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锈病防治药剂筛选试验

来源 :现代农业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xh50470564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为有效防治玉米锈病,筛选出无公害高效防治药剂,选用30%苯醚甲环唑·丙环唑悬浮剂、12.5%氟环唑悬浮剂、30%己唑醇悬浮剂、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4种药剂进行田间防效试验。结果表明,施用12.5%氟环唑悬浮剂和30%苯醚甲环唑·丙环唑悬浮剂药后14 d平均防治效果达到了81.62%、79.08%,防效理想,可在生产上推广应用。30%己唑醇悬浮剂药后14 d防效为68.86%,作为内吸性三唑类杀菌剂,能有效控制该病害,可作为替代用药推广使用。综合多重因素分析,以上3种药剂均可作为目前田间防治玉米锈病的推广药剂及轮换药剂使用。
  关键词 玉米锈病;防治药剂;病指;防效
  中图分类号 S435.131.4 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8)10-0122-01
  玉米锈病属气传性真菌病害[1],在天水地区普遍发生,在温度、湿度、风向等条件适宜的情况下,具有扩展快、传播远、发生范围广等特点,可在短时间内造成大面积扩散危害。玉米锈病主要危害玉米的叶片,叶鞘、苞叶及雄穗也可受害[2],导致叶片光合作用降低,并消耗植株的营养和水分,对玉米正常生长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严重时导致玉米叶片干枯、果实發育不完全、产量降低,直接影响产量和品质[3-4]。为此,本研究筛选了4种不同类型的杀菌剂进行田间防效试验,并对其药效进行准确评价,以期为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位于天水市清水县郭川镇青莲村,地块平整,属黄壤土,肥力中等,pH值6.5,偏酸性,玉米长势良好。
  1.2 试验材料
  供试药剂:30%苯醚甲环唑·丙环唑悬浮剂(浙江禾本科技有限公司);12.5%氟环唑悬浮剂(山东省青岛奥迪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30%己唑醇悬浮剂(陕西上格之路生物科学有限公司);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江苏蓝丰生物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供试作物:玉米,品种为登海3521(山东登海种业股份有限公司)。防治对象为玉米锈病。
  1.3 试验设计
  试验共设5个处理,分别为30%苯醚甲环唑·丙环唑悬浮剂450 g/hm2(处理A),12.5%氟环唑悬浮剂900 mL/hm2(处理B),30%己唑醇悬浮剂300 mL/hm2(处理C),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 800 g/hm2(处理D),以喷清水为空白对照(CK)。4次重复,随机排列,小区面积30 m2[5-6]。
  施药时间为2017年6月16日9:00—11:00,施药时天气晴转多云,晴朗无风,平均气温23.5 ℃,日照时数10 h。施药器械为卫士WS-16手动喷雾器(山东卫士植保机械有限公司生产),均匀喷雾,每个小区用水量1 050 kg/hm2。
  1.4 调查方法
  每个小区定点调查10株,每株上、中、下各选2片叶子调查,喷药前(6月16日)调查病情基数,药后7 d(6月23日)进行第2次调查,药后14 d(6月30日)进行第3次调查,分别记录病叶数及各级对应值,以计算病情指数、防治效果[7]。计算公式如下:
  病情指数=Σ(各级病叶数×各级代表值)/(调查总叶数×最高级代表值)×100;
  防治效果(%)=[(空白对照区病情指数-药剂处理区病情指数)/空白对照区病情指数]×100。
  2 结果与分析
  从表1可以看出,处理B、A、C、D药后7 d对玉米锈病的防治效果分别为78.18%、74.59%、67.42%、48.57%;施药后14 d的防治效果分别为81.62%、79.08%、68.86%、56.72%。药后14 d,处理B的防治效果较好,处理D的防治效果不明显。经邓肯氏新复极差(DMRT)法分析,处理B、A药后14 d防治效果达81.62%、79.08%,二者差异不显著,可在生产上推广使用。
  3 结论
  本文用30%苯醚甲环唑·丙环唑悬浮剂、12.5%氟环唑悬浮剂、30%己唑醇悬浮剂、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4种药剂进行田间防效试验。试验结果表明,30%苯醚甲环唑·丙环唑悬浮剂450 g/hm2、12.5%氟环唑悬浮剂900 mL/hm2药后7 d和14 d的防治效果分别为74.59%和79.08%、78.18%和81.62%,速效性和特效性比较好,可以推广使用。30%己唑醇悬浮剂是一种内吸性三唑类杀菌剂,药后14 d的防治效果为68.86%,防治效果比较理想,能有效控制玉米锈病,其活性成分抑制病菌麦角甾醇的合成,阻碍病菌细胞壁的形成,对玉米生产安全,有保护和治疗作用,无药害产生,可以作为替代用药推广使用。综合多重因素分析,以上3种药剂可以作为目前田间防治玉米锈病的推广药剂及轮换药剂使用[8-9]。
  4 参考文献
  [1] 刘翠,赵春.豫南大田玉米锈病的发生现状与综合防治技术[J].北京农业,2010(21):55-56.
  [2] 吕翠芳.我国玉米锈病的发生与综合防治[J].现代农村科技,2004(6):166.
  [3] 屈文奎.12.5%禾果利防治玉米锈病效果[J].甘肃农业科技,2002(8):40.
  [4] 陈建军,洪海林.咸宁市玉米主要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J].植物医生,2016(9):50-52.
  [5] 王晓鸣,戴法超.玉米病虫害田间手册:病虫害鉴别与抗性鉴定[M].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2002.
  [6] 马青礼.玉米锈病的发生与防治[J].安徽农学通报,2006,12(10):147.
  [7] 刘国宁,温嘉伟,见德宝,等.吉林省玉米锈病发病规律若干问题的研究[J].玉米科学,2005,13(3):106-108.
  [8] 罗守进.玉米锈病的研究[J].农业灾害研究,2011,1(2):15-20.
  [9] 任转滩,马毅,任真真,等.南方玉米锈病的发生及防治对策[J].玉米科学,2005(4):124-126.
其他文献
摘要 农业植物病理学是植物保护专业的核心课程,室内实验及生产实习是整个课程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提高该课程的实践教学质量,从理论结合实际出发,结合教学目标和实践目的,对农业植物病理学的实践教学内容、形式及师资队伍建设等进行改革探讨。本文分析了当前课程实践教学部分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革措施,以期为今后完善教学提供参考,从而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专业人才。  关键词 农业植物病理学;实践教学
摘要 以生防菌TY-1以及新型农药50%凯泽悬浮剂为供试药剂,于黄瓜白粉病发生初期进行了田间药效防治试验。结果表明,生防菌TY-1能降低黄瓜白粉病的发病率,防治效果达62.79%,仅次于50%凯泽悬浮剂1 200倍液处理。  关键词 生防菌;50%凯泽悬浮剂;黄瓜白粉病;防治效果  中图分类号 S436.421.1 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9)1
摘要 从自然地理条件、环境条件、发展契机介绍宿松县旱稻种植的条件,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期为宿松县及长江中下游地区发展旱稻生产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撑。  关键词 旱稻;种植条件;问题;对策;安徽宿松  中图分类号 S5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8)14-0050-03  为了响应国家农业种植结构调整、稳定粮食生产面积、确保粮食生产安全大政方针的号召,宿
摘要 “互联网 ”是互联网思维的进一步实践成果,推动经济形态不断地发生演变,从而带动社会经济实体的生命力,为改革、创新、发展提供广阔的网络平台。本文以陕西理工大学高分子专业本科生实践项目“基于B2C模式下的私人定制农膜”为例,介绍了项目实践教学具体内容,分析了实践教学带来的效益,以期为提高教学质量提供参考。  关键词 互联网;区域经济;实践教学;高分子专业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
摘要 产业集群动力机制是制定产业集群发展战略的重要理论依据。钻石模型的六要素是产业集群动力机制的主导因素。受区位政治经济环境和行业特性的影响,六要素在不同区域、行业中的主导作用、相互间关系存在差异。经分析得出要素禀赋、市场需求、政府是西藏高原特色农牧业产业集群动力机制的关键要素,因而应从此3个方面着手促进集群进程、提升集群效应。  关键词 高原特色农牧业;产业集群;钻石模型;动力机制;西藏  中图
摘要 兴义市具有独特的喀斯特地貌,同时存在了峰丛和石林,依照Davis的地貌演化序列之说不可解释这一现象。本文从岩性、构造、潜水面埋深、水文地质方面进行阐述,以说明因素差别才是峰丛和石林同地区分布的原因。  关键词 喀斯特地貌;峰丛;石林;因素差别;贵州兴义  中图分类号 P93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8)12-0217-01  Abstract There h
摘要 本文通过对红国王、橙布加迪、梦幻3个品种的红掌植株进行近7个月的观测,记录相关生长指标,分析3种红掌的生长动态。结果表明,3个红掌品种在相同时间段内生长趋势不同,同一品种在不同时间段高生长和叶片长度、宽度以及叶面积的增长速率均不同,说明不同品种、不同生长阶段红掌高生长和叶片生长的增长速率不同;红国王高生长量最大,橙布加迪高生长量最小,3个品种红掌的植株高度在2.5~5.0个月增长最快,5个
摘要 2017年7月初,桂林市农业科学院遭遇50年一遇的大洪水,火龙果园被洪水浸泡24 h以上。涝害后,经过采取一系列的补救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恢复效果。本文介绍了大棚红肉火龙果的涝害应对措施及效果,以期为火龙果栽培提供参考。  关键词 红肉火龙果;大棚栽培;涝害;应对措施;广西桂林  中图分类号 S667.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8)04-0106-01  火龙果为
摘要 阐述了花卉苗木的冬季病虫害综合防治措施,包括保持生长环境清洁、清理受病虫害影响的枝条和花叶、翻新土壤、枝干涂抹保护液、喷洒或浇灌无公害药液等方面内容,以期为花卉苗木冬季管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 花卉苗木;病虫害防治;冬季  中图分类号 S436.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8)12-0124-01  冬季,温度下降,部分花卉苗木的地上部分受冻死亡,待翌年气温回升后
摘要 在全球气候日益变暖的大环境下,社会公众对大气污染、生态环境等气象科普知识的需求日益增长。但与公众日益增长的需求相比,基层气象科普工作现状却值得思考。结合近年来基层气象部门开展气象科普工作的实际情况,发现基层气象科普工作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科普宣传形式保守、创新不够;二是对气象科普工作支持不够;三是科普展品相对单一、研发欠缺;四是气象科普发布权威性不够。针对以上问题,着重从气象科普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