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湘云和林黛玉的各自孤独

来源 :视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g1283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红楼梦》里史湘云有一种“择席之病”,不在自家的床上就睡不着。因为这点,我很喜欢史湘云。
  有时候,你搞不清楚一个人是不是伪装。一个人想要伪装成什么样子,伪装久了,就弄假成真,真变成了她想要成为的样子。如果你不明就里,不晓得她这种气质是从何而来,对她的理解就会浮光掠影,流于表面。
  那个大嚼鹿肉的史湘云,把自己的仆童取名“韦大英”,寓意“是真名士自风流”的史湘云,看不惯林黛玉小性子的史湘云,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并不让我觉得可爱。我曾把她理解为天生有男子气概的姑娘,以为她的所有开朗和豁达只不过是天性使然,禀赋如此。直到许多年之后,我在异地的一座旅馆里,夜不能寐的时候,重新想到湘云的择席之病,才恍然发觉史湘云并不是我多年来想象的样子。
  要理解一个人,不可单看她在和所有人相处时表现如何,还当看她在独处的时候如何。她面对世界时的千种万种,也许都是在层层包裹的心之外的一张张面具。而那颗敏感脆弱的心,一直没有袒露。
  在客居的寂夜里,当一切纷扰都被漫长无垠的夜过滤掉,再也不需要面对人事纷纭的时候,史湘云失眠了。——这不是一个磊落豪爽的大丈夫应有的一面。那种人应该像刘伶一样,大口吃肉,大碗喝酒,天地间没有一处不是窟宅,四海随处都可以为家。为什么会在绣榻锦衾中,听无尽的更漏呢?
  这是一个从小就失去父母的孩子,是从小就尝过人世间苦楚滋味的孩子。她本是一个敏感脆弱的姑娘——没有哪一个能写出好诗的人不具备一颗感春伤秋的心。她的身世遭际将她向嗟悼生平的路上猛推了一把。她本会变成林黛玉那样敏感伤情的人,但她拒绝了。
  她要向上天施予其身世命运的安排做出顽抗,她要让自己呈现出豪爽洞达的样子。所以她才成了众人眼中的她,那个身着男装英姿倜傥口无遮拦的史湘云。可她内心最深处的敏感和孤独并没有被彻底祛除。于是,在寄人篱下的床榻上,中宵的无眠出卖了她。她到底还是个敏感脆弱的小姑娘。
  史湘云一开始最看不惯林黛玉的小性子,因为她拒绝成为林黛玉那种人。那在她看来是一种软弱,一种妥协。但后来,她终于和林黛玉成了很好的姐妹,也开始理解,林黛玉的伤春悲秋也未尝不是一种抗争,只是那种抗争来得比她还要隐晦一些。
  在贾家马上就要没落的那个中秋节的夜晚,众人都散去了,林黛玉和史湘云在凹晶館联诗。史湘云极赞“凹晶”、“凸碧”两个词拟得好,不落窠臼。林黛玉说:实话和你说罢,这两个字还是我拟的呢,谁知舅舅倒喜欢起来。《红楼梦》里处处布有伏笔,我始终以为,林黛玉的舅舅,也就是贾政,才是整部《红楼梦》里文采最好的人。但这是题外话,不展开聊了。
  总之,到这时,史湘云才慢慢读懂林黛玉的孤独。史湘云联曰:寒塘渡鹤影。林黛玉联曰:冷月葬花魂。你看,在一起的两个人,未尝不是各有各的孤独。唯有孤独的心,才可以相互慰藉。但无论如何慰藉,也遣不散各自的孤独。无论有多少孤独的灵魂聚在一起,孤独也不会消散。无论是否有酒,有佳肴,有四海的高朋,有满座的笑语。
  《红楼梦》里面最热闹的一幕,是贾宝玉诞辰,《寿怡红群芳开夜宴》一节,愈热闹的欢聚,愈衬托出无限的悲凉。湘云掣出一支签“只恐夜深花睡去”,临到宝黛二人喝酒,宝玉瞅人不见,悄悄递与芳官,而林黛玉则趁人不备把酒倒在漱盂里了。可见林黛玉是终究不能与热闹为伍的。任是多么热闹的场面,也无法把黛玉融化。
  林黛玉永远不喜欢热闹的场面。贾宝玉是总想挽留住夜夜笙歌,借众人的欢声来驱走孤独。可林黛玉比他明了得更彻底,林黛玉知道有聚终有散时,在宝玉还恋恋不舍的时候,林黛玉说:我可撑不住了,回去还要吃药呢。
  也许医治孤独的办法只有一个,就是疾病。病痛的长年陪伴,或许是林黛玉并不会在一个人时感到分外孤独的原因。林黛玉驱遣孤独的方法远比史湘云来得更隐晦。湘云寄情于人,寄情于事;黛玉则直接寄情于物,寄情于泪,所以有葬花,有题帕。
  李太白诗曰: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永结无情游”五个字,也许是黛玉和湘云孤独灵魂的最好写照。
其他文献
在普利茲克奖历届获奖者中,有一个罕见的女性面孔。  2004年,有着“建筑界奥斯卡”之称的普利兹克建筑奖,第一次授予了一位女建筑师。  她异军突起,在男性一统天下的建筑业成为了无法撼动的主角。也因为备受争议的大胆设计和喜怒无常的火爆脾气,被人称作女魔头、疯子、异端……  她就是一生都活在掌声和争议中的已故伊拉克裔英国女建筑师——扎哈·哈迪德(Zaha Hadid,1950~2016)。  她是“曲
2009年10月9日,星期五,欧洲第三大电信运营商法国电信位于巴黎总部的会议室内正在举行企业内部例会。技术人员约内尔?德文走进会议室,面无表情地坐了下来。  会议平静地进行着,议程已经过半,有些人开始看表,盘算着下班后去哪过周末。这时,一直沉默不语的德文突然站起来,举起了手,手里拿着一把刀。当所有人反应过来并把德文制服的时候,这把刀已经插在了他的腹部。最终德文胃部受伤,但没有生命危险。  德文是近
美国时间2012年7月20日零时30分,美国科罗拉多州首府丹佛市郊奥罗拉商业中心内的影院正在进行《蝙蝠侠前传3:黑暗骑士崛起》的首映。  突然,一名身着黑衣、外罩防弹背心、戴着防毒面具和头盔、手持3种枪支的男子,先向观众席投掷多枚催泪弹,随后向观众乱枪扫射。刚开始,在场观众还以为是电影里传出的枪声特效或是鞭炮声,但随后的血肉横飞令观众惊慌失措,四散而去。  截止环球人物记者发稿时,这一突发枪击案已
真想象不出这么大的一座城市(重庆——编者注)会出现在这么偏远的一个地方。而且在这里还住着一位著名的哲学家(辜鸿铭——编者注),前去拜会这位哲学家是我这次可算是艰苦跋涉的旅途的目的之一。他是中国最大的儒学权威。据说他的英文和德文说得都很流利。他曾做过皇太后著名总督之一的秘书多年,但是现在已经退休。然而,在一年四季,每周固定的日子里,他的门总是向那些渴求知识的人们打开着。他有一群弟子,但人数并不是很多
30年前我刚到纽约的时候,当地治安很不好,朋友瞪大眼睛警告我:“如果你在巷子里被抢了,千万别喊‘救命’,更别喊‘有人抢劫啊!’因为你这么一喊,原先两边亮着灯的窗子就一下子全黑了。相反地,如果你喊‘失火了!失火了!’原先黑着的窗子一下子就全亮了,大家都会打开窗子或跑出来看哪里失火,你就得救了!”  可见“引起注意”是非常重要的沟通技巧。  某公司拍电影,一下子说演员吊钢丝摔伤,进了医院;一下子传男女
读《论语》这样的书,和读别的书有不同。  就拿“仁”来说吧,这是个“概念”,但又不像数学、物理、哲学中的概念那么明晰。在孔夫子那里,“仁”的意思随时随地在变,让头脑清楚的现代人很不适应。当然,我们有我们的办法,就是分析、总结出几个义项,一下子,“仁”这个字眼似乎变得明了了,我们也因此弄懂了孔子的主张。  很多书是知识性的,要彻头彻尾地弄清楚每个概念,在脑子里形成一个框架、系统。但读《论语》,最害怕
老太总说想吃蟹粉狮子头。七十多岁的时候提,八十多岁提,到九十岁了,还一直念叨。  老太是扬州人。当年姥爷姥姥因为工作原因来到安徽,她没办法,只好跟着儿子媳妇走。老太读过书,识字。姥姥生了六个孩子,老太也就帮着带了六个。后来姥爷出车祸死了,老太就跟着媳妇一起过,一过就是几十年。  多少年了,逢家族聚会,必做的一道菜便是蟹粉狮子头,家家轮流,谁也跑不掉,是为讨一下老太的欢心,也是帮姥姥解围。结果做来做
科举时代的最后遗民孔乙己先生有言:“窃书不算偷……读书人的事,怎么能算偷呢?”这话,在现在产权观念看来,不值一哂,但倒是跟传统社会的“敬惜字纸”遙相呼应,纸张书籍的神性,让很多人潜意识里会借这句话来原谅自己。  远有唐太宗遣萧翼偷《兰亭序》,近有康有为偷兴教寺《大藏经》。据刘成禺《世载堂回忆录》,国学大师黄侃黄季刚,也很爱这一口,或借而不还,或直接拿走。传诵的人,也有不少,认为是风流韵事。  从小
在国外,甚至在一些发达国家,以促进公平、提高质量为主题的教育改革也一直在进行。如在2006年,为了防止学校出现两极分化,英国就整顿了300所条件薄弱学校,由发展良好的优质学校接管,打造连锁式学校。同时,英国还出台新政策,明确禁止把家长的经济状况、职业、学历和社会背景作为学校招生的考虑要素。芬兰实行个性化教学,不让一个孩子掉队,努力实现教育结果的公平。巴西则实行了“孩子上学、家长领钱”的“助学补助金
老板大厨服务员,坚守餐馆数十年    记者在结束了一上午工作之后,准备在马德里街上找间餐厅解决午餐,无意中看到这样一幕:在一家餐厅门口,身着笔挺西装的老人,正在和 4 位衣着华贵的白发女士一一行贴面礼告别。看到记者驻足,老人转过身来笑眯眯地说:“她们都是我的朋友,已经在我的餐厅吃了 20年的饭啦!他们孩子的婚礼和孙辈的洗礼也都是在这里举办的。”老人名叫埃斯特万,是“埃斯特万角落”餐厅的老板。  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