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设教学情境妙促情感体验

来源 :成才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sq198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音乐是人们表达思想情感、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艺术形式。无论是唱、奏或听,都关联着人们千丝万缕的情感。在初中音乐课教学中,教师若能联系教学实际,巧设轻松活泼的“教学情境”,就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进学生的情感体验向纵深发展,这有利于学生对音乐作品内涵和主题表达的深层次体验与理解。
  一、创设真实感人的教学活动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初中学生由于受到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情感等因素的制约,认识事物往往显得比较局限。他们的注意力经常习惯于停留在事物具体可感的表面,对音乐作品内涵的挖掘和对作品情感的体验与表达也趋向于表面、直接和显性。因此,教学中,教师要联系教材,巧设真实可感的教学活动情境,拉近作品与现实的距离,有效地刺激学生学习兴趣,更好地使学生在对音乐作品情感的积极体验与表达中,提高领悟力,提升欣赏层次,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1)真实化教学情境巧设。真实可感的教学活动情境创设,可以拉近作品和现实的距离,让学生获得真实可感的学习情境,更容易寻找到音乐作品情境与现实情境的焦点和共性,有利于把握、理解情感主题。例如:在教学《校园多美好》这首歌曲时,教师可以选择一个春暖花开的季节,带上录音机,带领学生走出教室,融入校园中,用自己的感知去亲身感受春天的鸟语花香和校园中的浓浓春意。在感知的基础上,领略音乐作品是如何表达出这种美好主题的?运用了哪些表现元素和手段?作者表现了怎么样的情感?当然,这一教学方式的运用应因地制宜,教师在组织时一定要科学合理,尽量做到注重效果,不流于形式。
  (2)情节化教学情境创设。音乐作品题材广泛,情节生动。每一首作品都蕴涵了音乐家对社会生活和人的思想情感的体验和感受,体现了音乐家丰富的精神情感和内心世界。优秀的音乐作品不仅蕴涵着许多感人的故事,而且具有较强的文学内涵,带有情节性与故事性。例如:在教学刘三姐的民歌《什么水面打跟斗》一课时,教师课前可以引导学生上网去了解和搜集有关刘三姐的故事和传说,教学前让学生交流讨论。这样,学生对音乐作品的历史背景和创作思想有一个了解,把音乐学习和讲故事形式相结合,学生易于接受,更容易把握作品的表现主题,理解和领会壮族浓郁的民族风情,体验音乐作品表现出来的民族特色。
  (3)视觉化教学情境创设。在所有艺术种类中,视觉艺术与听觉艺术的关系较为密切。教学中,无论是具体可感的图画和影像资料,还是真实可感、生动的表演造型或事物造型,都能较大程度地丰富学生对音乐作品情感的积极体验,在轻松、真实的教学互动中获得情感体验与感受。例如:在教学《大海啊故乡》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在播放歌曲的同时,用大屏幕同步展示大海、沙滩以及人们在海边捡贝壳、挖沙、嬉戏玩耍的镜头,让学生在真实可观的情境下,感受歌曲所表现的那份轻松与活泼,惬意与幸福的创作主题,对大海和故乡的向往情结,理解作者的那份特殊情感。
  二、创设丰富的教学语言情境,深化学生情感体验
  语言表达能力,具有第二信号系统的调节功能。人类往往习惯于用语言描述他人所处的环境以及表达自己在情感体验中的真实感受。丰富生动、极具感染力的教学语言不仅可以使学生轻松感受到作品的表现主题,也更有利于学生情感的抒发与表达,帮助学生在欣赏音乐作品时进行审美理解。
  (1)描绘式语言情境创设。描绘化的语言的有效运用,能使学生在优美语言的引领下获得审美体验,并且产生积极、丰富的联想和想象,进而借助通感效应与音乐作品相对应,产生对音乐作品意境的深入理解与表达。例如:在上《龙的传人》这一课时,教师可以作如下设计。(师生共同朗诵)九曲黄河、不尽长江,在龙的血脉中流淌着的是五千年的华夏文明和自强不息的赤子之心。听吧!龙的低吟,像涓涓细流,传递着萦绕心底的乡音乡情;看吧!龙的飞舞,如江河奔腾,喷涌着“风卷红旗如画”的豪情。朗诵之后,教师开始播放音乐作品,学生在有了一定的心灵感受预期后,可以轻松自然地融入到音乐作品的欣赏学习与体验中,深刻理解到歌曲所表达的那种华夏游子对祖国母亲的刻骨铭心的爱恋之情,获得情感共鸣。
  (2)悬念式语言情境创设。悬念式语言设计,迎合了学生好奇好问的特点。运用合理,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也可以给音乐教学体验埋下伏笔。例如:在教学《青藏高原》一课时,教师提示:“同学们,今天老师想带领大家一起走进美丽的青藏高原,去看一看世界屋脊的特有的风光。请大家闭上眼睛,用心聆听音乐,同时展开联想,你们从音乐作品中,听到和想到了哪些美丽的自然风光?”(教师演唱歌曲)学生在悬念语言的“驱使”下,展开想象,雪山雄峰、峡谷湍流、牦牛羊群、布达拉宫……世界屋脊的无限风光尽现眼底。
  (3)肢体性语言情境创设。肢体语言特别是表情,可以极大程度地激发学习情感。学生在聆听音乐时,自己本身更应置身其中,教师用丰富的肢体语言表达对音乐的感受,学生则在肢体语言的暗示下,潜移默化地领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当然,言语不能完全取代音乐,言有尽而音无穷。教师在创设这样的情境时,应尽量给学生留下广阔的想象空间。
  三、创设轻松的教学氛围情境,激发学生情感共鸣
  (1)展现文本隐含的情境。文本主要指歌曲中的歌词。许多优秀的歌曲都有着优美的歌词,歌词充分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塑造美丽的情感世界。例如:苏少版八年级(上)《梦驼铃》中的歌词:攀登高峰望故乡,黄沙万里长,何处传来驼铃声,声声敲心坎。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一有利因素,引导学生在有感情的朗诵歌词和演唱中,感悟作品所再现的现实世界,体验作品所传递出的情感,引发共鸣。
  (2)创设民主、宽松的教学氛围。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应树立“教学平等”的思想理念。杜绝以“权威者”自居,要给学生以宽容、理解与尊重,尊重学生对音乐体验的独特认识和表达,使师生在情感交融的课堂教学环境中和谐共鸣。
  教师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巧设教学情境、优化教学活动,不仅能提高学生对音乐学科的学习兴趣,增强对音乐的感悟能力,而且通过对音乐的感受与体验,丰富自身情感体验,在情趣盎然的教学中达到“以境生情,以情促情”。
  (江苏省镇江新区大港中学南校区)
其他文献
脂肪心可引起猝死,但多见于成人,儿童少见,笔者就鉴定过程中遇到1例儿童脂肪心伴房室结出血猝死,报告如下:
目的建立生物检材中吡氟氯禾灵(甲酯)的提取、检验方法。方法应用有机溶剂萃取,GC/MS检验。结果能有效提取、检验生物检材中吡氟氯禾灵(甲酯)。结论该提取、检验方法快速准确,结论可
1案件简介2008年6月,某两个单位连续收到敲诈信,信件内容及信封上邮寄地址信息均为喷墨打印机打印在白纸上,其勒索数额巨大,社会影响极坏,引起了警方的高度重视。为获取案件线索,积
近年来,送检的笔迹鉴定呈现出字数少、特征少的特点,对认定书写人带来较大的难度,因此需要通过收集案后样本弥补检材的不足。本文就案后字迹样本的收集与伪装识别谈一点粗浅
<正>在利用轮胎花纹痕迹认定交通肇事车辆的工作中,通常是利用花纹类型(横沟花纹、纵沟花纹、块状花纹、混合花纹、非对称花纹)及适用的车辆种类等共性特征进行分析鉴定。由
本文对我国宽松货币政策如何退出的问题进行了思考,研究了我国货币政策退出的原则、步骤以及相应的工具创新等内容,并就退出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予以警示,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政
ISO/IEC17025标准是CNAS对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进行认可的依据。根据国际通行做法,法庭科学实验室认可大多是按照检测实验室标准进行的,如美国FBI、英国FSS等。因此,物证照相专
随着汽车作为大众交通工具的普及以及监控录像系统的广泛应用,通过监控画面研判涉案车辆信息成为众多刑事案件缩小侦查范围、指明案侦方向的重要途径。但是,现如今,车型众多,
创新是以新思维、新发明和新描述为特征的一种概念化过程。思维分广义和狭义,广义的思维指人脑对客观现实概括的和间接的反映,包括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狭义的通常指心理学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