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杆菌和双歧杆菌对碳水化合物体外利用的比较研究

来源 :乳业科学与技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IWEIN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含有13种碳水化合物(包括低聚果糖(fructooligosaccharide,FOS)、FOS(Vilof)、低聚木糖、低聚半乳糖、短链菊粉、长链菊粉、低聚异麦芽糖、水苏糖、抗性糊精、聚葡萄糖、L-阿拉伯糖、乳糖醇和赤藓糖醇)作为唯一碳源的纯培养基上,比较12株乳杆菌和6株双歧杆菌的生长情况,记录培养24?h和72?h的OD600?nm和pH值.结果表明:不同碳水化合物对菌株生长的作用有较大差异;培养24?h时,抗性糊精、聚葡萄糖和赤藓糖醇对所有菌株的促生长作用都非常有限,可能是因为这些菌株缺乏相应的酶来水解糖苷键;FOS、低聚木糖、低聚半乳糖、菊粉、水苏糖、L-阿拉伯糖、乳糖醇的促生长作用具有菌株特异性,这可能是因为每个菌株产生的细胞内或细胞外酶的差异;短链菊粉和长链菊粉的发酵特性具有菌株特异性,长链菊粉使嗜酸乳杆菌的发酵更加缓慢,但不适用于其他菌株;不同制造商生产的FOS虽然来源相同,但在发酵过程中表现出差异,这可能是因为杂质含量不同.推测益生元对人体健康有益,其作用不是直接促进体内的乳杆菌或双歧杆菌生长,而是先被肠道中的其他细菌降解,然后被益生菌菌株利用.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对青海省民和县家庭牧场建设、资金投入、效益及存在的问题等情况的调研,得出家庭牧场是发展农村经济、农民脱贫致富、保护生态的新型产业,符合民和县畜牧业发展的实际,有利于在青海省东部农业区推广.
本文主要研究分析青海山羊血液生化指标,探讨其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根据性别、年龄不同选择42只青海山羊,分成成年母羊组、成年公羊组、断奶羔羊组3组,在相同的饲养管理方式下,经一段时间的舍饲后,对试验羊只进行静脉采血并测定血液生化指标20项.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性别、不同生长阶段的青海山羊其血液生化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且相对稳定.由此可见,青海山羊对环境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可推广饲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