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护理”上门服务中护士人身安全存在的隐患及对策分析

来源 :中国当代医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yyangxi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护理”对我国护理事业的发展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本文介绍了“互联网+护理”上门服务发展的背景和意义,分析了目前我国“互联网+护理”上门服务中护士人身安全现状,主要面临安全防范制度不完善、培训不到位、护士应急处置能力不足,以及平台建设中缺乏事前预防机制等问题,导致上门服务中护士人身安全风险高于医院执业.针对现状提出改进措施,通过完善法律体系构建、医疗机构加强上门护士执业资格准入管理、强化上门护士安全意识培养及应急处置能力培训、建立上门服务协议管理机制、上门前远程会诊提前介入、优化第三方机构平台建设等一系列举措,发挥政府、医院及平台的三方合力优势,降低护士上门执业风险,保障护患安全,推动“互联网+护理”上门服务的健康发展.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miR-30a及相关炎症指标在脓毒症中的表达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运用GEO数据库检索筛选基因芯片并分析miR-30a表达情况,采用miRecords网站数据库的预测软件预测其靶基因,并对其进行KEGG通路富集分析.收集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江苏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脓毒症患者64例,根据病情轻重分为脓毒症非休克组和休克组,每组32例.根据28 d病情转归情况分为存活组(n=44)与死亡组(n=20).另选1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检测各组的白细胞(WBC)、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
目的 探讨肿瘤专科护理敏感质量指标(NSQI)的构建及对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6月沈阳市第五人民医院肿瘤专科收治的120例患者为对照组,选取2019年7月至12月肿瘤专科收治的120例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构建NSQI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的生存质量评分,不良事件总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护理前两组的生存质量各项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的生存质量各项评分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事件
目的: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ronchopulmonary dysplasia,BPD)发生的关键基因和信号通路.方法:在基因表达综合数据库(GEO)中筛选数据集,使用GEO2R工具筛选出BPD与非BPD极早早产儿之间的差异表达基因.使用DAVID数据库进行功能注释和通路分析,使用STRING在线工具完成关键差异表达基因的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构建,通过Cytoscape软件筛选出核心基因,并对其进行可视化处理.结果:差异分析得到表达上调的基因375个,表达下调的基因390个;G
目的:探讨半相合细胞移植的移植物对CT-26结肠癌荷瘤小鼠的抑瘤作用及潜在机制.方法:取C57BL/6小鼠的脾细胞和骨髓细胞作为供体细胞;取18只CB6 F1小鼠(受体),随机分成对照组、环磷酰胺组和移植组,每组6只,皮下种植小鼠结肠癌CT26细胞建立荷瘤小鼠模型;然后分别于尾静脉注射0.2 mL生理盐水、环磷酰胺、环磷酰胺+脾细胞+骨髓细胞,连续4周;于不同时间点检测3组小鼠肿瘤体积变化;于2周时取3组小鼠肿瘤、肝脏、小肠和皮肤组织,HE染色观察组织变化;ELISA法检测肿瘤组织中IL-2、IL-4、I
目的:研究胚胎植入前遗传学检测周期中,囊胚发育速度、囊胚扩张程度、内细胞团等级和滋养层细胞等级对其整倍体状态及整倍体胚胎移植后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0月至2021年1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妇产医院生殖医学中心行胚胎植入前非整倍体遗传学检测(preimplantation genetic testing for aneuploidy,PGT-A)助孕的237个活检周期及127个复苏移植周期,分析胚胎发育速度和形态学特征与整倍体检测结果及妊娠结局的关系.结果:① 纳入分析的237个活检周期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