课堂”、 “常态课堂”叫好。那么,到底怎样才能真正还语文课堂以“本色”、“常态”呢?我认为,本色的语文课堂至少应做到以下三点:  第一,合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没有让多媒体主宰语文课堂的一切  不可否认,以多媒体为主导的现代教育
期刊
我的校园在海滨,那里有银杏树、松树、桂花树……那里还有充满朝气的小朋友们,一年四季校园里景色宜人,充满着小朋友们的朗朗读书和欢笑声。  春天,校园里的积雪融化了,在太阳的照射下,那水珠儿晶莹剔透。树木抽出了枝条,长出了嫩嫩的小小的芽。每当大课间的时候,小朋友们总会来到操场上放风筝,你们看,有的和好伙伴一起合作“帮助”风筝飞上了天空;有的一手托着风筝,一手拿着引线,郑飞奔在操场上,试图将风筝飞上蓝天
期刊
童话是儿童文学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它通过丰富的想象、离奇的故事情节、夸张的表现手法塑造了一个个寓意深刻、脍灸人口的故事。人教版实验教材中,小学低年级课文中童话所占的比例较大,这些充满童言童趣的童话故事是小学生阅读新课本的首选。作为一名语文教育工作者,自觉地引领孩子进入童话的圣殿,亲近童话,让孩子们享受快乐的童年,是义不容辞的职责。那么,如何在低年级进行童话教学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几点体
期刊
兴趣,是一把打开通往知识大门和成功之路的金钥匙。培养学生对艺术的爱好,唤起学生对音乐深刻而长远的兴趣是音乐教师的重要任务之一。音乐课是学校实施音乐教育的基本途径。然而,由于受各种传播媒介的影响,许多学生只爱唱流行歌曲,对音乐知识和课本上的歌曲缺乏兴趣,为了改变这种状况,从小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我在教学实践中进行了一些改革和探索。下面就如何培养学生对音乐课的兴趣问题,谈谈自己的一些体会:     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