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声乐演唱作品的艺术处理

来源 :北方文学·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LOV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声乐演唱作品的艺术处理是展示声乐艺术魅力的必然途径。在声乐艺术表演的舞台上,充满了各种形式的声乐表演,其特征就是声乐的语言和音乐语言相结合,能达到音乐语言达到的效果。正是因为声乐表演的独特性,从事声乐艺术的表演者才要对声乐演唱作品进行认真细致的艺术处理,让声乐艺术更显其魅力。
  关键词:声乐艺术;作品处理;二度创作
  一、声乐演唱必须进过艺术处理
  声乐演唱是情感表达的最佳方式,也是声乐艺术的魅力所在。经过艺术处理的声乐演唱会给观众带来美的享受和心灵感动。为此,声乐演唱必须经过艺术处理才可以与观众见面,才称得上是艺术。
  (一)声乐的种类和特性
  声乐艺术是一个技术性、艺术性都很强的艺术。它体现了声乐表演者的综合能力和艺术修养。它可以把不同文化进行交融、贯通,创造出声乐语言,编织出优美的旋律,使声乐语言和音乐语言完美融合,最后再由声乐表演者进行演绎。
  声乐艺术包括:美术唱法、民族唱法、通俗唱法、戏曲、曲艺等表现形式,其要求个别相同。例如:美声唱法它要求演唱者气息通畅、声音贯通、元音统一,并带有微微的颤音即Bel Canto,使声音优美动听;而中国的民歌唱法则是建立在自然声、大本嗓发音的基础上,大多用真声进行演唱有高亢、豪放、质朴、丰满、泼辣、粗犷的特点,也有用假声即“小嗓”演唱的,如《小白菜》、《沂蒙山小调》、《兰花花》等。
  在声乐艺术表演中每一种唱法都有它独有的魅力,都能给观众带来艺术的美感。因为这些植根于生活与现实生活相联系的声乐表现形式是艺术创造,最能表达表演者的情感,具备应用的现实价值。为此,声乐表演者无论是哪种唱法,都有审美价值和艺术魅力。
  (二)声乐表演者的自身条件
  在处理一首声乐作品时,首先要考虑声乐表演者的自身条件。自身条件决定了你能将声乐作品驾驭到什么程度,也决定了你能把声乐作品发挥到什么状态。声乐表演者一定要根据自身的条件来选择声乐作品和处理声乐作品。这叫“量力而行”,立足在以自身的能力发挥最后为准,不是与更好的相比,要自己与自己比,达到不断进步。
  由于在声乐表演中,演唱者的作用占用极其重要的位置,他对于声乐作品的处理和产生的效果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声乐演唱者是一个拥有技术性很全面,修养高,能够熟练掌握表现各种风格声乐作品的能力。在处理声乐作品时他就可以把作曲家创作的意图充分地表现出来,对作品的处理就可以按照自身的条件为自己设计一个很好的又符合作曲家创作意图的表现形式,把作品表现好。
  (三)要根据表演对象来处理作品
  声乐艺术的表演是献给观众的,在从事声乐演唱活动中,对于作品的准备和对作品的处理要先对表演对象有所了解,要注意与表演对象同频,不能我行我素,成为妄自尊大的演员。
  声乐表演并不是声乐演员单项的传达,它要与观众交流互动,要根据观众的需求和观众的结构对声乐作品进行恰当的处理。例如在声乐作品的选择上要适合观众的需求,不应过于空洞,高远。在表现形式上适应观众接受,不能哗众取宠,脱离现实;在声乐技巧和技术的运用上要让观众满足,不能阳春白雪,显示技巧。艺术处理效果要达到观众清楚,具备感染力。
  二、如何完成声乐演唱艺术处理
  (一)大胆地进行“二度创作”
  往往一些声乐表演者对于演唱的技巧和技术总是过于关注,可以孜孜不倦地练习,渴望能在演唱过程中发挥更好的演出效果。当然,这一方面是重要的,是声乐表演者的立身之本。但是,声乐演唱艺术的处理是多样的,它包括:速度、力度、情感、音色等一系列的处理方式。一首作品当它还是纸面的曲谱时,只有文学语言功能,声乐语言和音乐语言的功能并没有显现出来。这就需要声乐表演者给这个纸面上的曲谱赋予声乐语言和音乐语言的功能。声乐表演者首先要做的是熟读曲谱,在读谱的过程中边读边唱,把声乐作品的旋律、歌词熟记到背下来。同时了解作曲家、词作者的创作意图,了解这首声乐作品的时代背景,主题思想。然后,调动自身在艺术修养、音乐素质、情感体验、生活经验、风土人情、民族习惯等一系列能力,对这首声乐作品进行处理,大胆地进行“二度创作”。“二度创作”的前提是先了解作曲家、词作家的创作意图,结合自身的条件来让曲谱变成歌声,把无声的曲谱变成了声音,乃至声乐语言。在这一过程中,对声乐作品的艺术处理就更加深入了。
  (二)突出声乐作品的风格特征
  大多数声乐作品都是有风格特征的,这种风格特征表现在很多方面。其历史背景、民族性、地域性、创作手法、语言特征都能使声乐作品具备独特的风格。
  声乐表演者在处理声乐作品时一定要重视这几个方面的问题。在进行“二度创作”时把作品的风格表现出来。表现风格还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来体现风格:
  1.作品本身体现的风格。如民族性、地域性很强的旋律、曲调,让人一听到旋律就知道是哪个民族和地方的歌曲。
  2.声乐表演者自身的表演风格。声乐表演者不同的嗓音和音色也起到了为声乐作品创造风格的作用。如腾格尔沙哑嗓音,不仅表现了苍茫的草原,还体现了自身独特的演唱风格。
  3.在情感表达上体现风格。声乐表演者在同一作品用不同的情感在处理作品时起到的效果也是不同的。如《绣金匾》这首歌,在三位领袖健在时郭兰英的情感表达与三位领袖去世后的情感表达明显不同,结果风格也就不同了。前者带着喜悦和自豪,后者则充满了悲切和怀念。
  声乐演唱艺术的处理过程较为复杂,且不容轻易掌握,需要在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的基础上,多实践,并掌握正确的方法和方向才能创造出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赵淑云.歌唱艺术与实践[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1.
  [2]赵梅伯.歌唱的艺术[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6.
其他文献
摘 要:植根于中日两块不同民族文化土壤上的两位民族作家——川端康成和沈从文,却在同一时代描绘出了他们各自心目中的女性之美,在相近的审美诉求中呈现出不同的艺术风格。相近的审美诉求是指两位作家都将女性美和自然美统一起来;不同的艺术风格是指前者借男性视角表达女性之美,后者把男性作为配角来衬托女性之美。本文将详细比较川端康成与沈从文笔下的女性形象。  关键词:川端康成;沈从文;女性美  川端康成是曾荣获诺
摘 要:印度神话中作为地狱主人的阎摩与中国文学中作为死神的阎罗王都掌握着众生在寿命长短及死后的归宿问题,他们在面貌、形象特点及现实意义等方面有很多相似之处,但由于两国人文环境的差异,两者的差异又是明显的。本文将从两国不同的文化环境出发,分析阎摩在两国的本土化特征。  关键词:阎摩;阎罗王;比较  一、两者的来源及目的比较  在佛教传入之前,中国民间并没有明确的阎罗王之说,但对于死神的说法却在本土道
本文讨论的是诗歌格律问题。参照音乐,我为诗歌又加上了一格—长短音格,旨在让诗歌变成高低音与长短音齐备的真正的音乐。
期刊
摘 要:中国的人物画发展是贯穿中国绘画史的始终,继而跟随时代的发展吸收有益元素得到长足发展。人物画在美学风格上从湖南楚墓出土的“人物御龙图”中人物画的以线取型到南朝谢赫的“应物象形”和顾恺之的“迁想妙得,以形写神”,继而梁楷的“泼墨仙人”的减笔写意法。在二十世纪出现“京派”的代表人物黄胄,在继承传统绘画美学的基础上引入西方的造型结构,使其绘画风格具有新中国的时代性,使其绘画风格达到“形与神”的统一
摘 要:武生行当是京剧艺术逐渐走向成熟和最终完善的重要标志,也是在所有京剧行当中最具有艺术感染力和感观冲击力的行当。文章就京剧武生的表演艺术的特点、京剧武生舞台表现力特点以及京剧武生表现力的提升方法进行研究,以期为今后的实践与理论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京剧;武生;表演特点;舞台艺术  在京剧表演中,武生凭借着自身独特的艺术魅力、夸张有力的武打动作以及鲜明突出的人物形象获得了观众的高度赞扬和认可
摘 要:聆听交响乐的演奏会让给你带来极其丰富的想象。而在一个庞大的交响乐队中,弦乐组是创造这些神奇的不可缺少的声部。笔者就弦乐组在交响乐队中的功能和作用作以浅谈,意在让更多的人了解交响乐队中的弦乐组,以及弦乐组在交响乐曲的演奏中创造的神奇音响和美妙旋律,更好地推动音乐艺术的发展。  关键词:交响乐;弦乐组;人格化  每当我们聆听到交响乐的演奏都会被交响乐的那种威武雄壮、气势磅礴、优雅委婉所感动,会
摘 要:报告文学是新闻和文学的结合。在坚持真实的原则下,还应该运用多种文学手法,进行艺术创造,它可以运用小说,电影的一些艺术手法在加工不加料的基础上,使其更具感染力。其中,适当的,准确地议论也是重要的艺术手法。本文着重从议论的思辨性,形象性,情感美,简洁明快美等方面对议论的美学疑云进行了探索。指出议论是报告文学的点睛之笔,是报告文学的聚光点。  关键词:新闻;报告文学;美学意蕴;情感  好的新闻作
摘 要:写生是直接面对物象本身去进行描绘的活动。它的定义最早可以追述到五代时期腾昌祐的"工画而无师,惟写生物。”写生与创作的关系1搜集素材,丰富绘画内容。2激发感受,锻炼笔墨。3归纳分析理性加工。 最后得出结论生活是艺术创作的源泉,画家必须深入生活,坚持写生。  关键词: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情感;笔墨;生活  写生是直接面对物象本身去进行描绘的活动。它的定义最早可以追述到五代时期腾昌祐的"工画而无
摘 要:音乐欣赏是提高音乐鉴赏力和音乐素质的最好途径,通过认真细致的欣赏音乐,可以在感受音乐带给心灵的触动和情感变化。同时可以在欣赏过程中学习音乐语言,积累音乐语言,对于从事音乐表演专业的演员,欣赏音乐对音乐会提供很大的帮助。本文简述如何欣赏音乐提高鉴赏力,仅仅是谈出我对欣赏音乐的一些体会和看法,意在推动音乐爱好者和从事音乐表演专业的同仁,把欣赏音乐作为一种习惯,不断提升欣赏音乐的能力,让音乐焕发
摘 要:小提琴以它精美的结构和独特的音色诞生于世,经历代演奏家和作曲家的探索和努力,创造出数不清悦耳动听的小提琴乐曲。其神奇的是小提琴音色与小提琴演奏者情感表达能够高度结合。通过小提琴的演奏技巧把演奏者的情感完全释放出来,成为美妙动听的小提琴艺术。小提琴音色的产生要靠演奏者的艰苦努力和练习,演奏者还要对文学、哲学、声学、音乐史等多方面学科有所了解和掌握。理清小提琴音色与情感表达之间的关系,在不断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