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uelpow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知识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工具。我们在运用数学知识的同时,离不开我们的思维能力。因此,对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那么,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有什么特点呢?
  第一,小学生直观思维能力较强。
  小学生的年龄较小,看到、摸到、听到的事物很感兴趣,都记得很清楚,而且印象很深。如果问一个4或5岁的孩子1+2等于多少时,他可能还不明白是什么意思。但如果你给他二块糖,然后再给他1块糖,那么现在你再问他一共有几块糖,他马上就会回答他现在有三块糖。其实,小孩并不是不知道他有多少,而是因为他们的年龄还小,对事物的认识和思维过程要和具体的事物联系在一起,他们才明白,看到实物了才理解到问题的关键。
  第二,小学生抽象概括能力较弱。
  小学生的抽象能力比较弱,他们对抽象概念的理解要借助于对直观事物的了解。这样的实物观察既能有效激活学生对原有知识的经验,又为学生进一步认识这两个物体的特征提供了丰富的感性材料,让学生更加直观的感受的两个物体的基本特征。
  第三,小学生有效思维的时间较短。
  小学生自我控制能力比较弱,小学生注意力集中的时间比较短。那么学生有效思维的时间就较短。特别是数学学科相对于其他学科更加比较枯燥无味学生更容易困乏,如果教师一节课大部分时间都在进行教授新的内容,小学生会容易走神,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在上课的时候灵活掌握,运用不同方式进行教学,方式要多花样,激起学生的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第四,小学生思维的内容浅显,缺乏灵活性。
  小学生年纪小,天真烂漫,他们的生活学习等方面都比较弱,只知道一些简单的生活。他们没有像我们大人那么多的心思,他们的生活简单快乐,所以他们的思维就缺乏了灵活性。
  那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思维能力呢?我认为应该努力做好以下几件事:
  一、通过多种途径激发学生的思维动机
  动机是人们“因需要而产生的一种心理反映”,它是人们行为活动的内动力。因此,激发学生思维的动机,是培养其思维能力的关键因素。
  教师如何才能激发学生思维动机呢?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在教学中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根据学生心理特点,有意识地挖掘教材中的知识因素,从学生自身生活需要出发,使其明确知识的价值,从而产生思维的动机。具体做法是:
  1.教师巧妙设疑,引发学生思维的动机
  在教学中,我们应充分挖掘教材,通过多层次的布疑引探,诱发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解决问题。
  2.学生参与操作,引导学生思维的动机
  手和脑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手使脑得到发展,使它更加明智;脑使手也得到发展,使它变成了思维的工具。只有学生真正动手参与,学生才能记得更牢,因为在学生的操作过程中不仅是身体的动作,而是与大脑的思维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大脑支配人体的各个器官进行协调的工作。操作中学生不但要观察、分析、比较,还要进行抽象,概括,从中发展思维。.
  3.教师创设情境,激活学生思维的动机.
  教学中,教师应巧妙地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产生迫不及待地要获取新知的积极情感,激活学生的数学思维。任何缺乏情感的教学活动,非但不能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反而会导致学生厌学。
  二、合理运用直观教具,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性为主。数学学科特点与儿童思维水平之间有一定的距離。缩短两者之间距离所采用的手段主要靠直观教学。根据小学生心理特点及认识规律,教具对发展学生抽象思维能力能够起到一定的作用。学生可将原有的智力活动方式外化为动手操作的程序,然后再通过这一外部程序“内化”为自己的智力活动方式。但是只有适度使用教具,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抽象思维的发展。例如教授圆柱和圆锥时,可以这样,因为这两个都是比较常见的,是基本的立体图形,我们要先安排学生观察并列举常见的圆柱和圆锥形物体,充分发挥实物模型的直观作用。
  三、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促进其思维的发展
  语言是表达思维的重要方式。实践证明,看的思维效率最低,写的思维效率较高,说的思维效率最高。有许多思维的飞跃和问题的突破正是在说的过程中实现的。思维和语言是密切联系着的。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思维是语言的“内核”,思维决定着语言的表达。反过来,语言又促进思维的发展,使思维更富有条理,两者相互依存。小学生数学思维的形成与发展是借助语言来实现的,发展学生的思维,必须相应地发展学生的语言。首先,教师要努力做到数学语言应用的目的性、科学性、逻辑性、规范性、启发性。教学中,教师要考虑小学生的语言特点,用生动有趣的语言,拨动学生的心弦,激活学生的思维。其次,教师要给学生充分提供语言训练的机会,培养学生用确切的、完整的、简练的、清晰的语言来表达思维的结果,做到思维与语言表达的统一。要经常让学生亲自动笔、动口、动手,将数学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逻辑性、示范性挂在学生口中,印在学生脑中,让学生“手上会做”“脑中会想”“嘴上会说”,使学生的思维向深层次发展。学生在回答问题时,教师不能只要求意思答对就行,还应要求学生把在感知事物过程中所进行的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判断、推理等思维过程表达清楚,力求精炼明了地说明问题。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语言的表达能力,更有利于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因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操作是学生动手和动脑的协同活动,是培养和发展学生思维的有效手段。在教学中,我重视学生动手操作,注意多让学生用规范的数学语言有条理地叙述操作过程,表述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把动手操作、动脑理解、动口表达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更好地促进了学生感知和内部智力的转化,达到深化理解知识的目的。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实施思维训练,有利于提高数学教学质量,有利于发展学生思维能力,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其他文献
一、基础语言能力的培养  当前,在很多高中英语书面表达课堂教学开始之前,学生们并没有积累好相应的英语基础知识与写作话题相匹配,这就导致作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得不到充分的保障。因此,抓好学生基础是实现提升学生书面表达能力的关键。那么,如何来解决这一现象呢?  首先,加强词汇和基本句型的训练。单词、词组和句子是文章的根本,没有一定量的词汇、组词和造句能力,想写出高分作文是不可能的。高考英语书面表达优秀作
期刊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作为小学语文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学到语文基础知识掌握语文基本技能,更重要是要教会学生怎样学习,掌握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能够自己去获取知识。语文自主学习的独立性,主要指学生善于自学,能主动地阅读、观察、思考,改变过,去呆坐静听、被动接受的做法,具有认识的独立性,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逐步减少对教师的依赖,最终达到独立完成学习任务的目的
期刊
一、成果研究背景  (一)当前社会科技发展的需要  在稳步推进“科技北京”发展的形式下,紧密围绕科技北京我先行暨“争做科普小达人”主题,开展义务教育初中阶段的科技英语创意表演校本课程就显得尤为必要。  (二)英语学科课程标准的需要  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发展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社会适应能力,提升整体国民素质,促进科技创新和跨文化人才的培养。  (三)学生发展的需要
期刊
特教语文课教学生活化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立足于学生生活实际和社会实际,将教材知识与学生周围生活、当时当地的风土人情、民族习俗等紧密联系起来,实现教材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融合,充分体现理论与生活实际的统一。使特教语文课学习成为学生的内在需要,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本文拟结合教学实践,就新课程背景下特教语文课实施教学生活化问题做些探讨。  一、语文课教学生活化的理论依据  首先,杜威
期刊
一、小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目前学生的课外阅读因为受到诸多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其实际状况并不乐观,甚至让我们担忧:一是课外阅读的氛围较为淡薄,部分学生缺乏阅读的兴趣;二是阅读内容较为单一,阅读时间显得不足。部分学生课外阅读时间为0;坚持每天课外阅读1小时以上的学生只占三分之一左右;三是阅读指导不够,方法不当。会写真正意义的读后感的学生较少,坚持自觉写读书笔记的不足五分之一;四是阅读习惯尚待
期刊
摘要:一个人要有良好的学习习惯环境与教育尤为重要。这种习惯不仅是后天的环境和教育影响学生同时也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项重要的教学任务。解题可以很好的深化我们对知识的掌握,智力的发展还有能力的提高都会起到着重要的作用。只有对解题有一个很好的规范才能够培养学生学习习惯,进一步来提高学的思維水平。作为教师,我们在教学活动中应努力帮助和培养学生,使其具有良好的书写习惯。本文简要谈一下中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如何培
期刊
摘要:语文教学离不开民俗学,民俗学知识对培养学生思想品德、语文能力、美育欣赏能力大有益处,民俗学教学可以提高学生兴趣,活跃课堂气氛。  民俗学是研究民间风俗习惯的一门科学。语文教学以社会文化、生活为主要内容,而民间风俗习惯是人们社会生活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把民俗学与中学语文教学结合起来,对于开拓学生视野,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意义重大。  一、语文教学离不开民俗学  中学语文教材选自历代不同时期的
期刊
教学内容: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道德与法制》下册 《干点家务活 》  教材分析:   本单元围绕“我爱我家”安排了四个活动主题:“我和我的家” “家人的爱”、“爱我自己来整理”、“干点家务活”。四个主题内在联系紧密。学生通过前三主题的学习,已经知道了自己生命的来历开始,感受自己与家人血脉相连的深厚情感,懂得爱自己的父母长辈。教材编写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以活动的形式展开教学,便于学生体验、交流。
期刊
未来社会是一个竟争与合作并存的社会。“合作对于幼儿个体全面和谐的发展是十分必要的,因为人在社会中生存要依赖多种技能,合作就是其中一项很重要的技能,也是幼儿作为社会人必备的素质之一。而区域游戏作为幼儿园的一种重要的教育活动形式,深受广大幼儿欢迎。加强对区域游戏的重视,让幼儿有更多的游戏资源和游戏伙伴可以选择,从而真正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提高幼儿自主合作的能力。  区域活动时间,果果和初初选择了选择了
期刊
摘要: 随着我国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很多新兴的教学理念和教学形式也逐渐融入到小学数学教学中,尤其是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教学是小学校园中最为重要的教学内容,它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有着一定的关系,数学离不开生活,生活也无法脱离数学,所以农村小学在进行数学教学时,可以有效将生活情境融入到其中,并根据农村小学数学教学实际情况和生活情境教学模式的特点来为学生设计有趣的教学模式,进而提升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