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各族民间认为植物同动物一样是有灵魂的。
植物禁忌的由来
先秦时就有一种司木之神,名曰“句芒”,为古代的树神。“夸父逐日”弃杖化为“邓林”,也是桃林有灵的记载。许多植物被奉为图腾来崇拜,进入到神树的层次,如竹、柏、桃等。《诚斋杂记》说,汉武帝时有竹王祠。《中华全国风俗志》说,苗族人也尊奉竹王,称其为“白天帝王”。《海州民俗志》载:“到处都有祇林树。海州地方,特别是定云台山区,凡是年龄古老、造型奇特的树,都被视为神树,都有一套完整的神话传说,仙人槐、美人松、小盘龙、祇林银杏等到处都有。单株的是英雄,双株的不是姐妹就是夫妻,都能投影显灵,平时人们不敢在这些树上攀树摘叶。每逢过年过节,人们都要到这些神树前烧香烧纸,叩拜祈祷。”《北大民俗通讯》第十期介绍仡佬族的神树崇拜:“寨子附近一棵或几棵很大的树即树神,遇凶有疾者去敬,求其保佑,无子者求子。群众认为既是风景树、护寨树,也是神树,不能砍,不能撞伤。传说,解放前寨边水井下面有棵很大的神树,树枝和树根有百多丈长,与对门一棵树串联在一起保护村寨。附近姓黄的土司怕仡家有神树保护起来难以统治,便派来8个木匠来砍,头天砍了第二天又长起来;再砍再长。后来用黑狗血泼树,才砍倒。树倒后,8个木匠也死了,现在寨边还有两棵大神树,有人去敬祭。一棵生在水井边,前些年倒了,还有一小半树未断,还活着,把路拦住了,谁也不敢砍动一丝一毫,只好绕道走路。”
对被神化的植物,从古至今,以敬祭活动表示崇拜者不多,主要以敬畏的形式表示崇拜,其内容便为禁忌折伤或砍伐。《礼记
植物禁忌的由来
先秦时就有一种司木之神,名曰“句芒”,为古代的树神。“夸父逐日”弃杖化为“邓林”,也是桃林有灵的记载。许多植物被奉为图腾来崇拜,进入到神树的层次,如竹、柏、桃等。《诚斋杂记》说,汉武帝时有竹王祠。《中华全国风俗志》说,苗族人也尊奉竹王,称其为“白天帝王”。《海州民俗志》载:“到处都有祇林树。海州地方,特别是定云台山区,凡是年龄古老、造型奇特的树,都被视为神树,都有一套完整的神话传说,仙人槐、美人松、小盘龙、祇林银杏等到处都有。单株的是英雄,双株的不是姐妹就是夫妻,都能投影显灵,平时人们不敢在这些树上攀树摘叶。每逢过年过节,人们都要到这些神树前烧香烧纸,叩拜祈祷。”《北大民俗通讯》第十期介绍仡佬族的神树崇拜:“寨子附近一棵或几棵很大的树即树神,遇凶有疾者去敬,求其保佑,无子者求子。群众认为既是风景树、护寨树,也是神树,不能砍,不能撞伤。传说,解放前寨边水井下面有棵很大的神树,树枝和树根有百多丈长,与对门一棵树串联在一起保护村寨。附近姓黄的土司怕仡家有神树保护起来难以统治,便派来8个木匠来砍,头天砍了第二天又长起来;再砍再长。后来用黑狗血泼树,才砍倒。树倒后,8个木匠也死了,现在寨边还有两棵大神树,有人去敬祭。一棵生在水井边,前些年倒了,还有一小半树未断,还活着,把路拦住了,谁也不敢砍动一丝一毫,只好绕道走路。”
对被神化的植物,从古至今,以敬祭活动表示崇拜者不多,主要以敬畏的形式表示崇拜,其内容便为禁忌折伤或砍伐。《礼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