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文本细读的有效策略分析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tw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阅读,它对提高学生的语感以及语言组织能力有着很大的帮助。我国现在提倡培养综合性素质人才,这也就对语文阅读的教学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根据初中语文教学的目标以及当前的教育形式,文本细读可以加强学生对文章感悟的同时,还能深层次去理解文章的意思,有利于提高课堂效率。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文本细读有效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3
  为了顺应时代的发展,教育模式也在推陈出新,初中语文的教学方式也随之发生改变,确实取得一定的成效。不过,有的教师把过多的注意力放在文字和句式的解读和分析上面,而不太重视语文中阅读这一环节,这就导致学生在文本细读的基础薄弱,不利于语文阅读的学习,从而使语文阅读教学的质量大打折扣。
  1.在阅读文章中掌握其中心思想
  语文教学中的阅读环节重在“读”,想要掌握细读文本的精髓就需要大量阅读做为基础。为了学生能够对文章所描述的场景有身临其境的感受,就要大声将文章内容读出声来,这样一来学生对文章中人物的情感有着同理心,在進行文本细读的过程中能够更加准确把握作者想要表达的中心思想。教师在学生进行语文阅读的时候,应该为他们制造出安静的环境,教学语文阅读的时候,要注意强调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做到口到心到,并带领学生进入到文章中描写的环境,和文中的人物同喜同悲。比如,教师在教学朱自清《背影》的时候,指引学生细读文章内容,在细读过程中能够使学生领悟到文章深层次的意思以及作者在其中蕴含的情感。为了提高初中语文教学中文本细读的质量,教师可以引领学生多方式进行阅读,比如朗读、分角色阅读、全班一起阅读等,变化的阅读形式能够使学生对阅读产生兴趣,也能够身临其境文章的环境当中,移步换景中感受文中人物的悲喜,从而准确掌握文中的中心思想。
  2.咬文嚼字重点词句,细读文本
  想要吃出食物的味道,就必须细嚼慢咽,反之,就难以品出食物的优劣。阅读也是一样,想要深刻领悟文中蕴含的情感以及表达的思想内容,就需要咬文嚼字,细读文本,从而获得感悟与回味。为了使学生爱上阅读,感受语文的魅力,教师就需要带领学生咬文嚼字重点词句,在细读文本中让学生在语言的海洋里回味无穷。大部分优秀的文章在细节上面的语言处理得很好,通常着字不多,言简意赅,却能将人物、风景、事物等传神刻画出来,教师可以通过对关键字词的讲解,让学生领悟文中未说出的话,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挖掘出文章中深层次的价值。例如,《孔乙己》这一小说中对人物的刻画:“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句子短小精炼,却让人有无穷的想象空间,细节之处的刻画让人领悟其中未说明的深意,让学生在咬文嚼字重点词句过程中,领悟细读文本的精髓。
  3.课外阅读相似文章,拓宽眼界
  语文教学中的阅读教材是根据学生年龄、阅历、理解程度来进行选择的,不过如果想要学生在语文阅读上获得好的成绩,就需要鼓励他们利用课余时间阅读和语文教学中的阅读教材相似的文章。由于所读的课外读物与教材相似,就不会造成学生的阅读障碍。学生细读课外读物,可以巩固已经学习的阅读知识点,在此基础之上,还可以拓宽学生的眼界,不仅如此,这样也锻炼了学生的自学能力,是对他们自身知识进行重新塑造及认识的一个过程。例如,在初中语文阅读的教学过程中对《二十年后》进行文本细读,文中别具一格的构思,出人意料的结局,语言诙谐且充满嘲弄讽刺意味,让读者在欢笑中陷入深深的沉思。从细节之处着重阅读并分析,让学生更能领悟其中的深意。在课程结束以后,老师可以鼓励学生阅读欧·亨利的其他小说《带家具的出租屋》等,使学生在复习旧知识的同时,还能拓宽视野。
  4.尊重原文,保证阅读质量
  文章为了使读者获得无穷的回味和感悟,会在细节之处做出铺垫,环环紧扣,以环境来烘托气氛。在语文阅读的文本细读过程中,教师应该指引学生在尊重原文的情况下,对文章展开想象,身临其境去感受,做到可以通过文章和作者进行对话的层次,从而保证了阅读的质量。例如,在学习《观潮》一文中,教师让学生描述自己在生活中观潮的场景,然后教师再带领学生阅读文中的观潮场景,进行文本细读,让学生想象文中观潮的场景,再让他们结合实际所见进行讲解,从而使学生对《观潮》这一文章的理解更加深刻,仿佛身临其境,提高了阅读质量。
  结束语:
  综上所述,教师要想学生在语文的阅读理解上取得较为出色的成绩,那么就需要鼓励学生大量阅读,以培养语感,并且着重讲解文章中重要的字句,从而带动学生深层次理解文章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在此基础之上,教师还应鼓励学生多阅读课外书籍,如此一来,文本细读的作用才能发挥到极致,使学生获益匪浅。
  参考文献:
  [1]陈发强.基于“文本细读法”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研究[J].都市家教(上半月),2015,(7):107-107.
  [2]章红菊.“文本细读法”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J].课外语文(下),2015,(8):71-71.
  [3]杨益丽.对初中小说阅读教学之文本细读的思考与实践--以《孤独之旅》为例[J].试题与研究(新课程论坛),2015,(5):23-25.
其他文献
个性化阅读是充分顾及每一个学生的阅读心理,以学生自己的阅读、研读为主,引导学生探究性和创造性地感受、理解、评价、鉴赏文本的过程,是自主的、体验的、批判的阅读实践.个
摘 要:化学是一门自然科学。在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理念的影响下,初中化学的教学中,为了更好地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课堂教学的改革和创新,教师应当重视学生化学科学素养的培养,不断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探索能力。本文立足于笔者多年的初中化学教学实践经验,分析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初中化学教学中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  关键词:初中化学;新课改;科学素养;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3.8  21世纪是知识经济
小学阶段计算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和兴趣,一些学生由于计算不过关,到了高年级能正确分析问题、知道解决问题的思路,并能列对算式,但是不会计算,对学生的
摘要:针对高职院校高等数学教学现状,结合现代高职教育的目标,文章高职院校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不强的现状,分析了问题产生的原因,给出了高职院校数学教学改革一点思考。  关键词 高职 数学 应用意识  中图分类号:O1-4  高职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一部分,承载着为经济社会发展输送高级技能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的重要任务。近年来,我国的高职教育规模经历了跨越式发展,教育部明确了高职教育是以培养适应现代化建
本文主要是针对传统教学中教师在评阅作文过程中效率低,耗时多,效果不明显,学生写作水平提高慢等缺点,以新课标为出发点,让学生参与到作文的评阅中来,从明确评阅目的、牢记评
中学语文课本阅读教学细节有操作层面上的教学细节和文化层面上的教学细节之分.其中文化层面上的教学细节是在解读文本、课堂实施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智慧,是师生对阅读文本的深
摘要:浙江省新高考的实施,意味着高三化学复习课更加紧迫,复习课堂教学更应注重“问题情境”的设置,提升学生的能力,打造高效课堂。本文从问题情境构建的方向、途径和注意点等方面浅述如何打造新高考化学复习高效课堂。  关键词:新高考;问题情境;高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3.8  2014届高中学生起浙江省开始实行新高考,化学作为新高考选考科目,学生最迟在高三第一学期的10月份参加第一次考试。这使得化学
点差法,顾名思义,代点作差,在解决中点弦问题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它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运算量,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但是,如若直线与圆锥曲线相交所得的弦,涉及的定点
【摘要】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充分利用化学学科“以实验为基础”的基本特征,挖掘和开发化学实验在探究性学习中的功能,对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教师要多采用探究法教学,增强实验的趣味性和实用性,使学生成为实验教学的主体。  【关键词】高中化学教学;实验教学;学生实验探究  中图分类号:G633.8  在高中学习中,学生学习内容多而学习时间有限,长期枯燥的学习容易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新
当今《弟子规》“热”的效应,集传统文化教育思想之精华,是圣贤学问的根基.随着我国和谐社会建设的深入推进,《弟子规》的教育实践会持续相当长的时间,影响也会有所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