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嘉理事件”与德宏各族人民反英侵略斗争

来源 :今日民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damiao_7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德宏州盈江县西南14公里的芒允乡旁,户宋河边有个“洋人洼”,旁边有个近800多平方米的土平台上立着一块石碑,上面刻着几个显赫的大字“马嘉理事件发生地”,这就是在中国近代史上产生过重要影响的“马嘉理事件”发生的地点。
   19世纪下半叶,英帝国主义者为打开从缅甸北部入侵云南的通道,不断蚕食云南边地,德宏边疆各族人民为捍卫祖国领土主权,开展了不屈不挠的斗争。“马嘉理事件”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发生的。
   马嘉理是当时英帝国主义殖民者驻华使馆的翻译,同时又是一个英国间谍。清同治十三年(1847年)英国驻印度总督派英军上校柏郎率领193名全副武装的“勘测队”,以来云南勘测绘制地图为名,妄图入侵云南。按照事前的约定,由马嘉理前往缅甸接应。侵略者的图谋早为我时时关注的边疆爱国军民所掌握,沿边境地区纷纷盛传“有洋兵数百人要入侵”,各族军民纷纷组织起来,严阵以待,打算给侵略者以迎头痛击。当时驻守边防的腾越镇左营都司李珍国到芒允召开大会,动员组织各族人民进行抗英战斗准备。柏郎听说前面有数百名中国武装人员要进行阻截,下令部队停止前进,马嘉理则自告奋勇前往探路。我国伏击的军民探知柏郎大队人马在后,故意让过马嘉理。马嘉理一行于14日晚来到芒允,宿于佛寺,认为平安无事,16日依原路返回接应柏郎,行至芒允街户宋河边时,受到守候己久的腊都、儿通瓦等20多名景颇族义军的劝阻和痛斥,但骄横的马嘉理不但不听忠告,反而开抢打死我群众1人,群情激奋,腊都、儿通瓦等忍无可忍,被迫将马嘉理及其随从4人杀死,讨回了血债。
   次日晨,柏郎得意洋洋率领侵略军如入无人之境,被埋伏在班西山前阻击侵略者的军民们拦住,勒令侵略者退出国境。柏郎非但不听警告,还首先开枪向我爱国军民射击。我方爱国勇士被迫反击,一时间枪声大作,双方进行了激烈的战斗,尽管柏郎率领的侵略军有先进的洋枪洋炮,但看我人多势众,更知若中见血封喉的弩箭,连上帝也没办法相救,又得知马嘉理等5人已为他作出了榜样,大批中国援军即将赶到,威风顿挫,仓皇逃窜出境。
   马嘉理事件发生后,虽然中国军民取得了反侵略斗争的胜利,但英帝国主义颠倒黑白,要求清政府“赔罪”,并提出许多无理苛刻的要求,一向被洋人吓破胆的晚清政府屈服于压力,为讨好洋人,以“盗匪劫杀”为名,将腊都、儿通瓦等23位少数民族抗英勇士斩首,把积极主张抗英御侮的腾越镇总兵蒋宗汉、同知吴启亮革职,将“左营都司”李珍国革职下狱。
   1876年清朝廷派李鸿章在山东烟台与英国大使威妥马签订了屈辱的《中英烟台条约》,除“抚恤”、“赔款”、“惩凶”、“道歉”外,还同意允许英帝国主义者开辟印藏交通,往西藏、云南、青海、甘肃等省区旅游,开辟宜昌、芜湖、温州、北海等地为通商口岸,扩大领事裁判权等,将马嘉理事件这一悲壮激昂的反侵略斗争壮举以一个刻骨铭心的国耻结载入中国近代史。
其他文献
壹可以免费游览德宏11526平方公里的天然大花园理由阐述:从第一只脚跨进德宏,你的眼睛就要提防"绿色"攻击,一棵棵参天的大青树,一篷篷滴翠的凤尾竹,一片片浓绿的田野,这"养眼
穿越荒芜的新藏公路,我来到了喀什.夜幕已经降临,喀什的夜晚一片灯火通明,恍惚中有种隔世之感.因为在大卡车上颠簸了两天,新藏公路的荒凉已让我忘记了城市的感觉,而现在我却
当今社会知识爆炸,人们了解知识和信息的手段也多种多样,高校图书馆作为大学生掌握知识、了解信息的重要阵地,更需要创新管理理念,更好的为读者服务,充分发挥高校图书馆员的服务育
1、精品玉石雕件    各种琳琅满目的玉石雕件有的价值连城,有的几元钱就可以买一件,可选择不同规格的玉石雕件带回去送给亲朋好友。    2、各类红蓝宝石    蓝宝石湛蓝如海水,晶莹剔透,红宝石瑰丽闪光、雍容华贵,选购珠宝,应注意A货、B货、C货之分。    3、户撒刀    阿昌族传统的户撒刀世代相传,外型非常精美,且十分锋利,具有特别的纪念意思。    4、优质柚木工艺   
一个物业项目的服务品质到底依靠什么来塑造?是对员工进行纸上谈兵的理论?是工作总结中罗列的一连串漂亮数据?还是对外可以雕琢的形象宣传?抑或是由各种官方、非官方组织颁发的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