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的今天,路桥工程也逐渐被人们所重视。本文通过对如何做好公路与桥梁连接处的处理工作这一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旨在为今后路桥工程中的相关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路桥工程;连接处;堆载;处理
前言
随着我国道路交通事业的不断发展,公路已经成为我国社会经济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撑力量。这种发展也带动着公路工程项目数量的增多,与此同时,公路工程的施工质量也成为人们所关注的话题。在实际的工程施工过程中,为避免公路与桥梁连接处发生“跳车现象”,需要对该连接处进行一定的处理,已保证公路交通的安全性与稳定性。
1 规划及设计方面
在进行施工之前,需要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及施工现场的周围环境因素等,制定科学合理的规划与设计。在保证施工质量及安全性的基础上,可以借鉴国内外相关的先进经验,采用先进的施工技术及设备,保证路桥工程的科学性与高效性。
1.1 合理选择填料
在路桥工程施工过程中,高速公路及一级公路具有相关的沉降标准,对于一般的路面来说,沉降标准一般要小于30厘米,而桥台与路堤的相连处要小于10厘米,由于两者的标准存在一定的差异,在选择后台的填料时就要根据这问题选择一些可压缩性小、强度高、透水性强的填料,以保证后期的施工质量。
1.2 对路基桥台连接处进行合理规划
路基桥台的连接处是整个路桥工程施工中最需要注重的地方,应该将其作为规划和设计的重点。可以通过实际考察的方式,充分了解路基桥台在施工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和薄弱的环节等,并結合路桥工程整体的施工效果进行合理规划。对于桥台和路基连接处要充分保证其碾压的质量和密实度,在不符合条件的情况下,要做出合理的调整,通过优化资源配置,保证连接处的高质量与平整性。
1.3 选用先进的施工方法
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合理的施工技术与方法可以使工程施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根据工程建设的整体施工计划,对施工中的处理手段及方法都要进行科学的选配,对各环节的施工方式及后期的碾压方式都可以引进国内外先进的技术,以保证重要部位的连接质量。此外,对于路面的排水工程也要进行科学的设计与规划,以充分避免路堤沉降的现象。
2 施工处理方面
2.1 搭板的设置
一般情况下,对于搭板的设置要以连接处的标高为参考,在公路连接段的标高应高于设计的标高,这样可以形成一个反向坡度,而坡度的大小也会影响行车体验。反向坡度的大小按照路桥间的沉降差值进行设计,进而保证路面的平整度。当公路工程投入使用时,若搭板的自由端没有固定,则容易发生位移,使搭板与桥台间产生一定的缝隙或距离,这些现象的出现会严重影响到行车的安全性。因此,在施工的过程中,需要采取有效方法将搭板与桥台合实,以提升桥台的受力效果。
2.2 未设搭板时,堆载法在台背回填中应用
在南方诸多地区,大部分台背回填采用土石填料回填,承台后侧一般均具有碾压不密实,施工难度大,工期紧等特点,特别是重力式承台,承台及台身高度达到8-10米,部分高度达到15-20米,这给台身一侧的回填施工带来很大难度。
以怀化市S308溆辰公路改建工程三合同段清江溪大桥为例,全长100米,采用多跨连续梁预应力桥设计,台背回填高度达到12米,而且一侧还要解决村道通车的问题,离承台位置不足20米,不能采用常规的施工方法解决回填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难题,项目部技术组通过多方面考虑,主要提出了3个质量控制点,其一,回填材料的选取;其二、碾压密实;其三,填料回填的沉降观察。在专项施工方案中,首先按照设计图纸,八字口采用砌筑重力式挡土墙6-8米,台背填料主要以粒径40-50CM的石料一层,再铺细料30CM一层,间隔交叉回填碾压密实;回填至离桥面高度3-4米时,采用自然坡回填,按照设计要求,每层30CM回填,回填至土路床顶。为了保证碾压密实及沉降完全,采用一次性继续回填2-3米土石料进行堆载,经过1-2个月的堆载及自然沉降完成,然后挖除堆载超出部分土石方,最后再进行基层、面层施工的施工方法。通过沉降观察,发现台背后面土路床整体下沉了约10-15CM,这一施工方法对路基早期沉降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堆载法的主要原理就是通过前期较大重力的长效碾压,减少路床在碾压时段的反复回弹。同时,堆载法施工有效的解决了土路基前期沉降的不完全,后期反复的车载作用下的沉降过大。该桥梁通车已经四年,未发现有“跳车现象”。这种方法运用的主要适用于工期不太紧、台背回填高度较高、堆载施工方便的中小型桥梁台背回填施工。
2.4 连接处的排水施工
在路桥连接处进行排水工程是非常有必要的,这是因为路桥工程的连接处很容易受到雨水或地下水的影响,当这部分水因无法排除而产生积水时,会沿着桥台路基连接处下渗,严重影响到路面工程的整体结构,无法保证路桥工程的稳定性与安全性。因此,在公路与桥梁的连接处要做好排水工程,在施工的过程中也要避免有水流入。若发现路面与桥面存在积水,可以通过设置排水沟槽货泄水孔的方式进行有效处理。
3 在质量管理方面
为保证路桥工程的施工质量,对公路与桥梁连接处的施工质量进行管理也是非常重要的。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实现对公路与桥梁连接处的质量管理:
3.1 建立健全质量管理机制
对于各个行业来说,其健康发展都离不开完善管理机制,对于路桥工程也不例外。由于路桥工程本身具有工作量大、施工环境复杂等特点,如果缺少健全的管理机制,则很难保证整体的施工质量。因此,在进行公路与桥梁连接处理的过程中,需要先建立一套适合当前施工环境及施工进度的管理机制,既要保证整个工程的施工质量和施工进度,还要确保施工人员的施工安全,将各项责任落实到每个人,从而实现对施工质量的实时监控。 3.2 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
在整个工程施工中,工作人员具有一定的主导作用,其素质及技能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施工的效果和质量。施工队伍应注意提升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既包括与路桥工程相关的理论知识,也包括施工中所需的基本技能。队伍组建的过程中就需要注意到这个问题,可以通过基本考核等方式,对工作人员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进行初步的考察,并在施工的过程中不断对其进行实践培训,以提升施工队伍的整体质量。在此过程中,也需要向施工人员介绍新技术与新设备,通过对这些新知识的学习,有效提升整体队伍的先进性,从而保证工程的施工质量。
3.3 加强对施工现场的质量监督
路桥结合處的施工由于其工程的特点,多处于条件恶劣、施工难度大等施工环境中,如果缺少对施工材料及施工设备的有效管理,很容易造成混乱的施工局面,更加无法保证施工的质量。因此,对施工现场进行有效的质量监控是非常必要的。通常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质量监督:一是严格控制入场材料的质量。施工材料的质量是保证路桥工程质量最为关键的要素。在施工材料入场的过程中需要认真检查各项指标,并在必要时进行适当的性能检验,只有确保施工材料没有问题时,才能准许入场。在此过程中需要对每一种入场的材料建立相关的档案,对其检验的结果及入场时间等进行详细的记录。对于出现问题的材料也要进行标注,以免这类材料再次混入。二是要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设备的正常运行是确保施工质量和进度的重要保证,施工人员在日常工作中也需要不定期地对设备进行检修及维护,只有保证其始终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才能有效满足施工需求。三是严格按照施工工序开展施工。对于路桥工程来说,施工工序是否正确直接影响该工程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能。因此,在施工的过程中应该设置专门的监理部门对施工的工序进行严格的监督,从而避免质量事故的发生。
结束语
公路与桥梁连接处的处理工作是路桥工作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虽然现阶段在施工的过程种仍存在很多问题,但是随着施工水平的不断提升和管理工作的不断完善,终会保证路桥建筑结构的整体质量。
参考文献
[1]张耀森.加强公路与桥梁连接处的施工及质量管理[J].房地产导刊,2015,(5):347-347.
[2]阮刚.公路与桥梁连接处施工技术探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12):775-775.
[3]姜纪如.公路与桥梁连接处的施工管理探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4,(36):1466-1467.
关键词:路桥工程;连接处;堆载;处理
前言
随着我国道路交通事业的不断发展,公路已经成为我国社会经济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撑力量。这种发展也带动着公路工程项目数量的增多,与此同时,公路工程的施工质量也成为人们所关注的话题。在实际的工程施工过程中,为避免公路与桥梁连接处发生“跳车现象”,需要对该连接处进行一定的处理,已保证公路交通的安全性与稳定性。
1 规划及设计方面
在进行施工之前,需要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及施工现场的周围环境因素等,制定科学合理的规划与设计。在保证施工质量及安全性的基础上,可以借鉴国内外相关的先进经验,采用先进的施工技术及设备,保证路桥工程的科学性与高效性。
1.1 合理选择填料
在路桥工程施工过程中,高速公路及一级公路具有相关的沉降标准,对于一般的路面来说,沉降标准一般要小于30厘米,而桥台与路堤的相连处要小于10厘米,由于两者的标准存在一定的差异,在选择后台的填料时就要根据这问题选择一些可压缩性小、强度高、透水性强的填料,以保证后期的施工质量。
1.2 对路基桥台连接处进行合理规划
路基桥台的连接处是整个路桥工程施工中最需要注重的地方,应该将其作为规划和设计的重点。可以通过实际考察的方式,充分了解路基桥台在施工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和薄弱的环节等,并結合路桥工程整体的施工效果进行合理规划。对于桥台和路基连接处要充分保证其碾压的质量和密实度,在不符合条件的情况下,要做出合理的调整,通过优化资源配置,保证连接处的高质量与平整性。
1.3 选用先进的施工方法
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合理的施工技术与方法可以使工程施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根据工程建设的整体施工计划,对施工中的处理手段及方法都要进行科学的选配,对各环节的施工方式及后期的碾压方式都可以引进国内外先进的技术,以保证重要部位的连接质量。此外,对于路面的排水工程也要进行科学的设计与规划,以充分避免路堤沉降的现象。
2 施工处理方面
2.1 搭板的设置
一般情况下,对于搭板的设置要以连接处的标高为参考,在公路连接段的标高应高于设计的标高,这样可以形成一个反向坡度,而坡度的大小也会影响行车体验。反向坡度的大小按照路桥间的沉降差值进行设计,进而保证路面的平整度。当公路工程投入使用时,若搭板的自由端没有固定,则容易发生位移,使搭板与桥台间产生一定的缝隙或距离,这些现象的出现会严重影响到行车的安全性。因此,在施工的过程中,需要采取有效方法将搭板与桥台合实,以提升桥台的受力效果。
2.2 未设搭板时,堆载法在台背回填中应用
在南方诸多地区,大部分台背回填采用土石填料回填,承台后侧一般均具有碾压不密实,施工难度大,工期紧等特点,特别是重力式承台,承台及台身高度达到8-10米,部分高度达到15-20米,这给台身一侧的回填施工带来很大难度。
以怀化市S308溆辰公路改建工程三合同段清江溪大桥为例,全长100米,采用多跨连续梁预应力桥设计,台背回填高度达到12米,而且一侧还要解决村道通车的问题,离承台位置不足20米,不能采用常规的施工方法解决回填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难题,项目部技术组通过多方面考虑,主要提出了3个质量控制点,其一,回填材料的选取;其二、碾压密实;其三,填料回填的沉降观察。在专项施工方案中,首先按照设计图纸,八字口采用砌筑重力式挡土墙6-8米,台背填料主要以粒径40-50CM的石料一层,再铺细料30CM一层,间隔交叉回填碾压密实;回填至离桥面高度3-4米时,采用自然坡回填,按照设计要求,每层30CM回填,回填至土路床顶。为了保证碾压密实及沉降完全,采用一次性继续回填2-3米土石料进行堆载,经过1-2个月的堆载及自然沉降完成,然后挖除堆载超出部分土石方,最后再进行基层、面层施工的施工方法。通过沉降观察,发现台背后面土路床整体下沉了约10-15CM,这一施工方法对路基早期沉降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堆载法的主要原理就是通过前期较大重力的长效碾压,减少路床在碾压时段的反复回弹。同时,堆载法施工有效的解决了土路基前期沉降的不完全,后期反复的车载作用下的沉降过大。该桥梁通车已经四年,未发现有“跳车现象”。这种方法运用的主要适用于工期不太紧、台背回填高度较高、堆载施工方便的中小型桥梁台背回填施工。
2.4 连接处的排水施工
在路桥连接处进行排水工程是非常有必要的,这是因为路桥工程的连接处很容易受到雨水或地下水的影响,当这部分水因无法排除而产生积水时,会沿着桥台路基连接处下渗,严重影响到路面工程的整体结构,无法保证路桥工程的稳定性与安全性。因此,在公路与桥梁的连接处要做好排水工程,在施工的过程中也要避免有水流入。若发现路面与桥面存在积水,可以通过设置排水沟槽货泄水孔的方式进行有效处理。
3 在质量管理方面
为保证路桥工程的施工质量,对公路与桥梁连接处的施工质量进行管理也是非常重要的。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实现对公路与桥梁连接处的质量管理:
3.1 建立健全质量管理机制
对于各个行业来说,其健康发展都离不开完善管理机制,对于路桥工程也不例外。由于路桥工程本身具有工作量大、施工环境复杂等特点,如果缺少健全的管理机制,则很难保证整体的施工质量。因此,在进行公路与桥梁连接处理的过程中,需要先建立一套适合当前施工环境及施工进度的管理机制,既要保证整个工程的施工质量和施工进度,还要确保施工人员的施工安全,将各项责任落实到每个人,从而实现对施工质量的实时监控。 3.2 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
在整个工程施工中,工作人员具有一定的主导作用,其素质及技能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施工的效果和质量。施工队伍应注意提升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既包括与路桥工程相关的理论知识,也包括施工中所需的基本技能。队伍组建的过程中就需要注意到这个问题,可以通过基本考核等方式,对工作人员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进行初步的考察,并在施工的过程中不断对其进行实践培训,以提升施工队伍的整体质量。在此过程中,也需要向施工人员介绍新技术与新设备,通过对这些新知识的学习,有效提升整体队伍的先进性,从而保证工程的施工质量。
3.3 加强对施工现场的质量监督
路桥结合處的施工由于其工程的特点,多处于条件恶劣、施工难度大等施工环境中,如果缺少对施工材料及施工设备的有效管理,很容易造成混乱的施工局面,更加无法保证施工的质量。因此,对施工现场进行有效的质量监控是非常必要的。通常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质量监督:一是严格控制入场材料的质量。施工材料的质量是保证路桥工程质量最为关键的要素。在施工材料入场的过程中需要认真检查各项指标,并在必要时进行适当的性能检验,只有确保施工材料没有问题时,才能准许入场。在此过程中需要对每一种入场的材料建立相关的档案,对其检验的结果及入场时间等进行详细的记录。对于出现问题的材料也要进行标注,以免这类材料再次混入。二是要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设备的正常运行是确保施工质量和进度的重要保证,施工人员在日常工作中也需要不定期地对设备进行检修及维护,只有保证其始终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才能有效满足施工需求。三是严格按照施工工序开展施工。对于路桥工程来说,施工工序是否正确直接影响该工程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能。因此,在施工的过程中应该设置专门的监理部门对施工的工序进行严格的监督,从而避免质量事故的发生。
结束语
公路与桥梁连接处的处理工作是路桥工作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虽然现阶段在施工的过程种仍存在很多问题,但是随着施工水平的不断提升和管理工作的不断完善,终会保证路桥建筑结构的整体质量。
参考文献
[1]张耀森.加强公路与桥梁连接处的施工及质量管理[J].房地产导刊,2015,(5):347-347.
[2]阮刚.公路与桥梁连接处施工技术探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12):775-775.
[3]姜纪如.公路与桥梁连接处的施工管理探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4,(36):1466-14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