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通过调查分析广西部分企业参与职业技术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文章提出加强企业参与职业技术教育,政府要引导企业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发挥主导作用,推动行业企业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支持建立职业教育与高新产业融合的职教园区;建立和完善企业参与职业技术教育的政策法规体系和激励机制。校企双方则要建立行业产业职业教育联盟,创新职业教育管理体制,争取国家对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政策支持。
[关键词]职业教育 企业参与 校企合作 工学结合
[作者簡介]谭永平(1959- ),男,广西乐业人,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教务科研处,教授,研究方向为高职教学科研管理和人文素质教育。(广西 南宁 530007)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6)13-0035-03
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技术教育既是职业院校实现与市场对接、增强办学活力和效率、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谋求自身生存和发展的内在需要,也是增强行业企业竞争力、发展力的客观要求。因而可以说,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技术教育的程度直接决定了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质量和前景。为此,教育部在关于加快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一系列文件中都要求职业教育走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发展之路。而要实现这一发展道路,必须有企业的参与。但当前在我国,企业参与职业技术教育无论是深度还是广度都还不尽如人意,这已成为制约我国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瓶颈。如何构建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技术教育的支持体系、鼓励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技术教育,已经成为当前职业教育界普遍关注和着力研究解决的课题。
一、企业参与职业技术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为了解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技术教育的现状,以便发现行业企业在参与职业技术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探究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和路径,本课题组主要通过网络资源信息、有关文献和对广西12所高职院校教务处负责人以及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负责人进行调研和访谈,发现企业参与职业技术教育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企业参与职业技术教育的积极性普遍不高,主动参与职业技术教育的企业很少。从对广西12所高职院校的调研和访谈发现,对“企业是否主动参与职业技术教育的情况”的询问中,回答“很多”的没有一所院校,回答“很少”的有10所院校,回答“没有”的有2所院校;对“有无企业能够按照教育部有关文件要求,真正发挥企业重要办学主体作用,主动与贵校共同投资合作办学”的询问中,12所院校均回答“无”;另外,从对广西30多所高职院校网站进行查阅发现,截至目前,还没有发现广西成立一所校企共建的股份制、混合所有制高等职业院校。此外,从访谈中发现,近5年,能主动与职业院校开展有关项目合作的企业,每所院校不超过6个,而且多为一次性订单培养和员工培训考证等。而从《中国企业数据报告(2015年第1季度)》看,广西拥有的企业总数为346353个。广西有高职院校近40所,按每所高职院校有6个企业主动参与职业技术教育有关项目合作来计算,广西企业主动参与高职教育的比例不到1‰。可见,广西企业主动参与高职教育的意识比较淡漠,开展校企合作大多只是职业院校的一厢情愿。
2.企业参与职业技术教育的程度不深。从对广西12所高职院校的调研和访谈发现,尽管有八成以上的院校都与有关企业成立了校企合作理事会,但截至目前,还没有一家企业真正与相关职业院校实行深度融合的“双主体”办学。真正按照投入共出、人才共育、资源共建、教学共管、责任共担、利益共享的原则要求,从人才方案制订、实习实训基地建设、课程教学、课程标准、实习实训教学和技术研发等全程参与职业技术教育的企业也几乎没有;根据王春秋关于“企业参与职业技术教育具体项目的频率”问卷调查显示:经常“参与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与实施”的企业仅为16.2%,经常“与职业院校联合科技攻关解决技术难题”的企业仅为10.8%。相当部分企业参与职业技术教育大多局限于提供实习场所上,占78.4%,而相当部分企业提供实习场所,也大多数是从经济利益考虑,要么收取实习管理费,要么为企业提供临时廉价劳动力,真正做到产教融合、学做合一、理实一体的很少。可以说,相当部分企业与职业院校开展的校企合作大多停留在形式上或名义上。
3.企业参与职业技术教育的形式单一。从对广西12所高职院校的调研和访谈中发现,广西企业参与职业技术教育大多停留在接纳学生见习参观、学生顶岗实习和利用职业院校的有关工种技能鉴定所开展员工考证等方面,占企业参与职业技术教育形式的80%以上。而参与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共建“校中厂”或“厂中校”、课程教学、教学资源建设、教学标准制定、实习实训指导、学生教育和管理、技术研发等的企业基本都在20%以下,甚至没有。
4.企业参与职业技术教育呈现“三多三少”的情况。从对广西12所高职院校与企业开展校企合作情况的调查还发现:一是国有企业参与职业技术教育比较多,平均占参与职业技术教育企业的92%,私营企业比较少,平均占参与职业技术教育企业的8%;二是根据国家统计局《关于印发统计上大中小微型企业划分办法》(国统字[2011]75号)的划分,各类大中型企业参与(多为建立实习基地、提供实习指导等)职业技术教育比较多,各院校几乎都占到90%以上,各类小型企业参与比较少,各院校都不超过10%;三是电子、汽车、机械制造、电力、化工等技术含量高的企业参与职业技术教育比较多,占参与职业技术教育企业的60%以上,而餐饮服务、建筑施工等技术含量低的企业参与比较少,占参与职业技术教育企业的比例不到40%。
广西企业参与职业技术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起来主要有以下六个方面:一是社会,尤其是企业对职业技术教育意义作用认识不足,缺乏长远战略眼光,只看眼前利益,导致其对职业技术教育的支持不够;二是广西有超过60%的企业为劳动密集型企业,生产的产品技术含量不高,导致其对专业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不迫切;三是广西的规模企业不多,用工量不大,而且目前企业用人也不需要支付成本;四是地方政府对加快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系统规划和主导、引导不够,导致职业院校的设置布局存在比较分散、重复的情况,职业技术教育的资源和功能没有得到充分整合并发挥作用;五是国家和地方还缺乏真正有效的实质性、系统化的企业参与职业技术教育的政策和法规;六是还没有真正建立行业产业职业教育联盟,行业企业用工还没有建立准入制。
[关键词]职业教育 企业参与 校企合作 工学结合
[作者簡介]谭永平(1959- ),男,广西乐业人,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教务科研处,教授,研究方向为高职教学科研管理和人文素质教育。(广西 南宁 530007)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6)13-0035-03
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技术教育既是职业院校实现与市场对接、增强办学活力和效率、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谋求自身生存和发展的内在需要,也是增强行业企业竞争力、发展力的客观要求。因而可以说,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技术教育的程度直接决定了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质量和前景。为此,教育部在关于加快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一系列文件中都要求职业教育走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发展之路。而要实现这一发展道路,必须有企业的参与。但当前在我国,企业参与职业技术教育无论是深度还是广度都还不尽如人意,这已成为制约我国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瓶颈。如何构建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技术教育的支持体系、鼓励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技术教育,已经成为当前职业教育界普遍关注和着力研究解决的课题。
一、企业参与职业技术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为了解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技术教育的现状,以便发现行业企业在参与职业技术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探究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和路径,本课题组主要通过网络资源信息、有关文献和对广西12所高职院校教务处负责人以及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负责人进行调研和访谈,发现企业参与职业技术教育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企业参与职业技术教育的积极性普遍不高,主动参与职业技术教育的企业很少。从对广西12所高职院校的调研和访谈发现,对“企业是否主动参与职业技术教育的情况”的询问中,回答“很多”的没有一所院校,回答“很少”的有10所院校,回答“没有”的有2所院校;对“有无企业能够按照教育部有关文件要求,真正发挥企业重要办学主体作用,主动与贵校共同投资合作办学”的询问中,12所院校均回答“无”;另外,从对广西30多所高职院校网站进行查阅发现,截至目前,还没有发现广西成立一所校企共建的股份制、混合所有制高等职业院校。此外,从访谈中发现,近5年,能主动与职业院校开展有关项目合作的企业,每所院校不超过6个,而且多为一次性订单培养和员工培训考证等。而从《中国企业数据报告(2015年第1季度)》看,广西拥有的企业总数为346353个。广西有高职院校近40所,按每所高职院校有6个企业主动参与职业技术教育有关项目合作来计算,广西企业主动参与高职教育的比例不到1‰。可见,广西企业主动参与高职教育的意识比较淡漠,开展校企合作大多只是职业院校的一厢情愿。
2.企业参与职业技术教育的程度不深。从对广西12所高职院校的调研和访谈发现,尽管有八成以上的院校都与有关企业成立了校企合作理事会,但截至目前,还没有一家企业真正与相关职业院校实行深度融合的“双主体”办学。真正按照投入共出、人才共育、资源共建、教学共管、责任共担、利益共享的原则要求,从人才方案制订、实习实训基地建设、课程教学、课程标准、实习实训教学和技术研发等全程参与职业技术教育的企业也几乎没有;根据王春秋关于“企业参与职业技术教育具体项目的频率”问卷调查显示:经常“参与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与实施”的企业仅为16.2%,经常“与职业院校联合科技攻关解决技术难题”的企业仅为10.8%。相当部分企业参与职业技术教育大多局限于提供实习场所上,占78.4%,而相当部分企业提供实习场所,也大多数是从经济利益考虑,要么收取实习管理费,要么为企业提供临时廉价劳动力,真正做到产教融合、学做合一、理实一体的很少。可以说,相当部分企业与职业院校开展的校企合作大多停留在形式上或名义上。
3.企业参与职业技术教育的形式单一。从对广西12所高职院校的调研和访谈中发现,广西企业参与职业技术教育大多停留在接纳学生见习参观、学生顶岗实习和利用职业院校的有关工种技能鉴定所开展员工考证等方面,占企业参与职业技术教育形式的80%以上。而参与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共建“校中厂”或“厂中校”、课程教学、教学资源建设、教学标准制定、实习实训指导、学生教育和管理、技术研发等的企业基本都在20%以下,甚至没有。
4.企业参与职业技术教育呈现“三多三少”的情况。从对广西12所高职院校与企业开展校企合作情况的调查还发现:一是国有企业参与职业技术教育比较多,平均占参与职业技术教育企业的92%,私营企业比较少,平均占参与职业技术教育企业的8%;二是根据国家统计局《关于印发统计上大中小微型企业划分办法》(国统字[2011]75号)的划分,各类大中型企业参与(多为建立实习基地、提供实习指导等)职业技术教育比较多,各院校几乎都占到90%以上,各类小型企业参与比较少,各院校都不超过10%;三是电子、汽车、机械制造、电力、化工等技术含量高的企业参与职业技术教育比较多,占参与职业技术教育企业的60%以上,而餐饮服务、建筑施工等技术含量低的企业参与比较少,占参与职业技术教育企业的比例不到40%。
广西企业参与职业技术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起来主要有以下六个方面:一是社会,尤其是企业对职业技术教育意义作用认识不足,缺乏长远战略眼光,只看眼前利益,导致其对职业技术教育的支持不够;二是广西有超过60%的企业为劳动密集型企业,生产的产品技术含量不高,导致其对专业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不迫切;三是广西的规模企业不多,用工量不大,而且目前企业用人也不需要支付成本;四是地方政府对加快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系统规划和主导、引导不够,导致职业院校的设置布局存在比较分散、重复的情况,职业技术教育的资源和功能没有得到充分整合并发挥作用;五是国家和地方还缺乏真正有效的实质性、系统化的企业参与职业技术教育的政策和法规;六是还没有真正建立行业产业职业教育联盟,行业企业用工还没有建立准入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