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来源 :中外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tiemei1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审美内容是丰富多彩的,学生面对语文课文,不仅仅是一大堆优美的语言文字,也是对美景的欣赏、对美的生活的感受、对美的精神的感悟。然而,长期以来,语文教学虽然不断地进行改革,但以传授知识为主要内容的唯理性教学模式及按“知识点”的条条框框和思考题逐一分析、解答、落实的应试教学模式妨碍了学生对文章美的直觉感知和体验,不能让学生从整体上来感受到美的魅力。如何扭转这种不良现象,切实可行的方法就是在语文教学中自觉地有意识地塑造、建构学生的审美心理结构,而学生的审美心理的建构是要通过审美教育来实现的,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学生的审美素质教育,通过各种审美实践活动来培养学生健全的审美心理结构。
  一、以美启真,提高认识能力。
  以美启真就是“以美的形象去传达真理的内含”。“真”即规律,体现在一定的知识性上。《教育理论》指出:“教学过程是学生求知的过程,是学生把知识转化为能力的实践过程。”而知识的真表现在“世界的真、人生的真,体现在世界与人生的结合之中”。纯粹的知识学习往往具有一定的枯燥性,甚至有些乏味。这时,如果教师的教学手段陈旧单调,那么教学活动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注重运用美的规律,贯彻美的原则,创设美的情境,运用美的手段,把“真”蕴含其中,使学生在美的形式中获得知识,得到美的享受。
  二、以美扬善,增强生活体验。
  以美扬善就是“以美的形象去引导人心弃恶从善,培养完善人格”。《伦理学》指出:“善就是人类在实践活动中所追求的有用的或有益于社会的功利价值。”只有符合社会道德规范的行为才是善的行为,这就体现出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道德观的问题。运用美的形式传达善的内容,可以避免枯燥乏味的说教,通过感性的形式潜移默化的对人产生影响。而语文教学总的要求之一就是解决人们世界观和人生观的问题,“就是进行伦理道德和法律法规的教育,就是要求人们学会按照社会发展的需要,按照社会行为规范的要求去做人、做事。”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只有运用美的形式,把善的内容蕴含其中,去影响、感染、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和道德反思,让学生通过美的形式获得道德判断和选择能力,从而促使学生在自己的生活世界中体验真实、自然的道德情景。学生在学习《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时,就可以感受到通过海伦•凯勒凭借想象所描绘的自己见到光明世界和体验到的精神愉悦。文章大力张扬了海勒•凯勒热爱生活,珍惜光阴,勇敢地面对和战胜一切困难的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而这对中学生来说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形成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对学生优化的个性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以美育人,提升美的人生。
  美的教育,归根结底是育人的教育。以美育人就是“运用美的形象去感化人、培育人的情感”。从而“打造充实、稳健的心灵,磨砺坚强、成熟的性格,锻造宽容、博爱的精神,塑就赤诚、深挚的性情……”从本质上说,育人就是塑造健康的人格。《教学论》指出,在教学中,“课堂教学过程是培养学生从知到行的转化过程即教学过程的完成,也就是学生知——信——行的转化过程。”而“这一过程的结果就是塑造了一个健全的人”。其中最为关键的在于抛弃功利,培养人的高尚的审美情趣,实现对人的解放,促进人的个性的自由发展。因此,教师就是要善于发现教材内容中的美育因素,并运用美的形式和手段,使学生在美的欣赏中,获得美的知识,认清美丑,提高对美的事物的鉴赏能力,形成追求真、善、美的心理定势。在语文教学中,由于我国中学语文课本采用的是文选式,在课文中,美的因素比比皆是,诸如自然美、人情美、悲剧美、喜剧美、阳刚美、阴柔美、语言美等。就自然美来说,教材中的文章虽是描写自然,但已经渗透了一定的人文思想,这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优秀素材。如古代的姚鼐的《登泰山记》、徐宏祖的《游黄山记》、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苏轼的《石钟山记》、欧阳修的《醉翁亭记》等;现代有碧野的《天山景物记》、峻青的《海滨仲夏夜》、鲁彦的《听潮》等。在教学中,运用这些已经蕴含着人文思想的自然美的因素,感受自然美。这样,不但有助于学生获得美的知识,而且也使他们更加热爱自然,甚至有助于延伸到对人类的热爱。久而久之,学生的审美能力得以形成,审美境界得到提升,美的人生得以升华。
  四、培养审美情感及审美理解能力
  语文教材是美的载体,每一篇课文都体现着各自不同的美的内容。有的歌咏伟大,有的歌咏平凡;有的歌颂善良,有的歌颂纯真;有的鞭笞丑恶,有的鞭笞好妄;有的鞭笞落后,有的鞭挞黑暗……这些丰富多彩的语文内容无不寄寓了作者的审美情感。这就要求去启发、引导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了解人的自身,了解人的情感和内心世界,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读苏东坡的场景壮观的《江城子•密州出猎》,“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看,太守左手牵着黄色的猎犬,右肩架着善于捕捉鸟兽的苍鹰,真是威风凛凛!随从武士身穿华丽的猎装,千骑竞逐,似一阵狂风卷过山冈原野,声势多么浩大!“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全城的官员和百姓都跟随太守出猎,要看当年的孙权那样弯弓射杀猛虎,真是盛况空前!“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显示出苏轼那英武豪迈的气概和保卫祖国边境的信心和力量。
  总之,语文课堂教学中,如果没有美的体现,不运用美的因素,是难以实现语文教学目标的。我们要记住:“没有美的课堂教学不是真正的课堂教学。”
其他文献
在高中开设美术课,是为有机地衔接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教育,一方面为培养美术专业人才奠定基础;但更主要的任务,是为激活广大学生形象思维的能力,培养他们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和鲜明独立的创造个性,以促进学生形成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格和品质。为此,自1996年以来,省教委逐年加大对该项工作的力度,每年都组织高中美术大纲、教材的教师短期业务培训,并以优质课的评比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然而,其整体状况的改善,仍不能让人
摘要:我国的城市化建设已经取得了不俗的成就。如今,城市建设中各项市政工程的不断推进,让人们感受到了生活的便利。为了不断提升市政道路的建设质量,很多人对路基施工技术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从多个角度探讨了城市建设中市政道路路基施工技术,旨在为后期的施工提供一定的指导。  关键词:市政道路;路基施工;技术思考  随着我国的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城市化建设已经在多地取得了实质性进展。城市道路交通建设为各项事业的
目前很多企业在档案管理工作中都会越来越多的使用现代的信息化技术,希望通过建设信息化的管理体系,逐步完善企业人事档案管理的策略和相关的工作制度,本文就着重探讨关于开
摘要:在我国经济建设不断发展的今天,城市道路桥梁建设也如火如荼,而且对于道路桥梁施工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许多传统的建筑施工需要进一步的优化和发展,尤其是道路桥梁钢梁施工的过程,更要进行改革与完善,不仅要掌握是基本的技术设计要求,更要对施工方法进行不断的改进和提升。只有做好基础项目的管理工作,才能保证道路桥梁施工质量和进程,促进整个桥梁钢梁施工建设的良性发展。  关键词:城市;道路;桥梁;钢梁;施
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是简政放权的重要抓手,是创新政府管理方式、推动政府职能转变以及发挥市场配置资源决定性作用的关键环节。本届政府成立以来,一直大力推动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改
探究性作文是以现代教育思想为指导,引导学生从自身的学习生活、社会生活、自然生活以及人类自身的发展中选取问题或专题,以探究的方式主动去获取知识,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综合性作文训练。它把生活的需要、语言文字的训练有机地与学生心理的发展结合起来,使生活与作文、作文与研究融为一体,具有鲜明的实践性、自主性与研究性。  作文水平的高低、成绩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学生语文素养和语文成绩。因此,作文教学成为中学语文教
本文以戏剧表演中的“间离效应”为参照范式,考察分析当代大学生的“角色意识”,试图以后者为切入点来反映当代大学生的精神面貌、行为特点.
青少年阅读现状值得关注。青少年比较喜爱阅读,但一些阅读习惯需要加以引导。社会、学校、家长应当合作肩负起培养青少年良好阅读习惯的重任。
干部档案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是现在社会干部档案管理的重要工作.吸收先进的干部档案管理工作研究成果,借鉴优秀的干部档案管理工作规范流程,才能逐步完善干部档案管理工作.
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多项改革在不断推进,一系列改革举措有力释放了市场主体活力。《决定》提出336项分解落实的具体改革事项,在近半年多时间的进展中,有些创新效应显著,社会对今年改革进展和成效普遍十分关注。同时,也出现了关于改革进展缓慢的一些质疑。半年以来的一些改革情况值得梳理和跟踪观察。要加强改革推进的动态监测与落实跟踪,制定动态图,为全面深化改革做好“导航”服务,及时用客观公正的改革进展成果最大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