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老年呆病指发生在老年期,由各种原因所导致的神识异常的疾病,以呆傻愚笨、善忘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相当于现代医学的老年期痴呆。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与疾病谱的改变以及种种不良生活习惯,使老年呆病这一威胁老年人健康的重要疾病的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目前老年痴呆缺乏有效的药物治疗手段,其疾病呈渐进性,严重增加家人及社会负担,因此,结合中医辨证论治及中医常识,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维护病人的社会生活能力,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已成为目前医学和社会领域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老年呆病护理
【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3-0011-01
中医学对该病早有认识,相当于心神失常、善忘、呆病、痴证、类中、郁证等[1]。《景岳全书·杂证谟》:“痴呆证,凡平素无痰,而或以郁结,或以不遂,或以思虑,或以疑惑,或以惊恐,而渐至痴呆。言辞颠倒,举动不经,或多汗,或多愁,其证则千奇万怪,无所不至……”[2]中医学对老年呆病的病因病机已有较全面的认识,认为该病多因年老体衰,肾精亏耗,髓海空虚;或情志失调,肝气郁滞,克伤脾土;或思虑过度,或饮食不节,损伤脾胃,脾失健运,痰浊内生,蒙蔽清窍;或肝肾阴虚,虚阳上扰神明;或气滞或气虚致瘀血或痰瘀互结阻于脑络等成为痴呆。本病包括西医老年性痴呆、脑血管性痴呆、混合性痴呆、脑叶萎缩症(Pick氏病)、正压性脑积水、脑淀粉样血管病等,但不包括老年抑郁症,老年性精神病等[3]。
1老年呆病患者的护理难点
老年呆病以认知、记忆、计算、空间及时间定位能力障碍为主要表现,其在护理上主要存在以下难点:
1.1沟通困难。患者记忆力减退,谈话思路中断,尤以近期记忆力减退明显;计算、理解、判断、逻辑能力差;情感脆弱、无故发脾气、易激怒;性格固执违拗、行为退缩、睡眠障碍等,导致患者沟通能力下降,难理解他人和被他人理解。
1.2生活自理缺陷。自理能力上有不同程度的缺陷,行走、如厕、沐浴、个人卫生等需要他人帮助;重度患者行为能力丧失,长期卧床,不语,二便失禁,生活完全需他人照顾。
1.3服药依从性差。由于患者记忆力、智力、情绪均有不同程度上的障碍,经常发生拒服、错服、漏服或重服药物事件,具有一定的医疗隐患,需要医护人员和家人耐心指导和督促。
2护理措施
2.1提供安全环境,防止跌倒、坠床。首先在入院时要做好安全宣教工作,针对老年患者的特点,专门设计防跌倒坠床告知书。对轻度痴呆病人,护士反复向病人逐项宣教,床头悬挂醒目的防跌倒标志以便时刻提醒病人自我督促。对中重度病人,除适当宣教外重点向家属或陪护说明。病区地面平稳,卫生间有防滑垫,浴室、走廊有扶手,病房布局合理尽量简单,鼓励病人活动时寻求帮助,防止跌倒,对卧床病人予以24小时架设床档,有躁动者予保护性约束,约束期间应定时观察病人的血液循环情况,做好交接。
2.2心理护理。情志改变是老年呆病的重要的疾病特点之一,常出现多疑、自卑、孤独感、幻觉、妄想及攻击性强等情志改变,此时应该告知家属这些症状是由疾病所致,家人及医护人员应给予充分理解。鼓励患者多与医护人员、亲朋好友交往,从思想和情感上尽可能的沟通,以减少患者的孤独感。掌握患者不同时期的心理状态,有针对性,目的和计划与患者个别交谈,消除患者不必要的思想顾虑,让患者主动积极的配合治疗[4]。通过与患者交谈,了解患者的爱好和兴趣,投其所好,让患者多做些自己喜欢做的事,静心少思,避免过分、不正当的思虑,进入恬淡虚无的境界,淡泊名利,以此来调节患者的情绪而起到治疗作用。
2.3饮食调护。首先要养成有规律的生活习惯,保证足够食量和营养,饮食清淡,饥饱适宜。予易消化、低脂肪、低盐、充分蛋白质、维生素饮食、忌烟酒,少食肥甘厚味。其次可适当增加具有健脑益智滋补肝肾、填髓健脑作用的食疗之品,如核桃、黑芝麻、山药、花生,鱼肉,鸡蛋,香蕉等,有益于缓解痴呆症状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2.4加强危险物品的管理。病人在使用锋利的物品,如剪刀、指甲钳、剃须刀时应给予指导并协助。输液结束后及时收回止血带和针头,放入专门的容器内处理。病区内的药物、器械、锋利物品等要放置固定地点并加强保管。每班认真交接,清点实物,加强安全检查,严防危险物品带入病房,护理人员每日扫床时要检查病人有无收藏药品、绳带、锐器等危险品,防止病人自伤或伤人。
2.5康复功能训练。
2.5.1生活能力训练。大多数老年呆病患者生活自理能力较差,对轻度呆病患者,鼓励其完成力所能及的日常活动,如清理个人卫生、进餐等使之逐渐掌握一定的生活技能。鼓励参加一些社会活动,如练习气功、太极拳等,避免过逸恶劳,使其与周围环境有一定的接触,减轻精神衰退。对中度、重度痴呆患者,帮助和训练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如进食、穿衣、如厕等。经过反复强化锻炼,使其尽可能恢复日常生活能力。
2.5.2智能训练。不断反复强化脑力活动,有助于延缓大脑功能衰退。协助患者一起回忆并叙述有趣的往事,以强化语言和记忆功能,让患者记住家人的名字、地址、电话等内容,分成多个小部分逐个重复训练,再逐步汇合。根据患者病情和文化程度,训练他们进行数字排列和简单数字运算,由简单到复杂反复训练,帮助患者提高智能[5]。
2.5.3非药物疗法方面。采用关元、气海穴、双足三里、双肾俞穴益智散贴敷以补肾填精、益气活血、化痰通络、调节胃肠功能、防病健身、抗衰延年,提高临床疗效。
2.6院外健康指导。老年呆病的防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院内及院外的共同努力。院外健康指导非常重要,医护人员要与其家属保持密切联系,反馈患者的具体情况,指导家属照顾患者日常生活的方法及遇到特殊问题的应对措施。使家属尽快掌握与患者交流的方法和技巧,给患者营造一个安全、温馨、愉悦的家庭环境。不要让患者单独外出,以防走失,对行动自如的轻度痴呆患者,口袋内放入写有姓名、病情、地址、联系电话的安全卡片。嘱家属对老年呆病患者要密切注意其情绪、饮食、起居、二便变化,如有异常及时就医。注意药物使用与保管,及时提醒和耐心劝导患者按时服药,并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
目前,老年呆病作为一个严重的社会及家庭问题,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面对庞大的老年呆病患者群体,在目前诊疗条件有限的情况下,护理工作的重要性得到越来越多的证实,老年呆病的护理已经成为延缓痴呆的进程,改变患者的生活质量,提供人性化的关怀的重要手段。
参考文献
[1]陈民.老年痴呆肾虚痰瘀病机浅析.中医药学刊.2006,24(10):1807-1808
[2]明.张介宾.景岳全书.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4
[3]周仲瑛.中医内科学.第一版.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180-186
[4]陈淑清.王述彭.刘静芬.精神科护理学.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91
[5]赵曦光.杜玉金.疗齐康复护理学.北京: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8
关键词:老年呆病护理
【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3-0011-01
中医学对该病早有认识,相当于心神失常、善忘、呆病、痴证、类中、郁证等[1]。《景岳全书·杂证谟》:“痴呆证,凡平素无痰,而或以郁结,或以不遂,或以思虑,或以疑惑,或以惊恐,而渐至痴呆。言辞颠倒,举动不经,或多汗,或多愁,其证则千奇万怪,无所不至……”[2]中医学对老年呆病的病因病机已有较全面的认识,认为该病多因年老体衰,肾精亏耗,髓海空虚;或情志失调,肝气郁滞,克伤脾土;或思虑过度,或饮食不节,损伤脾胃,脾失健运,痰浊内生,蒙蔽清窍;或肝肾阴虚,虚阳上扰神明;或气滞或气虚致瘀血或痰瘀互结阻于脑络等成为痴呆。本病包括西医老年性痴呆、脑血管性痴呆、混合性痴呆、脑叶萎缩症(Pick氏病)、正压性脑积水、脑淀粉样血管病等,但不包括老年抑郁症,老年性精神病等[3]。
1老年呆病患者的护理难点
老年呆病以认知、记忆、计算、空间及时间定位能力障碍为主要表现,其在护理上主要存在以下难点:
1.1沟通困难。患者记忆力减退,谈话思路中断,尤以近期记忆力减退明显;计算、理解、判断、逻辑能力差;情感脆弱、无故发脾气、易激怒;性格固执违拗、行为退缩、睡眠障碍等,导致患者沟通能力下降,难理解他人和被他人理解。
1.2生活自理缺陷。自理能力上有不同程度的缺陷,行走、如厕、沐浴、个人卫生等需要他人帮助;重度患者行为能力丧失,长期卧床,不语,二便失禁,生活完全需他人照顾。
1.3服药依从性差。由于患者记忆力、智力、情绪均有不同程度上的障碍,经常发生拒服、错服、漏服或重服药物事件,具有一定的医疗隐患,需要医护人员和家人耐心指导和督促。
2护理措施
2.1提供安全环境,防止跌倒、坠床。首先在入院时要做好安全宣教工作,针对老年患者的特点,专门设计防跌倒坠床告知书。对轻度痴呆病人,护士反复向病人逐项宣教,床头悬挂醒目的防跌倒标志以便时刻提醒病人自我督促。对中重度病人,除适当宣教外重点向家属或陪护说明。病区地面平稳,卫生间有防滑垫,浴室、走廊有扶手,病房布局合理尽量简单,鼓励病人活动时寻求帮助,防止跌倒,对卧床病人予以24小时架设床档,有躁动者予保护性约束,约束期间应定时观察病人的血液循环情况,做好交接。
2.2心理护理。情志改变是老年呆病的重要的疾病特点之一,常出现多疑、自卑、孤独感、幻觉、妄想及攻击性强等情志改变,此时应该告知家属这些症状是由疾病所致,家人及医护人员应给予充分理解。鼓励患者多与医护人员、亲朋好友交往,从思想和情感上尽可能的沟通,以减少患者的孤独感。掌握患者不同时期的心理状态,有针对性,目的和计划与患者个别交谈,消除患者不必要的思想顾虑,让患者主动积极的配合治疗[4]。通过与患者交谈,了解患者的爱好和兴趣,投其所好,让患者多做些自己喜欢做的事,静心少思,避免过分、不正当的思虑,进入恬淡虚无的境界,淡泊名利,以此来调节患者的情绪而起到治疗作用。
2.3饮食调护。首先要养成有规律的生活习惯,保证足够食量和营养,饮食清淡,饥饱适宜。予易消化、低脂肪、低盐、充分蛋白质、维生素饮食、忌烟酒,少食肥甘厚味。其次可适当增加具有健脑益智滋补肝肾、填髓健脑作用的食疗之品,如核桃、黑芝麻、山药、花生,鱼肉,鸡蛋,香蕉等,有益于缓解痴呆症状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2.4加强危险物品的管理。病人在使用锋利的物品,如剪刀、指甲钳、剃须刀时应给予指导并协助。输液结束后及时收回止血带和针头,放入专门的容器内处理。病区内的药物、器械、锋利物品等要放置固定地点并加强保管。每班认真交接,清点实物,加强安全检查,严防危险物品带入病房,护理人员每日扫床时要检查病人有无收藏药品、绳带、锐器等危险品,防止病人自伤或伤人。
2.5康复功能训练。
2.5.1生活能力训练。大多数老年呆病患者生活自理能力较差,对轻度呆病患者,鼓励其完成力所能及的日常活动,如清理个人卫生、进餐等使之逐渐掌握一定的生活技能。鼓励参加一些社会活动,如练习气功、太极拳等,避免过逸恶劳,使其与周围环境有一定的接触,减轻精神衰退。对中度、重度痴呆患者,帮助和训练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如进食、穿衣、如厕等。经过反复强化锻炼,使其尽可能恢复日常生活能力。
2.5.2智能训练。不断反复强化脑力活动,有助于延缓大脑功能衰退。协助患者一起回忆并叙述有趣的往事,以强化语言和记忆功能,让患者记住家人的名字、地址、电话等内容,分成多个小部分逐个重复训练,再逐步汇合。根据患者病情和文化程度,训练他们进行数字排列和简单数字运算,由简单到复杂反复训练,帮助患者提高智能[5]。
2.5.3非药物疗法方面。采用关元、气海穴、双足三里、双肾俞穴益智散贴敷以补肾填精、益气活血、化痰通络、调节胃肠功能、防病健身、抗衰延年,提高临床疗效。
2.6院外健康指导。老年呆病的防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院内及院外的共同努力。院外健康指导非常重要,医护人员要与其家属保持密切联系,反馈患者的具体情况,指导家属照顾患者日常生活的方法及遇到特殊问题的应对措施。使家属尽快掌握与患者交流的方法和技巧,给患者营造一个安全、温馨、愉悦的家庭环境。不要让患者单独外出,以防走失,对行动自如的轻度痴呆患者,口袋内放入写有姓名、病情、地址、联系电话的安全卡片。嘱家属对老年呆病患者要密切注意其情绪、饮食、起居、二便变化,如有异常及时就医。注意药物使用与保管,及时提醒和耐心劝导患者按时服药,并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
目前,老年呆病作为一个严重的社会及家庭问题,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面对庞大的老年呆病患者群体,在目前诊疗条件有限的情况下,护理工作的重要性得到越来越多的证实,老年呆病的护理已经成为延缓痴呆的进程,改变患者的生活质量,提供人性化的关怀的重要手段。
参考文献
[1]陈民.老年痴呆肾虚痰瘀病机浅析.中医药学刊.2006,24(10):1807-1808
[2]明.张介宾.景岳全书.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4
[3]周仲瑛.中医内科学.第一版.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180-186
[4]陈淑清.王述彭.刘静芬.精神科护理学.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91
[5]赵曦光.杜玉金.疗齐康复护理学.北京: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