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恐怕没有什么俱乐部的头衔能超越它——其成员曾身居高位,身处美国权力的中心;他们互为劲敌,之后又能互相扶持,团结一心。这个俱乐部分享着只有过来人才懂的秘密,努力将美国梦代代传承。近日,美国《时代》周刊节选了由南希·吉布斯和麦克·达菲共同撰写的《总统俱乐部》一书部分段落,向读者展示了美国在任总统和各位前总统的特殊关系。
为了制作竞选宣传片《我们走过的路》,奥巴马的团队费尽心思——请来奥斯卡最佳导演奖得主戴维斯·古根汉姆操刀,影帝汤姆·汉克斯为影片做解说。但这部纪录片中,真正的明星并不是寻求连任的奥巴马本人,而是他的“前辈”比尔·克林顿。
视频时长17分钟,克林顿出现了四次。他眯着眼,提醒人们记住奥巴马在挽救经济、汽车业、医改以及外交方面取得的成就,还时不时举起手指强调语气。然后,他提到了奥巴马向海豹突击队发出命令,击毙本·拉登的事,“当我看到新闻的时候,心里多希望那个(下达命令的)电话是我打的。”
在对克林顿和奥巴马之间的“爱恨情仇”略知一二的人看来,现在的情形就像一部反转剧。过去31年里,美国民主党就出了这两位总统,所以两人既是对手,也是盟友。2008年大选时,克林顿嘲笑奥巴马的履历完全是小儿科,奥巴马则反击克林顿任期内没有做出任何贡献,纯属浪费机会。奥巴马入主白宫后,“克林顿派”变成了一个贬义词,用来形容不够大胆、过于细枝末节或太政治化的想法。
克林顿和奥巴马互相较劲的核心在于:时值美国国内保守情绪浓重,拯救自由主义成了民主党的复兴之路,究竟谁会因此而被铭记——是出生于热血婴儿潮一代的克林頓,还是冷静的法学教授奥巴马?尽管最近两年来奥巴马与克林顿努力修补竞选中产生的裂痕,拼凑出一种亲密的合作关系,但一位党内人士仍用“互无好感”来描述他们之间的关系。
如今,克林顿对奥巴马的政绩不吝溢美之词,两人重塑的良好关系为“我们走过的路”这句话注入了新的意义。新一届大选背景之下,摒弃前嫌、和解互助成为必要。无论历任总统的政策、性格多么相左,他们始终是这超级俱乐部中的一员,旁人无法体会的经历将他们联系到了一起。
哈里·杜鲁门曾感叹:“没有什么会像与前任政敌对话那样贴心了。”当代总统们的表现就是最好的例证。当克林顿与奥巴马握手言和时,他同时也向布什家族伸出了橄榄枝——与老布什同游,陪小布什募款,甚至还陪同老布什夫人芭芭拉·布什参加贝蒂·福特(美国前总统杰拉德·福特的夫人)的葬礼。
美国宪法或规章制度中并没有“总统俱乐部”的字眼,这个组织却不是虚拟的概念。1953年1月20日,在艾森豪威尔总统发表就职演说的典礼上,杜鲁门在平台上迎接胡佛时建议:“我想我们应该建立一个前总统俱乐部。”胡佛欣然回应:“如果你做主席,我就做秘书。”
那时,“总统俱乐部”还只是萌芽概念,没有实体机构。有时候,时任总统会向前任总统讨教,但是除了分享战争故事,前总统可以帮的忙很有限。如今,在名人光环闪耀的时代,总统不仅更受重视,而且一个比一个长寿,加之他们是唯一深谙这份工作的一群人,因而即便离任很久仍能具有无可匹敌的影响力。
在肯尼迪即将宣布对古巴实行军事封锁的早晨,他给自己的前任艾森豪威尔打电话征询意见。“猪湾事件”事件后,肯尼迪邀请艾森豪威尔前往戴维营。在传记《艾森豪威尔:士兵与总统》一书中,作者史蒂芬·安布罗斯透露,这次会面中,两位总统边散步边交谈,头还不时靠在一起,但实际上,艾森豪威尔当时一直在责骂肯尼迪。尽管肯尼迪此前曾批评过艾森豪威尔,甚至连后者喜欢打高尔夫球的爱好也被他说成是“过度沉迷”,但那时的他却承认:“如果不做几个月总统,没人知道这活有多难干。”
另外,克林顿曾深夜打电话给尼克松,讨论美国与中国、俄罗斯的关系,并咨询如何支配宝贵的总统时间;在海豹突击队击毙本·拉登之夜,奥巴马在通知其盟友前先打了两个电话,一个给小布什,一个给克林顿。
总统俱乐部不光入门门槛高,规矩也很严,例如,总统之间要保持联络,但绝不能向媒体透露任何有关俱乐部的消息。白宫旁边的一栋四层小楼专供前总统们使用,俱乐部里还陈列着不少纪念品,比如前总统林登·贝恩斯·约翰逊送给艾森豪威尔的一对印有总统徽章的黄金袖扣。约翰逊曾对他的前辈说:“你是唯一与杜鲁门一样,可以合法佩戴这副袖扣的人。不过若你仔细看,上面并没有标注区分‘共和党’或‘民主党’的字样。”
总统俱乐部最神奇的一点就是不分党派。不管各位前总统的政见多么大相径庭,他们在辅佐现任总统面前,都是倾其所有。奥巴马就职演说之前,布什当着全体总统俱乐部成员的面对他说:“我们希望你成功,不管我们是民主党还是共和党,我们都深爱这个国家……在椭圆形办公室工作过的我们,都明白这个办公室的需要超越个人需求。”
卸任后的总统常会婉拒各种邀约:露面捧场、资助各种事业项目等。但他们会保持彼此间的信息沟通,甚至健康状况。最近,他们还私下发行了一套包含所有成员的影集,并互相签名留念。成立这么多年来,总统俱乐部喜忧共享,尽管他们对奥巴马没有特别的爱,但每个人还是以自己的方式来帮助现任总统。
1、 小布什:沉默是金
俱乐部有个明显的优势:总统间秘密共享。
艾森豪威尔曾给肯尼迪演示,如何最快地将撤离直升机召集到白宫草坪;约翰逊指给尼克松看,哪里安放录音器;克林顿的敬礼规范是从里根那儿学来的——1992年总统权力交接期间,两人在里根位于洛杉矶的办公室里勤加练习;在伊拉克战争前,小布什请教克林顿,怎么做有说服力的演讲。
临近与奥巴马的权力交接时,布什承诺会尽其所能来保证顺利成行。经济问题依然是重头戏,布什相当认真地对待白宫各种仪式。其实早在2005年,小布什就给奥巴马做了指点。当时正准备宣誓成为议员的奥巴马访问白宫,布什对他说:“你有非常光明的未来,不过以我多年来的经历告诉你,这份工作很艰苦。”一颗政治新星升起,总能吸引四面八方的追随者,小布什警告奥巴马,所以“你要时刻反思”。
对于奥巴马来说,前总统的各种帮助对他来说是有必要的。他是继肯尼迪总统之后最年轻的总统,同时也是继艾森豪威尔总统之后最缺乏政治经验的总统。好在,对法律教授出身的奥巴马来说,吸取各家之长是他的强项。
当选之后,前任总统们都致电祝贺。“他们亲切极了。但是我认为他们都意识到做总统有多孤单……你才是那个最后做决定的人。”这或多或少解释了总统俱乐部成员之间的密切关系。奥巴马希望俱乐部能网罗到所有成员,所以请即将离任的小布什帮忙邀请所有在世的前总统共聚午餐。这个要求让小布什的助手倒抽了一口凉气:“连卡特也要邀请?卡特在小布什执政的8年中,批评我们政府所做的一切。”然而奥巴马还是执意要求卡特到场。
小布什答应了。午宴在紧邻总统椭圆形办公室的一间私人办公室里举行,当选的奥巴马与时任总统小布什、前任总统卡特、克林顿及老布什共聚一堂。席间,各位总统谈论如何应对白宫助手及严密的保卫,如何帮助子女择校等等。卡特总统告诉采访的记者,“我们试图以一种友善而又不是说教的方式向当选总统提供一些经验。”
小布什总统在下台之后,迅速消失于公众视线,以此支持奥巴马总统。他基本上没有对奥巴马的政策提出过任何批评。然而这并不代表布什对奥巴马总统的政策全盘赞同,他之所以选择沉默,是因为他认为这样有助于现任总统放开手脚解决问题。
为了制作竞选宣传片《我们走过的路》,奥巴马的团队费尽心思——请来奥斯卡最佳导演奖得主戴维斯·古根汉姆操刀,影帝汤姆·汉克斯为影片做解说。但这部纪录片中,真正的明星并不是寻求连任的奥巴马本人,而是他的“前辈”比尔·克林顿。
视频时长17分钟,克林顿出现了四次。他眯着眼,提醒人们记住奥巴马在挽救经济、汽车业、医改以及外交方面取得的成就,还时不时举起手指强调语气。然后,他提到了奥巴马向海豹突击队发出命令,击毙本·拉登的事,“当我看到新闻的时候,心里多希望那个(下达命令的)电话是我打的。”
在对克林顿和奥巴马之间的“爱恨情仇”略知一二的人看来,现在的情形就像一部反转剧。过去31年里,美国民主党就出了这两位总统,所以两人既是对手,也是盟友。2008年大选时,克林顿嘲笑奥巴马的履历完全是小儿科,奥巴马则反击克林顿任期内没有做出任何贡献,纯属浪费机会。奥巴马入主白宫后,“克林顿派”变成了一个贬义词,用来形容不够大胆、过于细枝末节或太政治化的想法。
克林顿和奥巴马互相较劲的核心在于:时值美国国内保守情绪浓重,拯救自由主义成了民主党的复兴之路,究竟谁会因此而被铭记——是出生于热血婴儿潮一代的克林頓,还是冷静的法学教授奥巴马?尽管最近两年来奥巴马与克林顿努力修补竞选中产生的裂痕,拼凑出一种亲密的合作关系,但一位党内人士仍用“互无好感”来描述他们之间的关系。
如今,克林顿对奥巴马的政绩不吝溢美之词,两人重塑的良好关系为“我们走过的路”这句话注入了新的意义。新一届大选背景之下,摒弃前嫌、和解互助成为必要。无论历任总统的政策、性格多么相左,他们始终是这超级俱乐部中的一员,旁人无法体会的经历将他们联系到了一起。
哈里·杜鲁门曾感叹:“没有什么会像与前任政敌对话那样贴心了。”当代总统们的表现就是最好的例证。当克林顿与奥巴马握手言和时,他同时也向布什家族伸出了橄榄枝——与老布什同游,陪小布什募款,甚至还陪同老布什夫人芭芭拉·布什参加贝蒂·福特(美国前总统杰拉德·福特的夫人)的葬礼。
美国宪法或规章制度中并没有“总统俱乐部”的字眼,这个组织却不是虚拟的概念。1953年1月20日,在艾森豪威尔总统发表就职演说的典礼上,杜鲁门在平台上迎接胡佛时建议:“我想我们应该建立一个前总统俱乐部。”胡佛欣然回应:“如果你做主席,我就做秘书。”
那时,“总统俱乐部”还只是萌芽概念,没有实体机构。有时候,时任总统会向前任总统讨教,但是除了分享战争故事,前总统可以帮的忙很有限。如今,在名人光环闪耀的时代,总统不仅更受重视,而且一个比一个长寿,加之他们是唯一深谙这份工作的一群人,因而即便离任很久仍能具有无可匹敌的影响力。
在肯尼迪即将宣布对古巴实行军事封锁的早晨,他给自己的前任艾森豪威尔打电话征询意见。“猪湾事件”事件后,肯尼迪邀请艾森豪威尔前往戴维营。在传记《艾森豪威尔:士兵与总统》一书中,作者史蒂芬·安布罗斯透露,这次会面中,两位总统边散步边交谈,头还不时靠在一起,但实际上,艾森豪威尔当时一直在责骂肯尼迪。尽管肯尼迪此前曾批评过艾森豪威尔,甚至连后者喜欢打高尔夫球的爱好也被他说成是“过度沉迷”,但那时的他却承认:“如果不做几个月总统,没人知道这活有多难干。”
另外,克林顿曾深夜打电话给尼克松,讨论美国与中国、俄罗斯的关系,并咨询如何支配宝贵的总统时间;在海豹突击队击毙本·拉登之夜,奥巴马在通知其盟友前先打了两个电话,一个给小布什,一个给克林顿。
总统俱乐部不光入门门槛高,规矩也很严,例如,总统之间要保持联络,但绝不能向媒体透露任何有关俱乐部的消息。白宫旁边的一栋四层小楼专供前总统们使用,俱乐部里还陈列着不少纪念品,比如前总统林登·贝恩斯·约翰逊送给艾森豪威尔的一对印有总统徽章的黄金袖扣。约翰逊曾对他的前辈说:“你是唯一与杜鲁门一样,可以合法佩戴这副袖扣的人。不过若你仔细看,上面并没有标注区分‘共和党’或‘民主党’的字样。”
总统俱乐部最神奇的一点就是不分党派。不管各位前总统的政见多么大相径庭,他们在辅佐现任总统面前,都是倾其所有。奥巴马就职演说之前,布什当着全体总统俱乐部成员的面对他说:“我们希望你成功,不管我们是民主党还是共和党,我们都深爱这个国家……在椭圆形办公室工作过的我们,都明白这个办公室的需要超越个人需求。”
卸任后的总统常会婉拒各种邀约:露面捧场、资助各种事业项目等。但他们会保持彼此间的信息沟通,甚至健康状况。最近,他们还私下发行了一套包含所有成员的影集,并互相签名留念。成立这么多年来,总统俱乐部喜忧共享,尽管他们对奥巴马没有特别的爱,但每个人还是以自己的方式来帮助现任总统。
1、 小布什:沉默是金
俱乐部有个明显的优势:总统间秘密共享。
艾森豪威尔曾给肯尼迪演示,如何最快地将撤离直升机召集到白宫草坪;约翰逊指给尼克松看,哪里安放录音器;克林顿的敬礼规范是从里根那儿学来的——1992年总统权力交接期间,两人在里根位于洛杉矶的办公室里勤加练习;在伊拉克战争前,小布什请教克林顿,怎么做有说服力的演讲。
临近与奥巴马的权力交接时,布什承诺会尽其所能来保证顺利成行。经济问题依然是重头戏,布什相当认真地对待白宫各种仪式。其实早在2005年,小布什就给奥巴马做了指点。当时正准备宣誓成为议员的奥巴马访问白宫,布什对他说:“你有非常光明的未来,不过以我多年来的经历告诉你,这份工作很艰苦。”一颗政治新星升起,总能吸引四面八方的追随者,小布什警告奥巴马,所以“你要时刻反思”。
对于奥巴马来说,前总统的各种帮助对他来说是有必要的。他是继肯尼迪总统之后最年轻的总统,同时也是继艾森豪威尔总统之后最缺乏政治经验的总统。好在,对法律教授出身的奥巴马来说,吸取各家之长是他的强项。
当选之后,前任总统们都致电祝贺。“他们亲切极了。但是我认为他们都意识到做总统有多孤单……你才是那个最后做决定的人。”这或多或少解释了总统俱乐部成员之间的密切关系。奥巴马希望俱乐部能网罗到所有成员,所以请即将离任的小布什帮忙邀请所有在世的前总统共聚午餐。这个要求让小布什的助手倒抽了一口凉气:“连卡特也要邀请?卡特在小布什执政的8年中,批评我们政府所做的一切。”然而奥巴马还是执意要求卡特到场。
小布什答应了。午宴在紧邻总统椭圆形办公室的一间私人办公室里举行,当选的奥巴马与时任总统小布什、前任总统卡特、克林顿及老布什共聚一堂。席间,各位总统谈论如何应对白宫助手及严密的保卫,如何帮助子女择校等等。卡特总统告诉采访的记者,“我们试图以一种友善而又不是说教的方式向当选总统提供一些经验。”
小布什总统在下台之后,迅速消失于公众视线,以此支持奥巴马总统。他基本上没有对奥巴马的政策提出过任何批评。然而这并不代表布什对奥巴马总统的政策全盘赞同,他之所以选择沉默,是因为他认为这样有助于现任总统放开手脚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