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堂测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来源 :校园英语·月末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haozz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当前新课程实施的过程中,英语课程评价是义务教育阶段改革的重点和难点,特别是小学英语阶段。测试又是学生学业评价不可或缺的主要方式,也是对教学质量评价的主要依据,故更多的英语教师过于注重单元测试、期中测试和期末测试,或诊断性测试。随着对小学英语阶段教育目标的发展性和多维度的认识,对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的评价也就越来越受到重视,各种各样形成性评价的方式方法也正在积极探索和尝试中。随堂测试是形成性评价的重要手段之一,随堂测试有利于教师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调整教学计划和方法,对学生进行个别指导,具有实际意义。
  【关键词】随堂测试;小学英语;课堂教学
  【作者简介】杨建红(1976-),女,侗族,铜仁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大学英语课堂教学。
  语言测试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自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开始,英国教育家 Thaler经过 8 年的研究认识到教育测评呈现的弱点和不足,指出测评不能以教科书为中心,不能只是记诵教材的知识和内容,而应依据教学目标进行测评。
  纵观语言测试发展的历史,语言测试迄今为止出现了三种模式:第一种模式为科学前语言测试;第二种模式为心理测量学-结构主义语言测试;第三种模式为交际语言测试。
  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以前的测试统称为科学前测试。该时期主要测试语法知识、词汇知识、语音知识。一个人外语掌握如何,就看他是否掌握了这门外语的上述三点语言知识。该时期的测试没什么科学依据,语言测试什么,怎么测,完全凭教师的经验和主观意识来确定。
  关于随堂测试的理论主要开始于六七十年代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兴起,同时又受行为主义的影响,产生了第二种语言测试模式:心理测量学-结构主义语言学测试。这时期语言被分为听、说、读、写四种技能和词汇、语法等各种成分。强调测试的可靠性和客观性。然而Heaton指出客观题只能做到检查学生对语言知识或用法的掌握情况,不能测试其实际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继客观题后又有了综合法,考虑到了语境的重要性,即通过对上下文的理解来考察学生的语言能力,主要题型为完型填空和听写。过去人们一直认为听写只能测学生听的能力,但研究发现听写可以很好地测量学生的总体语言能力。
  七十年代以来,由 Hymes 提出的“交际能力”的概念,认为一个人进行语言交际时必须具备语言本身以外的社会文化规则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Munby 拓展了这一观点,提出所教授的语言应该与学习者当前和未来的需要密切结合起来,语言测试也随之提出了材料真实性的要求。再后,Palmer 提出的“语言交际能力模式”。即要求语言材料相互作用和交际情景两方面的真实性,标志着第三种模式:交际语言测试模式的诞生。
  我国近年来随堂测试逐渐向标准化和科学化迈进,70 年代以来,我国外语考试的改革引进多项选择题和完型填空测试方法。近二十年来,随着交际教学法的发展,以考查学生语言交际能力为主要目的交际语言测试受到了重视。通过大型考试和各种新题型的出现不难看出,我国的随堂测试已经由测试语言知识的掌握逐渐向测试语言使用的能力转换,越来越重视学生运用语言完成任务的能力和得体性。但目前国内的中学测试现状不容乐观,应试教育还在大行其道,考试制度在不断的改革。教师为了追求学生分数的高低,一味地强调语言知识的重要性,忽视了考试应有的作用和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良好的測试无论对教和学都会产生积极的影响。测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主要功能:
  (1)评价功能:根据考试的结果进行客观的分析和判断,研究学生的学习。
  (2)反馈功能:主要是通过测试了解教学的进度,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
  (3)动机激励功能:通过考试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
  (4)诊断功能:主要是了解学生现有的学习水平,发现和诊断外语学习中的问题,以便外语教师及时调整教学计划,有目的的进行教学,针对学生的语言问题进行个别指导。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测试的诊断功能主要是针对某一部分的教学内容或语言知识的测试体现的。通过测试,教师以错误分析为基础,分析学生在测试中出现的错误类型,找出学生有问题的部分,有针对性的进行个别辅导,帮助教师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当前小学英语测试主要分为:期中考试、期末考试、编班考试、单元测试和随堂测试。随堂测试主要是指每教完一课书之后进行的小型测试,是任课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和使用的课本自编的试卷。测试分量小、时间短,一般不超出一周的教学内容。形式多样:听写、完型填空、匹配、句型转换等。题目不难,大部分都是复习本课知识,同时复习前面学过的知识。
  随堂测试目的在于及时、快速、小范围的测试学生学和教师教的效果。对学生而言,测试能使学生更清楚教师的教学目的和课堂重点,进而加强学习。有目的的汲取丰富的语言知识,能够牢固的掌握基础知识,灵活的运用语言,使测试成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对教师而言,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薄弱环节和语言难点,及时调整教学计划。针对学生的语言难点进行有目的的复习和巩固。随堂测试有利于教师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在短时间内纠正学生的错误,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一门语言。课堂测试的目的不在于分数的高低,而是帮助学生和教师发现学习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便及时改正,有利于今后的外语学习,让学生减轻测试给他们带来的心理压力。
  按现代教育学的观点,教育与教学被视为一个系统,教学评价则是这个系统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英语学科教学评价的对象是学校英语教育,其中对学生学习质量的评价就是一般所说的英语语言测试,它是英语学科教学评价的核心。
  随堂测试和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关系紧密相连,近年来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越来越重视对学生实际运用语言能力的培养,随堂测试也随之发生了很大变化。试题结构和考查内容等方面都在改革,逐步由考查语言知识向考查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过渡。   随堂测试的时间短,一次只能测一到两个语言项目。首先教师在设计随堂测试时,要有明确的目的性,且测试的内容都是近期或本课所学过的内容。要依据教学大纲和学生的实际需要设计题型,题型要具有多样性,测试的内容不易过难,要有真实性,生动有趣。由于随堂测试是测学生学过的语言知识,旨在检查教和学的效果,帮助学生建立学习的信心,在设计题型时要做到客观题和主观题并存。随堂测试设计的好,不仅能帮助教师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还能看出学生的知识弱点和难点。
  纵观国内外语言测试发展的历史和趋势,主要是对测试理论和内容进行了讨论,对大规模标准化测试进行研究,很少有对小型测试的詳尽研究,如:随堂测试。测试的趋势也从主要考查学生的语言知识转向了测试语言知识的同时,侧重考查学生运用语言完成任务的能力和得体性。目前中学的语言测试多为成绩测试。期中测试、期末测试和随堂测试都属于成绩测试。测试对教学的影响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当前的“考试指挥棒作用”就是测试对教学的负面影响,也反映出长期以来考试和教学相脱离的问题。由此引发了你考什么我教什么,学生就得学什么的现象。严重影响了正常的教学,学生的语言运用也得不到培养,和随堂测试的趋势相违背。
  教师为了应付分数至上的考试,不得不花大量的时间在课堂上讲解语言知识,进行大量的机械练习。在教学中,教师可能会单方面的强调某一语言知识点的重要性,而忽略了学生的课堂需要,以致出现了教师努力地,不厌其烦地讲述这一知识点,而大部分学生没有达到教师预想的要求,这就需要我们思考通过何种方式才能发现学生真正存在的问题,让他们在一种愉悦的心情下有效地去掌握语言知识并能较好的运用语言。
  目前多数用考试成绩来判定一个学生的英语水平,其实没有必要通过一次考试就判定学习好坏。外语教师也不能指望一次考试就发现所有问题。如何才能及时、快速地发现学生的知识难点和弱点促进他们有效的学习呢?教师如何才能及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正确的调整教学计划呢?随堂测试为本文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解决问题的途径。本文致力于研究随堂测试的课堂测试结果,从而验证随堂测试是否具有诊断功能。同时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够为小学英语教师提供一些有益的建议,促进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发展和改革。
  参考文献:
  [1]J.B.Heaton.英语测试[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2]毛国安,徐建国.大学英语听与说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1.
  [3]安德烈·焦儿当.学习的本质[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5.
  [4]程晓棠.第二语言教学研究中的前沿问题[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5]刘淑杰.教育研究方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
  [6]Bernard Spolsky.客观语言测试[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5.
  [7]Heaton J B.Writing English Language Tests[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0,06.
其他文献
过去40年是中国与世界良性互动和发展的黄金时期,见证了全球化的发展如何将一个国家从贫穷落后带上蓬勃发展的道路,进而又通过发展来让整个世界获益。  40年前的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把全党的工作中心转移到“发展生产力”上来。对内改革对外开放成为基本国策,中国也就此开启了融入世界、对接全球化的进程。在这40年中,中国逐步融入世界体系之中,从最初被动回应到后来的主动参与全球化。而且,通过融入全
【摘要】高中英语教学的主要特点是知识点多、涉及范围更广,因此高中阶段的英语教学也更难。近年来,素质教育的观念不断深入,已经逐渐成为广大师生的共识。要坚持素质教育,就必须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性作用,始终坚持以生为本,这种教学理念和方法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最终提高高中英语教学质量。  【关键词】高中英语;教学;以生为本;策略  【作者
【摘要】近年来,随着科技的进步和课堂对科技的引入,“微课”对课堂教学的推动作用逐渐凸显。本文通过对微课的介绍以及特点的分析,讨论微课对中职英语教学的促进作用。充分利用微课的优势提高课堂效率。  【关键词】微课;中职教学;英语教学  【作者简介】于秋颖,天津市体育运动学校。  微课只围绕一个重点或难点展开讲解,时间较短,一般为10分钟左右的视频,针对性较强。同时,微课中的视频、音频、图片等的引入,大
【摘要】自从2001年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国和世界各国的贸易往来越来越频繁,能够无障碍交流是合作的基础,而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是我们跨出国门必须要掌握的基本技能。所以,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学生英语素养的提升,尤其是对口语的应用,进而,为学生日后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高中英语;口语教学;发音;词汇量;实践活动  【作者简介】崔海,安徽省长丰县第一中学。  英语作为三大
【摘要】英语听力教学中常用Note-taking and Gap-filling Exercises(NTGF)练习形式,针对听力不同阶段教学在听力文本性质,提纲结构层次,每横线中单词数等方面应采取不同的形式与要求,以适应听力测试的要求。  【关键词] 听力教学;Note-taking and Gap-filling/NTGF;文本性质;结构层次;单词数;听力测试  【作者简介】戚宇光(1976.
【摘要】初中阶段,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独立思考的能力,因此个体差异化更为突显,教师应摒弃传统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在充分了解学生基础水平及性格特征的前提下,结合教材要求,制定出详细的对应教学内容,尽可能丰富教学元素,打造出自由、民主、公正的课堂氛围,启发学生积极发言,全身心参与课堂活动,在集体教学中想要关注个体成长,分层化教学法势在必行,尤其对于英语来说,学生的进步与掌握情况不一,分层教学法有利于达成自
【摘要】为落实“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的指导精神,如何在高职英语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内容,提升广大英语教师的思政意识和思政能力,已成为新时代高职英语教学面临的重大课题。本文结合习近平2014年9月在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的讲话精神,谈一谈新时代课程思政环境下对高职英语教师的新要求。  【关键词】课程思政;高职英语;新时代;新要求  【作者简介】贺毅夫,益阳职业技术学院
【摘要】对中国学生来说,英语长难句无论是理解还是翻译都是一个棘手的问题。本文首先对比分析英汉长难句在句法层面的显著差异,然后分析在英汉对比的视角下,如何有效规避长难句翻译中可能遇见的障碍,进而提高英语长难句的理解和汉译。  【关键词】英汉对比; 长难句;翻译技巧  【作者简介】李洋(1979.06-),女,汉族,河南信阳人,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教学。  一、
【Abstract】Personal identity development is an interactive, dynamic, and complex process formed in such an environment as family, a micro-context where child-parent interaction occurs, resulting to ind
Introduction  Language and gender, as the major topics in sociolinguistics, have experienced a long history with the earliest origin back to 17th and 18th centuries. The great work Language and Wom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