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如何在教学中转变观念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m_fre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从教学行为的转变、教材的“活用”、指导学生的学三个方面对自己过去的教学思想和行为进行了反思,以期适应新课改的要求。
  关键词:反思 转变观念 “用活”教材
  
  我通过对自己过去的教学思想和行为进行了反思,用新课程的理念,对曾经被视为经验的观点和做法进行了重新审视,现将在反思中得到的体会总结出来,以求与同行共勉。
  
  一、教学中转变教学行为
  
  面对新课程改革,教师首先要转变观念,确认自己新的教学身份。在新课程中,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是“信息的平台”、是“伴奏者”。
  (一)以“平等中的首席”代替“课堂的主宰者”
  教师不能把课堂视为自己的课堂,而应该把课堂还给学生。在新课程中教师不能再是居高临下的主宰者,而是与学生站在同一个平台上互动探究,在平等的交流中作“裁判”,在激烈的争论中做“首席”。我们应该允许教师在某些知识领域有不懂的问题而不是绝对的权威。教师可以向学生学习,可以向学生承认自己不懂的问题,可以请学生帮助解决教学中的疑难,让学生消除学习的“神秘感”。教师不应该以“知识的权威”自居,而应该与学生建立一种平等的师生关系,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是一种平等的交流,是一种享受,是一种生命的呼唤。“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我们倡导专家型教师,但不提倡教师站在专家的高度去要求学生。教师要有甘当学生的勇气,与学生共建课堂,与学生一起学习、一起成长、一起分享学习中的快乐。教师不仅要成为学生的良师,更要成为学生的益友。
  (二)以“信息平台”代替“信息源”
  我们曾经认可教师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就必须有一桶水的观念。然而随着时代的变化,这就需要教师的知识不断地更新,需要教师成为“生生不息的大河”,需要教师引导学生不断去挖掘、去探寻知识的海洋,以获得知识的甘泉。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成为了学生取之不尽的“知识源泉”,然而缺乏师生互动、缺乏生生互动。在新课程中,教师不仅给学生要输出知识信息、与学生交换知识信息、接收学生输出的知识信息,而且教师要与学生在课堂中进行知识信息的双向或多向交流,因而教师要成为课堂中知识信息交流的平台。
  (三)以“伴奏者”代替“独奏者”
  “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这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共同的心声,而在我们的课堂上大多是教师滔滔不绝地讲,学生聚精会神地听,唯恐漏掉一句话,究竟谁是课堂的主人?谁是学习的主人?反观我们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不难发现,由于长期以来过多地注重接受式学习,教师注重的是如何把结论准确地给学生讲清楚,要求所有的学生倾听、记忆,再现,使教师成为了课堂的主人,即“独奏者”。这显然与新课程理念是背道而驰的。那么怎样才能使教师由原来的“独奏者”转向“伴奏者”?这就要求教师:(1)在教学中发挥探究性学习在学生发展中的作用,引导学生去发现、去探究知识,促进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2)是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把学生感到枯燥、无味、不感兴趣的教学内容放到现实情境中去学,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3)以辩论赛和知识竞答的形式进行教学,教师在课堂上充当主持人的角色,把课堂教学的内容交给学生,使课堂上出现的不是“教”而是“学”的场景,是一个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生机勃勃的学习场面。不仅使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思维方式发生了质的飞跃,也使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快乐。
  
  二、教学中要“用活”教材
  
  新课程倡导教师“用教材”而不是简单的“教教材”。教师要创造性地用教材,要在使用教材的过程中融入自己的学科观点和智慧,要对教材知识进行重组和整合,选取更好的内容对教材深加工,设计出活生生的、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案。充分有效地将教材的知识激活,形成有教师教学个性的教材知识。既要有能力把问题简明地阐述清楚,同时也要有能力引导学生去探索、自主学习。
  (一)教材不等于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大于教材。教学内容的范围是灵活的,是广泛的,可以是课内的也可以是课外的,只要适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的材料都可作为学习内容。教师“教教科书”是传统的“教书匠”的表现,“用教科书教”才是现代教师应有的姿态。
  (二)充分利用教材开创自由空间。过去的教和学都以掌握知识为主,教师很难创造性地理解、开发教材。现在教材中编入了一些让学生猜测和想象的内容,以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各种不同的思维取向。教材中将提供大量供学生自由阅读的栏目以及课题学习。对于这些知识要把它们改成学生课外学习研究材料,让学生通过询问、调查、阅读有关书籍和上网查阅等多种渠道搜集有关这些知识资料,并通过书面形式打印出来供全班同学阅读。这样做既锻炼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又极大地丰富了他们的课外知识。
  
  三、教学中引导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
  
  学生有了参与的动机,还需有参与的机会。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实际,千方百计地创设情景,为学生搭建参与机会的平台。这是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知识过程的关键,也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能力的重要途径。
  (一)让学生动手操作。动手操作的过程是一个手和脑并用的过程,是培养技能技巧、促进思维发展的一种有效手段。因此,教学中,教师要突出操作过程,创造条件,让学生人人动手,按要求进行操作,在操作中充分感知、形成表象。在现行教材中,能借助动手操作来理解的内容很多,需要不断挖掘,但在使用时应注意两点:(1)要留给学生足够的思维空间。动手操作的目的在于学生借助直观的活动来实现和反映其思维活动,所以必须给学生留有足够的思考空间。(2)操作活动要适量、适度。也就是动不动就操作,操作并不是多多益善;如果学生的直观认识到一定程度时,就应该使学生在丰富的表象的基础上及时抽象,由直观水平向抽象水平转化。
  (二)促使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索。教学要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可以让学生在讨论的基础上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在教学中还要安排适量的、具有一定探索意义和开放性的问题,给学生比较充分的思考时间和空间,培养学生乐于钻研、善于思考、勤于动手的习惯,让学生有机会在不断探索与创造的氛围中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本学科的价值。
  (三)鼓励学生合作交流。在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上要进行变革,由原来单一的班级授课转向内涵丰富、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的多样化的教学组织形式。如,小组合作学习就是一种这样的教学组织形式。学生在小组中从事学习活动,借助于学生之间的互动,有效地促进学生之间的共同进步。
  总之,新课程的实施向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教师要不断学习、反思,不断充实自己,积累经验,在实践中去感悟新课程理念,努力并尽快实现教师观念的转变是新课程顺利实施的关键和保证。
其他文献
摘 要:教育发展,不仅能促进经济增长,为社会收入公平分配奠定物质基础,而且通过影响人的能力、观念和道德,促进收入增加,贫困减少,收入分配差距缩小。然而,我国现阶段的教育不足,却成了收入分配差距缩小的制约因素。因此,促进教育发展,特别是树立教育先行观念、加大教育投入力度和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  关键词:教育发展 公平分配 教育不足 教育投资    我国现阶段收入分配差距
2014年,国家政府部门出台了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规范,实现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收支两条线,实现单位资金集中支付.内控管理规定对现有的内控体系的构建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但是
摘 要:现代社会的发展,尤其是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我国公共教育权力正从计划经济时代国家一元权力在纵横两个方向发生下放和延伸。教育公共性内涵也在此情况下发生转变,由传统的强调国家性和社会本位性、统一性、绝对平等性转变为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兼顾社会和个体利益、多元性和有机平等性。  关键词:公共教育权力 教育公共性 内涵    现在世界各国普遍发生着公共教育权力的变迁。我国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
目的:观察针刺、饮食运动干预联合用于糖尿病前期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选取2019年1月-2020年2月医院收治的79例糖尿病前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治疗措施分成观
摘 要:随着新课程的深入,科学探究课逐渐为广大师生所重视,然而科学探究课时间不够是探究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作者认为探究课上不完的原因很大部分在于教育工作者对探究课本身存在认识上的误区,因而从选择探究内容、确立教学目标、做好课前准备、加强教师指导、制定有效的教阿学策略等五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实施建议。  关键词:把握 科学探究课 时间    科学探究既是学生的学习目标,又是重要的教学方式之一。探究式
摘 要:远程教育的本质是教师“教”的行为与学习者“学”的行为的相对分离。在这种情况下,要想使学习者取得有效的学习效果,远程教学必须进行“教”与“学”的再度整合。从远程教学系统的角度看,远程教学的核心是学习材料与学习者,因此,整合的对象应该为学习材料,难点在于如何把学习材料和学习活动紧密结合起来。本文首先解决了为什么要进行整合的问题,然后分析了整合认识上的误区,并着重阐述了整合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本文针对当前中小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行为问题,就如何对中学生进行心理素质教育作了阐述。 This article aims at how the middle and 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s have
摘 要:任务型教学法是目前二语/外语教学界广泛采用的一种教学途径。本文对任务型教学法作了简要阐述,并重点探讨了在任务的设计过程中应处理好的两个关系:完成任务与学习语言之间的关系;任务的难度和语言的学习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任务型教学法中“任务”的设计原则。  关键词:任务型教学法 任务 任务设计 设计原则    1 任务型教学法的定义、特点及作用    任务型教学法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