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湖北省麻城市顺河镇西张店老街,有一位名叫周兴荣的农家妇女。在革命战争时期,她有4个英俊威武的亲儿子,还有很多红军干儿子。后来,4个亲儿子全部英勇就义;红军干儿子中则有4个成了共和国的开国功勋。
1926年春天,一批青年知识分子走进了中国共产党的行列。为首的是王树声,其次是王宏坤、周希汉、张培荣等。他们在西张店地区进行革命活动时,与丈夫早逝的周兴荣结下了“母子”深情,这些年轻人都习惯地喊她为“干娘”。
不久,“黄麻起义”爆发。手举大旗的“干娘”二儿子王路儿,身背大砍刀的指挥员王树声,带着乘马、顺河、西张店的敢死队300余人,雄赳赳地加入了起义队伍。
“夺取黄安城!冲啊!杀啊!”“黄麻起义”胜利了!农民革命武装胜利了!王路儿却中弹牺牲。
1927年12月20日。在西张店的武家庙里,聚集着十多个正在开会的共产党领导人。突然,武家庙前的山道上传来敌人一阵阵人喊马嘶。大家迅速转移,王树声脱险后,躲避在王氏祠堂内。
夜已深了。“干娘”看着已睡下的老大道儿、老三宽儿、老四广儿,挂念起处在危难之中的王树声他们现在何方……
“咚,咚,咚”,街上突然传来奔跑声,紧接着又传来震天的嚎叫声:“抓住王树声!”“干娘”赶紧把门打开,一把将王树声拉进屋,藏进夹墙中。敌人紧追进来,“干娘”毅然让大儿子道儿站出来顶替了王树声,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亲生骨肉被敌人五花大绑地押走了。
第二天正午过后,敌人处决了“王树声”,并将他的头高高悬挂在一棵大柳树上示众。顿时,“干娘”昏倒在堂屋中。
深夜,在“干娘”的苦苦相求下,王树声带上老三宽儿去寻找队伍,后加入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七军。1928年4月,盘踞在黄安的敌军横行乡里,到处捕杀共产党人。王树声奉命回师紫云、顺河与敌激战,全歼敌十师。王宽儿在战斗中英勇顽强,连中数弹,壮烈牺牲。
5月的大别山,杜鹃火红。红七军在鄂东建起第一个军需工厂。厂长由红七师师长王树声兼任,“干娘”的四儿子王广儿来到厂里工作。
转眼到了1930年的秋天,王树声等红军指战员根据上级指示,率领部队南征北战。从此,和“干娘”失去联系。
两年后,“干娘”的四儿子王广儿被还乡团残酷杀害,剩下她一人形影相随、孤苦度日。
新中国成立后,“干娘”没有想到,当年她的红军儿子都成了将军。王树声成为大将,王宏坤成为上将,周希汉成为中将,张培荣成为少将。将军们没有忘记这位革命母亲。1951年,王树声率领中央慰问团和电影放映队来到苏区,最先踏入“干娘”家,并把电影安排在“干娘”家的门前放映,王树声亲自陪伴“干娘”把电影看完。后来,慰问团到各地放映电影,王树声特意安排用担架抬着“干娘”一路观看。听“干娘”说耳朵里老是嗡嗡响,王树声又专门买了一对金耳环给“干娘”戴上。
将军们还惦记着“干娘”的冷暖,周希汉中将千里迢迢寄来一件皮袄,给“干娘”御寒。
没有老夫相伴,没有儿孙绕膝。寂寞时,“干娘”经常抚摸着耳环和皮袄,想念着她死去的亲儿子们和活着的红军干儿子们。1959年6月,“干娘”在大山深处的西张店老街低矮的房子里,默默走完了她艰难而伟大的一生。
(责任编辑:王锦慧)
1926年春天,一批青年知识分子走进了中国共产党的行列。为首的是王树声,其次是王宏坤、周希汉、张培荣等。他们在西张店地区进行革命活动时,与丈夫早逝的周兴荣结下了“母子”深情,这些年轻人都习惯地喊她为“干娘”。
不久,“黄麻起义”爆发。手举大旗的“干娘”二儿子王路儿,身背大砍刀的指挥员王树声,带着乘马、顺河、西张店的敢死队300余人,雄赳赳地加入了起义队伍。
“夺取黄安城!冲啊!杀啊!”“黄麻起义”胜利了!农民革命武装胜利了!王路儿却中弹牺牲。
1927年12月20日。在西张店的武家庙里,聚集着十多个正在开会的共产党领导人。突然,武家庙前的山道上传来敌人一阵阵人喊马嘶。大家迅速转移,王树声脱险后,躲避在王氏祠堂内。
夜已深了。“干娘”看着已睡下的老大道儿、老三宽儿、老四广儿,挂念起处在危难之中的王树声他们现在何方……
“咚,咚,咚”,街上突然传来奔跑声,紧接着又传来震天的嚎叫声:“抓住王树声!”“干娘”赶紧把门打开,一把将王树声拉进屋,藏进夹墙中。敌人紧追进来,“干娘”毅然让大儿子道儿站出来顶替了王树声,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亲生骨肉被敌人五花大绑地押走了。
第二天正午过后,敌人处决了“王树声”,并将他的头高高悬挂在一棵大柳树上示众。顿时,“干娘”昏倒在堂屋中。
深夜,在“干娘”的苦苦相求下,王树声带上老三宽儿去寻找队伍,后加入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七军。1928年4月,盘踞在黄安的敌军横行乡里,到处捕杀共产党人。王树声奉命回师紫云、顺河与敌激战,全歼敌十师。王宽儿在战斗中英勇顽强,连中数弹,壮烈牺牲。
5月的大别山,杜鹃火红。红七军在鄂东建起第一个军需工厂。厂长由红七师师长王树声兼任,“干娘”的四儿子王广儿来到厂里工作。
转眼到了1930年的秋天,王树声等红军指战员根据上级指示,率领部队南征北战。从此,和“干娘”失去联系。
两年后,“干娘”的四儿子王广儿被还乡团残酷杀害,剩下她一人形影相随、孤苦度日。
新中国成立后,“干娘”没有想到,当年她的红军儿子都成了将军。王树声成为大将,王宏坤成为上将,周希汉成为中将,张培荣成为少将。将军们没有忘记这位革命母亲。1951年,王树声率领中央慰问团和电影放映队来到苏区,最先踏入“干娘”家,并把电影安排在“干娘”家的门前放映,王树声亲自陪伴“干娘”把电影看完。后来,慰问团到各地放映电影,王树声特意安排用担架抬着“干娘”一路观看。听“干娘”说耳朵里老是嗡嗡响,王树声又专门买了一对金耳环给“干娘”戴上。
将军们还惦记着“干娘”的冷暖,周希汉中将千里迢迢寄来一件皮袄,给“干娘”御寒。
没有老夫相伴,没有儿孙绕膝。寂寞时,“干娘”经常抚摸着耳环和皮袄,想念着她死去的亲儿子们和活着的红军干儿子们。1959年6月,“干娘”在大山深处的西张店老街低矮的房子里,默默走完了她艰难而伟大的一生。
(责任编辑:王锦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