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毛虫核型多角体病毒Bt混剂的作用特性

来源 :植物保护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ccd92014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用生物测定的方法,研究了茶毛虫核型多角体病毒(EpNPV)与苏云金杆菌(Bt)配制而成的茶毛虫核型多角体病毒Bt混剂(EpNPV-Bt)的增效作用、速效作用、拒食作用和兼治作用。结果表明,在16~28℃温度范围内,EpNPV-Bt对茶毛虫的作用在整个死亡周期表现为相加作用,协同毒力指数主要分布在-20%~20%之间,其中16、19、28℃的死亡前期表现为增效作用,协同毒力指数大于20%,22℃的死亡中期表现为拮抗作用,协同毒力指数小于-20%。EpNPV-Bt对荼毛虫LT30为5.6天,比EpNPV减少3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肾功能及肾组织中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及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物-1(TIMP-1)水平的检测,
为了确定稗草生防茵狭卵链格孢Ahernaria augustiovoidea菌株AAEC05-3防除稗草的潜力,研究了其孢子接种浓度和喷液量对该菌株致病力的影响及菌株的寄主专化性。结果表明,接种浓
1997-2001年对豌豆离体叶片鉴定白粉病抗性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将豌豆苗期离体叶片在垫有两层湿滤纸的培养皿内培养,并人工接种白粉病菌,能鉴定出豌豆品种抗白粉病的差异,鉴定
目的:探讨β-葡聚糖对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形成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以RAW264.7巨噬细胞为细胞模型,MTT法检测β-葡聚糖对巨噬细胞细胞活性的影响;油红O染色观察β-葡聚糖
通过对一年级住院医师进行临床胜任力自评,以评估不同类型住院医师在培训开始时的临床胜任力是否存在显著差异。选取2016年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全部一年级住院医师为调查对象,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