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系起源假说

来源 :大科技·科学之谜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k3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太阳系是如何形成的?迄今各种假说有40多个,其中有星云说,也有双星说,但是到现在,太阳系起源的问题仍然没有最终得到解决。以下我从新的角度探讨太阳系起源的问题。
  在地球上,有一个叫做科里奥利效应的现象,说的是在地球的北半球,在地球上空的大气环流的旋转方向是顺时针的,在南半球是逆时针的。笔者认为这一效应也适用于宇宙的另一个地方,因此金星和天王星及其卫星是太阳的另一面形成的,它们的自转方向和太阳系其余的行星的自转方向相反。但是鉴于太阳系中旋转方向相反的行星质量只占极少数,所以原始太阳星云一定不是球形的(因为球形的旋转方向相反的质量必须相等),很可能是一个类似伞面的状态,造成这种状况只能是由于另一颗星的作用力。
  另一颗星的存在并无几率问题,因为在宇宙中双星系统甚至多星系统的存在是很普遍的。后来由于这另一颗星的离去,太阳系才逐渐趋向平面,这另一颗星的离去可能是由于银河旋臂变化的应力所导致的。
  当另一颗星最终离开太阳系时,地球的自转轴必须指向那另一颗星,并保持在这个方向上。因为根据陀螺的特性,在重力场内的旋转体的旋转轴必须指向重力中心,而地球环绕太阳运转是处于失重的状态,它的自转轴可以任意指向。其余行星的旋转轴的指向,也根据其动量矩来决定。各大行星环绕太阳运转,相当于一个大陀螺,它的轨道面的法线指向也是根据动量矩来决定的。小行星带可能是在太阳赤道上空形成的,因为在那里不存在旋转力吸引周围物质生成的行星。
  由于另一颗星的离去,太阳的拽力相对增大,行星的半径缩短,行星速度增加,使得太阳系角动量分布呈现异常。
  主持人:金文龙读者的想象力很丰富,对太阳系起源的阐述另辟蹊径。而目前被科学界普遍接受的理论认为,太阳系诞生于原始星云,研究上已有相关证据,但是这并不影响读者们发挥想象力,去探索新的研究方向。相关内容可参阅我刊2012年第12期《太阳系的生与死》一文。
其他文献
纳米材料被誉为21世纪的材料,纳米发光材料在形态和性质上的特点使其在应用上有着体相材料不可比拟的优势,它将有助于纳米电子器件的发展。纳米微粒的限域效应有可能使材料的量
该论文在简要总结现有的环境管理理论与方法的基础之上,对可持续发展的区域环境管理的理论与方法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并提出了循环经济理论为可持续发展的区域环境管理理论,探
在介绍了课题的背景后,对工业循环冷却水的旁流处理及"零排放"技术的现状进行分析,对现有的旁流处理工艺单元、组合工艺和旁流处理设备及研究动态做了详细的介绍和比较,提出
本文研究了滴流床中的液体流率分布,从理论上认识流体在床层中流动的内在规律,建立数学模型研究流体在床层中流动的机理,为改善滴流床的设计以及提高生产能力提供理论基础。并且研究了液体均匀分布的技术和装置,主要是指:液体和气体分布器的研究和设计。 在理论模型方面,前人提出了离散模型、微分模型和随机模型等来模拟液体的径向和轴向流率分布,但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往往计算工作量大且常偏离实际情况,本文作者在导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是南水北调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缓解京津及华北地区水资源短缺,改善受水区生态环境,促进该地区经济和社会的持续稳定发展具有巨大作用。但由于调水后改变了流域间水资源的自然地理分布,供水区和水源区水文情势将发生变化,对输水区的水质和生态环境将产生复杂而深远的影响。本文根据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规划原则,针对工程规划各种方案,主要是近期方案,应用系统仿真的理论技术和采用面向对象的建模方法,建立
近年来纳米级多孔阳极氧化铝膜制备和应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这种具有纳米孔结构的氧化薄膜由于具有特殊的性能而被广泛地应用于超微过滤和催化反应器,电解质的质子交换
在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加强和促进建筑工程的优化,不但能强化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更能更好的助推企业发展.市场经济竞争日趋激烈,尤其是建筑业,所以建筑工程管理是企业核
有机太阳能电池具有质量轻,成本低,柔韧性好,易大面积制备等特点,自提出以来一直备受关注。为提高其光电转换效率,有机太阳能电池电子给/受体材料的优化是近年来众多研究的重点。富勒烯及其衍生物由于具有独特的球形共轭结构,优异的电子亲和性以及半导体特性等卓越性能成为目前最理想的受体材料。其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C60与茚的Diels-Alder二加成衍生物(IC60BA),同样基于P3HT为给体材料,C60(
陕西洛南县黄龙铺钼矿田地处秦岭腹地,是我国著名的东秦岭钼多金属成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为陕西省第二大钼矿开采区。本区局部存在铀与钼伴生,钼矿体规模大,铀矿化规模小呈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