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校网教”实现优质师资共享

来源 :湖北教育·综合资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mssb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联校网教”在黄沙镇梅田联校试点,成功覆盖柏树、楂林、明水三个教学点,“联校网教”周课时达20余节,覆盖了75%的课程教学。
  提高了课程完成率。实施“联校网教”后,教学点 80%以上的学科均可运用网教实现教学,教学点实现了按时、按课表上课,大大提高了联校各教学点的课程完成率。
  提高了师资资源的利用率。实施“联校网教”后,联校本部80%以上的教师均能很好地胜任网教工作,教学点同步拥有了丰富的师资,师资利用率显著提高。
  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成功率。“联校网教”让教学点教学不再是驻点教师的“独角戏”,教学点每门课程均有不同教师授课,驻点教师工作重点转移至课堂管理、复习巩固和开展部分网教难以完成的课程的教学,减轻了教学点教师的工作压力,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成功率。
  提高了电化教学的运用率。实施“联校网教”大大激发了教师运用电化教学的热情,提高课堂教学实效的探索蔚然成风。
  提高了人民群众的满意率。实施“联校网教”后,教学点不再是“一个老师教到尾,几个老师跑跑腿”,而是真正做到了共享优质师资,有效提高了教学点的教学质量,受到了学生欢迎和家长的好评。
  实施背景
  通山县曾因成功开创“学校联管、教师走教”办学模式而享誉荆楚。随着县情、教情等形势的发展变化,“走教难”“难走教”“教好难”的“三难”问题也开始显现出来。一是制约因素多,走教难。联校教学点多在山头、库尾,偏僻且交通不便,走教教师只能骑摩托车或乘船开展走教,极易受道路交通条件和雨雪等恶劣天气影响,常常导致走教课程不能按计划完成。二是师资资源缺,难走教。受生活条件艰苦、工资待遇低等客观因素影响,教师补员困难。部分教学点的恢复致使教师需求缺口进一步扩大,现有师资无法保障走教工作的正常开展。三是校点分布散,教好难。全县尚有初小、教学点139个,与中心集镇的平均距离约为10公里,联校本部与所联初小和教学点的平均距离也在5公里左右,教师跋山涉水花在走教路上的时间大大超过了有效教学时间。
  创新内容
  “联校网教”是在“联校走教”的基础上,创新传统教学模式,借助音、视频和信息技术手段,通过宽带局域网络,连接多媒体终端,运用电子白板演示等技术,实现教师和学生远程音、视频实时沟通和教学互动的全新授课模式。“联校网教”以联校为依托,在联校本部设立教师演播室,配备高清摄像机、指向性麦克风、触摸一体机、实物展台等教学互动设备,搭建远程授课平台;在初小或教学点配备高清摄像机、触摸一体机、作业拍传仪、指向性吊麦等设备组成远程授课终端,再利用网络把教师演播室与各教学点连接起来,教师在演播室内即可实现多点同步教学。
  “联校网教”充分发挥“联校”的基础架构功能作用,做到三个“统一”:网教资源统一管理。发挥联校的管理功能和人力资源优势,对联校所有网教设备统一登记造册,统一安排信息技术教师进行网教设备日常管理和维护,保障网教资源安全和日常运转。网教课程统一安排。联校本部统一安排网教课程,既保障教学点能按课表上课,又能统筹安排网教人员和时段,减轻教师负担。教学研究统一开展。“联校网教”让信息技术的纽带把联校本部与各初小、教学点紧密地联结成一体,各初小、教学点教师可以和联校本部教师远程开展集体备课、说课、评课等教研活动,而且教学点教师还可以通过网络共享联校所有课程教学资源,实时参加本部公开课、观摩课活动,实现校点教研同步。“联校网教”扩大试点后,还可建成覆盖全乡和实现全县互联,各级名师坐在演播室内即可轻松为教学点学生授课。
  (作者系通山县教育局局长)
其他文献
宜昌市坚持学前教育公益普惠性原则,基本建立起了广覆盖、保基本、有质量的学前教育服务体系。2013年,全市在园幼儿80415人,比2010年增长了16.2%;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83%,较2010年提高了19%;等级幼儿园占比达83.1%;享受普惠服务的幼儿占比达77.3%;远安、兴山两县被评为全省首批学前教育示范县。  实施背景  近年来,宜昌市以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为抓手,多措并举,着力解决学
2012年湖北省中小学德育工作现状调查的结果显示,省内中小学德育工作取得了突出成绩,同时,也存在很多问题和不足.受社会环境和应试教育影响,部分学校德育工作弱化、泛化、形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朱熹建立了一个以“理”为本体论最高范畴的客观唯心主义体系.他认为“理”是第一性的,是最根本的,并从本体论意义上阐释了“理”和“气”的关系--“理在气先”.他还认为宇宙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摘 要】 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已成为历史,取而代之的是一种以学生为本的课堂互动教学方式。本文作者秉持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通过对一节英语优质评比课的精心教学设计,从而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以学生为本 英语课堂 教学设计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提出了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观,也就是如今作为教师应当重视的“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教学观念。笔者以一节英语优质评比课为案例,秉持“以学生为本”的
现在,新课改在逐步的试点推行过程中,高效的教学势在必行.随着无线网络的高速发展,微时代也悄然来临.“微博”、“微信” 、“微话”和“微课”也逐渐深受人们的喜爱.在互联网的时代,能不能将微课与传统教学融合来打造高效物理课堂呢?这种模式也恰好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所以大胆的尝试正在探索中.山东昌乐一中常务副校长张福涛在介绍其应用经验时说:“我们是微课、翻转课堂的最大受益者,在微课应用于翻转课堂的环境下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摘 要】 科学、合理的教学应该是让学生自主地开展学习的过程。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这种教学模式可以体现为“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就是教师在课堂上让学生主动地学习,自主进行探索,教师在旁进行辅助作用,在充分尊重学生个体与特性的情况下让学生能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  【关键词】 先学后教 当堂训练 初中英语 阅读教学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给素质教学的实施提供了一定的平台,能
1 借助乒乓球、足球,考查平抛运动规律  例1 (2015年全国新课标卷Ⅰ·18)一带有乒乓球发射机的乒乓球台如图1所示,水平台面的长和宽分别为L1和L2,中间球网高度为h发射机安装于台面左侧边缘的中点,能以不同速率向右侧不同的方向水平发射乒乓球,发射点距台面高度为3h,不计空气的作用,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若乒乓球的发射速率v在某范围内,通过选择合适的方向,就能使乒乓球落到球网右侧台面上,则v的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