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中的点滴感悟

来源 :无线音乐·教育前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hanhan5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82(2015)03-068-01
  一、教师不能只为成绩而教
  时间过的真快,一转眼我已经站在讲台上十几年了,这十几年里我从一个经验不足的年轻教师成长为一个具有一定经验的中年教师,对数学教学也渐渐有了一套自己独特的方法。我所在的学校是一所一级达标学校,但可能是这所不大的城市中有几所好一级达标学校的缘故,我所在学校的学生生源不都是非常优秀,特别是文科生,为了让他们能够在解题中尽快找到思路,我在平时的教学中总喜欢对每一种类型题进行归纳总结,列出常规的解题方法并让学生背起来,课堂上的讲解也都以常规法为主,很少去挖掘其他方法,除非那节课的容量较小,渐渐地学生的方法也越来越单一了,有时明明用其他方法很快能解出的题目他们也是绕了一个弯才出来,我明白这种情况的责任在我,但由于我的教学成绩不差,所以一直没想过要进行改变。这几年学校一直在提倡问题教学,要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这段时间我一直在思考我的教学方法:这样教真的可以吗?他们解题都循规蹈矩,别出心裁者很少,缺乏探索精神,这样下去将来会有很大的发展吗?哈佛大学之所以走出那么多世界著名的科学家,最主要的一条就是学生很少有按“标准解法”解题的,甚至连标准答案都不顾及,学校也鼓励他们这样做……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告诉我们:世界上没有什么事是绝对的.学生的个体差异很大,如果我们都用统一的框框框住他们,那就相当于剪断他们飞翔的翅膀,后果可想而知,我现在才知道我们教师的教育观有多重要,我们身上的责任有多重!
  二、数学课堂应追求实效
  在数学教学中,好的问题情景创设能拨动学生思维之弦,激发求知欲,唤起好奇心,但如果为了满足于热热闹闹的场景而设置情景,那么这样的情景设置与否就有待商榷了。
  我曾经听过一节不等式课,为了说明不等式(a+m)/(b+m)>a/b(a,b,m都是正数且a  a克糖放到水中得到b克糖水,浓度是多少?在糖水中又增加了m克糖,此时浓度是多少?糖水变甜还是变淡了?
  固然,通过这样的情境创设,学生很容易理解上述不等式的“合理性”,但是,这种“现实情境”毕竟代替不了对不等式的证明,尤其不能代替学生代数基本能力的培养。如果数学教学仅仅满足于这种数学公式和结论的情境解释,那么数学教学将停留在情境的表面,学生无法从具体思维进入数学理解的较高层次。
  创设情境不能为创设而创设,如果课堂上一味追求热热闹闹的场景,生动的教学活动而把数学的知识和方法放在次要的位置,那么这样的教学就会本末倒置。因此,要警惕和避免让绚丽多彩,牵强附会的情境冲刺课堂,要凸显教学的实用性和实效性,科学合理地创设教学情境,让情境创设服务于课堂。
  三、数学教学中应渗透情感教育
  众所周知,人是有情感的,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的体验。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与该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密切相关,当客观事物符合人的需要时,人就表现出肯定的态度,产生满意、愉快、赞赏、尊敬等内心体验;反之,就表现否定态度,产生憎恨、不满、忧虑、愤怒、恐惧、羞耻等内心体验。在现实生活中,它的内涵具有更广泛的意义,包括着人们极其多样的心理生活领域,我们称之为情感领域。
  情感教育即情感领域的教育,它是教育者依据一定的教育教学要求,通过相应的教育教学活动,促使学生的情感领域发生积极的变化,产生新的情感,形成新的情感领域的过程。善于运用情感教育于数学教学之中,不仅是对数学教学工作更高层次的要求,也是当前数学素质教育的需要。
  从教学论的角度看,传统的数学教学忽略了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作用。课标强调:在教学方面,不仅有知识的传授,技能的培养,同时还要有情感的交流,即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情感目标。事实上,学生也渴望平等和被尊重,希望老师既是“良师”,更是“益友”。这势必要求打破传统的师生关系,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以适应新形势下的教学要求。心理学家尤利·巴班斯基说:“情感状态总是和内心感到激动,有反响、同情、喜悦、愤怒、惊奇和许多别的情绪相联系着。正因为如此,注意、记忆、理解某事物的意义,在这种状态下由个人深刻的内心感受而使体验丰富起来,这些内心感受使上述认识过程加紧进行,并因此更能有效和高质量地达到目的。”数学教学也不例外,没有人的情感就没有、也不可能有对数学学习的热爱及对数学真理的追求。毫不夸张地说,情感是数学教学中的润滑剂、催化剂。
  成语“爱屋及乌”比喻爱一个人会连带到他有关的事物。同样,如果学生对老师产生良好的情感,则一定会迁移到这位老师所教的学科中,形成一股积极的教育力量。因此,教师应当从思想、生活、学习上关心学生,了解他们在想什么,需要什么,有什么困难;了解他们的生活习性、学习特点和兴趣爱好,建立如桥的师生关系,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 。尤其是差生,他们由于成绩差,长期被自卑所困扰,教师应当更多地注入爱的甘醇,使他们的心理保持平衡。在教学中,我对差生从不歧视、讥笑、挖苦,相反,他们有困难,我热忱帮助,他们有进步,我即使表扬,使他们总是生活在“希望”之中。
  苏霍姆林斯基说:“热爱孩子是教师生活中最主要的东西。”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一旦教师的真情被学生所理解,教师对学生真挚的爱,就一定能化为学生学习的内在积极因素,产生有效的“正迁移”,变为学习的动力。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教育系统电教设备、技术日趋完善,它作为数学教学的必要辅助手段。把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结合起来,既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又是优化数学课堂教学的需要。把信息技术和数学教学的学科特点结合起来,借助信息技术手段通过图文并茂、声像结合的良好效果,便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升学生观察及听辨能力,对顺利实现素质教育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多媒体 教学 小学 数学  在小学数学教
摘 要:在游戏中认识音符、了解音阶的排列顺序、感受音的高低、长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根据不同年段学生的特点,探寻不同的教学方法。由浅入深的学习,看一看、画一画。先听后唱,机动灵活的驾驭课堂,将识谱教学贯穿始终。  关键词:“玩”中“学” 识谱能力 识谱方法 有效途径  中图分类号:G623.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82(2015)03-061-01  众所周知,乐谱是记载音
中图分类号:G623.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82(2015)03-057-02  《语文课程标准》中规定:小学语文低年级识字教学要让孩子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认识常用字1600——1800个。因此,识字教学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教学的难点。为了完成这一目标,我们的教学不仅要培养孩子们的识字兴趣,还要教给他们识字的方法,培养识字能力。那么,如何让识字成为孩
期刊
摘 要: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顺应素质教育发展的需求,变革思想品德课教学模式势在必行,在此背景下探究活动课进入了思想品德教学中。通过创设质疑情境、合作讨论探究、总结实践探究的三步式探究教学模式的实施,让学生获取了知识,树立了信心,体验了乐趣,提高了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创造能力,使素质教育理念落到实处,为中学思想品德课教学改革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关键词:思想品德 探究活动课 创造力发展  随着新
摘 要:识字教学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点,为了给将来的各科学习打好坚实的基础,识字是低年阶段的一个重中之重。教师要在识字课堂中创设不同的教学情境,让学生能够积极地参与到这个情境之中,并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下学习生字,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兴趣 自主 拓展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低年级教学的重点。识字,历来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点、难点,参加工
摘 要: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深入发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呈现出积极向上的良好态势,公民道德建设迈出了新的步伐,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日益深入人心。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与体现时代要求新的道德观念相融合成为我国道德建设的主流。但在社会的一些领域和一些方面,道德失范现象仍然存在,极端个人主义、拜金主义有所滋长,道德建设面临着许多挑战。社会不良风气或多或少影响着校园,而学生难以辨别真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