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喜欢上朗读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lly20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创设情境,激发读书兴趣
  在朗读教学时要营造气氛,创设一定的情境,能够快速激发学生的情感,引发学生读书兴趣。在教学《香山红叶》这篇文章时,利用多媒体播放课件;美丽的香山红叶画面,望着黄栌树上挂着的红叶,让人不由想起“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的唯美绝句,那片片翻飞的红叶,不再是苍凉,而是一场心动,是美丽如初,真挚如初的感觉,梦里的香山红叶啊!学生的情感被这美丽的香山红叶深深地吸引了,学生们都迫不及待的想到文中去了解美丽的香山,学生也由此产生了强烈的朗读欲望,因此这篇课文学生读的也很有滋味。
  二、通过表演让学生爱上朗读
  孩子是天生的表演家,对表演情有独钟。教学中可充分挖掘學生的表演天赋,边表演边朗读。这不仅调动了学生的朗读兴趣,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低年级的课文童话故事较多,这一类的课文可采用此种方式来达到在读中理解,读中领悟。在教学《狼和小羊》这一课时,先要求学生读熟狼和小羊的对话,然后到前边进行表演,效果很好。比如,在教学《奴隶英雄》这课时,要求学生分角色朗读,我首先让学生熟读课文,把人物对话读熟,在进行课本剧表演,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到表演课本剧的活动当中。
  三、读书要有示范
  范读,就是教师示范性的朗读。学生都乐于模仿老师,老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影响着学生。教师范读能让学生感到亲切,能激起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兴趣,我在备课时,总是把课文多读几遍,用心揣摩语速的快慢,语句的停顿与连接,声音的抑扬顿挫,为学生做好朗读师范。如教学《狼牙山五壮士》中班长马宝玉带领战士们走上绝路这一部分时,学生读不出班长的坚决果断,我先让学生抓住文中的重点词语谈自己的体会,然后进行范读,学生很快找到了感觉,读出了班长的斩钉截铁,坚决果断,我的情绪感染了学生,读书声此起彼伏,在动情的朗读中,狼牙山五壮士的精神也感染了让学生。
  四、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让学生畅游书海
  让学生养成动笔的习惯 ,古语有云:不动笔墨不读书。《语文课程标准》也提到要让学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进行朗读。这其实告诉我们,在朗读的过程中需要养成动笔的习惯。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还需要老师不停地进行强化巩固。在具体教学中,我主要分以下几步来施行。
  一是在预习过程中让学生标出自然段序号,并圈出文中的生字新词,借助拼音读正确。这样做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让学生在动口时也动起手来。经过长期的实践证明,这样做既让学生及早掌握生字,又有助于学生通读全文,了解大意。
  二是在初读课文时,让学生画出自己不理解的词句,在初读结束后进行交流反馈,尽早扫清阅读障碍。
  三是在精读文本过程中,画出自己感受最深的语句,并反复诵读,在感悟的基础上积累语言。
  四是学完一篇文章后,让学生把文章中精彩的语句摘录在笔记上。
  五、多种方式去指导朗读,让学生乐在其中
  小学语文教学以读为主,但是不能单调的去读,这样学生会产生厌烦心理,所以在教学时要根据课文的不同类型和学生的年龄特点,可采用齐读,个别读,小组读,表演读,开火车轮读等多种形式的朗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乐在其中。我在教学中尝试街力读。课堂上,学生自由读文或齐读课文时总是有个别学生不参与,针对这一现象我就用接力读,来完成读课文,每个学生都参与进来,看谁的注意力更集中,读的更认真,在教学《军神》一课时,医生沃克和刘伯承俩人的对话,我让多个学生组成对子来完成,每对学生都不示弱,学生们进自己所能将沃克医生的冷傲和刘伯承将军的镇定自若表现的淋漓尽致。这种做法,同学们都很喜欢,生怕错过展示自己的机会。学生朗读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对朗读的兴趣就更浓厚了。
  六、让孩子插上想象翅膀爱上朗读
  激发想象,丰富文本。可以引导学生从被朗读主体的动作、神态、语言,从耳听、鼻嗅、口尝、手摸等方面多角度想象,体味文字背后的画面、蕴涵的不同情感。如《 飞吧!你飞吧!》一课, 这篇课文的对话较多 ,我让学生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表情去揣摩人物的内心世界。让学生懂得不同的人物,要读出不同的语气,比如,小萝卜头看到一只飞虫,要用惊讶的语气去读,同时也要读出渴望自由的心理。“不把课文读熟不开讲”这是著名特级教师多年坚持的教育信条。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既是语文教学首要任务,也是学习语文的基本任务。因此,要想使学生读的有感情,首先要把课文读书,我经常对学生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只有这样才能达到读书效果。
  七、多元评价让学生读出自信
  有人说:“赞美如同阳光”教师对学生的朗读做出鼓励性评价,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树立起他们的自信。因此我评价学生朗读时 ,时刻注意保护他们的自尊心,用欣赏的眼光,朋友的口吻对学生进行评价。如“你读的真不错,同学们都听得入迷了”“听得出,你读出了自己的理解”“你读的正确,流利,声音在响亮一点会更好”“你读得很流利如果速度在放慢一些情感就能更好的表达出来”。生生评价时,我引导学生:“他的朗读好在哪里,你要向他学习什么?”也可以让学生自我评价,如一位学生读完课文《二泉映月》后,我请他自我评价他说 :“我认为我读得还是挺有感情的,但声音比较轻。”我说:“再读一遍好吗?这次你肯定能读得更好。”他又读了一遍这一回又响亮又有感情,同学们用掌声祝贺他的成功。除此之外,也可以让学生下位找自己的伙伴读或是在合作小组中读,互相评一评、议一议。有听众、有评价,在这样轻松、自由的环境中能表现自我,能够与同伴们交流,学生的朗读兴趣会越来越浓厚。
  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既是语文教学首要任务,也是学习语文的基本任务。因此,要想使学生读的有感情,首先要把课文读书,我经常对学生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只有这样才能达到读书效果。
  新课程标准中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让我们在语文教学中一起践行课程标准,一起重视朗读吧!让学生们从心底喜欢上朗读。
其他文献
小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情感,而知识的掌握,往往需经历一个探究与领悟、思考与内化的过程。在教学中,教师有意识地设置疑惑,或创设具体生动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将有助于他们在一种高涨激动的情绪中深研细究,去伪存真,印证思维。  一、于新旧知识矛盾冲突时,存疑探究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教师通过创设问题情境,使新旧知识之间或学生新旧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成为学生认
期刊
一、标枪投掷步各步技术的概述  投掷步的步数一般有四步或六步,也有五步或七步,本文以四步投掷步为例进行分析。标枪投掷步动作过程是指从人体持枪,面对投掷方向直线助跑结束后左脚踏上第二标志线右脚迈步开始(右手投掷为例),至最后一步左脚(第四步)落地为止。在目前的投掷标枪技术教学中,往往把投掷标枪的完整技术划分为助跑、投掷步、最后用力三部分进行分解教学,然后将这三部分组合进行完整教学。但是,在教学实践中
期刊
在一节好课中,闪光的东西是最美的东西、最有价值的东西,也是最能让学生印象深刻的东西。每篇文章都有其闪光的东西, 但每节课的时间是有限的,将课文中闪光的东西教给学生。那么,一节好课可以有哪些闪光点呢?现我归纳为以下几点。  一、导入  “好的开始是成功一半”,好的導入语,会使课堂教学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一位教师在在《海水为什么是蓝的》这篇课文时,他在导入新课时问了学生两个问题:“你认为海水是什么颜色
期刊
在忙忙碌碌中,一个学期的工作接近尾声了,从9月份哭哭啼啼来幼儿园的小朋友们马上又长大了一岁。看着这些可爱的孩子们,不禁回想起一学期来与他们共同生活、共同收获的点点滴滴。这个学期我们班的主要项目就是研究马可笔,以前我自己也从来没有接触过这样的美术工具,在這半年中我和小朋友们一起研究,一起学习,一用自己各种感官去接触马可笔,首先,马可笔有许多种:棒棒彩、油画棒、彩铅、油性彩铅等。  一、神奇马可笔  
期刊
“薄弱学校”改革探索无数,方法无数。阅读相关文献,不难发现有关“薄弱学校如何发展壮大”文献不胜枚举,侯妹来在《薄弱学校存在的问题及其改造对策》提出薄弱学校的发展之路在狠抓常规管理,提升教学质量,塑造一支高素质的学校领导团队和师资队伍,加强教育教学改革,走特色发展之路。“薄弱”学校的根源在哪里,寻求原因,结合自身的情况,探索适合自己发展的一条路。  一、“薄弱”学校弱在何处  一是学校办学情况复杂,
期刊
一、当前特殊教育学校图书馆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一,我校成立于1991年,是以招收视力障碍、听力障碍、肢体障碍三障合一的中等专业学校。学校图书使用率不高,其主要原因在于为特殊教育教学提供适合其特点和需要的教材、书籍严重匮乏。适应时代发展的适合残疾学生这个特殊群体的能满足他们求知欲和丰富他们知识面的书籍少之又少。简单的管理思维让学校图书馆维系着一借一还,等人上门借书,等人上门还书的局面。制约了教师和残
期刊
长期以来,教师职业被称为“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人们还有太多的美誉:“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燃烧自己,照亮他人的蜡炬”……在这样的光环下,教师不再是以往的“臭老九”,教師职业越来越得到人们的羡慕和青睐。而真正走进这个职业,却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一、对教师职业幸福感现状调查  据2005年10月12日《中国教育报》报道:有47.6%的教师认为压力比较大,34.6%的教师认为压力非常大。另外
期刊
一、提供丰富的操作材料,激发幼儿活动兴趣  《纲要》强调:“提供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为每个幼儿都能运用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提供活动的条件。”这说明材料与幼儿科学探索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材料是是幼儿活动的物质支柱,幼儿通过与材料的相互作用,可获得多种经验,使身心各方面能力得到发展。  (一)选择游戏化的探究材料,激发幼儿的探索欲望  教育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在科学
期刊
软笔书法其实就是毛笔书法,毛笔书法艺术是我国汉字书写的一种传统形式,是中华民族艺术百花园中的一件瑰宝。这种艺术形式深受我国历代人民的喜爱,也被世界各国人民所欣赏。在新一轮中小学课程改革中,小学从三年级至六年级开始安排毛笔书法课,并配有毛笔字教材,对毛笔书法教学规定了明确的目标,使毛笔书法得到了发扬和传承。下面结合我的教学经验,谈谈几点小学阶段书法教学的看法。  一、工具的选择很重要  俗话说“工欲
期刊
所谓“预设”,即预先设定教学方案,可简称之为“教学预案”,包括教学目标,重点、难点、程序、方法以及板书设计、教具准备、评价办法、作业布置等诸多内容;所谓“生成”,是指教学过程中,由于生与生、师与生的对话交流,思想碰撞所突然萌生的一些闪念。数学教学活动中预设与生成是相互依存的,没有预设的生成往往是盲目的,而没有生成的预设又往往是低效的。因此,新课程背景下,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