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钻孔灌注桩是一种应用最为普遍的桥梁基础形式,它是桥梁的基础,承受桥梁的自重及上部传递下来的车辆荷载,是桥梁最为重要的构成部分,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决定着整个桥梁工程的质量。尽管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已经发展的十分的成熟,但是由于其属于隐蔽工程,施工控制难度大,所以我们绝对不能掉以轻心,必须严格按照规范要求做好每一个施工环节的控制,确保施工质量。
【关键词】钻孔灌注桩 施工 质量控制
钻孔灌注桩是桥梁的基础,其质量的好坏对桥梁结构的安全有着极大的影响。尽管钻孔灌注桩的施工工艺发展至今已经相当的成熟、完善,但是由于钻孔灌注桩属于隐蔽工程,不可预见影响因素多,施工工序多,任何一个环节控制不严都有可能影响到桩身的质量,因此,我们绝不得掉以轻心,必须严格把好每一个环节的质量关,确保钻孔桩的施工质量。以下笔者结合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对其质量控制要点进行了阐述分析。
1 充分做好施工准备工作
施工准备工作对于任何一项工程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是后续施的基础。钻孔灌注桩施工准备工作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技术交底。施工前项目技术负责人应该组织从召开技术交底会,将钻孔灌注桩的施工工艺、技术要点、质量要求、安全注意事项、安全防护措施等向施工人员进行交底,并做好记录。②测量放样。施工场地平整完成后,应该根据设计图要求将桩位测放标识,桩位误差不得大于10mm,并做好护桩,以免施工过程中检查校核。③做好试桩施工。施工前应该按要求进行试桩施工,以便掌握现场施工的一些技术参数,比如泥浆指标、清孔次数及时间、钻进速度等,为正式钻孔施工提供参考。④机械准备。根据现场的实际地质条件,桩长、桩径等选用合适的钻机。
2 成孔质量控制
2.1 垂直度控制
垂直度是钻孔灌注桩质量控制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指标,规范要求桩身的倾斜度不得大于1%。为保证成孔的垂直度,首先应该保证钻机的稳定性,在钻进过程中钻机不得产生大幅度摆动、移位等问题。钻机就位后,应该进行调平、对中等,确保钻机的水平稳定,确保钻头中心、钻杆中心、桩位三点一线。其次,在钻进的过程中应该经常进行垂直度检查,发现倾斜过大应该立即采取措施进行纠正。一般每钻进2~4m就应该检查一次钻机基座是否水平,钻杆是否竖直,确保成孔的垂直度。
2.2 泥浆指标控制
钻孔灌注桩通常都采用泥浆护壁钻孔施工,泥浆指标对钻孔影响巨大。若泥浆指标不符合要求,不能形成有效的护壁,很有可能造成塌孔、缩颈等质量事故。因此根据钻孔方法、地质情况等配置泥浆。在钻孔过程中应该随时对孔内的泥浆性能指标(相对密度、黏度、含砂率、胶体率、是水量及泥皮厚度)进行检测,若不符合要求,应该立即进行调整。孔内的泥浆面始终要高出护筒底部50cm以上,若发现不足,应当立即补充。
2.3 清孔
钻孔深度达到设计值后,便进行清孔,其目的是将孔底的沉渣清除,确保桩基的承载力。通常需要进行两次清孔,第一次清孔是在停钻后进行,第二次清孔是在钢筋笼安装完后,混凝土灌注前进行。清孔时泥浆密度应该控制在1.12左右,不得过小,以免塌孔。清孔完成后应该对孔底沉渣进行检查,规范要求嵌岩支承桩孔底沉渣厚度不得大于50mm,摩擦桩孔底沉渣厚度最大不得大于300mm。
3 钢筋笼制作及安装控制
钢筋笼是桩基的骨架,其质量对桩基的受力性能影响巨大,因此,保证其制作及安装的质量。通常钻孔灌注桩钢筋笼都是在厂内制作,然后运输至桩位处进行安装。首先就应该确保其加工的质量。钢筋的型号、规格、数量,钢筋笼的长度、直径、形状等都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另外,钢筋焊接(机械连接)的质量必须符合规范要求,焊接接头必行现场采取试样进行力学试验。其次,必须控制好安装质量。通常钢筋笼采用分节段孔口对接下放安装,安装时应该做好以下几点:①必须保证对接接头的质量;②钢筋笼标高必须符合设计要求;③安装时不得触碰孔壁;④注意不得堵塞声测管。⑤钢筋笼安装应该竖直、居中,不得偏斜。
4 灌注混凝土质量控制
水下混凝土灌注是钻孔灌注桩施工最后一道工序,也是最为重要的一道工序,十分关键。一旦灌注完毕,若再发现质量问题,那么处理起来就会非常困难,将会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必须把好这最后一道关,确保桩基质量。水下混凝土灌注质量控制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①严格控制混凝土拌合料的质量。应该从原材料质量控制、配合比设计、混凝土拌合等方面严格管理,确保混凝土拌合料质量符合要求。钻孔灌注桩用水下混凝土应该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具有自密性,其塌落度应该控制在180mm~220mm;其初凝时间应该不得小于8个小时。
②导管在使用前必须做水密性试验,并按照顺序对每一节进行编号。导管安装时候,也必须严格按照编号进行安装。防止混凝土灌注时孔内的泥浆漏人导管,而影响桩身混凝土的质量。
③混凝土灌注必须连续不断,若出现意外,不得不中断,中断时间也不得超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施工前应该做好充足的准备,当意外中断时,应该迅速采取应急措施,以防止中断时间过长而造成断桩。
④首批混凝土必须要有足够的储蓄量,首批混凝土灌注后,混凝土面必须超出导管底口1.0m以上;混凝土灌注过程中,应该经常测量混凝土面的上升高度,并分节拔拆导管,将导管的埋深控制在2~6m,防止出现导管因为埋置过深而提升困难,或者埋置过浅造成孔内泥浆进入混凝土中。
⑤当混凝土面上升至桩顶设计标高时,应该继续再灌注0.5~1.0m,确保桩头混凝土的质量。
5 结束语
钻孔灌注桩是桥梁的基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我们必须严格做好其施工质量控制,为创造优质的桥梁工程打下坚实的基础。尽管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已经十分的成熟,但是它属于隐蔽工程,不可预见因素多,因此在灌注桩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按施工技术规范进行施工,按工序进行质量控制,坚持每道工序实施检查验收许可制,才能保证混凝土灌注桩施工质量达到要求。
参考文献
[1]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F50-2011).人民交通出版社,2011.
[2] 朱少锋,石智萍.浅谈钻孔灌注桩施工质量缺陷及处理方法[J]. 科技创新导报. 2011(29).
[3] 张长宁.钻孔灌注桩施工中的常见质量缺陷及处理措施[J]. 科技咨询导报. 2007(29).
【关键词】钻孔灌注桩 施工 质量控制
钻孔灌注桩是桥梁的基础,其质量的好坏对桥梁结构的安全有着极大的影响。尽管钻孔灌注桩的施工工艺发展至今已经相当的成熟、完善,但是由于钻孔灌注桩属于隐蔽工程,不可预见影响因素多,施工工序多,任何一个环节控制不严都有可能影响到桩身的质量,因此,我们绝不得掉以轻心,必须严格把好每一个环节的质量关,确保钻孔桩的施工质量。以下笔者结合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对其质量控制要点进行了阐述分析。
1 充分做好施工准备工作
施工准备工作对于任何一项工程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是后续施的基础。钻孔灌注桩施工准备工作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技术交底。施工前项目技术负责人应该组织从召开技术交底会,将钻孔灌注桩的施工工艺、技术要点、质量要求、安全注意事项、安全防护措施等向施工人员进行交底,并做好记录。②测量放样。施工场地平整完成后,应该根据设计图要求将桩位测放标识,桩位误差不得大于10mm,并做好护桩,以免施工过程中检查校核。③做好试桩施工。施工前应该按要求进行试桩施工,以便掌握现场施工的一些技术参数,比如泥浆指标、清孔次数及时间、钻进速度等,为正式钻孔施工提供参考。④机械准备。根据现场的实际地质条件,桩长、桩径等选用合适的钻机。
2 成孔质量控制
2.1 垂直度控制
垂直度是钻孔灌注桩质量控制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指标,规范要求桩身的倾斜度不得大于1%。为保证成孔的垂直度,首先应该保证钻机的稳定性,在钻进过程中钻机不得产生大幅度摆动、移位等问题。钻机就位后,应该进行调平、对中等,确保钻机的水平稳定,确保钻头中心、钻杆中心、桩位三点一线。其次,在钻进的过程中应该经常进行垂直度检查,发现倾斜过大应该立即采取措施进行纠正。一般每钻进2~4m就应该检查一次钻机基座是否水平,钻杆是否竖直,确保成孔的垂直度。
2.2 泥浆指标控制
钻孔灌注桩通常都采用泥浆护壁钻孔施工,泥浆指标对钻孔影响巨大。若泥浆指标不符合要求,不能形成有效的护壁,很有可能造成塌孔、缩颈等质量事故。因此根据钻孔方法、地质情况等配置泥浆。在钻孔过程中应该随时对孔内的泥浆性能指标(相对密度、黏度、含砂率、胶体率、是水量及泥皮厚度)进行检测,若不符合要求,应该立即进行调整。孔内的泥浆面始终要高出护筒底部50cm以上,若发现不足,应当立即补充。
2.3 清孔
钻孔深度达到设计值后,便进行清孔,其目的是将孔底的沉渣清除,确保桩基的承载力。通常需要进行两次清孔,第一次清孔是在停钻后进行,第二次清孔是在钢筋笼安装完后,混凝土灌注前进行。清孔时泥浆密度应该控制在1.12左右,不得过小,以免塌孔。清孔完成后应该对孔底沉渣进行检查,规范要求嵌岩支承桩孔底沉渣厚度不得大于50mm,摩擦桩孔底沉渣厚度最大不得大于300mm。
3 钢筋笼制作及安装控制
钢筋笼是桩基的骨架,其质量对桩基的受力性能影响巨大,因此,保证其制作及安装的质量。通常钻孔灌注桩钢筋笼都是在厂内制作,然后运输至桩位处进行安装。首先就应该确保其加工的质量。钢筋的型号、规格、数量,钢筋笼的长度、直径、形状等都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另外,钢筋焊接(机械连接)的质量必须符合规范要求,焊接接头必行现场采取试样进行力学试验。其次,必须控制好安装质量。通常钢筋笼采用分节段孔口对接下放安装,安装时应该做好以下几点:①必须保证对接接头的质量;②钢筋笼标高必须符合设计要求;③安装时不得触碰孔壁;④注意不得堵塞声测管。⑤钢筋笼安装应该竖直、居中,不得偏斜。
4 灌注混凝土质量控制
水下混凝土灌注是钻孔灌注桩施工最后一道工序,也是最为重要的一道工序,十分关键。一旦灌注完毕,若再发现质量问题,那么处理起来就会非常困难,将会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必须把好这最后一道关,确保桩基质量。水下混凝土灌注质量控制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①严格控制混凝土拌合料的质量。应该从原材料质量控制、配合比设计、混凝土拌合等方面严格管理,确保混凝土拌合料质量符合要求。钻孔灌注桩用水下混凝土应该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具有自密性,其塌落度应该控制在180mm~220mm;其初凝时间应该不得小于8个小时。
②导管在使用前必须做水密性试验,并按照顺序对每一节进行编号。导管安装时候,也必须严格按照编号进行安装。防止混凝土灌注时孔内的泥浆漏人导管,而影响桩身混凝土的质量。
③混凝土灌注必须连续不断,若出现意外,不得不中断,中断时间也不得超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施工前应该做好充足的准备,当意外中断时,应该迅速采取应急措施,以防止中断时间过长而造成断桩。
④首批混凝土必须要有足够的储蓄量,首批混凝土灌注后,混凝土面必须超出导管底口1.0m以上;混凝土灌注过程中,应该经常测量混凝土面的上升高度,并分节拔拆导管,将导管的埋深控制在2~6m,防止出现导管因为埋置过深而提升困难,或者埋置过浅造成孔内泥浆进入混凝土中。
⑤当混凝土面上升至桩顶设计标高时,应该继续再灌注0.5~1.0m,确保桩头混凝土的质量。
5 结束语
钻孔灌注桩是桥梁的基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我们必须严格做好其施工质量控制,为创造优质的桥梁工程打下坚实的基础。尽管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已经十分的成熟,但是它属于隐蔽工程,不可预见因素多,因此在灌注桩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按施工技术规范进行施工,按工序进行质量控制,坚持每道工序实施检查验收许可制,才能保证混凝土灌注桩施工质量达到要求。
参考文献
[1]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F50-2011).人民交通出版社,2011.
[2] 朱少锋,石智萍.浅谈钻孔灌注桩施工质量缺陷及处理方法[J]. 科技创新导报. 2011(29).
[3] 张长宁.钻孔灌注桩施工中的常见质量缺陷及处理措施[J]. 科技咨询导报. 20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