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教学问题及对策

来源 :速读·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6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课标对高中语文教学的要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教师的作用是引导学生进入课堂进行学习,学生是课堂的主人,通过课堂教学的互动交流,让学生有获得感,学生语文综合素质得到提升,从而构建优质高效课堂。这种教学理念是对传统教学的颠覆,是对传统教学“满堂灌”的“扬弃”,教学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课堂学习有所获得,使整体素质有所提升。学生和教师在平等的教学氛围里互动交流,构建和谐的教学环境,方能够让学生敞开心扉,发散思维积极探究,只有这样才能够构建优质高效的高中语文课堂。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问题;对策
  一、针对高中语文教学不足的分析思考
  首先,学生缺乏学习语文的兴趣。高中阶段的语文教学没有引起学生足够的重视,部分学生总是认为语文能力是通过长久的学习积累起来的,语文是自己使用的母语,日常生活中随时都在使用,无论怎么学习,提升幅度都不大,只需要在考试以前进行简单的复习就可以了。因此学生对语文学习缺乏兴趣,将多数时间用在了其他科目的学习上。
  其次,应试教育带来的升学压力影响了学生静心学习语文的精粹。虽然素质教育一再被强调,然而要将根深蒂固的应试教育完全变成素质教育却不是短时间内可以实现的。高中生面临巨大的升学压力,而学校则面临着升学率这一巨大的竞争压力,这就导致学生学习语文时的重点成了钻研解题技巧,部分学生甚至将各类型的参考资料作为教材,殊不知语文教材中那些经教育界行家里手精挑细选的文章,岂是那几本简单的参考资料就可以取代的?这种完全抛弃精华的学习模式根本不能真正帮助高中生提高自身的文学素养。
  另外,传统教学模式,导致学生失去问题意识。语文课堂教学,从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其教学模式相差不大,变化不多,学生一般在教师讲授、分析下,对语文学科知识进行学习、运用等。以教师讲解为主,根本不需要学生存在“问题意识”,学生只需要在教师指导下死记硬背语文知识,获得高成绩即算完成语文学习任务。当然,个别学生有问题想问,也多不敢问、不去问,最后失去提问题的勇气,导致课堂教学中学生被动学习,没有问题意识。
  二、高中生语文教学问题解决策略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是思维的开端、智慧的窗口、发现的基石,是打开科学之门的金钥匙。一个富有探索性的问题可以激起学生强烈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学生无法运用所学来解决问题时,便会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激起参与学习的主动性。因此,教师此时开展探究活动往往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在教学中我们要深入研究提问艺术,在适当的时机提出恰當的问题,以引起学生的主动思考与积极思维,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二)因材施教,分层教学
  发展性教学理论认为:差异是一种资源。因此,作为教师,我们要尊重差异,充分利用好资源,让每一名学生都能利用自己的优势,在其自身的最近发展区域得到充分的成长与发展。在充分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基础上,进行仔细的观察和分析,根据学生学习语文的功底、兴趣发展方向以及思维模式,在语文教学中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层次或小组。在教学中,我通常把语文基础扎实,接受知识快,求知欲望高的学生称之为“高飞生”;把语文基础较好,非智力因素差,有着较大的潜能和进步空间的学生称之为“奋斗生”;把语文基础较差,非智力因素较差,认知能力也较差,接受知识比较困难,感觉学习压力大的学生称之为“基础生”。青春期的学生自尊心都很强,为了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激发学生的上进心,应该进行教学分层。在教学中,我们要根据学生现有的状况,遵循隐性原则的同时也要遵循动态原则,适时地进行调整,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促使其发展。
  (三)运用多媒体简化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其在教学领域中的运用,多媒体已经为课堂的有效教学开发出另一全新的广阔空间。教学者可以利用投影仪、视频播放、PPT等增加课堂的知识内容含量,将课文以动态和富有美感的形式展现在学生眼前,让学生增加对语文的兴趣,对其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但是究竟要怎样使用多媒体才能更有效,这是一个值得广大教学人员深思和探讨的问题。比如,在李清照《醉花阴》这一学习内容的时候,教师通过多媒体将诗词重点字词含义与作者写作背景采用直接的展示方式,没有给学生留有思考的空间,多媒体只是作为一种总结展示的工具,它的功能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若教师能够在讲解同时,进行问答结合的方法,引导学生进行归纳,然后再有层次的将相关归纳性的内容利用课件展示出来,得到的效果会更好。一堂多媒体语文课程需要用到多种教学媒体,因此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学科特点对知识进行合理安排,突出优势所在,进行有效的整合,才能将其功能较大程度的优化,进而实现教学效益的提升。
  (四)教师引导学生增加课外阅读积累
  语文学习重在积累,多读书是培养学生语文兴趣的关键。笔者认为引导学生多读一些世界名著感受经典作品的艺术魅力。读的时候,教师要引导学生注意力集中,口、眼、心并用大脑也要跟着思考读到好的地方要记忆多借鉴名家作品的优点,当经过了大量阅读之后学生的阅读兴趣会大增。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两者相辅相成不可分割。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读的过程中多写随笔、读后感。在读的过程中也可以模仿一些作者的写作风格不断地博采众长较终形成自己的一套写作风格。写完作文之后,一定要注重修改,从段落到结构,从字词到句子都要认真修改,时间一长学生的写作水平一定会有大幅提升
  三、结束语
  高中语文教学不仅仅是教或者单独的是学,教学课堂的有效性需要教师和学生一起努力才能达到。教师和学生都要将主导和主体的角色做好,勇于创新,这样课堂上才会将二者的思想感情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才能真正地到达享受课堂生活的目的,较终才会实现课堂有效教学的目标。
其他文献
摘 要:隨着我国教学体系改革的不断深入,素质教育越来越受人们的重视。在初中教学中为了使学生有一个良好的全面的发展,目前把体育教育也列为了重点教学科目。那么如何提高初中生对体育教育的学习兴趣和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就成了教学的重难点。下面本文就如何提高学生在体育教学中的主动参与性展开讨论,并提出对应策略。  关键词:初中体育;学生;主动参与;提升策略  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一般都认为只有文化课才是初中生
摘 要:初中数学游戏教学是当代教学研究的热门问题,通过游戏与教学的结合不仅可以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同时增强了其对知识的理解力。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游戏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初中数学教师应该在教学中合理的应用数学游戏,从而有效的提升初中数学的教学效率。本文深入分析了初中数学中数学游戏的应用,并针对初中数学中数学游戏的参与价值进行了深刻探讨,以推动中学数学教育改革发展。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
经过几年的办学实践与思考,我们深切体会到学校内涵式发展的主渠道应该努力在文化建设上做文章,在特色铸造上下功夫,在教师专业发展上求效益。  一、提炼学校文化,促进学校高远发展  学校文化是指教育教学活动所建立起来的价值观念及其外化形式,分为有形文化(建筑、组织、制度等)和无形文化(一训三风、行为方式、思维习惯等)。而一训三风作为学校的观念文化和管理文化在学校文化建设中起到核心作用。为此我们积极挖掘学
摘 要:体育课程需要不断创新才可以维持活力,社会不断发展,对体育教学要求提高,体育教学应不负众望,积极创新。教育水平不断提高,创新小学体育教学方法,通过体育锻炼,有利于强化小学生身体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多方面全方位人才。所谓‘文体不分家’小学生的体育课堂对学生来说是增强体质的一节课,但是很多学生并不重视,认为仅仅是放松的,所以提出体育教学内容非常重要,应提高学生重视程度,激发兴趣。  关
摘 要:在我国语文教学体系中,高职阶段的存在有其特殊性。当前高职学生语文学习在基础方面、认识方面、理解方面等还存在一些问题。要培养高职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可从继续提升其语文基础知识水平、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健全以能力为导向的考核评价机制等三个方面着手推进。  关键词:高职语文教学;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培养  高职阶段语文教学不同于国家基础教育中的语文教学,其主要目的在于进一步
摘 要:在高中教育阶段,地理知识学习非常关键,是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基本环节,教师要逐步的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索,奠定坚实的知识基础。在地理问题式教学环境下,教师要导入多元化的内容和形式,激起高中生的问题意识思维,让学生更加深入的探究思索地理知识,提高课堂学习的效率,保证地理教学质量。学校与教师要密切交流沟通,以学生为主体,制定最严密的教学策略,实现高中生知识能力的全面提升。  关键词:高中地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