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这个IT时代,IT新发明也开始“搭乘”汽车,使得在汽车内狭小的空间里展现出了异彩纷呈的IT世界。无论是谁,只要拥有一辆现代最先进的汽车,都会对汽车里的每一项IT新发明成果津津乐道,如数家珍。
“车上网”联通世界
目前,在一些发达国家,在行驶中的汽车里上网早就已经不是什么新鲜的事儿了。但说到“车上网”的推出,人们不能不佩服IT厂商们善于捕捉商机的锐利目光。
在竞争日趋激烈的现代社会,时间就是金钱,可是,许多平素惜时如金、争分夺秒地在Internet网络上“淘金”的人们,一旦坐上汽车就傻了眼,因为那时的汽车不能上网,所以只好无可奈何地让在车上的宝贵时间白白地流逝。于是,极具商业头脑的IT厂商们发现了这个市场空档,便立即投入巨资,马不停蹄地开发出了在汽车里上网的新技术和新产品,抢占这个“车上网”新市场。
美国IBM和Motorola公司合作开发出车用无线Internet技术,这项技术将使汽车司机和乘客能够在车上发送电子邮件以及从事各种网上活动,如电子商务和网上购物、查看股市行情和天气预报等。这两家公司合作生产配有这项技术的Web设备,提供给汽车厂商,然后和新车型一起投放到市场。Motorola公司在与IBM合作开发这种车用无线Internet技术之前,已经开始为通用、奔驰等多家汽车制造商生产车用无线通信及车载电脑设备,而这次与IBM合作,则是为了进一步拓宽这类产品的应用范围,为目前方兴未艾的“车上网”热潮推波助澜。
美国微软(Microsoft)公司新推出了专门为“车上网”设计的AutoPC软件,采用Windows CE操作系统,它具有交互式语音识别等各种多媒体功能。这种交互式语音识别功能,能够有效地保障汽车安全行车,因为它可以让汽车司机在手不离方向盘、眼不离行驶前方的前提下,与PC系统交换各种信息。如行车前方的交通状况,如果前方塞车,那么应该改道走哪一条路可以更快地到达目的地等等。车上的乘客则可以通过该系统上因特网,收发电子邮件、打网络电话以及在网上浏览等。该系统还可以接入数字式音响、cD、调幅调频收音机等音响设备,使乘客可以在车内欣赏音乐,消遣娱乐。此外,该软件系统还可以与乘客随身携带的笔记本电脑联接起来,实现信息共享。
UTA公司也热衷于开发“车上网”系统。该公司与微软公司签定协议,获准采用Wimdows CE操作系统,从而开发出了车用MICE系统。前不久,福特公司属下的威斯通公司宣布,该公司将与世界软件巨头Microsoft公司以及世界芯片巨头Intel公司联手开发车用多媒体电脑平台ICES,该平台采用Microsoft的CE操作系统和Intel的A处理器,以供司机和乘客在车里上网,与外界保持密切的联系。这一点对于汽车的安全至关重要,因为如果汽车遇到抢劫或者发生车祸,由于汽车与外界的通信系统紧密相连,所以能够立即向警方报案或者向汽车事故急救中心呼救。
通用公司属下的德尔福和绅宝公司,也紧跟“车上网”的时代潮流,迫不及待地推出了自己的“车上网”系统。引人瞩目的是,绅宝公司在新推出的概念车(PPV)上装备了车载自动化办公系统,该系统也采用了Microsoft的AutoPC平台,集成了CD-ROM、IrDA、调幅调频收音机、串行接口以及串行通用总线,可以插接便携式快闪改写器的扩充槽和高清晰度显示器等,能够声控方向盘,能够通过人机语音交互功能传输文本类信息,可以接收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PS的导航信号,可以查询行车前方的交通状况;车载蜂窝电话可以借助调制解调器与因特网联接;其远红外数据接口可以与采用Windows CE操作系统的笔记本电脑联接。这种概念车上的车载自动化办公系统由于采用了超高速光纤串行数据通道(MML),因而具有多路的数字式影音能力,借助于MML,可以有效地调控多通道大容量的输入输出信号,便于联接各种信息设备和影音装置,例如CD、DVD、前风档上平视显示、电视接收天线以及高级音箱等。MML的传输速率高达每秒110Mb,有容量达50多个频道的音讯和20多个频道的视频。尤其令用户称道的是,MML的采用,使“车上网”得以有效地减轻电磁干扰,提高了“车上网”的工作质量,使汽车司机和乘客都受益匪浅。
通用公司下属的德尔福公司则与大名鼎鼎的美国国际商用机器公司(IBM)、网景公司(Netscape)、升阳公司(sun)等联手开发出一款新的车用电脑平台,装在名为网络车(NV)的概念车上。
“千里眼”洞察秋毫
现代通信“搭乘”汽车,为司机导航引路,使司机能够洞察秋毫,大大提高了行车的安全性。为了保证高速公路的安全性、可靠性,尽量减少交通事故和交通堵塞,以及因天气异常而禁行等不利因素,为司机提供交通信息服务,使司机有一双“千里眼”是非常重要的。
目前,为司机服务的通信系统主要有:卫星导航系统,为司机提供多元化交通信息,如全球定位、地图显示、交通状况、停车状况和语音导航系统;视野盲区提示系统,能使汽车司机在行驶过程中扩展视野,对行车途中的周围环境了如指掌,以便尽可能地及早采取果断的措施,减少车祸事故;雷达碰撞检测、智能巡游控制和防碰撞自动刹车系统,使汽车能自动地与前方行驶的车辆始终保持安全距离,并且在即将发生碰撞时能够自动紧急刹车;另外,还有电子自动刹车系统、防抱死刹车系统、牵引控制系统、仪表读数显示系统等等。
汽车通信系统今后的发展方向,是将上述各种汽车电子系统合为一体,由汽车计算机进行集中管理、统一控制,使这些系统的运行更高效、准确,从而提高了汽车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德国戴姆勒·克莱斯勒汽车公司研制成了导航电脑。按动一个小键盘把目的地输入收音机式的匣子中,几秒钟后便可听到悦耳的声音:“路程已计算好!”于是,驾驶者可遵循扬声器发出的指令来开车。近年来,市场上已经有了将交通图存储在光盘上并能给驾驶者指出正确线路的导航系统,但现在这种新一代的动态导航仪的功能将更多。
在汽车行驶时,通过移动通信系统将最新的交通信息输入汽车电脑。如果在汽车行驶的路段上出现交通阻塞,电脑能够迅速地算出应当选取哪一条备用路段。如果绕道行驶的时间比原计划路段的时间还短,就将驶向新的路段。
日本汽车通信系统发展很快,他们负责建设和管理高速公路的机构是日本道路社团(JH)。JH在全国设有11个交通管制室,高速公路的交通信息由其统一进行管理。交通管制是为了及时发现高速公路上发生的事故,迅速将信息传送到管制室,信息经过计算机进行处理后,迅速向交通管理部门发出通知,并向沿途行驶车辆发出安全行驶的通知。交通管制室利用交通管制系统和通信设备,对交通和气象变化进行24小时全天候跟踪,一旦发生异常情况,立即采取紧急措施。
英特尔(Intel)公司日前与汽车电子界的著名厂商合作开发车载奔腾处理器计算平台。该公司半导体产品部副总裁Ron j·Smith指出,汽车计算机技术与办公自动化商务系统、家庭娱乐系统的技术都是电子应用的广阔天地。Intel公司已经开发出应用于车内环境的软硬件系统设计平台,它可用于建立车内系统模型机,装载目前最先进的PC软件和开发车内新的应用项目。
据Intel公司半导体产品部工程师透露,他们正在利用计算机的现有技术,把汽车内的各种系统综合到一个中央计算平台上,并且把重点放在信息和通信方面,其中包括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和无线电数据广播(RDB)通讯平台。首先把各种产品集成到一个通用计算机平台上,然后增加各种已经在PC上开发的功能,各种系统都集中到一个通用计算机平台上。
德国西门子(Siemens)公司开发出由汽车计算机系统控制的汽车通信系统设备,将各种系统集中在一起,装配成一个新型的驾驶台,包括方向盘的转动、踏板控制、汽车导航等各种系统的控制,全部集中在驾驶台上。西门子公司这种汽车电子和计算机系统,是与法国逊马工业公司联合开发的,逊马公司最主要的技术是仪表盘、控制台等。
面对全球汽车通信市场诱人的前景,世界各国著名的电子和通信厂商纷纷投入巨资,加速汽车通信产品的开发和生产,准备在全球汽车通信市场的激烈竞争中决一雌雄。目前,世界各国的电子厂商正在集中力量大规模生产汽车通信系统、导航系统、防撞系统、防盗系统和音响系统等,汽车通信产品的功能将从仅完成单一控制拓展为“汽车通信公路环境”大系统的信息交流和控制功能。
“车上网”联通世界
目前,在一些发达国家,在行驶中的汽车里上网早就已经不是什么新鲜的事儿了。但说到“车上网”的推出,人们不能不佩服IT厂商们善于捕捉商机的锐利目光。
在竞争日趋激烈的现代社会,时间就是金钱,可是,许多平素惜时如金、争分夺秒地在Internet网络上“淘金”的人们,一旦坐上汽车就傻了眼,因为那时的汽车不能上网,所以只好无可奈何地让在车上的宝贵时间白白地流逝。于是,极具商业头脑的IT厂商们发现了这个市场空档,便立即投入巨资,马不停蹄地开发出了在汽车里上网的新技术和新产品,抢占这个“车上网”新市场。
美国IBM和Motorola公司合作开发出车用无线Internet技术,这项技术将使汽车司机和乘客能够在车上发送电子邮件以及从事各种网上活动,如电子商务和网上购物、查看股市行情和天气预报等。这两家公司合作生产配有这项技术的Web设备,提供给汽车厂商,然后和新车型一起投放到市场。Motorola公司在与IBM合作开发这种车用无线Internet技术之前,已经开始为通用、奔驰等多家汽车制造商生产车用无线通信及车载电脑设备,而这次与IBM合作,则是为了进一步拓宽这类产品的应用范围,为目前方兴未艾的“车上网”热潮推波助澜。
美国微软(Microsoft)公司新推出了专门为“车上网”设计的AutoPC软件,采用Windows CE操作系统,它具有交互式语音识别等各种多媒体功能。这种交互式语音识别功能,能够有效地保障汽车安全行车,因为它可以让汽车司机在手不离方向盘、眼不离行驶前方的前提下,与PC系统交换各种信息。如行车前方的交通状况,如果前方塞车,那么应该改道走哪一条路可以更快地到达目的地等等。车上的乘客则可以通过该系统上因特网,收发电子邮件、打网络电话以及在网上浏览等。该系统还可以接入数字式音响、cD、调幅调频收音机等音响设备,使乘客可以在车内欣赏音乐,消遣娱乐。此外,该软件系统还可以与乘客随身携带的笔记本电脑联接起来,实现信息共享。
UTA公司也热衷于开发“车上网”系统。该公司与微软公司签定协议,获准采用Wimdows CE操作系统,从而开发出了车用MICE系统。前不久,福特公司属下的威斯通公司宣布,该公司将与世界软件巨头Microsoft公司以及世界芯片巨头Intel公司联手开发车用多媒体电脑平台ICES,该平台采用Microsoft的CE操作系统和Intel的A处理器,以供司机和乘客在车里上网,与外界保持密切的联系。这一点对于汽车的安全至关重要,因为如果汽车遇到抢劫或者发生车祸,由于汽车与外界的通信系统紧密相连,所以能够立即向警方报案或者向汽车事故急救中心呼救。
通用公司属下的德尔福和绅宝公司,也紧跟“车上网”的时代潮流,迫不及待地推出了自己的“车上网”系统。引人瞩目的是,绅宝公司在新推出的概念车(PPV)上装备了车载自动化办公系统,该系统也采用了Microsoft的AutoPC平台,集成了CD-ROM、IrDA、调幅调频收音机、串行接口以及串行通用总线,可以插接便携式快闪改写器的扩充槽和高清晰度显示器等,能够声控方向盘,能够通过人机语音交互功能传输文本类信息,可以接收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PS的导航信号,可以查询行车前方的交通状况;车载蜂窝电话可以借助调制解调器与因特网联接;其远红外数据接口可以与采用Windows CE操作系统的笔记本电脑联接。这种概念车上的车载自动化办公系统由于采用了超高速光纤串行数据通道(MML),因而具有多路的数字式影音能力,借助于MML,可以有效地调控多通道大容量的输入输出信号,便于联接各种信息设备和影音装置,例如CD、DVD、前风档上平视显示、电视接收天线以及高级音箱等。MML的传输速率高达每秒110Mb,有容量达50多个频道的音讯和20多个频道的视频。尤其令用户称道的是,MML的采用,使“车上网”得以有效地减轻电磁干扰,提高了“车上网”的工作质量,使汽车司机和乘客都受益匪浅。
通用公司下属的德尔福公司则与大名鼎鼎的美国国际商用机器公司(IBM)、网景公司(Netscape)、升阳公司(sun)等联手开发出一款新的车用电脑平台,装在名为网络车(NV)的概念车上。
“千里眼”洞察秋毫
现代通信“搭乘”汽车,为司机导航引路,使司机能够洞察秋毫,大大提高了行车的安全性。为了保证高速公路的安全性、可靠性,尽量减少交通事故和交通堵塞,以及因天气异常而禁行等不利因素,为司机提供交通信息服务,使司机有一双“千里眼”是非常重要的。
目前,为司机服务的通信系统主要有:卫星导航系统,为司机提供多元化交通信息,如全球定位、地图显示、交通状况、停车状况和语音导航系统;视野盲区提示系统,能使汽车司机在行驶过程中扩展视野,对行车途中的周围环境了如指掌,以便尽可能地及早采取果断的措施,减少车祸事故;雷达碰撞检测、智能巡游控制和防碰撞自动刹车系统,使汽车能自动地与前方行驶的车辆始终保持安全距离,并且在即将发生碰撞时能够自动紧急刹车;另外,还有电子自动刹车系统、防抱死刹车系统、牵引控制系统、仪表读数显示系统等等。
汽车通信系统今后的发展方向,是将上述各种汽车电子系统合为一体,由汽车计算机进行集中管理、统一控制,使这些系统的运行更高效、准确,从而提高了汽车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德国戴姆勒·克莱斯勒汽车公司研制成了导航电脑。按动一个小键盘把目的地输入收音机式的匣子中,几秒钟后便可听到悦耳的声音:“路程已计算好!”于是,驾驶者可遵循扬声器发出的指令来开车。近年来,市场上已经有了将交通图存储在光盘上并能给驾驶者指出正确线路的导航系统,但现在这种新一代的动态导航仪的功能将更多。
在汽车行驶时,通过移动通信系统将最新的交通信息输入汽车电脑。如果在汽车行驶的路段上出现交通阻塞,电脑能够迅速地算出应当选取哪一条备用路段。如果绕道行驶的时间比原计划路段的时间还短,就将驶向新的路段。
日本汽车通信系统发展很快,他们负责建设和管理高速公路的机构是日本道路社团(JH)。JH在全国设有11个交通管制室,高速公路的交通信息由其统一进行管理。交通管制是为了及时发现高速公路上发生的事故,迅速将信息传送到管制室,信息经过计算机进行处理后,迅速向交通管理部门发出通知,并向沿途行驶车辆发出安全行驶的通知。交通管制室利用交通管制系统和通信设备,对交通和气象变化进行24小时全天候跟踪,一旦发生异常情况,立即采取紧急措施。
英特尔(Intel)公司日前与汽车电子界的著名厂商合作开发车载奔腾处理器计算平台。该公司半导体产品部副总裁Ron j·Smith指出,汽车计算机技术与办公自动化商务系统、家庭娱乐系统的技术都是电子应用的广阔天地。Intel公司已经开发出应用于车内环境的软硬件系统设计平台,它可用于建立车内系统模型机,装载目前最先进的PC软件和开发车内新的应用项目。
据Intel公司半导体产品部工程师透露,他们正在利用计算机的现有技术,把汽车内的各种系统综合到一个中央计算平台上,并且把重点放在信息和通信方面,其中包括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和无线电数据广播(RDB)通讯平台。首先把各种产品集成到一个通用计算机平台上,然后增加各种已经在PC上开发的功能,各种系统都集中到一个通用计算机平台上。
德国西门子(Siemens)公司开发出由汽车计算机系统控制的汽车通信系统设备,将各种系统集中在一起,装配成一个新型的驾驶台,包括方向盘的转动、踏板控制、汽车导航等各种系统的控制,全部集中在驾驶台上。西门子公司这种汽车电子和计算机系统,是与法国逊马工业公司联合开发的,逊马公司最主要的技术是仪表盘、控制台等。
面对全球汽车通信市场诱人的前景,世界各国著名的电子和通信厂商纷纷投入巨资,加速汽车通信产品的开发和生产,准备在全球汽车通信市场的激烈竞争中决一雌雄。目前,世界各国的电子厂商正在集中力量大规模生产汽车通信系统、导航系统、防撞系统、防盗系统和音响系统等,汽车通信产品的功能将从仅完成单一控制拓展为“汽车通信公路环境”大系统的信息交流和控制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