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话题提要】
高考作文的写作应讲求规范,就是所谓的“格”,这个“格”包括审题的合乎规范和行文的合乎要求。写议论文,就要做到论点明确,论据充分,合乎议论文的行文要求,写记叙文,就要思路清晰,叙事明确,用细节描写来感染读者。同时“格”也指格调,运用哲理思维,站在一定的哲学高度、历史高度、人生高度来认识问题,学会用辨证的思维来分析问题,让作文格调不凡。当然,高考作文应倡导当前提倡的正能量,考生可以从反面思考,但逆反心理要不得,摒除逆反心理才会心平气和,心情舒畅,拥有好的心理,就会拥有好的成绩。高考作文考查素养,考查认识问题的深度和广度,所以,这就需要我们在平时的训练过程中讲求规范,学会对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进行全方位思考。
【样题分析】
(2015年天津卷)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近年来社会上流行一个词——“范儿”,并派生出“中国范儿”“文艺范儿”“潮范儿”“有范儿”等一系列词语。“范儿”多指好的“风格”“做派”,近似于“有气质”“有情调”“有品位”的意思。一个民族有一个民族的“范儿”,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范儿”,不同职业有不同职业的“范儿”,一个人也可能有一个人的“范儿”……
请根据上面的材料,结合你的生活体验与思考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鲜明;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2015年天津高考语文卷作文题以近年来社会上流行词“范儿”,及其派生的一系列词语如“中国范儿”“潮范儿”等为材料,要求学生结合自身体验与思考写一篇文章。对于这道题,许多考生会围绕民族的“范儿”,时代的“范儿”,职业的“范儿”,一个人的“范儿”来正面立意,这样会让作文立意平面化,如若运用哲理思维来立体化思考,会让作文出高格。
生命层面:“范儿”是自我个性张扬的表现,而这种张扬的个性有助于形成自我的独立意识和独立思想。生活层面:我们的社会求同思维过多,人云亦云者过多,所缺的就是拥有独立思想的个体的人。哲学层面:“范儿”是一种生活形态和生命状态。反向思维:人所拥有的“范儿”必须具有正面意义,能够弘扬社会正能量。社会层面:“范儿”是社会进步的展现,展现出了现代人追求自我个性,自我独立的精神需求。
在构思过程中,可以寻找一些传统意象作为支撑,寻找所述问题和该意象的契合点。如诗词是中国的范儿;柔婉是南方的范儿;莲花是圣洁范儿,等等,这样就扩展了论证的视角,写出文章的深刻内涵。也可大处着眼,提要钩玄,由表及里,深入升华,只要具备了相应的生活积累和思辨能力以及文字表达能力,就能写出较好文章。
在行文上需要解释“范儿”的内涵、意义、价值,阐释出作者自己对这一概念的认识。如若是议论文要符合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如若是记叙文,要侧重“范儿”的基本内涵来叙事。
附:高分作文一例
追求怎样的范儿
天津一考生
前几日,坐公交车回学校。到了某站时,车停了,乘客纷纷上车。我坐在窗边,没太注意车内都上来了些什么人,但听见前排两个姑娘正在窃窃私语,一个对另一个说:“哇,帅哥,好像金秀贤,真有范儿!”
我转回头,循声望去,正见一个穿着打扮时尚的男青年,手里拿着一杯德克士的可乐,戴着耳机,着一身金秀贤式的小西装,果真有范儿。
那个帅哥只坐了两站就下车了。我的眼光跟随着他,见不了金秀贤多看他两眼也算饱眼福,哪知,他刚一下车,就将喝完的可乐杯子隨手扔在了地上,我的心像瞬间遭遇了一场蹦极,突然从高空中坠落下来。垃圾筒就在他前面不远处,连爱护公共卫生这点道德都没有,在他乱扔垃圾时,就把自个的范儿给丢了。
随着近年来时代的发展和人们思想的进步,大家把许多标新立异的风格、做派说成是一种范儿,开始根据自己的喜好去追逐各种各样的范儿。……
诚然,追星也好,学范儿也好,都无可厚非。但是,新元素不断生成的火热时代,究竟怎样的人才算有范儿呢?我们应该学怎样的范儿呢?
……
我奶奶说,在他们那个年代,哪里讲究穿戴打扮?如果一个人能让全家人吃饱穿暖,那就是特别骄傲的事了。那个时候,也是有范儿的,就是穿绿色的军装,手里拿一本《毛主席语录》,胸前戴毛主席像章。现在时代真是天翻地覆了,追求的全不同了。现代的人丢了传统了。
在我看来,我奶奶的话对一半错一半。时代有时代的不同,现代人追求自己的范儿并没有什么错,你不能让我们再去穿绿军装,捧《毛主席语录》吧?但是,传统的根脉是相随的。讲道德,讲文明,有品质,有操守,讲究内在的修养。这样的人才算真正有范儿。
……
总之,“范儿”是一个时代最优秀者的代表,他的形象与品质,是某一个精神的象征。外在的标新立异不是范儿,精神上的传承与思想的创新才是真正有范儿的人。奉劝那位想有金秀贤范儿的青年(如果他能读到我这篇文章的话),先修养品德,再把自己一同与形象秀出来。
就这篇作文而言,考生能够紧扣题目要求,遵循行文规范和哲理思维这两大主旨来行文,巧妙地运用反向思维的策略来构思,从而表现出文章的高格调。具体而言,有以下亮点:
1. 行文规范。文章采用了议论文的写作范式,开篇提出了问题,随后分析问题的重要性和时代意义。文章在写作过程中条理清晰,行文思路严密,符合议论文的“格”。
2. 哲理思维。文章开篇从现实生活中不文明的行为入手,指出了标新立异的风格并不是真正的范儿,真正的范儿必须有规范的道德行为。结尾弘扬社会正能量,从而将作文的立意视角指向了哲学层面,充分展示出了作者对问题的深刻认识。
【高分捷径】
行文规范与哲理思维是高考应试作文取得高分的重要思维策略,那么如何才能达到这两个要求呢? 1. 常见结构,牢记于心。
每一种文体有其行文的具体范式,就议论文而言,常见的行文模式有标准结构,即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对比结构,即用正反两方面的事例进行对比来突出文章中心论点;平行结构,即文章提出一个中心论点,随后将中心论点切分为多个分论点,从不同的侧面来论证。考生在备考过程中,对于常见写作结构要烂熟于心,切莫在考场随意创新,不合规范。
2. 重视时事,思考现实。
作为高中学生,已具备了基本的分析并评判问题的能力,那么我们就不能死读书,对于社会上发生的热点问题进行独立思考,从而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要以主人翁的姿态来看待社会,为自己的作文积累思想素材,写出具有崇高理想、擔当意识的时代美文。
3. 宽泛思维,乐观心态。
面对作文题目,考生要将自己的思维向多角度扩展。对于一个事件,我们以往的态度是辩证分析,一分为二地看问题。同时,写作过程中始终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让作文传递社会正能量。考场心态乐观积极,不扭捏,不急躁,不埋怨,作文的思想就会乐观积极。
4. 关注课本,发掘考题。
回顾近年来的高考作文题目,好多话题能够在课本上找到它的影子。如2008年北京卷的“广口瓶实验”问题就出现在人教版新课标教材必修一的第67页;2010年北京卷的“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出现在必修三课本的第53页;2013年江西卷作文“学生三怕”则是由必修五第75页的“奶奶在家里有三怕”改编而来;2014年的广东卷作文和必修五课本第76页的“翻阅老照片”很是相似;2014湖北卷的作文题目就是《游褒禅山记》的翻版。因此,在一定意义上来看,课本是最好的备考资料。
【写作误区】
对紧贴时政的作文题,考生往往都会产生畏难情绪和套作思想,不能深刻理解材料的内涵,如曾经的课标卷作文“中国腾飞”话题和“汶川地震”话题,考生的作文空话连篇,不着边际。写“腾飞”就是经济发展了,社会发展了,文化发展了,所以腾飞了;写“地震”就是“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缺少化大为小的思维意识。对于“范儿”这个作文而言,许多考生依然会大谈“范儿”的表象,不会对问题进行深入分析。
【模拟练习】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近日,有这样一则微信风靡网络圈:这两份名单你认识多少?第一份名单:傅以渐、王式丹、毕沅、林召堂、王云锦、刘子壮、陈沆、刘福姚、刘春霖。第二份名单:李渔、洪昇、顾炎武、金圣叹、黄宗羲、吴敬梓、蒲松龄、洪秀全、袁世凯。哪份名单上你认识的人多一些?答案揭晓:前者全是清朝科举状元;后者全是当时落第秀才。
请根据上面的材料,结合你的生活体验与思考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鲜明;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作者单位:陕西柞水中学)
高考作文的写作应讲求规范,就是所谓的“格”,这个“格”包括审题的合乎规范和行文的合乎要求。写议论文,就要做到论点明确,论据充分,合乎议论文的行文要求,写记叙文,就要思路清晰,叙事明确,用细节描写来感染读者。同时“格”也指格调,运用哲理思维,站在一定的哲学高度、历史高度、人生高度来认识问题,学会用辨证的思维来分析问题,让作文格调不凡。当然,高考作文应倡导当前提倡的正能量,考生可以从反面思考,但逆反心理要不得,摒除逆反心理才会心平气和,心情舒畅,拥有好的心理,就会拥有好的成绩。高考作文考查素养,考查认识问题的深度和广度,所以,这就需要我们在平时的训练过程中讲求规范,学会对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进行全方位思考。
【样题分析】
(2015年天津卷)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近年来社会上流行一个词——“范儿”,并派生出“中国范儿”“文艺范儿”“潮范儿”“有范儿”等一系列词语。“范儿”多指好的“风格”“做派”,近似于“有气质”“有情调”“有品位”的意思。一个民族有一个民族的“范儿”,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范儿”,不同职业有不同职业的“范儿”,一个人也可能有一个人的“范儿”……
请根据上面的材料,结合你的生活体验与思考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鲜明;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2015年天津高考语文卷作文题以近年来社会上流行词“范儿”,及其派生的一系列词语如“中国范儿”“潮范儿”等为材料,要求学生结合自身体验与思考写一篇文章。对于这道题,许多考生会围绕民族的“范儿”,时代的“范儿”,职业的“范儿”,一个人的“范儿”来正面立意,这样会让作文立意平面化,如若运用哲理思维来立体化思考,会让作文出高格。
生命层面:“范儿”是自我个性张扬的表现,而这种张扬的个性有助于形成自我的独立意识和独立思想。生活层面:我们的社会求同思维过多,人云亦云者过多,所缺的就是拥有独立思想的个体的人。哲学层面:“范儿”是一种生活形态和生命状态。反向思维:人所拥有的“范儿”必须具有正面意义,能够弘扬社会正能量。社会层面:“范儿”是社会进步的展现,展现出了现代人追求自我个性,自我独立的精神需求。
在构思过程中,可以寻找一些传统意象作为支撑,寻找所述问题和该意象的契合点。如诗词是中国的范儿;柔婉是南方的范儿;莲花是圣洁范儿,等等,这样就扩展了论证的视角,写出文章的深刻内涵。也可大处着眼,提要钩玄,由表及里,深入升华,只要具备了相应的生活积累和思辨能力以及文字表达能力,就能写出较好文章。
在行文上需要解释“范儿”的内涵、意义、价值,阐释出作者自己对这一概念的认识。如若是议论文要符合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如若是记叙文,要侧重“范儿”的基本内涵来叙事。
附:高分作文一例
追求怎样的范儿
天津一考生
前几日,坐公交车回学校。到了某站时,车停了,乘客纷纷上车。我坐在窗边,没太注意车内都上来了些什么人,但听见前排两个姑娘正在窃窃私语,一个对另一个说:“哇,帅哥,好像金秀贤,真有范儿!”
我转回头,循声望去,正见一个穿着打扮时尚的男青年,手里拿着一杯德克士的可乐,戴着耳机,着一身金秀贤式的小西装,果真有范儿。
那个帅哥只坐了两站就下车了。我的眼光跟随着他,见不了金秀贤多看他两眼也算饱眼福,哪知,他刚一下车,就将喝完的可乐杯子隨手扔在了地上,我的心像瞬间遭遇了一场蹦极,突然从高空中坠落下来。垃圾筒就在他前面不远处,连爱护公共卫生这点道德都没有,在他乱扔垃圾时,就把自个的范儿给丢了。
随着近年来时代的发展和人们思想的进步,大家把许多标新立异的风格、做派说成是一种范儿,开始根据自己的喜好去追逐各种各样的范儿。……
诚然,追星也好,学范儿也好,都无可厚非。但是,新元素不断生成的火热时代,究竟怎样的人才算有范儿呢?我们应该学怎样的范儿呢?
……
我奶奶说,在他们那个年代,哪里讲究穿戴打扮?如果一个人能让全家人吃饱穿暖,那就是特别骄傲的事了。那个时候,也是有范儿的,就是穿绿色的军装,手里拿一本《毛主席语录》,胸前戴毛主席像章。现在时代真是天翻地覆了,追求的全不同了。现代的人丢了传统了。
在我看来,我奶奶的话对一半错一半。时代有时代的不同,现代人追求自己的范儿并没有什么错,你不能让我们再去穿绿军装,捧《毛主席语录》吧?但是,传统的根脉是相随的。讲道德,讲文明,有品质,有操守,讲究内在的修养。这样的人才算真正有范儿。
……
总之,“范儿”是一个时代最优秀者的代表,他的形象与品质,是某一个精神的象征。外在的标新立异不是范儿,精神上的传承与思想的创新才是真正有范儿的人。奉劝那位想有金秀贤范儿的青年(如果他能读到我这篇文章的话),先修养品德,再把自己一同与形象秀出来。
就这篇作文而言,考生能够紧扣题目要求,遵循行文规范和哲理思维这两大主旨来行文,巧妙地运用反向思维的策略来构思,从而表现出文章的高格调。具体而言,有以下亮点:
1. 行文规范。文章采用了议论文的写作范式,开篇提出了问题,随后分析问题的重要性和时代意义。文章在写作过程中条理清晰,行文思路严密,符合议论文的“格”。
2. 哲理思维。文章开篇从现实生活中不文明的行为入手,指出了标新立异的风格并不是真正的范儿,真正的范儿必须有规范的道德行为。结尾弘扬社会正能量,从而将作文的立意视角指向了哲学层面,充分展示出了作者对问题的深刻认识。
【高分捷径】
行文规范与哲理思维是高考应试作文取得高分的重要思维策略,那么如何才能达到这两个要求呢? 1. 常见结构,牢记于心。
每一种文体有其行文的具体范式,就议论文而言,常见的行文模式有标准结构,即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对比结构,即用正反两方面的事例进行对比来突出文章中心论点;平行结构,即文章提出一个中心论点,随后将中心论点切分为多个分论点,从不同的侧面来论证。考生在备考过程中,对于常见写作结构要烂熟于心,切莫在考场随意创新,不合规范。
2. 重视时事,思考现实。
作为高中学生,已具备了基本的分析并评判问题的能力,那么我们就不能死读书,对于社会上发生的热点问题进行独立思考,从而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要以主人翁的姿态来看待社会,为自己的作文积累思想素材,写出具有崇高理想、擔当意识的时代美文。
3. 宽泛思维,乐观心态。
面对作文题目,考生要将自己的思维向多角度扩展。对于一个事件,我们以往的态度是辩证分析,一分为二地看问题。同时,写作过程中始终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让作文传递社会正能量。考场心态乐观积极,不扭捏,不急躁,不埋怨,作文的思想就会乐观积极。
4. 关注课本,发掘考题。
回顾近年来的高考作文题目,好多话题能够在课本上找到它的影子。如2008年北京卷的“广口瓶实验”问题就出现在人教版新课标教材必修一的第67页;2010年北京卷的“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出现在必修三课本的第53页;2013年江西卷作文“学生三怕”则是由必修五第75页的“奶奶在家里有三怕”改编而来;2014年的广东卷作文和必修五课本第76页的“翻阅老照片”很是相似;2014湖北卷的作文题目就是《游褒禅山记》的翻版。因此,在一定意义上来看,课本是最好的备考资料。
【写作误区】
对紧贴时政的作文题,考生往往都会产生畏难情绪和套作思想,不能深刻理解材料的内涵,如曾经的课标卷作文“中国腾飞”话题和“汶川地震”话题,考生的作文空话连篇,不着边际。写“腾飞”就是经济发展了,社会发展了,文化发展了,所以腾飞了;写“地震”就是“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缺少化大为小的思维意识。对于“范儿”这个作文而言,许多考生依然会大谈“范儿”的表象,不会对问题进行深入分析。
【模拟练习】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近日,有这样一则微信风靡网络圈:这两份名单你认识多少?第一份名单:傅以渐、王式丹、毕沅、林召堂、王云锦、刘子壮、陈沆、刘福姚、刘春霖。第二份名单:李渔、洪昇、顾炎武、金圣叹、黄宗羲、吴敬梓、蒲松龄、洪秀全、袁世凯。哪份名单上你认识的人多一些?答案揭晓:前者全是清朝科举状元;后者全是当时落第秀才。
请根据上面的材料,结合你的生活体验与思考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鲜明;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作者单位:陕西柞水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