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习生活中加强学生的品德修养

来源 :河南教育·基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ao47017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首要任务”,这为中学生品德教育和管理工作指明了方向。立足于这一时代背景,我们应该认清形势,提高认识,强化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加强学生的品德修养教育。这不仅关乎其对未来的理性认识,也关乎学生自身的发展,更为重要的是,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可以使他们对祖国产生深厚的感情,将来自觉投身于建设祖国的行列当中。
  一、品德修养教育目前存在的问题
  1.品德修养教育教学途径狭窄
  当前我国中小学仍然以思想品德课为品德修养教育的主要渠道,甚至以其来代替整个品德修养教育。事实上,语文、数学、英语等各门学科都可以融入品德修养教育。例如,体育教学中可以采用竞赛评比等方法培养学生的进取精神、责任心和集体荣誉感;数学教学中可以通过公式法则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法治精神;英语教学中可以通过分组完成英语练习的方式,来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强化集体协作意识。
  2.德育教师素质水平亟待提高
  当前,不少中学的德育在教学中存在着形式主义的问题,教师照本宣科,课堂内容枯燥乏味,很难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德育课堂变成了单纯的理论灌输,对学生道德行为的养成帮助不大,对全方位开发学生的潜能效果甚微。这一切都说明,德育教师的素质水平亟待提高。
  3.学生学习能力普遍较低
  笔者经实际观察发现,当下中学生中,学习目的性不强、意志薄弱、缺乏创造力等现象普遍存在。不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靠死记硬背,学习方法低效。此外,一些中学生缺乏创造性思维,在处理问题时不善于研究方法和策略等,这也是导致学校品德修养教学效果不佳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提高学生品德修养教学的策略
  1.多途径提高德育教学效果
  首先,德育需要渗透到每个学科领域,这有利于全面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从而促进学校德育实效性的提高。其次,要以课外活动为补充,丰富德育形式,课外活动可以有效调动学生积极性,增强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使课内外相互促进,相互补充,形成一个完整的德育系统。最后,可以通过社会实践进一步内化学生在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实践也有利于开阔学生视野,磨炼学生意志,让学生在实践中提升自身道德修养。
  2.全方位提升德育教师素质
  对于“立德树人”之“立德”不能将其狭隘地理解为学生之德育,“立德”同时也要提高教师的师德水平,加强教师的教育责任感。教师首先要提高自身的文化知识水平和职业道德素养,同时还要学习掌握现代教育技术,了解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以便与其更有效地交流。
  3.多要素培养学生学习力
  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主要包括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自主性要求教师给学生留出足够的自主空间,让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积极性,主动学习。能动性要求教师给学生布置完学习任务后,让学生独立查阅学习资料、解决疑难问题。创造性则要求教师鼓励学生运用创造性思维学习,要教给他们创新的方法,并给予空间,发挥其无限的想象力。因此,教师要深刻把握“立德树人”的实质,在德育教学过程中,真正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理念,构建和谐、关爱、互动的师生关系,尊重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切实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其他文献
林州市横水镇中心小学是一所农村小学,在学习资源、教学硬件上均不占优势。如何让孩子们享受高质量的教育,为他们的未来奠定坚实的基础?我们一直在苦苦思索、努力探寻。林州市教研室倡导的“让农村学生享受和城里学生一样的阅读”,给了我们很大启迪。我们从中找到了问题的答案,开启了学生的阅读人生,让农村孩子也得以在书香中成长。  2014年8月,我们放弃休假,顶着酷暑,召开了横水镇“语文主题学习”研讨暨实验教师培
<正>《关于改革和加强中小学语文教学的意见》中指出:&#39;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是人的素质结构中最基本的要素。&#39;所以,提高学生的语言素养,培养基本功扎实、认
期刊
我国基础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坚持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全民族的素质。由于聋生在听觉方面的缺陷,美术教学就自然而然地成为聋校教育教学特别是美育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的主要任务是“对聋生进行审美教育,提高聋生的审美素质”。因此,美术教师应该懂得如何挖掘视觉造型中的外在美和内在美,并将之融入课堂教学中,使充满美感的视觉形象与洋溢着美感的课堂教学艺
葫芦岛市畜牧业生产统计及畜禽分布定位系统数据录入工作,在辽宁省动物卫生监测预警中心的大力支持和坚强领导下,始终作为一项长期的常规性重点工作常抓不懈,数据录入及时性、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