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报道了国产杜鹃花科(Ericaceae)一新记录种——埃氏越橘(Vaccinium eberhardtii Dop)。该种隶属于越橘属南烛组(V.section Bracteata),与同属于该组的南烛(V.bracteatum)和海
【机 构】
: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植物资源与可持续利用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林学院,越南科学技术院、生态与生物资源研究所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31500167),中国科学院东南亚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心区域性国际合作项目(2016CASSEABRIQG008),中国科学院战略优先研究计划项目(XDA13020501).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报道了国产杜鹃花科(Ericaceae)一新记录种——埃氏越橘(Vaccinium eberhardtii Dop)。该种隶属于越橘属南烛组(V.section Bracteata),与同属于该组的南烛(V.bracteatum)和海岛越橘(V.wrightii)近缘,但与前者的区别在于花序梗、花梗、萼筒无毛,花冠球状坛形,药室背部明显具2个距,与后者的区别在于花梗较短,短于苞片,药室背后的距直立,长超过药管的一半。据文献记录,该种原来仅分布于越南中部,此次发现该种的分布范围可以北延至我国广西东兴市的沿海地区,不仅丰富了越橘属分类、分布的数据,也为之后该属的分类学修订提供了新资料。凭证标本保存在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标本馆(IBSC)和中国科学院广西植物研究所标本馆(IBK)。
其他文献
该研究采用ISSR分子标记,对黄枝油杉7个自然种群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用12条ISSR引物对218个黄枝油杉个体进行扩增,共扩增出125个位点。在物种水平上,多态性位点
豪斯道夫维数应用非常广泛,但是很难计算或者估计它的值.本文给出了一种利用垂直射影估计某类集合的豪斯道夫测度及维数的一种方法.
农业活动是温室气体重要的排放源,土壤碳库[土壤有机碳(SOC)和无机碳(SIC)]稍微变化会对大气CO_2产生很大影响。汉中盆地是南水北调的重要水源涵养地,在该区域秸秆还田、农田撂荒和林地是目前常见土地利用方式,但缺乏不同利用方式对SIC和SOC影响的研究。该研究采集该区域典型样地土壤,用滴定法和有机碳分析仪分别测定其SIC和SOC含量,研究3种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碳库的影响。结果表明:SOC随土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