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配电网系统当中的电力系统中性点接地,对电网的可靠性,通讯干扰和人身安全等具有重要的意义,是电网安全可靠运行不可或缺的环节。本文将通过对现有主要接地方式的具体了解比较,分析研究接地方式并提出选择建议。
关键词:配电网 中性点接地 分析 选择
引言
配电网电力系统中性点接地是电网安全可靠运行的重要技术基础之一,是电网综合性的技术系统工程。电力工业工作人员必须选择科学正确的电力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为电网安全可靠运行提供有效保障。
一、配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了解比较
(一)配电网中性点对地绝缘
配电网中性点对地绝缘,就是配电网中性点不接地。配电网中性点不接地分两种情况。一种是在电网电容电流较小的情况下,较强电流通过时,能在电流过零时可靠熄灭,导致建立不起持续接地电弧,需要装置对地绝缘。二是电网电容电流较大的情况下,强电流通过时,形成持续的接地电弧,发展为相间短路和多回线短路,需装置对地绝缘。相较而言,配电网中性点不接地的的方式结构简易,运行方便,但对系统绝缘水平要求高。配电网中性点对地绝缘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电容电流很小,如果只是瞬时故障,一般能即时自动消弧,非故障相电压升高不大,不会破坏系统的对称性,可带故障连续供电2h,赢得故障排除时间,提高电网的可靠性。
(二)配电网中性点直接接地
配电网中性点的直接接地是在电网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时,通过配电网接地中性点形成单相短路,电网系统将出现很大的零序电流构成保护后跳闸。配电网中性点直接接地对电网系统的的绝缘要求较低。
(三)配電网中性点消弧线圈接地
消弧线圈的作用是在电网发生单相接地故障后,故障点流过电容电流,消弧线圈提供电感电流进行补偿,使故障点电流降至10A以下,有利于防止弧光过零后重燃,达到灭弧的目的,防止高幅值过电压出现的几率,防止事故进一步扩大。配电网中性点消弧线圈接地也有称补偿电网,是在配电网中性点和大地之间接入一个消弧线圈,利用消弧线圈的作用有效防止单相接地故障发展成为相间故障。消弧线圈的补偿方式分为三种,欠补偿、全补偿、过补偿。通常情况采用过补偿。过补偿在电网故障和正常运行时都没有发生过电压的危险。消弧线圈接地过去一般才用固定消弧线圈接地的方法,但是因为调谐等原因现已渐被淘汰,取而代之的是自动消弧线圈接地。自动消弧线圈接地有效控制配电网跳闸率,自动消弧线圈能实时检测、补偿电网电容电流,补偿后的电流小于10A。当线路绝缘子在出现雷击过电流闪络时,在过电流后能把工频续流控制在10A以下,使其不能建立持续燃烧的接地电弧,控制了配电网的雷击建弧率,降低了配电网故障跳闸事故。
(四)配电网中性点电阻接地
配电网中性点电阻接地,就是在配电网中性点和大地间接入一个电阻,有效防止谐振过电压和间歇性电弧接地过电压。通常配电网电阻接地选择阻指较小。配电网中性点经小电阻接地一般配零序保护,达到切除故障线路的作用。相较于其他的接地方式,中性点电阻接地有发生异地两相接地的可能性小,基本消除间歇电弧过电压的可能性,抑制谐振过电压等优点。
二、配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选择影响因素
(一)配电网系统绝缘水平和经济性
电力工业是一个综合、庞大的系统工程,所需投入的人力物力巨大,电力工业需承担巨大的经济投入压力。而现代智能电网配电网的变压器等实施设备绝缘水平等功效与造价同比上涨,在选择接地方式时其经济性因素是电网建设的一个前提问题,影响配电网的接地方式选择。
(二)继电安全可靠性
配电网接地方式首先也是最终的目的是保障电网的安全可靠运行,当然在选择接地方式的时候要考虑接地方式作用有效性。中性点对地绝缘利用零序分量的特点构成接地保护,靠跳闸切除故障。中性点接地系统利用故障元件零序电流差别的特点构成选择性作用(信号或跳闸)的接地保护。中性点消弧线圈接地相较于其他接地方式继电保护效能较差。
(三)供电安全可靠性
根据电力工业相关部门的准确统计,系统单相接地故障是发生频率和数量最大的配电网供电故障。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是配电网接地方式主要面对的问题。
(四)配电网系统发展
社会飞速发展,各种先进的科技技术,新能源开发利用等在电力工业领域的融入发展,使得原有电网系统不断发生着变化,所以原有配电网接地方式并不一定都适用于现实状况,接地系统的选择不仅仅要有科学理论经验的指导,还应结合实际情况,重新确定。
三、配电网中性点接地的选择
根据各种接地方式的实际效用对照可以得出,配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选择应该遵循三点。首先严格按照《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在配电网中性点接地采用传统的小电流接地方式。其次,电容量达到150A以上,故障电流水平为400-1000A的状况下配电网中性点接地采用低电阻接地。最后有限资源和装置条件的基础上,大力推广配电网中性点接地采用自动跟踪补偿装置。总之,配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的选择原则上是故障点电容电流超过规定值时,则采用消弧线圈接地方式。35kV及以下的电网系统采用中性点对地绝缘的方式。110kV及以上的电网系统采用中性点直接接地方式。
结束语
科学的正确的配电网中性点接地对电网安全可靠运行意义重大。在现有科技条件和电力工业发展背景下,我们的电力工业工作者需坚定科学发展观,坚持实事求是原则,因地制宜,努力提升配电网中性点接地对电网安全可靠运行的保障。
参考文献
[1].苏继锋.配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研究[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3,41(8):141-148.
[2].张莹.关于配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分析及选择[J].科技与企业,2012(21):158-158.
[3].徐怀远 戴文彬 陆建侃.浅析配电网中性点经消弧线圈的接地方式[J].华东科技:学术版,2012(9):195-196.
关键词:配电网 中性点接地 分析 选择
引言
配电网电力系统中性点接地是电网安全可靠运行的重要技术基础之一,是电网综合性的技术系统工程。电力工业工作人员必须选择科学正确的电力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为电网安全可靠运行提供有效保障。
一、配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了解比较
(一)配电网中性点对地绝缘
配电网中性点对地绝缘,就是配电网中性点不接地。配电网中性点不接地分两种情况。一种是在电网电容电流较小的情况下,较强电流通过时,能在电流过零时可靠熄灭,导致建立不起持续接地电弧,需要装置对地绝缘。二是电网电容电流较大的情况下,强电流通过时,形成持续的接地电弧,发展为相间短路和多回线短路,需装置对地绝缘。相较而言,配电网中性点不接地的的方式结构简易,运行方便,但对系统绝缘水平要求高。配电网中性点对地绝缘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电容电流很小,如果只是瞬时故障,一般能即时自动消弧,非故障相电压升高不大,不会破坏系统的对称性,可带故障连续供电2h,赢得故障排除时间,提高电网的可靠性。
(二)配电网中性点直接接地
配电网中性点的直接接地是在电网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时,通过配电网接地中性点形成单相短路,电网系统将出现很大的零序电流构成保护后跳闸。配电网中性点直接接地对电网系统的的绝缘要求较低。
(三)配電网中性点消弧线圈接地
消弧线圈的作用是在电网发生单相接地故障后,故障点流过电容电流,消弧线圈提供电感电流进行补偿,使故障点电流降至10A以下,有利于防止弧光过零后重燃,达到灭弧的目的,防止高幅值过电压出现的几率,防止事故进一步扩大。配电网中性点消弧线圈接地也有称补偿电网,是在配电网中性点和大地之间接入一个消弧线圈,利用消弧线圈的作用有效防止单相接地故障发展成为相间故障。消弧线圈的补偿方式分为三种,欠补偿、全补偿、过补偿。通常情况采用过补偿。过补偿在电网故障和正常运行时都没有发生过电压的危险。消弧线圈接地过去一般才用固定消弧线圈接地的方法,但是因为调谐等原因现已渐被淘汰,取而代之的是自动消弧线圈接地。自动消弧线圈接地有效控制配电网跳闸率,自动消弧线圈能实时检测、补偿电网电容电流,补偿后的电流小于10A。当线路绝缘子在出现雷击过电流闪络时,在过电流后能把工频续流控制在10A以下,使其不能建立持续燃烧的接地电弧,控制了配电网的雷击建弧率,降低了配电网故障跳闸事故。
(四)配电网中性点电阻接地
配电网中性点电阻接地,就是在配电网中性点和大地间接入一个电阻,有效防止谐振过电压和间歇性电弧接地过电压。通常配电网电阻接地选择阻指较小。配电网中性点经小电阻接地一般配零序保护,达到切除故障线路的作用。相较于其他的接地方式,中性点电阻接地有发生异地两相接地的可能性小,基本消除间歇电弧过电压的可能性,抑制谐振过电压等优点。
二、配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选择影响因素
(一)配电网系统绝缘水平和经济性
电力工业是一个综合、庞大的系统工程,所需投入的人力物力巨大,电力工业需承担巨大的经济投入压力。而现代智能电网配电网的变压器等实施设备绝缘水平等功效与造价同比上涨,在选择接地方式时其经济性因素是电网建设的一个前提问题,影响配电网的接地方式选择。
(二)继电安全可靠性
配电网接地方式首先也是最终的目的是保障电网的安全可靠运行,当然在选择接地方式的时候要考虑接地方式作用有效性。中性点对地绝缘利用零序分量的特点构成接地保护,靠跳闸切除故障。中性点接地系统利用故障元件零序电流差别的特点构成选择性作用(信号或跳闸)的接地保护。中性点消弧线圈接地相较于其他接地方式继电保护效能较差。
(三)供电安全可靠性
根据电力工业相关部门的准确统计,系统单相接地故障是发生频率和数量最大的配电网供电故障。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是配电网接地方式主要面对的问题。
(四)配电网系统发展
社会飞速发展,各种先进的科技技术,新能源开发利用等在电力工业领域的融入发展,使得原有电网系统不断发生着变化,所以原有配电网接地方式并不一定都适用于现实状况,接地系统的选择不仅仅要有科学理论经验的指导,还应结合实际情况,重新确定。
三、配电网中性点接地的选择
根据各种接地方式的实际效用对照可以得出,配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选择应该遵循三点。首先严格按照《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在配电网中性点接地采用传统的小电流接地方式。其次,电容量达到150A以上,故障电流水平为400-1000A的状况下配电网中性点接地采用低电阻接地。最后有限资源和装置条件的基础上,大力推广配电网中性点接地采用自动跟踪补偿装置。总之,配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的选择原则上是故障点电容电流超过规定值时,则采用消弧线圈接地方式。35kV及以下的电网系统采用中性点对地绝缘的方式。110kV及以上的电网系统采用中性点直接接地方式。
结束语
科学的正确的配电网中性点接地对电网安全可靠运行意义重大。在现有科技条件和电力工业发展背景下,我们的电力工业工作者需坚定科学发展观,坚持实事求是原则,因地制宜,努力提升配电网中性点接地对电网安全可靠运行的保障。
参考文献
[1].苏继锋.配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研究[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3,41(8):141-148.
[2].张莹.关于配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分析及选择[J].科技与企业,2012(21):158-158.
[3].徐怀远 戴文彬 陆建侃.浅析配电网中性点经消弧线圈的接地方式[J].华东科技:学术版,2012(9):195-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