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合小白用户的NAS

来源 :新潮电子·数字家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njylw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果你准备构建一个数字家庭,那么家庭存储服务器(NAS)是一个不可或缺的设备。遗憾的是,目前传统NAS让很多家庭处于想用却不敢用的状态。这其中最大的原因就在传承自传统服务器理念的NAS,诞生之初服务行业用户,而非家庭用户。这种“To B”的基因让其即使已经尽最大努力让操作和使用“傻瓜化”,但需要的专业知识对"C"端用户来说,依然是一个不小的门槛。而想要让C端家庭用户真正接受NAS,轻松使用NAS,就必须从根本上颠覆传统NAS,比如这一次我们体验的极空间Z4。它的确是一台真正意义上面向C端,为普通家庭用户打造的NAS。

颠覆传统的产品理念


  如果你和我一样,习慣了传统NAS的操作方式,那我可以告诉你刚开始使用极空间Z4时,你肯定会不习惯,但使用一段时间后就会像我一样喜欢上极空间Z4。如果你是一位NAS小白用户,那么恭喜你,你会从一开始就喜欢上极空间Z4,因为它实在是太方便,而且私密性极高。
  为什么我会这么评价极空间Z4呢?因为在接近20天的使用过程中,我完全能够感受到极空间Z4从内到外都铭刻着四个字:“颠覆传统”。
  我们首先来看看传统NAS的产品理念。传统NAS系统依旧是延续服务器的理念,首先需要一个管理员,管理员扮演的角色就是“上帝”,管理员拥有最高的权利,由管理员来设定一切,管理一切,而其他用户仅仅需要的就是在管理员的设定下使用而已。在这个产品理念下,管理员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他需要拥有较为专业的知识,否则就无法设置、管理或者维护NAS系统。如果把NAS放在一个小型公司或者工作室使用时,或许还能找具有专业知识的人来充当NAS管理员。但是如果把NAS在家庭使用中,那么这就需要充当管理员的这个家庭成员具有一定专业知识。而这就是NAS进入普通家庭最大的门槛。
  那么极空间Z4是怎样消除这道门槛的呢?答案是系统自动设置,并弱化管理员功能。事实上对家庭使用来说,根本无法用到传统NAS的所有功能,所以抓住普通家庭用户使用广泛的几个功能如照片、视频以及文件的远程备份访问、离线下载等完全就够了。所以,极空间Z4几乎不需要进行任何人工设置就能直接使用,因为系统会把一切自动设置好。同时,在极空间Z4的系统中管理员不再是“上帝”,虽然普通用户依旧由管理员来建立,但管理员并不能查看其它用户的任何文件。让我最为喜欢的就是,极空间Z4的每个用户都是以手机号为注册用户名,不需要进行任何DDNS、路由转发等等各种专业设置,就能轻松随时随地访问到极空间Z4。
  所以说极空间Z4是我用过的最容易上手,最适合普通消费者的NAS。

最快速便捷的安装


  NAS系统安装,即便现在传统NAS已经尽量做到了智能化、傻瓜化安装,但多少还是需要一些专业知识做基础。而极空间Z4的系统安装简直就是太方便了,不用五分钟就能轻松搞定。唯一有难度的地方估计就是RAID选择。
  使用传统NAS,当你使用2块或2块以上的硬盘时,就需要用到RAID功能。这也是多数人选择NAS的一种重要原因之一,毕竟数年甚至十几年的照片、数据都是我们这一生最宝贵的财富之一,一旦丢失或者损坏,就悔之晚矣。不过用传统NAS做RAID,有个缺点就是必须要使用到2块以上的硬盘。
  而这一次我使用的极空间Z4则不同,它除了支持传统NAS的RAID1,RAID5以及双RAID1模式之外,还支持其自研的ZDR模式。ZDR模式能支持1~4块硬盘,而且最厉害的是它不像其他RAID模式必须整盘备份,而是可以指定目录进行备份,灵活性非常高。可以说ZDR体现了极空间Z4完全从普通消费者角度出发考虑问题的解决方案之一,既节省了宝贵的硬盘空间,又保证了重要数据不丢失。所以ZDR是我首要推荐使用极空间Z4的RAID方式。

颠覆传统的使用体验


  除了在产品使用理念上的颠覆外,极空间Z4在使用体验上也是对传统NAS的一种颠覆。众所周知,传统NAS的功能非常强大也非常多,确实能够解决很多问题(事实上绝大多数都是普通家庭用户根本使用不到的功能),但也带来另外一个问题:需要在手机上安装非常多的APP,基本上就是一个功能一个APP。比如文件访问是一个APP、相册是一个APP、视频又是一个APP、音乐又是另外一个APP,不仅如此还需要在NAS上安装相对应的软件。对于专业用户来说,这是好事,因为相当于提供了很多种解决方案,但对于普通用户来说这其实意味着繁琐和不方便。
  极空间Z4在这一点上就做得非常好,无论是管理员还是普通用户,就只需要在手机上安装一个APP——“极空间”就行了。简单来说,就是极空间将几个普通家庭用户常用的功能都集成到一个APP中。所以在“极空间”APP中,我们能看到这里基本涵盖了普通家庭用户需要的功能,比如文件管理、手机备份、相册管理、影视管理和迅雷脱机下载等等。接下来我们就来一起体验一下极空间Z4 APP的几个特色功能。
  首先是文件管理。“极空间”APP能够很方便地将手机上的文件迅速上传到NAS或者从NAS下载到手机上。由于极空间Z4的私密性非常好,不同用户之间的数据完全不能相互访问,所以“文件广场”就满足了不同用户之间的资源共享问题。比如你可以把你下载好的做菜视频放在文件广场里,这样当你老婆用她自己的账号登录极空间时就能在文件广场看到这个视频。这里要提一下的是“文件去重”功能,这个功能很实用,比如使用微信备份功能就很容易重复上传文件,而这一功能就解决了这个问题。另外一个就是“保险箱”功能,它也很有意思,相当于是给数据二次加密,即便硬盘被盗都打不开文件。极空间对用户的隐私保护可以说做到了极致。

  以往通过智能电视(或者智能电视盒,网络机顶盒)访问NAS的图片或者视频资源,一般通过DNLA,或者NFS、UPnP等方式,还需要在NAS上进行相应设置,对普通消费者来说并不是很方便。如今,只需要在智能电视上安装“极影视”APP(多数智能电视或者智能盒子的市场上能下载到“极影视”TV端,如果没有,可以到极空间官网下载安装)即可非常方便地如同前面提到的手机端访问极空间NAS一样。“极影视”TV端还有个重要特点支持儿童锁功能,这样就能限定家里的小朋友观看指定的儿童视频。
  “极影视”TV端同样具有“极相册”功能,能如同手机端一样查看全部照片,同样也支持虚拟相册功能。“极影视”TV端的重点还是在观看视频方面。以我的体验来看,在家里电视上安装“极影视”TV端后,观看摆放在办公室极空间Z4上的视频,视频播放非常流畅,流畅度和观看家里NAS上的视频相差无几。其同样支持音轨切换、字幕甚至还支持不同码流切换(最高支持1080p)。可以说,“极影视”TV端让极空间Z4成为了市场上对电视支持最好的NAS。

颠覆传统的外形


  聊完了使用体验,最后来说说极空间Z4的外形设计。极空间Z4是我见过最不像NAS的NAS,虽然大体上还是一个长方体设计,但能明显感觉到设计师想要尝试做一些设计上的改变,比如通过汽车级一体冲压锻造技术打造了通体机身的曲面外形,让极空间Z4看上去不如传统NAS那么硬朗和呆板,从而也获得了号称“工业设计奥斯卡”的2021红点设计大奖,成为全球首款荣获红点奖的私有云产品。

  截至目前极空间共推出了两款产品,分别为两盘位的Z2和我这次体验的4盘位的Z4。轻按极空间Z4机身前盖就能看到4个硬盘插槽位置,极空间Z4是支持硬盘无螺丝安装的,不过估计因为模具关系,硬盘的安装并不那么顺滑,类似这些做工上的细节是年轻的极空间还需要改善的地方。整体NAS的工作状态灯、USB3.0接口以及电源按键都被设计在机身侧面,机身背后仅有电源接口和两个千兆网络接口。不过瑕不掩瑜,极空间Z4在外形设计上还是非常让我满意的。

写在最后


  坦白来说,我一直都在期待类似极空间Z4这样的一款真正从家庭消费者角度出发,安装简便,使用简便的NAS产品,所以当极空间Z4出现时我内心是非常高兴的,也迫不及待地试用体验了接近一个月的时间。虽然极空间Z4距离我心目中完美NAS还有一些距离,比如产品细节的打磨,在极相册的使用体验方面都有提升空间,但极空间Z4也有带给我惊喜的地方,比如极影视。整体来说,我还是非常喜欢极空间Z4这款产品,如果你是普通家庭用户,有大量照片、影视资源需要保存,还想要随时随地查看这些照片和影视,那么极空间Z4真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
其他文献
关于镜头  奥林巴斯300mm F4.0 IS PRO在一般用户的眼中并不能称得上一只小巧的镜头,它的小巧是通过类比实现的。作为一只“600mm F4的超望远镜头”,仅1270g重、227mm长,同时还具备防尘、防水溅、防冻结构,和其他系统(全画幅或APS- C)相比确实称得上小型化。不过,如果你拿一只全画幅的300mm F定焦和它相比,你会发现奥林巴斯300mm F4.0 IS PRO并不那么小
出其不意的双芯片  众所周知,高通在今年的旗舰级芯片市场上推出了两款旗舰级芯片骁龙888和骁龙870。年初的iQOO7采用了骁龙888处理器,那么作为小号旗舰的iQOO Neo5自然会采用骁龙870,这对竞争对手而言几乎就不是秘密了。同时,UFS3.1、66W闪充技术、4400mAh电池、环绕式立体双扬、线性马达及4D游戏振感3.0等这些常规硬件规格基本上也会被大家所猜中。因此如何在众多骁龙870
萬物组合成超级终端  大家还记得华为的1 8 N生态圈吗?要解决这个生态圈里多个硬件之间的互联互通,如果依靠现有的智能终端系统难度较大,因为很多终端都具有各自的系统,这就形成了一种壁垒。HarmonyOS就是这个能适应万物,能将万物统一的系统,大到汽车、电视,小到手机、平板、手表甚至音箱和耳机都能安装上HarmonyOS。  华为推出的HarmonyOS其实可以看做是一大堆模块化程序的组合体,然后
不久之前,vivo在深圳正式发布了旗下新旗舰级手机——vivo X5Max,这是一款采用号称“下一代手机Hi-Fi标准”Hi-Fi 2.0架构的智能手机。在很长一段时间里,vivo都在移动Hi-Fi(更准确的说法是手机Hi-Fi)领域深耕不止,过去曾经有厂商称这只是个噱头,但到了今天,我们已经看到越来越多的手机厂商在将移动Hi-Fi的概念强调给消费者,这其中的转变自然也说明了vivo在这一领域的先
早在2012年登场的OM-D E-M5因其具备了奥林巴斯OM系列胶片相机的复古外形以及军舰部的大型电子取景器,加上“逆天”的五轴防抖以及安心的防尘防滴性能,一改那时M4/3相机是初学者、女性专用的传统形象,开启了M4/3系统相机专业化道路。随着时间的推进,到2015年推出的第二代OM-D E-M5 Mark II除了大幅提升机身质感和设计外,功能面上更是以下克上,很多地方都超过了当时奥林巴斯的旗舰
去年,OPPO凭借全新的PM-1平面振膜耳机斩获国际ELSA大奖后,OPPO影音今年又再接再励相继推出PM-2、PM-3平面振膜耳机以及HA-2便携式耳放。再一次将高品质的发烧级音质带入普通人的生活中,OPPO影音告诉我们,享受发烧级音乐并不是非要在房间里使用那些笨重的耳机耳放,通过PM-3耳机以及HA-2耳放简单轻便的身躯,同样能随时随身享受到高品质音乐,做到让Hi-Fi随行。  为了做到让高品
坦白來说,每一代NEX系列都给我了很多惊喜,比如第一代NEX的前置升降式摄像头,第二代的双屏。其实这和NEX系列的产品定位有直接关系。NEX系列一直承载着vivo探索新技术的使命,而且与其他品牌不同的是,NEX系列不是概念机,而是让消费者能够买得到的产品。基于以上因素,我对于最新上市的NEX 3有着很高的期待,期望它能再次给我惊喜。无界瀑布屏带来的全新触控体验  我拿到NEX 3时,漂亮的6.89
玩乐——是人一生中最为重要的—个组成部分,无论是通过何种方式,最终目的都是得到愉悦的心情,而玩乐则是实现这个目标重要的方式之一,因此,在每年的CES上,我们会看到各种各样的围绕玩乐而研发的科技产品,今年则更多。  智能穿戴继续大热  2016年CES,150多家卫生、健康和保健技术企业参展,它们均与可穿戴设备品类密切相关。越来越多的可穿戴设备供应商将推广指纹、虹膜扫描等生物特征识别技术。相较传统密
去年OPPO Reno Ace问世时,很多人都明白其实这是一个与Reno系列定位有所区别的产品,但区别在哪里OPPO却没有明确。这个疑问直到OPPO Ace2的问世才被揭晓。Ace系列独立成为OPPO专攻手游市场的系列,而Ace2作为Ace系列独立的第一款产品,在游戏方面能带给我们哪些好处呢?就看看这一份OPPO Ace2的深度体验报告吧。游戏优化从屏幕开始  玩游戏必须要有一个好的显示设备,对于
从去年开始,有人就一直在等待升级功放。他们并没有在ATMOS产品一出来的时候,就作出购买决定,有一个原因就是DTS的沉浸式多声道DTS:X的产品还没有推出。并且,并不是所有用户一来就都会去购买上万的拳头产品。所以,他们一直在等待,同时厂家也一直在升级。  便宜量足  当这个机器刚到公司的时候,就有同事发出感叹。他说当年他装房子的时候,像在五六千买一台双HDMI输出的机器真的是挑了好久,而现在随便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