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人温暖一座城

来源 :科教新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on_pi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瘦栽松柏,家贫子读书。贫困学生渴望通过知识改变命运,可每年高考结束,总有人手捧录取通知书,害怕成为家庭负担,不知如何向父母开口。
   如何捍卫“知识改变命运”的真理?贫困学生如何背上行囊奔赴理想?
   8月23日,祁阳县昌世助学基金会2019年助学金发放仪式在祁阳县教育局举行。与此同时,科力尔慈善基金会第五届奖励暨资助大会、唐显武资助贫困大学新生助学金发放仪式以及祁阳县大忠桥镇明德扶贫基金会第四次扶贫助学也如期举行。相同时间,不同地点,传递着一样的爱与温暖。据统计,当天四场助学活动共发放助学资金64.2万元,资助贫困学生213人。
   教育扶贫是阻隔贫困“代际传递”的治本良方。为汇聚更多的社会力量扶助贫困师生,2013年1月,祁阳县委、县政府牵头,经湖南省民政厅审批,“湖南省祁阳县教育基金会”正式成立。5年来,该基金会多渠道募集教育基金2339万元,救助身患重大疾病特困师生572人次,资助贫困学生4600人次。近年来,祁阳县没有一名大学新生因贫失学。
  一个人:一根拐杖,一顶草帽,行程三万里
   今年是昌世助学基金会成立的第20个年头。在祁阳,只要提起祁阳县工商局的退休干部陈昌世,祁阳人总能和你说上两句。
   为了让贫困学子得到资助,陈昌世经常带着一顶草帽、拄着一根拐杖,实地调查走访贫困学生家庭。遇到不通车的偏远村庄,他要自带干粮和饮用水步行十几公里。20余年来,他的足迹遍及全县20多个乡镇,走访贫困学生1000多个,徒步行程累计三万公里。
   如今,陈昌世已是耄耋之年,他告诉记者,最让他牵挂的还是贫困学生读书的问题。
   1995年的一天,他在闲谈中得知一个叫李安民的农村孩子考上了武汉大学,却因家庭困难而无法交学费。少年时艰难的求学经历,让他产生了尽力帮助贫困学生的强烈愿望。
   他当即决定将自己省吃俭用下来的钱“承包”了李安民4年的生活费和学费,让他顺利地完成了学业。
   到1999年,陈昌世用自己多年来的积蓄资助了30多名贫困学生,资助金额达10余万元。随着资助学生数量的增加,光靠他和老伴的退休金来资助寒门学子,陈昌世越来越力不从心。经过长久地酝酿,他决定成立一个基金会,来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孩子。他把这个想法告诉了经营企业的三个儿子。三兄弟赞同父亲的想法。1999年7月,三兄弟将200万元捐赠到祁阳县教育局,设立了祁阳第一个社会力量助学基金会——祁阳昌世助学基金会,资金主要用于资助考入本科以上的贫困学生。这一年,该基金会资助贫困大学生36名,发放资助款10余万元。5年后,基金会资助对象又扩大到高中阶段的贫困生。
   祁阳县教育基金会办公室主任蒋云芳告诉记者,陈昌世和老伴生活很节俭,至今还住在上世纪90年代建的楼梯房里。为了多帮助几名贫困学生,他们舍不得乱花一分钱。听到这里,陈昌世笑着说:“吃穿不用讲究,我们能吃饱就行,捐资助学才是大事。”
  近年来,除了资助贫困学生上学外,陈昌世还将助学延伸到致力于改善学校办学条件,支持乡村学校建设。成立20年来,昌世助学基金会累计资助贫困学生1250名,发放各类助学金415余万元。
  一群人:向上向善,捐资助学蔚然成风
   陈昌世尽自己最大的能力,用大爱精神为贫困学生点燃心中的希望。在他的发动和影响下,祁阳社会力量捐资助学蔚然成风:湖南科力尔电机有限公司董事长聂葆生出资200万元成立科力尔慈善基金会;长沙祁乡商会实施“五年千人助学计划”,资助祁阳、祁东学子,自2014年以来,仅在祁阳县就资助贫困学生449名,发放资助金182万元;祁阳二中校友、中金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唐金龙,永州旺达运输公司祁阳分公司安全经理许和平,东莞展能LP39团队等陆续捐资1000余万元,资助奖励师生,改善学校办学条件;各镇乡街道纷纷成立专项教育基金,广大干部职工积极落实“助学一日捐”活动要求,全县中小学蓬勃开展“学雷锋 献爱心”活动,捐款捐物,支持教育事业发展进步。
   社会力量捐资助学已成为祁阳助学行动的一支重要力量。2017年至今,祁阳热心助学的企业家唐显武已捐资20余万元,资助学生60多名。8月23日,在唐显武资助贫困大学新生助学金发放仪式现场,记者发现了一对贫困兄妹——文龙、文凤。文龙告诉记者:“今年,我考取了中央财经大学,妹妹被湖南师范大学录取了。”然而,这个好消息并没有让出身寒门的文家兄妹高兴太久——他们无力承担大学学费,更何况同时出了两个大学生。“祁阳县教育基金会就像及时雨一样,找到了我们。”文龙表示,“我们全家都十分感谢基金会和唐显武先生。以后,我们将传递爱心,反哺社会。”
   到今年,祁阳县教育基金会的救助工作已经进行了7年。7年间,祁阳县委、县政府一直是这项工作的坚强后盾。该县县委常委议教会议对祁阳县教育基金会的运作发展作了专题研究,每年安排县财政划拨专项资金予以扶持,并由县四大家主要领导担任祁阳县教育基金会名誉顾问,县委、县政府分管领导任顾问,为资助工作排忧解难。
   “祁阳是人口大县、教育大县,有许多困难教师和贫困学生急需社会的救助和关爱。做好教育扶贫工作,不仅需要祁阳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推动和积极引导,更需要社会各界的支持和参与。”祁阳县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李铁牛说,正是因为有这样一群爱心人士参与助学,丰富了多元助学的内涵,形成了教育扶贫的新机制,促进了孩子们励志成长,也让热心助学成了社会新风尚。
  一台晚会:募捐320万元,温暖一座城
   7月20日晚,由祁阳县教育基金会主办、祁阳县教育局承办的“情系教育 爱洒学子”2019年湖南省祁阳县教育基金募捐晚会隆重举行。湖南省教育基金会副理事长唐晓宝,县委书记周新辉,县委副书记陈小平等出席晚会。
   这一台晚会从筹备到表演,历时三个多月。它最终以多姿多彩的节目形式展现了祁阳贫困学生与艰辛命运抗争的顽强精神、祁阳县教育战线积极奉献的园丁形象和祁阳人民勇敢拼搏实践中国梦的不懈追求。此次募捐的所有捐款将全部用于资助祁阳县贫困中小学生。
   晚会现场,祁阳县内外上百位爱心人士和数十家民营企业,怀着不让贫困生失学这朴实而美好的愿望,纷纷慷慨解囊。截至晚会结束,通过祁阳县教育基金会微信公众号在线募捐平台和现场捐赠等方式共募集320余万元。
   这个数字出来时,很多人都热泪盈眶。作为晚会的主要策划人和筹备人,蒋云芳眼泪夺眶而出。“这个结果大大超过了我们的预期。”蒋云芳介绍,这台晚会不仅得到了很多人的支持和力挺,还凝聚了很多人的心血和支持:为办好这台事关教育民生的晚会,被老百姓亲切地称为“教育书记”的祁阳县委书记周新辉做了三次批示;为扩大晚会的募捐规模,68岁的原副县长、祁阳县教育基金会理事长唐盛富,带着教育基金会的工作人员“北上南下”奔走数月,联系祁阳籍在外乡友、企业老板给予支持;为了让晚会更为精彩和感人,祁阳县教育局的工作人员放弃休年假写主持稿、朗诵词……一台晚會,温暖了一座城。
   其实,这座城市的温暖,时时刻刻都在上演。祁阳县教育基金会和县教育局的工作人员不计报酬、加班加点,调查走访贫困学生,最忙碌的时候,3天要审上千人的文件。蒋云芳表示:“读书对贫困孩子来说,是改变命运的重要机会,我们尽量想办法给他们这个机会。这样的工作很有意义。”由于他们对工作兢兢业业,祁阳县教育基金会的工作一直是“零举报”“零上访”“零查处”。
其他文献
加拿大一項研究表明,智能手机等信息通信技术产品是全球变暖的推手之一。如果直接理解为手机致使全球变暖其实有点夸大其词,准确的来说应该是,智能手机确实是碳排放的新晋来源之一。   有专家表示智能手机使用过程中所造成的碳排放问题,未来可以依靠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进行缓解。但是相比使用环节,手机在生产和报废过程中的碳排放量更需要引起重视。如今手机使用寿命越来越短,平均不过两三年。手机更换频率越来越高
期刊
进入二季度以来,大盘持续震荡,上证综指跌破3000点,在2900点附近盘桓。而消费类板块今年以来走势强劲,涨幅大幅跑赢大盘,成为机构布局的重点。据悉中银基金旗下新基金——中银消费活力混合基金目前发行已近尾声。  面對当下的振荡行情,中银基金认为,尽管市场估值整体已有一定程度的修复。大规模减税降费政策的实施将增厚企业净利润,社融持续放量也有助于提振市场信心,因此投资者仍然可维持对A股的乐观态度。
期刊
本报讯(通讯员 刘圣喜)5月24日,汉寿县沧港镇公办幼儿园800多名幼儿、家长、老师欢聚一堂,举行“快乐运动会,向前冲冲冲”亲子活动,助力孩子们快乐健康成长。   家長和孩子玩起了“红旗飘飘”的游戏。以班级为单位,家长们牵着孩子的手,举着小红旗,绕终点来回接力冲刺。为了自己班级的荣誉,每一名家长、每一个小朋友都在竭尽全力。“太空漫步”更是有趣。小朋友们在家长拉平的滑溜布上艰难努力地向前冲。在“
期刊
生活中,很多人不在意梳头这件小事。其实,正确梳头对健康和美发都很有帮助。   不要一梳到底 有些女性头发比较长,通常都是从上到下一梳到底。这种方式很容易导致头发被拉扯断或者掉发。正确做法是先用手握住一截头发,然后从头发的中间部位慢慢梳向发尾,梳顺以后再从发根开始梳,依次慢慢进行。   梳梳头皮 梳头皮能起到按摩作用,可使头部经络气血通畅。梳头皮还能去除浮皮、皮脂上的汗腺分泌物、微生物,对于
期刊
按摩与导引,虽善亦多事。不如扫地法,延年直差易。  ——宋 陆游·冬日斋中即事   陆游是宋代著名爱国诗人,他的诗作涉及了多方面的养生观念,包括运动、饮食、心境等,这首诗就是说的运动与养生的关系。陆游一向把整理书籍、扫地抹桌当作锻炼身体的活动,他在闲居乡村时,经常从事一些拾柴、割草的体力劳动,年事渐高后,就做些养鸡、养猪的活计,不让自己闲着,总是要活动筋骨。陆游还喜欢登山,他在《看镜》中写道:“乘
期刊
北上广的魔力让人无法抗拒。一边是逃离北上广的刷屏热议,一边是更多年轻人前赴后继的开始漂泊。对于许多80后、90后来说,在哪一座城市安身立命,成为他们眼下最重要的生活命题。生活在北京的张柠,日前回到阔别多年的广州,仍然被这里浓郁的生活氛围打动。这次回来,他带来了最新创作的长篇小说《三城记》与读者分享。  “我把日常生活放在广州”   北上广的城市生活日新月异,对它们进行书写,其实是很有挑战性的。如
期刊
近年来,随着亲子产品的异军突起,开始出现一些有关“陪伴”的标语。比如,“陪伴是最好的教育”“最好的爱,是陪伴”……但“陪伴”,是不是陪着孩子就够了呢?我不禁想到有个一年级的小朋友,他每天做功课的时候,妈妈都会“陪伴”他,他做每一道算术题,妈妈也在心里陪着他一起做,一旦他做错了,妈妈就会敲一下書桌以示提醒。这种陪伴,是不是最好的教育和爱呢?显然不算,但这却是当下社会,父母“陪伴”孩子最多的形式。  
期刊
根据一项最新研究,在某種意义上来说,花朵们能“听见”声音。科学家们发现,植物确实能听到蜜蜂的嗡嗡声,然后产生更甜的花蜜来吸引昆虫。从技术的角度来说,花朵就是它们的“耳朵”。在植物感知到蜜蜂翅膀挥动产生的声波穿过其花瓣的几分钟内,植物花蜜中的糖分浓度平均增加了20%。这些花儿似乎甚至能屏蔽不相关的背景噪音,比如风声。这种能力或许能给一些植物带来进化的优势,使它们的花粉能传播得更远。  蝌蚪五线谱
期刊
我与一个男人,有共同的秘密!   人总以为自己知道很多的东西,却从来不知都是时间的过客,无论我是否把这一个秘密记录下来,这个秘密的生命都比我活得长,它都将永远存在,犹如那个男人的精神一样。   那是2018年的春天,在一个大雨滂沱的深夜,子时已过。   我接到一个电话,声音很低沉:“蔡县长,我给你60万元在安化教育扶贫。”那时的我,在安化这个国家级贫困县扶贫,正四处筹措资金。我欣喜若狂
期刊
英国威廉王子曾遇到过一件糟心事儿,当时刚上学三周的乔治小王子已经开始“厌学”了。其实很多小学新生家长也有过这样的经历。   刚入学时,乔治小王子穿着海军蓝西装短裤、毛衫、袜子和黑色皮鞋,异常兴奋。然而没过多久,威廉王子去伦敦北部卫星小城米尔顿·凯恩斯访问时,向民众坦露“我早上送乔治上学,可他不想去学校”。   英国媒体也用“第三周抑郁期”来形容乔治小王子。事实上,孩子们“厌学”并不罕见,尤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