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和课改方向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15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计算机应用基础”这一门课程在中职课程中是一门必修的基础课程。它在中职课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社会对计算机技术人才的需求量不断增加,计算机理论知识过硬,技术操作熟练,是社会需要的现代人才。在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中,还存在着一些教学发展的问题,中职中的学生计算机水平参差不齐,学生的实践课程缺乏,传统教学中教师主导性使学生的学习比较被动。针对这些问题,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应对“计算机应用基础”这一课程进行课改,以促进学生积极学习,提高课堂效率。
  关键词:计算机应用基础;问题;课改方向
  中图分类号:G63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0)08-0131
  随着技术的进步、科技的发展,网络通信技术越来越发达,国家对教育方面也越来越重视,教育是培养国家高素质人才和国家栋梁之才的重要途径。“计算机应用基础”作为中职课程中一门必修的基础课程,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应该以正确的态度对待这门课程。中职学生的学习基础比较差,对学习缺乏积极性与主动性。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适用于学生的学习,不利于学生的学习与发展。在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计算机技术也在不断的发展与创新,教师在教育中应紧跟时代发展的潮流与时俱进,不断在课程教学中改变,找到适合学生学习的方法,树立学生的自主意识与创新意识,让教师和学生共同进步,提高学生对学习的乐趣,让学生全面发展,早日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一、“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师主导性教学使学生被动学习
  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有些教师还没有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在课堂中仍以教师为主导地对学生教授知识。这种教学方式使学生处于被动的学习,不利于树立学生的自主性学习,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新课程的改革与发展下,教师应逐渐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翁,这样有利于学生个体的发展。教师也应善于发现每位学生的闪光点,对学生因材施教,让每位学生更好地学习“计算机应用基础”这门课程,使其对这门课程产生兴趣。
  2.学生的计算机水平参差不齐
  相比于其他的课程,很多学生还是喜欢“计算机应用基础”这门课程的。这门课程是以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动手能力操作性比较强,有些学生喜欢对上机的操作,因此对课堂注意力集中,对这门课程也是自然而然地能够学习好。还有一部分学生把计算机技术这门课程当成一种娱乐的课程,把上课实践练习的时间用来玩游戏,时间一长,有的学生对学习这门课程的兴趣性就降低了,造成对这门课学生成绩参差不齐的现象。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加以管理,让学生端正自己的学习态度,不要把上课的时间浪费在玩游戏上。
  3.學生实践课程缺乏
  “计算机应用基础”这门课程在中职所有课程中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是一门操作性比较强的课程。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课程中,教师忽略了这一点,学生的理论课程时间比较长,缺乏实践时间。理论课程比较枯燥乏味,造成学生注意力分散,实践时间的缺乏使学生的动手操作时间变少,学生对上机课程不熟悉,长此以往,就会造成学生对这门课程缺乏兴趣,不利于学生的综合发展,对于教学课堂来说也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针对这种实践课缺乏的情况,教师应及时做出改变,不应只以理论为主。为了学生更好地学习,学校和教师应多增加实践课程,以便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不断提高其运用计算机的能力,以及增加其对这门课程的兴趣。
  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的课改方向
  1.课堂教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实践课程
  现在有很多中职教师对于“计算机应用基础”这门课程,在上课时把理论与实践分开讲授。在多媒体或黑板上先把基础知识讲解完,让学生记下笔记,之后再进行上机操作。这种方法会让学生产生眼高手低的现象,学生对理论知识听懂了,但是实际操作的时候却不如人意。教师应改变这种理论与实践分开讲解的方法,将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在上机操作的同时让学生记下理论知识,这样既有利于对知识点的理解,同时也可以提高课堂效率,让学生主动学习,增强动手实践的能力。
  2.改变教学方法
  传统的教学方法是不适用于现在的教学的,单纯的“教师教,学生学”不利于提高课堂质量。要想使每位学生深入课堂中,教师可以借用多媒体的同时与自己的专业知识相结合,制作出一份专业的PPT文件,对学生结合实践进行讲解,充分利用多媒体的作用,教师一边授课讲解,一边演示操作。讲解完重要知识点后,教师可以给学生自由发挥的时间,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可以制作一张新年贺卡,flash动画,建立一个介绍自己的网站,处理一些自己的照片等。这种方式可以让学生增加上机操作的时间,增强动手能力,培养自己的思维能力,有利于创新思维的发展,增加对这门课程的兴趣,提高课堂效率。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使社会竞争日益激烈,学生要想在竞争的社会中更好地生存下去,应不断创新自己的思维能力。教师也应改变在课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不断地学习新的知识与技术,给学生带来更好的课堂,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1]徐继红,沈军彩,娜日,周玲玲,李先桂.“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和课改方向[J].计算机教育,2009(10):24-25 36.
  [2]李彩霞.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的问题与对策[J].宁夏教育,2016(4):50-51.
  (作者单位:甘肃省定西工贸中等专业学校748100)
其他文献
2017年金秋9月,我有幸随湖北文史档案考察团,赴加拿大、美国进行交流访问.期间,我们专程拜访了中国人民的老朋友,享誉国际新闻界的大师西默·托平、奥戴丽·朗宁·托平夫妇.r
期刊
中国资本市场几十年来,规模不断的扩大,制度不断的完善,已经成为了世界资本市场举足轻重的角色。但是,中国的资本市场与欧美日等发达国家相比,制度尚且不够完善,而由于中国特别的经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线上教学成为近段时间常态.怎样才能把居家学习落到实处,值得我们深入思考.本文以笔者的一节复习课为例,以议题式教学为中心,结合线上线下资源打造高
根据萨珀的职业生涯发展理论,中职学生正处于职业生涯的探索阶段(15-24岁),在这个阶段里,中职学生开始思考职业问题,萌发出职业意识,逐渐产生职业意向和对职业发展的预期,将此阶段作
摘要:疫情让网课提早以全覆盖的姿态进入教师与学生日常的教与学,引发了教师对疫情背景下提升小学语文网课教学效果的思考。笔者从“培训解锁网课技能,督导提升教学效能;改变课堂教学模式,实现线上课堂华丽转身;丰满网课细节,调控网课学习氛围”三方面来阐述观点。  关键词:疫情背景;语文网课;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0)08-0134  突如其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