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范式”文化视域研究

来源 :成长·读写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u07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毛泽东哲学思想,是中国哲学发展史上最丰富的理论成果,是中国古典哲学的继承和发展,是中国哲学思想之集大成者,是哲学思想发展的标志性阶段,是中国哲学的现代化发展趋势,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伟大成果。文章对毛泽东哲学思想内涵进行了分析,并对毛泽东的人学“辩证唯物”论、马克思主义《矛盾论》、毛泽东的“古典哲学思想”、毛泽东用语具有通俗性、大众性、马克思主义哲学下的“实事求是”观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毛泽东哲学思想;矛盾;辩证唯物主义
  毛泽东哲学思想在推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革命斗争以及党政建设方面取得了相当显著的成效,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继承与发展起到了巨大推动性,对丰富我国古典传统哲学思想起到了奠基作用,毛泽东哲学思想以其特殊的“哲学”韵味改变着中国进程。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哲学思想文化内涵
  毛泽东哲学思想是中国化了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最高理论凝练总结与概括,具有很高的普遍性、实践性与历史现实意义。统言之,实践是理论的基础,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性,而哲学理论在某种层面上而言高于一般理论,更具理论性与实践性,是其它理论的“最高”概括与总结,这是哲学与其它理论的最大区别所在。“一般”理论是对某一具体事物的抽象概括与总结,同时可作用于其具体物象,而哲学则是对“一般”理论的再次抽象概括与总结,不直接联系于具体事物,更具指导性。因此,哲学更具“最高”代表性,是理论的“最高”概括。这也就是毛泽东哲学思想与毛泽东思想的根本区别所在。毛泽东思想不仅在特殊战争时期抑或是当代社会都具有广泛的外延,统括毛泽东理论指导下的社会革命思想、政治思想、文化思想、党建思想、军事思想、经济思想、统一战线思想等各方面思想,具有较强的针对性,是某一思想理论的高度概括,而毛泽东哲学思想则是对这诸多思想理论的高度概括与凝练总结,并对各方面理论产生较高指导性。毛泽东哲学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理论体系的基础,是无产阶级“革命战斗”与“思想斗争”的有力武器,是革命战争的世界观与有效理论体系方法论,具有重要的历史与现实意义、社会实践价值。
  毛泽东哲学思想在研究人类社会发展本质、世界发展规律与哲学基本原理本质上与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具有一致性,同马克思主义哲学同属一个思想理论体系,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继承与发展,在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与指导上具有更高实践性,在历史唯物主义研究上更具历史性与现实性。毛泽东哲学思想的基本哲学内涵、思想范畴、理论指导原理与实践方式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大致相同,都对人类社会发展本质做出了统筹研究,深入分析了自然、社会、人类思想与思维的一般运动发展规律,然而,毛泽东哲学思想并不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完整颠覆与改变,在继承马克思主义思想本质与社会理论体系本质范畴的前提下对其原理、内容与概念进行了更深更远层次的丰富与发展,使其更加符合时代发展特征,更具时代特色,同时也使得马克思主义更具时代性与内涵性,在历史演变发展中逐渐产生了更加强大的号召力与影响力,而毛泽东哲学思想则在其基础上取得了更为深远的历史意义与新时代启示。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范式的再思考
  毛泽东哲学思想内涵与外延在不断丰富发展过程中,不仅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并且还在深入剖析我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基础上进行了创新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历史意义与现代运用价值。
  (一)毛泽东的人学“辩证唯物”论
  “人学”思想是毛泽东哲学思想的本质思想与主要理论内涵,其历史唯物论、辩证法思想与认识论、政治哲学思想体系都是建立在研究“人”前提下开展而来,都对人的各种社会问题、思想问题进行了深入式本质化分析研究,其各种思想体系也都体现了人学思想。如毛泽东的《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其思想本质是历史唯物论,而它的主旨与核心内容是对特殊条件下的各类人民社会关系进行分析,讲如何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正确处理人民群众之间的关系,如何发挥党和政府的关键领导作用,调动一切积极力量来为社会主义服务,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毛泽东的《矛盾论》核心是辩证法,而其主要对人应如何正确分析主次矛盾并在革命斗争中正确处理各种矛盾进行了阐述,讲人应如何通过正确处理矛盾来达到推动人类社会进步、解决社会矛盾的目的,从而使人们在更高层次上获得更多自由与权利;毛泽东的《实践论》中对认识论进行了分析与阐述,然而主要内容是对人的本质、人的特性以及人类社会改造指导理论进行了研究,充分体现了毛泽东的“人学”思想[2]。此外,毛泽东的军事哲学、政治哲学、文化哲学、道德哲学以及经济哲学无不体现了人学思想,各类思想理论体系皆是在研究人类本质问题的基础上开展而来,在仅仅围绕人的问题关键点上进行了继承与发展,在历史发展中展现了独特魅力与神圣地位,赋予哲学思想了新本质特性。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文化灵魂——《矛盾论》
  一切事物都是对立而统一存在于世界中,都遵循矛盾法则与理论体系,同时也是自然与社会得以发展的根本原则与客观存在的规律,与形而上学思想是截然对立的思想理论,对于人类社会与历史革命发展起到了关键性推动作用。依据矛盾理论与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而言,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中,各种矛盾之间可以互相转化而对立存在,任何时候都存在矛盾,各种矛盾的斗争永无休止,而在某一阶段中的两类矛盾可以相互转化,在一个共同体中共同生存、共同斗争,可以互相转化到相反方面去,具有特殊性、普遍性。而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又都有各自发展特点,矛盾的某一侧面可在特定条件下向另一个矛盾侧面相互转化,是矛盾的绝对性与相对性。因此,我们改造人类社会与实现自我价值的过程中,要遵循矛盾客观性发展规律这一本质特性,对矛盾本身的特殊性、普遍性、相对性与绝对性进行统筹分析,认真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通过正确处理各种矛盾的斗争形式与存在本质区别来推动我们认知与实践能力的提升。《矛盾论》同时也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特殊革命时期的基本国情完整融合提供了前提与必要条件,为我们能够正确认识并处理矛盾提供了足够哲学论证与科学理论指导支持,具有革命性意义。毛泽东哲学思想是基于矛盾论并在社会实践与理论认知中合理运用矛盾论的灵魂思想,对于改革中国共产党思维方式、斗争理念与群众思想路线提供了有力武器,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得以发展的关键性方法论与世界观,因此,也唯有坚持矛盾论指导体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与时俱进的发展思想,对毛泽东哲学思想进行发展性继承才能完整意义上推动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三)毛泽东的“古典哲学思想”文化内涵
  中国传统古典哲学是毛泽东哲学思想的发展基础与本质来源,毛泽东哲学思想在吻合中国社会基本国情与社会基础的前提下对毛泽东思想不断进行概括总结,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基础。毛泽东哲学思想遵循中国传统古典哲学的发展本质,注重探索社会和人类发展的本质存在规律,并在实践与认知中不断升华“修齐治平,安身立命”理论体系,并在革命斗争与社会发展中得到了很好体现;还非常注重对人与自然对立统一存在思想的探索,相信“人定胜天”唯物论,倡导在社会改造实践中应运用唯物辩证关系处理矛盾,发挥内因决定外因的本质理论的指导作用。因此,毛泽东在革命实践中不断充实发展唯物辩证思想,充分把握国内外以及人民群众的内外因与主次矛盾,相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战争指导思想,因势利导,正确分析形势,可以在困难中预见胜利,在成果中预见困难。此外,毛泽东本人及其钟爱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与理论,对中华民族历史文明史进行了透彻分析研究,凝练了丰富的古典哲学思想,尤其是对中国著名古典小说的高度概括更是体现了这一点,毛泽东对《红楼梦》《三国演义》等著作的研究极大程度上丰富了革命斗争指导理论体系[4]。
  (四)毛泽东用语具有通俗性、大众性
  通俗性、大众性是毛泽东哲学思想的主要特征,毛泽东以其丰富的人文社科阅历与知识经验向世界人民重新阐释了我国古典经典文学的魅力与文化思想内涵,其语言、著作群众性等特征无不体现了这一特征。毛泽东善于从人民群众语言中以及生活中总结、提炼古代历史文学与常识,还善于从古代历史、文学中吸收大量的成语、典故、熟语和格言警句,并加以提炼改造,赋予新的内涵与社会文化背景。如“愚公移山”、“实事求是”、“重于泰山”、“轻于鸿毛”、“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通俗易懂且针砭时弊地阐释清了当时的革命形势与所处的社会发展阶段;如“钦差大臣满天飞”、“东风压倒西风”、“小脚女人”等等言简意赅地阐释了各种阶级斗争的变化[5]。古板单调的古代哲学理论经过毛泽东点石成金的引用、改造,许多古代词语、民间俗语进入了现代语汇,获得了新的生命,极大地丰富了现代语言宝库,人民群众也很容易理解。
  (五)马克思主义哲学下的“实事求是”观
  实事求是是毛泽东哲学思想的核心与灵魂,是指挥革命斗争取得胜利的精髓,是巩固人民群众基础的根本思想保障,在我党长期战争中唯有坚持实事求是观才能取得最终胜利。实事求是要求必须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正确处理各类矛盾的前提下,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才可遵循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实事”指的是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求”指的是分析探索,“是”指的是事物的本质规律与内在联系,因此,实事求是观要求革命斗争时期的人民需要从根本存在的国内外、党内外以及县区内外存在的基本事实出发,坚持事物的规律性与矛盾性,不形而上学地凭借主观意识做事。在实践中,坚持从客观存在的实际出发,将知识转化为客观存在的事实,坚持在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的理论指导下从实际出发,走农村包围城市最后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以人民群众为根本点立足本土逐渐发展,最终缔造中华人民共和国。因此,实事求是理论是指导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集中体现,同时也是毛泽东哲学思想的精髓。
  作者简介:李剑英,汉族,出生年月:1989年5月3日。专业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专业。职位:硕士研究生。
  参考文献:
  [1]周清霖,王向善,高建煜.对毛泽东哲学思想体系的初步探讨[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1).56-58.
  [2]郭建宁.我国毛泽东哲学思想研究的现状、路径与走向[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3(03).42-43.
  [3]易善芝,胡彬.试论毛泽东对古典哲学的继承与发展[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2(02).26-27.
  [4]夏乃儒.中国哲学的传统与毛泽东哲学思想[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04)19-21.
  [5]邹非老.浅论毛泽东哲学思想特色[J].江西公安专科学校学报.2011(02).61-63.
  [6]马学融.实事求是是毛泽东哲学思想的根本点——兼谈目前哲学教学中的一个问题[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03).36-37.
  [7]罗谟鸿.试论毛泽东哲学思想的中国特色[J].毛泽东思想研究.2012(03).30-32.
其他文献
【摘 要】李大钊作为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和传播,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与工农运动相结合,在理论和实践上同时推进其中国化。李大钊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探索和实践对当代青年学生依然具有启示意义,助力我们在新时代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关键词】李大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启示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与时俱进的过程。从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
期刊
我校是全县第一所希望小学,学校应办成一所怎样的学校?怎样才能创办出具有自己鲜明特色的学校?这是摆在全体师生面前的一个严肃而重大的课题。  思想政治工作及德育工作是推动学校工作的龙头。为开创德育工作的新局面,我校根据校情的巨大变化,积极谋划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及德育工作的新思路、新内容,新形式和新方法。  德育工作是学校一切工作的龙头,是学校发展和学生发展的精神动力和支撑。德育强,一切强;德育弱,一切弱
期刊
【摘 要】体育教学是高校体育工作的中心环节,实现高校体育目的和任务的主要途径,实施素质教育的形式和手段,体育教学具有体育功能和教育功能,体育课的任务或责任在于通过体育学科的教学提高学生素质或全民族的身体素质。  【关键词】素质教育;体育教学;责任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高校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体育教学在培养跨世纪合格人才方面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高校一直以来都以运动技术和竞技体育教学为中心
期刊
【摘 要】体育素养是指体育文化水平,是指一个人平时养成的在体育方面的修养。体育素养是在先天遗传素质的基础上,通过后天环境与体育教育影响所产生的,它包括体育知识、体育意识、体育行为、体质水平、体育技能、体育品质、体育个性等方面要素综合体育素质与修养。本文中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简单阐述了初中体育教学中学生体育素养的培养方法。  【关键词】初中体育;体育素养;发展;兴趣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落实素质
期刊
【摘 要】高校是为国家培养各级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阵地,高校的体育课程是学生接受学校体育的最后阶段,也是他们体育观念、体育习惯和体育能力形成的最后阶段,这个阶段的体育教育水平很大程度上决定他们走向社会后能否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养成体育健身习惯的重要阶段。本文探讨了高校体育除了向大学生传授体育知识、技术和增强学生体能外,还应把培养学生体育意识和兴趣渗透到体育教育的全过程中。  【关键词】大学生;健身意识;
期刊
【摘 要】过去的危险是人成为了奴隶,而现在的危险是人将成为机器。“异化”问题正是十九世纪的马克思到二十世纪的弗洛姆所共同关注的问题,他们两人都立足于“异化”的研究,弗洛姆虽然在某些方面借鉴了马克思的理论,但由于两人所处的时代环境不同,两人的研究方法与侧重点也是不同的。在商品经济日益发达、生产力日益发展的今日,我们又面临着诸多的全球化问题,通过比较马克思与弗洛姆的异化理论来反思我们的现状,对我们改善
期刊
【摘 要】篮球技术的发展和创新与篮球战术意识密不可分。本文探讨篮球战术意识对于高校篮球专项课学生在平日训练和比赛过程中的重要性,针对现状总结出相关对提高高校篮球专项课学生战术意识的训练方法,从而对他们以后的教学、训练乃至比赛中的战术配合有所帮助。  【关键词】篮球专项课;战术意识;训练方法  一、抓好基本功的训练  篮球和其他项目一样,是通过每名运动员的自身能力所组成的队伍去进行比赛,所以队友的自
期刊
【摘 要】结合小学生自身的年龄特征、心理特征和生理特征,从其自身发展状况上思考小学生在体育课堂上创新能力的进一步发展。目的是希望能够在小学体育课堂上更多的实现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使小学体育课堂能够更加丰富多彩,更加关注学生的创新能力里培养。  【关键词】小学生;体育课堂;创新能力;培养  小学体育作为基础教育的一门重要学科,在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课堂教学是教师施教,学生
期刊
【摘 要】精心设计数学练习题是优化课堂结构、提高教学质量的一条重要途径,我们在设计练习题的时候要充分研究教材,把握编排意图,了解学生水平之间的差异,合理安排,最大限度地调动学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本文就小学数学如何设计练习题进行了简单阐述。  【关键词】小学数学;练习题;设计;针对性;全面性  练习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挖掘创新潜能的重要手段。在新课标理念
期刊
【摘 要】高效课堂的构建是每位教育工作者追求的目标,在课堂教学中要高效就要让孩子感到有趣、孩子在课堂上都能自主积极的探索、让数学变得有趣起来、让孩子在课堂上感到学习的快乐。本文中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简单阐述了如何在数学教学中构建高效的课堂。  【关键词】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构建;氛围  高效课堂是大家共同追求的目标,在教学中,教师要有正确的数学观念,为学生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情境,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