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推动服务全面升级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来源 :中国报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wkzh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國务院颁布实施《优化营商环境条例》以来,陕西省上下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对标世界银行核心指标、对标先进地区做法,聚焦“堵点”“难点”,坚持服务就是生产力,着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
  2020年11月19日,国务院第七次大督查对陕西省咸阳市多措并举为市场主体减负让利,安康市紫阳县开展“五窗联动”实现政务服务快捷高效等典型做法予以通报表扬。延安市推行“六个一”项目审批管理体系获得国办肯定。西安市入选全国优化营商环境标杆城市,开办企业、政务服务等优化营商环境重点领域创新做法和改革亮点在全国推广;西咸新区“三服四化”改革入选国家发改委《中国营商环境报告2020》典型案例。

优化提升出实招,服务企业“零距离”


  在西安高新区施耐德电气(中国)有限公司西安分公司,施耐德全球低压成套设备设计中心的技术人员正有条不紊地开展工作。2019年9月,施耐德电气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施耐德)将全球两大设计中心——低压成套设备设计中心和绿色节能设计中心同时设立在陕西西安。自2012年施耐德投资陕西以来,施耐德逐步在陕西建立起集研、产、销三位一体的发展体系,并将西部区域总部设在了西安,这也是施耐德在先进制造产业领域的一次重大布局。施耐德为何要把全球研发主导力量部署在西安?
  施耐德电气(中国)有限公司事务总监刘芮希说:“在陕西投资的几年间,西安分公司的产品种类和业务增长迅猛,连续4年年销售收入增幅在20%以上,这些成绩的取得与西安市和陕西省越来越优化的营商环境和良好的产业发展政策密不可分。”
  为了给区内企业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西安高新区下硬功夫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多措并举,亮点频现。他们结合区内发展实际,优化提升出实招,派驻303名亲商助企专员,实现服务企业“零距离”;在西安市率先实现“一枚印章管审批”,着力打通数据孤岛,上线“一网通办”高频事项,做项目和企业发展的贴心“管家”。
  西安高新区的做法只是陕西着力优化和提升营商环境的一个缩影。近年来,陕西上下针对企业的“堵点”和“痛点”持续发力。按照“一扇门、一张网、一次办”工作要求,加大简政放权力度,对国务院取消和下放的行政许可事项进行认真研究,确定衔接取消11项,承接4项;推进政务服务事项梳理,将7967项行政权力责任事项拆分成17916个办理项;发展改革、教育、公安、市场监管等8个部门的网上政务服务旗舰店上线,形成了优化便民服务的“陕西样板”;西安等地政务服务大厅办事材料减少60%,省级实现最多跑一次事项211项,13个市(区)县最多跑一次事项超过100项……市场主体活力和社会创造潜力不断被激发,企业获得感不断提升。

转变传统审批思路,实现办事“零跑腿”


  “不仅仅是少跑腿了,简直是零跑腿。从线上提交资料到拿到挖掘、占用城市道路施工许可证,就用了不到半天时间,在单位电脑直接就把施工许可证打印出来了。审批效率越来越高,对我们报建员的工作也是极大的便利。”提到西咸新区沣东新城营商环境带来的变化,湖光山色项目报建员吕先生深有感触。
陕西下硬功夫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做项目和企业发展的贴心“管家”。

  近日,沣东新城推出“即报即批、即时办结”的占用、挖掘城市道路审批“自助办”全新审批模式,通过转变传统审批思路,借力“互联网 政务服务”,将审批自主权交给企业,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电子政务外网体系,切实提高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服务效率。
  此次推出的占用、挖掘城市道路审批“自助办”新模式,改变了传统审批模式中提交资料、审查核算、费用缴纳、审批出证的繁琐环节,将该事项的办理全程网络化。
  和吕先生有同样感受的,还有来自沣东新城陕西云商聚力商贸有限公司的陈璐。日前,陕西省首张电子《食品经营许可证》在沣东新城发出。作为拿到首张电子《食品经营许可证》的企业代表,陈璐很有感触:“真是太方便了!最早我们要去窗口领证,后来是可以邮寄到公司。现在我在公司里登录申请系统的账号,就能自行打印许可证。不仅可以在线验证,还可以下载保存,方便又快捷!”
  聚焦市场主体关切,紧紧抓住“痛点”“堵点”“难点”问题,着力在便利、高效、减负上下功夫。为方便企业和群众办事,陕西省制定了利企便民政策落地流程图。流程图对中央和省出台的各项利企便民政策进行梳理,形成了278项政策核心条款和155张政策落地流程图,目前已在陕西省政务服务网公开发布。
  “每张流程图均明确了办理流程、办理部门、办理时限、办理材料、联系电话等,让企业和办事群众一目了然。”陕西省营商办相关负责人说。一年多来,陕西省上下以质量、效益和企业、群众满意度为标准,坚持用改革推进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营商环境建设,聚焦重点,压茬推进,为陕西省高质量发展积蓄动能。

开通远程线上踏勘,按下减负“创新键”


  宝鸡新航标牧业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生鲜乳运输的企业,拥有20多辆生鲜乳运输车,业务遍及全国。以前企业需要定期给运输车辆办理生鲜乳准运证,远在全国各地的车辆必须开回宝鸡,实地核验。这其中花费的时间和资金一直让公司负责人党博非常头疼。在得知这一情况后,宝鸡市渭滨区行政审批服务局积极对接企业,解决技术难题,从2019年起陆续选择了6个办件量高、专业性不强、核验内容相对简单的事项,采用远程视频踏勘的方式,在线对申办材料的实质内容开展调查、核实。
陕西省对政务服务实施标准化管理,实现“一件事一次办”。

  “刘师傅,请您将您的驾驶证、行驶证、健康证、运输证对准摄像头出示一下,并保持5秒。你把镜头调整一下,转过来、转过来,往近一点,近一点。”这是在宝鸡市渭滨区行政审批大厅看到情形,宝鸡市渭滨区行政审批服务局技术踏勘股股长罗宏利正在给党博公司位于云南的生鲜乳运输车进行网络视频踏勘,踏勘工作审核完成后,将免费给司机快递生鲜乳准运证,确保企业正常开展业务。罗宏利告诉记者,“这种远程视频踏勘的方式,对现场事项进行视频核查,视频核查过程当中我们全程留下录影留证,标准不降,内容不减,极大地方便了企业,企业再也不用来回跑了。”
  远程视频踏勘相比传统踏勘方式,既方便快捷,同时也节约了行政和企业成本。过去,事项审批办结需20个工作日,采取这种创新方式后仅需两个工作日就能办结。党博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以前)车需要从外地开往宝鸡,人工费、过路费、油费,下来要16000多元。自从开通了远程视频踏勘服务后,我们有20多辆车,按年算要给我们降低30多万元的费用。”
  营商环境的持续改善,有效激发了市场主体活力。2020年1—10月,陕西实有市场主体达到423.2万户、企业达到104.3万户,分别增长11.92%和14.3%;民间投资同比增长8.4%;新增减税降费551.9亿元。
  营商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只有向市场放权,给企业松绑,让群众受益,才能更好地激发出市场的活力和社会创造力。
  对陕西而言,提升服务水平,优化营商环境,就是在追赶超越中的一场自我革命。在这场自我革命中,陕西方向明确、思路清晰、举措得力,率先在全国出台优化营商环境条例,保护市场主体、规范政府监管行为,不断降低行政事业性收费标准,减轻企业制度性交易负担……多重优惠政策相互叠加,市场主体投资信心不断增强,市场红利持续释放。
其他文献
避灾农业,顾名思义就是避免因自然灾害所造成损失的农业.而现实农业往往又是对抗性农业,即听天由命,与自然灾害相抗争的农业.要实现由对抗性农业向避灾农业转变,往往要在付出
文章首先针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发生的现状问题和发展历程进行了深入的剖析,让大家对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历程有一个较为清晰的框架;其次,针对这个现状和发展历程,对我国
实验室是高校、企事业单位从事教学、科研、生产和技术开发的重要场所,高等职业教育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要求培养具有专业技术型、素质综合型、实践创新型的高技能人才。实验
当下,网生纪录片正在影响纪录片发展的市场格局。面对“蓝海”市场,网生纪录片以差异化营销的“活性因子”,加速洗牌,逆流而上,已然成为一个新风口。在长尾效应的驱动下,网生
自1985年<专利法>实施以来,在黄山市委、市政府的重视和安徽省专利局的指导下,黄山市的专利工作取得显著成绩.截至2003年底,全市专利申请量达243件,其中发明专利36件,实用新
IP市场规模宏大,经济蓝海尚待开发。IP1.0时代盲目投资、粗制滥造、一味改编的时期即将结束,本文通过反思过去IP开发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新媒体环境下受众的信息消费行为特点来
我国是科技成果储备大国,每年登记的各类计划成果3万余项,但科技成果转化率却不到30%,远远低于西方发达国家的水平.因此,本文只就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一些共性问题进行探讨,并
利用多重分形的特性,根据原始序列与尺度系数和乘子的关系,提出了基于多重分形的流量多步预测方法。对预测序列应用非参数CUSUM算法进行DDoS攻击检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三网融合已成为全球信息产业未来发展的趋势,从三网融合的概念、产生背景入手,简述了三网融合面临的问题,论述了三网融合推动信息服务业的基础设施、软件支撑、信息资源、服务需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其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如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就可以有效地促进工业智能化、信息化发展,这对推动现代工业健康、稳定、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