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期以来,家长往往被看作是“受教育”的对象,尤其是一些调皮孩子的家长,只要接到班主任的电话就头疼,因为自己一把年纪了,还要因为孩子不争气而到学校去接受老师的“训话”。有的家长为此抬不起头,这无形中为家校沟通制造了障碍,为班主任工作增加了难度。
家长委员会成立后,班主任如果能主动把家长委员会推到前台,在各种场合树立家长委员会的形象,明确他们在班级管理中的地位,使他们真正成为学校的主人,并以其自身的魅力与能量参与班级管理,就能使其成为班级学生家长的辅导者、班级教育资源的提供者、班级文化的建设者。
让家长委员会成为班级学生家长的辅导者。尽管家长来自不同的工作岗位,但孩子教育是他们共同的话题。班主任若能巧妙地将家长委员会推到前台,充分发挥家长委员会的作用,让其担负起辅导家长的工作,可以省去自己“教育”家长的尴尬。因为,相对于班主任来说,家长们是天然的“同盟军”,这种“同盟”关系让他们之间的交流,比班主任召开家长会更能发挥作用。同时,这种交流,也可以增强家长教育子女的信心,了解自己和其他家长遇到的教育问题,并感受到来自其他家长及学校的支持。
当然,班主任在这一过程中,要很好地了解不同家庭的文化和背景,在家长委员会成员遴选上做到兼顾各个层次和领域。为了使“家长辅导”工作更具有针对性,家长委员会可以每年发放一次家庭情况问卷,了解家长对子女的期望与评价及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而后通过适当的方式,有针对性地为家长提供相应的辅导。同时,为了使家长成为家校合作的中坚力量,班主任要巧妙地创设舞台,让家长现身说法,相互交流意见,使每个家庭的教育质量都得到提高。
让家长委员会成为班级教育资源的提供者。成立了班级家长委员会后,就要充分调动家长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挖掘家庭和社会的教育资源,使教育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实现多方共赢。家长往往能成为班级建设的重要教育资源,但要很好地利用这些资源,班主任有必要充分发挥班级家长委员会的作用。例如,我班有学生家长在供电局工作,便邀请这位家长为孩子们讲解安全用电的常识,让安全用电意识深入到孩子们的心中。类似的活动,还有请交警讲交通安全,请气象员讲天气变化等。
此外,可以邀请家长委员会在班级开设“家长课堂”,请家长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为学生上课,让孩子们学习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比如说,从事IT业的家长可以教孩子们如何正确使用网络,在医院工作的家长可以告诉孩子们健康小常识……
在这个过程中,班主任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摆正自己的位置,不可以利用家长为自己谋私利,而要一心为班级学生谋“福利”。邀请家长组织活动,班主任可以先与家长委员会沟通,达成共识,争取他们的支持。
让家长委员会成为班级文化的建设者。家长委员会成员往往是热心家长,充分发挥他们的力量,不仅能使班集体这个大家庭空气更清新、生活氛围更活泼、文化气息更浓厚,还能让班级学生的归属感更强烈。
在成长过程中,学生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有些是共性问题。比如,学生之间的相互攀比问题、学生的上网问题、学生吃零食问题、学生不愿意做卫生问题等。这些问题,其实就是班风的问题,班风是班级的核心文化。若能很好地利用家长委员会的作用,就可以及时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其实,大部分家长都比较重视孩子的行为习惯、学习习惯的养成,关注孩子的身心发展。家长对解决这些问题也饶有兴趣,若能让家长参与解决这些问题,让他们由客体变为主体,由被动变为主动,一定会给班级管理带来清新之风,有效推动班级的和谐发展。
班主任可以利用班级博客、家长QQ群、微信圈等平台,及时与家长委员会成员沟通,形成良性互动,在班级形成一种风尚:一家有难大家帮,一家有福众人享。
(作者单位:湖北省当阳市窑湾中学)
家长委员会成立后,班主任如果能主动把家长委员会推到前台,在各种场合树立家长委员会的形象,明确他们在班级管理中的地位,使他们真正成为学校的主人,并以其自身的魅力与能量参与班级管理,就能使其成为班级学生家长的辅导者、班级教育资源的提供者、班级文化的建设者。
让家长委员会成为班级学生家长的辅导者。尽管家长来自不同的工作岗位,但孩子教育是他们共同的话题。班主任若能巧妙地将家长委员会推到前台,充分发挥家长委员会的作用,让其担负起辅导家长的工作,可以省去自己“教育”家长的尴尬。因为,相对于班主任来说,家长们是天然的“同盟军”,这种“同盟”关系让他们之间的交流,比班主任召开家长会更能发挥作用。同时,这种交流,也可以增强家长教育子女的信心,了解自己和其他家长遇到的教育问题,并感受到来自其他家长及学校的支持。
当然,班主任在这一过程中,要很好地了解不同家庭的文化和背景,在家长委员会成员遴选上做到兼顾各个层次和领域。为了使“家长辅导”工作更具有针对性,家长委员会可以每年发放一次家庭情况问卷,了解家长对子女的期望与评价及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而后通过适当的方式,有针对性地为家长提供相应的辅导。同时,为了使家长成为家校合作的中坚力量,班主任要巧妙地创设舞台,让家长现身说法,相互交流意见,使每个家庭的教育质量都得到提高。
让家长委员会成为班级教育资源的提供者。成立了班级家长委员会后,就要充分调动家长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挖掘家庭和社会的教育资源,使教育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实现多方共赢。家长往往能成为班级建设的重要教育资源,但要很好地利用这些资源,班主任有必要充分发挥班级家长委员会的作用。例如,我班有学生家长在供电局工作,便邀请这位家长为孩子们讲解安全用电的常识,让安全用电意识深入到孩子们的心中。类似的活动,还有请交警讲交通安全,请气象员讲天气变化等。
此外,可以邀请家长委员会在班级开设“家长课堂”,请家长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为学生上课,让孩子们学习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比如说,从事IT业的家长可以教孩子们如何正确使用网络,在医院工作的家长可以告诉孩子们健康小常识……
在这个过程中,班主任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摆正自己的位置,不可以利用家长为自己谋私利,而要一心为班级学生谋“福利”。邀请家长组织活动,班主任可以先与家长委员会沟通,达成共识,争取他们的支持。
让家长委员会成为班级文化的建设者。家长委员会成员往往是热心家长,充分发挥他们的力量,不仅能使班集体这个大家庭空气更清新、生活氛围更活泼、文化气息更浓厚,还能让班级学生的归属感更强烈。
在成长过程中,学生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有些是共性问题。比如,学生之间的相互攀比问题、学生的上网问题、学生吃零食问题、学生不愿意做卫生问题等。这些问题,其实就是班风的问题,班风是班级的核心文化。若能很好地利用家长委员会的作用,就可以及时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其实,大部分家长都比较重视孩子的行为习惯、学习习惯的养成,关注孩子的身心发展。家长对解决这些问题也饶有兴趣,若能让家长参与解决这些问题,让他们由客体变为主体,由被动变为主动,一定会给班级管理带来清新之风,有效推动班级的和谐发展。
班主任可以利用班级博客、家长QQ群、微信圈等平台,及时与家长委员会成员沟通,形成良性互动,在班级形成一种风尚:一家有难大家帮,一家有福众人享。
(作者单位:湖北省当阳市窑湾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