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泪管阻塞激光手术后丝裂霉素C的应用

来源 :中国社区医师·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dowhigh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研究丝裂霉素C(MMC)在激光治疗鼻泪管阻塞中的作用。方法:激光治疗鼻泪管阻塞患者1626例(1760眼),随机分为治疗组(应用MMC)和对照组(不用MMC),观察治疗结果。结果:治疗组972眼中,治愈850眼(87.45%),有效96眼,总有效率97.33%;对照组788眼中,治愈530眼(67.26%),有效102眼,总有效率80.20%,经统计学处理,治愈率之间X2=31.92、P<0.01;总有效率之间X2=42.59、P<0.001,两组之间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并发症:局部肿胀46眼,鼻道出血37眼,疼痛不能忍受12眼。结论:在激光手术治疗鼻泪管阻塞后应用MMC疗效显著。
  关键词 鼻泪管阻塞 泪囊炎 激光 丝裂霉素C
  
  资料与方法
  
  1996年10月~2006年12月收治激光治疗鼻泪管阻塞患者1626例(1760眼),均经泪道冲洗而明确诊断。随机分为治疗组890例(972眼)和对照组736例(788眼)。治疗组年龄14~56岁,平均37岁,男458例(520眼),女432例(452眼);单眼796例,双眼176例。单纯性鼻泪管阻隔694例(770眼),表现为溢泪;合并泪囊炎者196例(202眼),表现为溢泪和溢脓或黏液性分泌物;合并有泪囊瘘管者4例(4眼)。对照组年龄21~61岁,男396例(436眼),女340例(352眼);单眼686例,双眼102例;单纯性鼻泪管阻塞564例(618眼),合并泪囊炎172例(172眼)。
  器械设备:ND:YAG(HD-110C型)泪道激光综合治疗机,带有光导纤维(直经0.5mm),并有半导体激光作引导,配套有带针心的空心探针。
  治疗方法:两组均用1%地卡因表面麻醉,2%利多卡因滑车神经、眶下神经局部浸润麻醉。扩张泪小点及泪小管后,采用带针心的专用空心探针,按常规自下泪点探通,遇到有阻力时,抽出针心,插入激光光纤(波长1064mm,能量240MJ,频率25次/秒)。连续击射50~300次至有落空感。用含有庆大霉素、地塞米松的生理盐水2ml 冲洗通畅后,治疗组注入MMC2mg和四环素可的松眼膏2ml混合物1ml。对照组仅注入四环素可的松眼膏,术后每周用含有庆大霉素、地塞米松的生理盐水2~10ml冲洗1次,连续4~8周,不成功者于2周后重复治疗。连续3次不成功者为失败,不能坚持治疗者未统计。
  疗效评价:①治愈:无溢泪,无分泌物,冲洗通畅;②有效:溢泪减轻,无分泌物,冲洗有阻力,通而不畅;③无效:症状不减轻,冲洗不通。
  
  结果
  
  治疗组972眼中,治愈850眼(87.45%),有效96眼(9.88%),无效26眼(2.68%),总有效率97.33%;常见并发症:局部组织水肿50 眼(5.14%),鼻道出血42眼(4.32%)。对照组788眼中,治愈570眼(72.34%),有效102眼(12.94%),无效116(14.72%),总有效率85.28%。常见并发症:局部组织水肿44眼(5.58%),鼻道出血32眼(4.06%)。
  
  讨论
  
  有学者[1,2]采用泪道激光治疗鼻泪管阻塞亦取得一定疗效,成功率分别为87.7%、90%、87.5%,与本组结果(治愈率87.4%)无显著差别(P>0.05),但本组总有效率明显提高,且泪道注入MMC与四环素可的松眼膏比黏弹剂等保留时间长,可以有效起到支撑、抗炎、抗感染、抗瘢痕形成及减轻组织水肿的作用,增强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 幸宜春,廖莹琳,肖路.KTP泪道激光治疗.泪道阻塞疗效观察.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2003,25(7):504-504.
  2 刘懿,刘得成,王惠敏,等.Nd:YAG激光与高频电灼治疗泪道阻塞的对比观察.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2003,25(11):767-768.
其他文献
摘 要 目的:探讨重建钢板治疗锁骨骨折的优缺点和临床疗效。方法:对2005年11月~2007年11月用重建钢板治疗的锁骨骨折7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8例全部获得随访,时间6~19个月。骨折全部愈合,无感染及钢板螺钉断裂、骨不连,肩部无畸形及疼痛,肩关节活动正常或接近正常。优62例,良16例。结论:重建钢板治疗锁骨骨折疗效可靠,并发症少,是治疗锁骨中段和中外1/3处骨折的首选术式,值得推广应用
期刊
资料与方法    2003~2007年收治下肢骨折患者共128例,其中7例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DVT),2例并发肺栓塞。本组7例中,男5例,女2例,年龄23~65岁,均为新鲜骨折;其中股骨颈骨折3例,股骨干骨折1例,胫腓骨骨折2例,三踝骨折1例。术后发生5例,均治愈。术前发生2例,均并发肺栓塞,治愈1例,死亡1例。术后5例血栓均发生于骨折同一肢体,表现为下肢肿胀,患肢周径明显较对侧增大,皮肤发绀
期刊
资料与方法    2004年9月~2007年7月收治Bennet骨折22例,均为新鲜骨折。其中男18例,女4例;年龄21~65岁,平均33岁;左侧12例,右侧10例;跌伤15例,车祸伤7例;闭合性损伤19例,开放性损伤3例。  手术方法:切口为第1掌骨桡侧沿手背皮肤交界处作“L”形切口,近端弯至腕横纹,向桡侧牵开拇短伸肌腱及拇长伸肌腱,暴露第1腕掌关节及第1掌骨骨折处,牵引外展拇指,使近端骨折
期刊
临床资料    2000年1月~2006年12月6年间,来我院急诊科就诊死亡患者共180例(其中包括来诊即死亡和出诊到现场经抢救无效死亡病例),男128例,女52例;年龄4~82岁,平均43岁。成人死亡者集中在21~65岁。从病因看,外伤和心脏猝死最多,其次为脑血管意外、中毒、电击、溺水、癌症、肺心症等,儿童死亡多属意外。详见表1、2。    结果    年龄分布见表1,病因及性别见表2。
期刊
资料与方法    1998~2004年诊断为预激综合征患者21例,其中男13例,女8例;年龄42~60岁,平均51岁。单纯预激综合征6例,并发室上性心动过速5例,并发心房颤动10例。  临床表现:单纯预激并无症状。并发室上性心动过速与一般室上性心动过速相似。并发房扑或房颤者,心室率多在200次/分左右,频率过于快速的心动过速(特别是持速发作心房颤动),可发生低血压、休克、心力衰竭甚至突然死亡。
期刊
摘 要 目的:通过分析产科术后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特点,探讨下腔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病因诊断及预防。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妇产科术后DVT的临床特点、诊断、治疗方法。结果:下腔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高危因素有:恶性肿瘤、高龄、肥胖、高血黏度、合并高血压、糖尿病、术前术中输血、术后常规使用止血药等。结论:肝素、尿激酶治疗DVT有较好疗效,对有高危因素的手术期患者应采取预防措施。  关键词 下腔深静脉
期刊
资料和方法    选择2005~2006年100例ASA分级Ⅰ~Ⅱ的开胸手术病人;年龄18~62岁,体重44~82kg;男58例,女42例。其中有冠心病史、心功能Ⅰ~Ⅱ级者6例,糖尿病(术前控制尿糖为阴性)者4例,轻度高血压者8例。随机分为Ⅰ、Ⅱ两组,Ⅰ组为超前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组,Ⅱ组为术后PCEA组。  术前用药:两组病人均于术前30分钟给予地西泮10mg,阿托品0.5mg肌注。两
期刊
摘 要 目的:观察翼状胬肉切除术中应用丝裂霉素C预防胬肉复发的疗效。方法:对56例(62眼)翼状胬肉切除术中一次性应用丝裂霉素C,术后随访0.5~2年。结果:58只眼治愈,4眼复发(复发率6.45%),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术中应用丝裂霉素C是预防翼状胬肉复发安全、简单、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 翼状胬肉/外科手术 丝裂霉素C/治疗应用    翼状胬肉(以下称胬肉)是眼科常见病和多发病,药物
期刊
资料与方法    2005年12月~2007年12月中、晚期妊娠引产中21例胎盘粘连患者,年龄19~45岁,平均26.45岁。其中19~30岁16例(76.19%),30~40岁3例,>40岁2例。本组均为中、晚期妊娠住院引产病例,占同期利凡诺羊膜腔内注射或服用“双米”(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药物引产病例的14.19%。其中进行人工胎盘剥离(徒手剥离或钳取)17例(80.95%),胎盘自行剥离不
期刊
资料和方法    1992年9月~2003年9月收治59例(59颗)再植前牙病例,其中男39颗,女20颗,年龄8~54岁,外伤脱位离体时间9分钟~5小时,<30分钟30颗,30~60分钟19颗,>60分钟2颗。扭转牙拔牙再植4颗。  所有病例均在无菌条件下即刻再植,对外伤脱位的牙,用无菌生理盐水清洗干净,置广谱抗生素(2.5%氯霉素)液中浸泡15分钟后取出,用温生理盐水棉条保护清理牙根面,尽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