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合作学习背景下的古诗文教学举例

来源 :语文天地·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osmallstar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统的古诗文教学,一贯重视“言”,而忽略“文”,对文言实词、虚词的用法意义,文言句式及相关文言现象进行重点讲解,很多老师已经形成了讲解古诗文的一般套路,即: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讲解重点字词,翻译串讲,概括文章主题。教师担心学生知识点掌握有所疏漏,事无巨细,样样包办,总认为讲得越细,学生就能掌握得更扎实。又反复运用默写、过关、检测等手段,师生都是身心俱疲。这种教学模式套路老化、模式僵化,将原本鲜活的经典文化精粹讲得面目可憎,令人生厌,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学生学习古诗文的热情和兴趣。
  在使用小组合作来解决古诗文学习后,这种困境得到了较大改观,现以苏教版初中语文
  《口技》一课的教学为例,谈谈小组合作学习在古诗文教学中的运用。
  一、导入新课,整体感知
  大自然中无奇不有,有鹦鹉学舌,能把人的说话模仿得惟妙惟肖,也有人会口技,将自然界的声音生动呈现,今天我们就来欣赏一场神奇的口技表演。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口技》。
  二、初读课文,正音认形
  1.检查学生课前预习情况
  借助《古汉语词典》了解生字词的音、形、义。
  反复朗读并根据书下注释及自己已有知识,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2.朗读课文
  教师范读,学生在听读过程中把握节奏、重音,检查字词读音。
  自读:学生放声自由朗读,读准字音,把握断句,列出难解词语。
  选读:小组推选代表读,其他同学评议。
  三、再读课文,整体认知
  1.小组合作学习
  组内诵读课文,小组合作讨论学习较难理解的文言字词及语句,疏通课文大意。
  2.小组活动
  这位口技表演者演绎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这个故事情节的发展变化是由哪些表示时间的词语推动的?(小组活动找出文中表示时间的文言词汇:既而,少顷,一时,是时,忽,未几,忽然,俄而。故事情节:惊醒——入梦——大火。)
  四、合作探究,欣赏研究
  学生小组合作讨论探究以下内容: 文中开篇有个字统领全文,请找出来,并指出文中哪些地方体现了这个字(善);小组活动:合作研讨课文,说说作者用怎样的方法将表演的精彩之处生动呈现? 明确:表演内容十分逼真,表演道具非常简单,观众们的反应较形象;思考品味。
  课文中3次描写观众的反应,这些描写的目的是什么?(明确:这是侧面描写,以此烘托口技人表演技艺的高妙。)介绍并分析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文章的开头和结尾都介绍了表演所用的道具,这算不算是赘笔呢?(不是。明确这里是前后照应,以此强调表演道具的简单,从而衬托出表演者的技艺高超。)
  五、三读课文
  提出课堂学习中的疑问,进一步深入理解课文。由小组总结概括本节课学习内容。
  六、拓展迁移,写作训练
  结合《口技》的写作方法,尝试用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相结合的手法描写一个场景,字数100字左右。文言文教学课例《口技》的教学过程可以分为这样几个步骤:导入新课,整体感知;诵读课文;再读课文,整体感知;合作探究,欣赏研究;再读课文,质疑问难;迁移拓展,写作训练。
  在诵读课文环节,学生通过反复的、形式多样的读,培养朗读文言文的语感。尤其在小组内的互读,可以面对面地直接展示,能及时得到组内的反馈信息,有利于学生对字音、字形的直接把握。
  在学习字词,疏通课文大意这一环节,学生使用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解决问题。这样既培养他们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意识,同时改变了原来文言文教学惯用的串讲模式。把问题放在小组中合作解决,让小组各成员在相互合作与相互质疑中,碰撞思维的火花,用自己的方式构建积极的意义,在小组合作的基础上,教师适时加以提醒和点拨,以达到更为理想的学习效果。
  尤其是在合作探究,欣赏研究这一环节。传统的课文内容赏析环节由教师领衔担当,一手包办,学生只管埋头苦记,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可想而知。通过小组合作这一方式,学生组内合作探究课文内容,探求口技表演者表演的精彩之处,分析其采用的描写手法,用小组集体展示的方式在班内进行交流展示。
  学生在合作与交流中,点燃思维的火花,形成团队合作的意识与能力,并在合作学习中找到了自己在课堂和小组中的角色定位,获得了认同感和成就感,极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学习效果更是让人满意。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苏通科技产业园区实验中学(226019)
其他文献
学习文言文有利于提高初中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和科学文化素养,还能弘扬和培养初中生的民族精神。但是长期以来,初中生都认为文言文难学,也是中考时容易丢分的地方,而且初中语文教师也不愿深入探究,无论是公开课还是评优课都不愿意选择文言文教学。因此,如何提高文言文的教学效率,改变传统文言文教学的弊端,就成为了初中语文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本文笔者主要探讨新课标背景下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的有效策略。  一、 借助多媒
课堂教学不仅要有漂亮的开头,更要有绚丽的结尾。但是一直以来,许多教师都比较注重课堂开头导入的处理,对于课堂教学的结尾反而不是那么重视。《学记》说:“善歌者使人继其声。”由此可见,精彩的课堂结尾可以达到“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教学效果。那么,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怎样结尾才能达到“课虽尽,而意无穷”的教学效果呢?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就初中语文教学中的结尾艺术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提纲挈领,概括总结
中国古诗词因其具有语言精练含蓄、情感深沉丰富、形式整齐精美等美学特质而流播海外传唱千古。遗憾的是,很多教师在教学古典诗词的过程中,往往只限于引导学生诵读、理解、背诵、默写古典诗词,而极少引导学生探究古典诗词中蕴涵着的丰富意蕴。以致于在很大程度上浪费了古典诗词教学资源。所以,在教学时我们要引导学生掌握相应的古典诗词鉴赏方法,多角度、多层面地鉴赏古典诗词。  一、知人论世赏意趣  古语云:“诗言志。”
2016年呼伦贝尔市夏季平均气温除林区北部接近常年外整体偏高1~2℃。降水量全市较历年偏少,出现了严重旱灾,对农作物和天然牧草的生长发育影响较大。从总体上来看,夏季光、温、
本文简述了马铃薯晚疫病的规律及危害特点,分析了引起马铃薯晚疫病的发病原因,并提出了综合防治措施。
为明确0.1%吡虫啉颗粒剂(药肥混剂)对小麦蚜虫的防治效果、最佳使用剂量和对小麦肥效及安全性,为该产品的农药登记和今后的市场推广提供科学依据。按照安徽省植保总站的安排,20
以玉米品种铁研58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肥水条件下铁研58密度与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关系,结果表明:高水肥条件下,铁研58适宜密度为4800株/667m^2,中等水肥条件下适宜密度为4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