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塘晚三叠世-早白垩世裂陷盆地基底构造

来源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mihu9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探讨羌塘盆地基底构造,为油气远景评价提供依据。通过对十多年来积累的地质、地球物理资料和物性资料的研究,在羌塘盆地识别出2个基底界面,一是前寒武系结晶基底顶面的密度(重力异常)界面,二是上三叠统顶部的磁性(航磁异常)界面。根据最新的航磁异常资料,对晚三叠世-早白垩世被动大陆边缘裂陷-拗陷盆地的基底构造单元进行分析,划分出2个Ⅰ级构造单元,4个Ⅱ级构造单元,23个Ⅲ级构造单元。在此基础上识别出3个裂陷槽、2个隆起带,圈定出3个相对应的生烃凹陷,2个发育礁、滩相碳酸盐岩储集层的隆起带,圈定了3个油气运移集聚的远
其他文献
三维三分量(3D3C)VSP属于地下地震勘探方法,三维三分量VSP地震资料含有深度和丰富的地层岩性信息,有地面地震不可比拟的优势。为了发挥和应用三维三分量VSP资料的优势,提高油气
探讨西藏仁布县康雄金矿的形成背景。在野外地质调查基础上,对矿区出露的侵入岩开展了LA-ICP-MS锆石U-Pb年代学研究。结果表明,矿体附近出露岩浆岩的活动顺序依次为:晚侏罗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