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的“立夏粥”

来源 :现代养生·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dg0582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柳绿花红红又一春,芸溪水草岸边茵”,伴着枝头柳絮飞扬、榆钱绽放,立夏悄然而至。每逢这个节气到来,家乡的乡亲们都会喝一种“立夏粥”,而我们全家人也会聚到一起,争食奶奶熬制的“立夏粥”。
  住在乡下的奶奶虽然上了年纪,但熬起“立夏粥”来却是一丝不苟、手脚麻利。也许是熬了多年的缘故吧,那粥做得十分地道,且具有浓厚的地域特色,吃起来让人垂涎三尺,放下后又回味无穷。奶奶的“立夏粥”其实是一道“组合粥”,主料是有着温胃补中、益气止泻功效的糯米,辅料包括饭豆、豌豆、绿豆、香菇、苣苣菜、车前草、榆钱等数味。立夏前一周,奶奶就动手准备了,先将各种干豆用水泡发,让坚硬的干豆“胖”成青果状,这样可在熬粥的过程中“激活”豆子内在的养分和色彩;香菇剁碎,用来调味;苣苣菜、车前草是立夏时北方漫山遍野最常见、最典型的野菜,榆钱则是立夏时分北方最馋人的“树果”,把它们加入粥中,一是喝粥时能够从中汲取大地的生机和灵气,使人耳聪目明,身体康健,二是能够充分吸收野菜、榆钱中积蓄一冬的营养;熬粥时,奶奶喜欢烧稻草,说这是“文火”,“火头”不“硬”,正宜熬粥;糯米和干豆放入锅中后,添水盖上,奶奶搬个马扎,往灶炉口一坐,便开始熬粥了。随着锅内蒸气的缕缕升腾,“立夏粥”的香味便飘散开来,引得家人吸吸鼻子,不住地问奶奶:“这粥啥时能熬得啊?”一副饥不可耐的样子。在熬粥的同时,奶奶还会为家人备下另一道美食——茶蛋。奶奶挑选最大、最新鲜的红皮鸡蛋,与茶叶、大料、陈皮、盐等调料共煮,然后分给家人。民谚有云:“立夏吃只蛋,力气大一万;立夏不吃蛋,上坎跌下坎。”因为蛋形如心,立夏吃蛋能使心气精神不受亏损。从现代医学的角度看,茶蛋富有营养,而茶又具有抗癌护齿的功效,立夏吃茶蛋确实对身体有益。
  粥快熬得的时候,奶奶将洗好的野菜、榆钱搅入粥中,再熬上十几分钟,待野菜、榆钱滋味入粥后,便启锅盛碗——“立夏粥”终于熬得了!全家人呼啦啦围拢过来,你一碗我一碗地吃得狼吞虎咽,一边喝粥,一边剥蛋,一个个吃得鼻尖沁汗,面色潮红,齿间噜噜有声!仿佛不是在喝粥,倒像是在品咂尘世的千滋百味——“立夏粥”被奶奶熬得红、白、绿三色相间,米、豆、菜三样融杂,香、甜、软三味兼具,入口滑腻温婉,犹如舒伯特的《小夜曲》一样令人陶醉、回味……
  “夏气重渊底,春光万象中”。多年了,每每立夏临近,就会想起奶奶的那道寄予美好祝福、融入浓厚亲情的“立夏粥”。每每想起奶奶的“立夏粥”,就会想起一位作家说过的话:“对民族文化的传承,其实就是在为我们自己寻找一个安身立命的根……”
其他文献
欧盟发布的WEEE指令和RoHS指令被称为绿色双指令,体现了世界对环境保护的重视.对中国照明行业来讲,这是一次挑战.本文详细分析了照明产品中的有毒有害物质的分布情况,并简单介绍
对老年人来说,由于脏器的生理功能减弱,如消化能力差、胃肠蠕动减慢、胃酸分泌不足、小便量减少等,如果进食水果时不讲究方法,就会引起不适,甚至诱发各种疾病。因此,每次进食水果的量不宜过大。过量进食会在短时间内引起大量的水分在体内潴留,加重心脏和。肾脏负担,导致心慌、气促、浮肿的发生。  一次大量进食水果,还会使胃肠道和血液中的果糖或其他糖分的含量急剧上升,高浓度的糖会对老人的多个脏器产生负面影响,例如
老伴儿退休后,突然患上了“退休综合征”,整天百无聊赖,精神萎靡,食欲不振,心里充满了失落、空虚、忧虑、寂寞。眼看着老伴儿一天天消瘦下去,我很着急,便想法帮老伴儿度过“退休转型期”。  思来想去,我最终想出了一个招——让老伴儿“动”起来!  俗话说“人怕闲树怕空,自古繁忙多寿翁”。一些老年人退休后之所以不同程度地患上了“退休综合征”,主要是因为他们感到“没事干”。如果让他们忙起来,手头有一些事情来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