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工程的施工质量控制

来源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adarcau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橋梁施工质量管理是施工过程中一项十分重要和复杂的
  工作,桥梁工程建设中,质量是关键,要对桥梁施工的各个环节实施全方位的质量控制与管理。本文对桥梁工程施工质量的控制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桥梁工程 施工质量 控制
  0 引言
  桥梁的建设中频频出现的质量安全事故,使桥梁的施工管理问题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为了保证桥梁质量、使用寿命和营运安全,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务必切实抓好质量控制,高度重视施工质量。
  1 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1.1 制定出切实可行的项目管理目标与规划 在建设初期,项目部首先明确项目管理的任务指标,确立工程质量标准,制定管理规划和实施细则,在规划中明确提出工程质量标准、工期要求、合同要求、安全要求、成本控制标准等细部要求,对各施工环节都进行部署,制定相应的文明施工和环保措施。根据施工经验准确预测施工阶段各类突发情况,提前编制应急预案。
  1.2 开工前,首先进行地质勘探,掌握该地区的气候、地形和人文环境特点,整平施工现场并对生产区、生活区和办公区等进行场地规划。设立项目经理部,明确各部门的生产任务和质量目标,将生产队细分为电焊、张拉和钢筋安装等施工班组,配备足够的工程人员。
  1.3 编写施工组织设计与施工方案 由项目部牵头,技术人员参与,依照工程建设目标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并对各分项工程的施工方案一一编号,且在以后的施工过程中要不断优化施工组织设计。
  2 施工阶段质量控制
  2.1 控制好桥梁基础的施工质量。开工前,搞好入场材料质量检查和设备的复查,严格审查施工队伍资质和实际情况,不符合质量要求的材料或设备坚决杜绝进入施工场地,待质量合格后方可允许开工,严格按照设计图纸搞好放线工作。监理工程师应亲自到现场进行检查验收,确保防线工作符合施工规范的要求。
  在桥梁基础工程的施工过程中要重点关注地质情况。如果因为其他不可预见性的变化,或发现与勘查设计中所反映的情况不符,造成了施工现场与设计不相符合时,应及时联系设计单位,调整施工方法,进行设计变更,若问题比较复杂,则需要由监理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和建设单位参加的联席会议,共同商讨应对策略,最大限度地减少可能造成的工程后患。
  因为桥梁基础工程具有很强的隐蔽性,因此,要坚持旁站监理的原则,实行全程跟踪。在基础埋置前,相关人员进行检查,并进行现场认可,保证能及时发现地质问题及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2 确保桥梁承台、桥墩质量。首先,确保放线定位工作的精确性,仔细做好测量工作。因为桥梁的平面位置直接由桥墩、桥台的施工决定,所以,应严格按照施工图规范要求施工,必须确保万无一失。施工单位的质检员做好质量检查,监理人员负责验收。验收不合格的,应要求其立即返工,待质量合格后才能进行下一个环节的施工。桥墩桥台混凝土浇筑的密实度和表面的平整度应受到足够的重视,不能出现因操作不规范而出现蜂窝、凹陷等情况。
  其次,将桩头预留部分及薄弱的混凝土层凿除,认真检测灌注桩质量,不仅要求其强度达到设计要求,而且要确保其无夹层或断层。大面平整干净无残留砼及杂物,桩头砼要凿出密实的层面,标高符合设计要求。检查钢筋骨架和桩柱钢筋焊接质量时,桩顶锚固筋必须和设计角度保持一致,并用螺旋筋缠绕固定;需嵌入承台或系梁内的桩头及锚固钢筋长度符合设计要求。
  最后,严格按施工要求设计砂浆垫层标高,垫层表面要平整,尺寸应该与支立承台和系梁模板相对应。串斗底口始终与混凝土相距30厘米,使用软连接的串斗,以满足混凝土的外观要求,防止混凝土离析。
  2.3 确保盖梁施工质量。常见盖梁质量问题有:盖梁模板倾斜度超限值,致使前后跨径位移量超限值;因为支架沉降量超限或其刚度达不到设计要求,致使盖梁跨中下沉量超限;盖梁支模过程中,桥梁纵轴不垂直于盖梁横轴,致使上下游跨径出现大小两个极端,无法保持一致,致使梁支撑线和设计支撑线不一致,进而导致盖梁偏心受压。
  控制措施:用I字钢作盖梁底模支架,承台顶面用立木支撑,预留底模标高,对第一片盖梁进行浇筑的过程中严格控制沉降量,确定经验数据,确保盖梁底面标高不超出限定范围。严格放样精度。浇筑时,侧模应该垂直于桥梁轴线,目的是使上下游跨径一致。严格检查盖梁侧模的垂直度,保证前后跨的跨径在允许范围内。
  2.4 确保T梁施工质量。T梁在预制过程中易出现的问题有:预应力管道左右偏差过大,张拉完毕后出现梁身弯曲现象;低松驰预应力筋张拉流程不符合操作规范,不施加初应力直接达到100%;持荷时长达不到施工设计要求;压浆阶段,稳压期较短,压力值不达标,发生二次补浆;预制T梁的过程中,未严格控制横隔板部分的模板之间距离,架设好以后,全桥横隔板顺直度不达标。
  控制措施:首先,张拉流程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测量伸长值及预应力筋设计张拉应力的准确性。通过两边垂线的方式对预应力管道左右偏差范围进行严格控制,确保稳压时长和水泥浆密度达到设计值,以免出现二次补浆的问题。施工中应该注意第一块横隔板和梁端的尺寸控制,其余横隔板间距按第一块横隔板间距来设计,确保横隔板之间保持固定的间距。
  后张法张拉之前,其强度及砼的弹性模量均要符合设计要求,以确保预拱度适当,这样才能使桥面铺装厚度达到设计要求。T梁负弯矩筋张拉槽应该在架梁中保护好,运梁阶段为避免扰动钢绞线穿插和孔道压浆,切忌损坏提前埋设的波纹管。
  2.5 预制箱梁的质量保证措施。①试拼装检查模板。质量较好的模板应该棱角线型顺直,拼装时接缝严密,且无波浪起伏现象,端模角度和设计锚垫板角度相同,大面平顺,不锈蚀。通常,对拉螺栓预留孔须与模板位置一致,每周转一定次数进行一次检查、校正。②用腻子打平接缝部位,彻底清洗底板。施工时,确保地板材料紧密粘贴,塑料板无破洞、鼓包、皱摺等问题,将支座钢板提前埋设在指定位置,并将楔形块设置在伸缩缝梁端。③钢绞线须事先进行编束,保证在管内不缠绕,整束穿过波纹管,钢绞线逐根编号。腹板、底板钢筋必须检查正弯矩波纹管定位,以免砼浇筑阶段其发生位移。④按设计要求支设端模、侧模和内模,并绑扎顶板钢筋和负弯矩波纹管,将钢筋凳支垫在底部;侧模必须设置顶挡,顶部压杠间距设计为1.5米,紧压内模;翼板边线平顺。所支设的模板要有一定的稳定性,钢筋必须装设在指定位置;严格控制底板、端板和翼板装设质量,防止其跑模或发生形变;焊接钢筋时,必须按规定的工艺流程逐项操作,严格控制钢筋尺寸和加工质量,使钢筋网、钢筋骨架的偏差始终在可控范围之内;另外,要按施工要求设计钢筋的型号、规格、根数和间距。锚垫板和模板要牢固连接,检查负弯矩管和正负弯矩锚垫板定位情况,设止浆垫,密封管口,以阻止砼的侵入。
  2.6 控制桥面铺装质量。桥梁的使用寿命受桥梁桥面铺装层早期破坏的直接影响。应做好如下控制工作:①精确放样与高程控制、控制好桥面清理、混凝土施工、平整度控制及施工。桥面应平整、整洁,沥青混凝土铺装前应对桥面进行检查。铺筑前应洒布粘层沥青,桥面横坡应符合要求,不符合时应予处理。②桥面铺装工作必须在横向联结钢板焊接工作完成后才可以进行;参照施工设计设置水泥混凝土桥面铺装厚度,同时严格铺装材料、铺装层结构、防水层设计和混凝土强度,确保铺装质量达到设计要求。③参照设计图纸,纵向铺设桥面钢筋网,彻底清洁桥面板后开始浇筑桥面;如果采用防水混凝土铺设桥面,就要严格把控其工艺流程。此外,水泥混凝土桥面铺装,其表面必须设置防滑措施,分两次浇筑,二次抹平,然后沿横坡方向拉毛或进行压槽。
  2.7 确保混凝土施工质量。影响混凝土质量的因素有配合比、搅拌、运输、浇注、振捣、养生等环节。混凝土应保证具有设计要求的强度、良好的和易性及泌水性,且质量均匀性要好。其中混凝土配合比是控制其质量的最重要因素,在满足其施工要求的情形下应尽量减少单位用水量,相应地也减少单位水泥用量,从而减少混凝土水化热,减少由于混凝土的徐变与收缩而引起的预应力损失和施加预应力之前的收缩裂缝。
  3 结束语
  桥梁作为一个多种材料、不同结构组合而成的大型综合系统,各个成分的重要性、应力状态、易损性不一,刚度和动力特性也相差很大,因而桥梁的质量是一个复杂的系统问题,需要考虑的因素较多。要科学管理,规范施工,在桥梁施工中应坚持以质取胜,必须加强提高技术水平的科研工作,切实抓好每道工序、每个环节的质量控制。
  参考文献:
  [1]李奎一.对公路桥梁施工中的质量控制的探讨[J].科技资讯,2011.
  [2]张永.桥梁施工中质量控制分析[J].山西建筑,2012.
  [3]李坚.分析预应力在桥梁施工中的应用[J].广东科技,2011(04).
其他文献
便秘、泄泻病因诸多,但由于肝的疏泄功能异常所致者,在临床上并非少见,对此类患者笔者俱用柴胡疏肝散化裁治疗,疗效满意,现将窥管之见陈述如下.
目的:探讨治疗单纯性肛瘘的有效疗法.方法:治疗组20例,采用内口移动瓣膜修补主管隧道切除术治疗;对照组20例,采用传统低位切开高位挂线治疗.结果:治疗组愈合时间为(17.95&#17
实脾散系针对脾阳虚衰、不能制水、水溢肌肤的阴水证而设,原书曰"治阴水先实脾土".故治之宜温、宜补,以温阳健脾为主.所以应以干姜、附子、白术、甘草、大枣、生姜为方中主要
目的确定最佳硅化条件,增加半加塞的稳定性。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调整硅油的加入量、硅化温度及硅化时间。结果最佳试验条件是硅油加入量、硅化温度及硅化时间均在各个二水平时
摘要:教师的教学质量表现在教学效果上,反映在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中,取决于教师教学工作质量。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应遵循相关性、客观性、可测性、效率性、导向性原则。评价指标包括授课计划、教案、教学纪律、学生评教、批改作业、课后辅导、教研活动、期末成绩资料、教科研成果等指标。  关键词:教师 教学 质量 定量化  教师是一种特殊的职业,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担负着培养下一代的任务。教师的教学质量水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