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参与不应成为政治参与的主渠道

来源 :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fl1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尽管网络参与在促进政治参与的广度和深度上有了质的飞跃,但由于其不公平性,代表性缺失,非法性,难控制问题等局限,使网络参与不能取代传统的基本政治参与渠道而成为政治参与的主渠道。促进政治参与发展关键还在于国家基本政治参与渠道的完善,我们应该不断推动国家基本政治参与渠道的拓宽和发展。
  关键词:网络参与;政治参与
  中图分类号:D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12-0-02
  
  一、网络参与已成为政治参与的重要组成部分
  1994年4月,我国首次实现了与Internet的完全连接,标志着中国正式进入互联网时代。在至今16年的时间里,互联网的发展十分迅猛。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数据,截止2010年6月,中国网民人数达到4.04亿,较2009年底增加3600万人。互联网普及率攀升至31.8%,较2009年底提高2.9个百分点;互联网普及率达到28.9%,超过世界平均水平,使用手机上网的网民达到2.33亿人。互联网已经成为中国公民传递信息、表达意见、评论时政、释放情绪的一个重要渠道。
  与传统的政治参与方式相比,网络参与因其具有的便捷性,广泛性,高效性使政治参与变得更加自由,直接,及时,便利。公民不再局限于通过政治投票,政治选举,政治结社,政治表达,政治接触等传统方式来参与政治生活,而可以通过“电子投票”,网上“电子公告板”(BBS),电子邮件,网络主页等网络工具来直接参与政治。另一方面,近年来党和国家领导人高度重视公民网络参与的作用。2008年6月胡锦涛总书记通过人民网强国论坛首次与网民在线交流,标志着网络政治参与时代的到来。2009年2月温家宝总理在中国政府网与网友进行了首次在线交流,再一次引起了海内外的高度关注。网络政治参与成为推动我们党和国家政治建设和公民政治参与的重要力量。
  二、网络参与不能代替正式的政治参与渠道
  什么是政治参与?王浦劬认为:政治参与是普通公民通过各种合法方式参加政治生活,并影响政治体系的构成,运行方式,运行规则和政策过程的行为。从这一定义来看,首先,政治参与是普通公民的政治行为,其次,政治参与是公民对于共同利益的主张行为。再次,政治参与是公民对于公共权力的政治权力,义务和责任关系。最后,政治参与局限于以合法手法影响政府的活动,而不包括非法的行为。传统的政治参与方式主要包括政治投票,政治选举,政治结社,政治表达,政治接触等。由于出现了网络政治、虚拟政治、网上政治、网络空间等政治概念,人们通过互联网参与政治,从而产生了网络政治参与。它改变了传统的政治参与模式,它开辟了政治参与的新途径,扩大了公民政治参与的范围,提升了公民政治参与的效能和热情。然而,网络参与在促进政治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很多局限。
  (一)网络参与的公平性问题。使民众广泛地,公平地参与政治生活是扩大政治参与的重要内容,但网络化发展所造成的数字鸿沟却导致了政治参与的不均衡状态。
  事实上,网络已经造成了数字鸿沟的存在。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数据,截止2010年6月,中国网民人数达到4.04亿,但仍有将近9亿人没有使用网络。而在上网的人群中,30岁以下网民占59%,40岁以上仅占18.2%。网民中学生、个体户/自由职业者、农林牧渔劳动者等群体占比上升较快,无业/下岗/失业、农村外出务工人员、产业服务业工人等职业占比在下降。学生群体在整体网民中的占比仍远远高于其他群体,接近1/3的网民为学生。农村网民规模达到11508万,占整体网民的27.4%;城镇网民规模达到30492万,占比72.6%。受制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滞后、互联网接入条件不足、硬件设备落后等因素,农村地区网民的增长仍显得较为缓慢,增幅小于城镇地区。
  由此造成的不均衡的政治参与容易使政治发展产生偏差,造成信穷人和信息富人之间的矛盾和某些范围内的社会冲突,从而导致政治参与能力的巨大反差。
  (二)网络民意并不一定能代表公民意志。政治参与是公民对于共同利益的主张行为。公民进行政治参与的目的是表达利益诉求,促使公共政策的制定符合自己的利益要求。但网络参与非理性、非法性和不公平性往往造成了民意的歪曲表达。一方面,互联网完全是一个虚拟的社会,网络成员身份被数字化、电子化、虚拟化了。匿名性和隐蔽性被有效地结合起来,使得网民能以“隐形人”的身份在网上自由操作,大大减少了其政治参与的不安全感,进而容易摆脱现实社会的规范,放纵自己的行为,导致公民网络参与的欺骗化与非法化。少数不法分子可能操纵网络歪曲公民意志的表达。另一方面,一部分受过良好的计算机教育和拥有先进的计算机设备的人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可以在网上充分地表达自己的利益主张,而没有能力上网的和信息贫穷者则将失去民主权力,无法通过网络表达自己的利益需求。因此,网络民意只能代表少数网络参与者的意志,而不是全体公民的意志。
  (三)网络参与的控制问题。从网络参与的外延看,政治参与应是公民以合法手段,规范的参与政治生活的行为,但互联网的虚拟性和开放性却促成了非常规参与,尤其是非法参与的扩大,由此引发了网络参与的控制问题。
  美国政治学家亨廷顿在《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中曾用“政治参与/政治制度化=政治动乱”这样的公式来说明,当政治制度化还不够成熟时,失去控制的政治参与必然导致政治动乱的来临。但是在网络时代,特别是在相关法律法规尚不健全的今天,由于网络技术的特殊离散结构,不存在严格意义上的中央管理控制,再加上网络时代政治参与主体的虚拟化特征,使得网络时代的政治参与的控制异常困难。如果任由网上“参与爆炸”,社会将处于无序状态,这将严重影响21世纪中国政治参与的健康发展。
  由以上分析可知,尽管网络参与是当今社会政治参与的重要方式,但由于它的不公平性,代表性缺失,非法性,难控制问题等局限,使网络参与难以承载政治参与的全部内涵,难以成为政治参与的主渠道。政治参与要求全体公民能够通过合法的方式正确的表达共同利益。所以网络参与只能是政治参与的一个存在很多局限的途径,而不可能成为一个主渠道。
  三、推进政治参与的发展更应该在完善国家基本政治参与渠道上下功夫
  尽管网络参与极大地促进了公民政治参与的广度和深度,然而由于网络参与本身所具有的局限性,决定了网络参与不能成为政治参与的主渠道。所以,促进政治参与发展的关键还要在完善国家基本政治参与渠道上下功夫。同时,越来越多的公民选择网络参与作为政治参与渠道的原因,除了网络的迅速发展的推进以及网络所具有的优势外,更本质的原因在于国家基本政治参与渠道的堵塞和不健全。因此,要积极通过拓宽参与渠道,建立健全参与机制,保证公民有序的参与政治。这是当前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并保持社会政治稳定的重要课题。
  (一)进一步完善我国政治制度,把公民政治参与的途径,方式用法律形式固定下来,使之制度化,法律化。
  1、健全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它是实现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途径和最高实现形式,体现我国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同时也应是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的重要渠道。
  2、完善政治协商制度。处理好与各民主党派的关系。民主党派要广泛了解民意特别是了解并表达自己所代表的利益群体,阶层成员的利益要求和建议,充分发挥好参政议政的作用。
  3、进一步完善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和职工代表大会等基层群众自组织制度,落实我国宪法和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居民委员会组织条例的规定,使之真正成为基层群众自治性组织,让广大公民积极有序地参与政治。
  4、进一步完善公民听证制度,实行公民旁听人大及其常委会会议制度,是对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方式的创新。要逐步以立法的形式使这一形式制度化、法律化。
  5、完善信访制度。信访是公民有序参与的一种方式,也是人大及其常委会联系民众的重要渠道。要改变现有的人大信访工作模式,要让人大常委会委员、人大代表直接参与信访工作。
  (二)培育社会组织,拓宽政治参与渠道。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非政府组织大量涌现,其独立性、社会性日益加强,并成为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有效渠道。
  首先要改革我国社团和中介组织的成立制度,实行登记备案制。其次,为保证社团和中介组织的民间性、独立性,应取消“挂靠制”,改变社团依附于政府有关部门的状况。再次,应积极发展公民自治,扩大公民自治范围,鼓励公民积极参与与自身利益相关的事务的决策和管理。
  
  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2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2]埃瑟·戴森.版数字化时代的生活设计[M].海南:海南出版社,1998.
  [3]王浦劬.政治学基础[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4]王刚.中国网事[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5]李斌.网络政治学导论[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主要阐述了如何进行工程项目的规范管理,首先要建立高效精干的项目管理班子,要求项目管理人员懂法规、专技术、会管理、善经营;有了人的保障,再从规范着手,包括对工程项目的前期工作管理、技术控制、安健环控制等方面进行细化,使工程项目实施管理过程中达到控制和协调的平衡。  关键词:工程项目;规范管理  中图分类号:C36
期刊
摘 要:随着我国电力工程项目数量越来越多、规模越来越庞大、结构功能复杂,导致了项目的投资增加、建设周期拉长,使项目的不确定性增大,工程风险逐渐增强。本文对电力工程项目投资风险做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防范措施,为企业降低投资风险, 同时发挥电力工程项目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提供了借鉴经验。  关键词:电力工程;投资风险;防范措施  中图分类号:TM7
期刊
摘 要:知识经济、信息社会以及21世纪日益频繁的国际商务活动将英语综合应用能力推向全新的发展阶段。大学英语教学对于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的重要性更加凸显,而大学生英语就业竞争力相对偏低主要源于课程设置、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形式及师资力量方面存在的与社会需求之间的短板。深化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以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我们应该创新教学理念,革新教学内容,强化师资力量,用好企业资源,从而使大学毕业生真正实现职场争先
期刊
摘 要:政府公共关系是将维护社会稳定、公众利益最大化作为最终目标,以服务社会和公众为目的,是提高政府行政管理效能的重要途径。在这样一个危机不断的社会背景下,公共危机管理是否有成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府公关的决策及其在危机事情中的执行。本文从7.23甬温撞车事件中,来分析我国政府公共关在危机管理中的现状,它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结合社会发展的需要不断地提高和完善我国政府公共关系的职能。  关键词
期刊
摘 要:本文分析了目前电力企业固定资产后续支出管理存在的问题,从规范财务核算、加强沟通、强化预算管理、利用ERP系统等方面提出固定资产后续支出管理建议。  关键词:固定资产后续支出;资本化;费用化;ERP系统  中图分类号:TM7 文献标识码:A
期刊
摘 要:档案管理工作是企业管理工作的基础,是企业信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企业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的必要条件,是维护历史真实面貌的一项重要工作。科学规范的管理档案,是衡量一个企业业绩与管理水平的重要尺度。目前,电力企业现代化管理水平日趋提高,档案工作作为电力企业的一项基础工作,必然要提高它的管理水平,以适应一流现代化公司的管理要求。  关键词:档案管理;电力企业  中图分类号:TM0
期刊
摘 要:企业培训是企业挖掘员工自身潜能的重要手段,是人力资源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建立科学的培训体系并予以有效实施,是一个企业保持潜在而长久竞争力的保障。本文首先介绍了有关企业培训体系的基本概况及其重要性,然后提出了培训体系中存在培训需求不完善、培训费用不合理、培训实施不实及培训评估不准这些问题,根据以上的问题提出解决的对策,在构建培训体系中要进行培训需求分析、加强培训费用的合理控制、培训课程的设计
期刊
摘 要:在经过多年的改革试点后,我国建立了以医疗保险制度为主的现行医疗保障制度。但是由于配套改革的相对滞后,医疗保障制度的推行遇到了很大的阻力。为了满足国民的医疗需求,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完善医疗保障制度的构建。本文以医疗保障产品的性质为标准,将医疗保障体制划分为公益化路径和市场化路径,即将医疗保障作为公共产品还是私人产品提供给社会成员。分析了两种路径在我国实行的利和弊,最终选择出适合我国
期刊
摘 要: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世界政治经济军事格局发生重大改变,美国成为资本主义国家的霸主,世界超级大国。维持这个超级大国的国家核心利益,离不开两大重要支柱:独占翘楚的美元霸权和独步全球的军事霸权。二战以后,布雷顿森林体系标志着美元霸权的确立,美元替代英镑成为世界主要货币。美元霸权从确立之日起,就是以其强大的军事力量和经济实力为先决条件。美元霸权和美国的军事霸权也息息相关、相辅相成,本文从二战后美国
期刊
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腐败现象日益泛滥,造成巨额经济损失的同时也严重制约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从马克思主义政党发展史以及我党的历史来看反腐败斗争对党风廉政建设具有重大意义,所以我们要采取一系列措施进一步加强反腐倡廉教育制度建设、监督制度建设、惩治制度建设、不断提高制度执行力、推进反腐倡廉制度建设创新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强执政党执政能力建设奠定坚定的基础。  关键词:执政党;执政能力;腐败  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