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灵魂

来源 :诗选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wpix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晚安,诸神


  神虽然无处不有
  但却潜伏在叶片、天空、土块和婴儿之中
  我故意不叫出神的名字
  否则神会变得与人一模一样
  随后就开始与人不和
  语言与语言的缝隙是神的藏身之处
  他们对人类随心所欲祈祷的喧嚷漠不关心
  无名无姓的神打着瞌睡
  他们或她们已经没有什么必须创造的东西
  因为人会一个接一个地不断造这造那
  晚安,诸神
  无论你们只有一个还是有八百万
  远古的宇宙大爆炸已与你们无关
  后来的事大自然接过来又托付给后来
  尽管人类想对你们东施效颦
  即使永远能玩转世界
  也不会发现神秘的回答
  本打算创造却总是破坏
  空间无边无际
  时间存在于起点和终点永恒的彼岸
  我想为诸神唱一支摇篮曲

日本与我


  据说我出生在东京信浓町的庆应医院
  那里好像是日本这个国家的一隅
  婴儿时期说出的不是日语而是咿呀之语
  但随着长大我渐渐会说了日语
  之后还学会了读和写
  值得庆幸的是还靠它立身养命
  被问过喜欢日本吗,对回答却感到为难
  对居住了八十多年的阿佐谷一带依依难舍
  年事越高越喜欢作为母语的日语
  我喜欢的女性,她们的母语都是日语
  喜爱的风景很多,但并非只局限于日本
  飘荡在国会议事堂附近的日本很难喜欢上
  毫无疑问我是日本人中的一员
  但作为动物,在没成为日本人之前我被划为
  哺乳类
  之所以能这样满不在乎地说
  是因为也许我摆脱了成为士兵和恐怖分子的
  命运
  曾想过今后的日本会变成什么样呢
  但一想到该怎么做时,痛感自己力量不足

黄金的虚伪


  自豪的头颅为何会倾倒于金牌
  真令人费解
  在完美胜利之时
  没有任何应补偿的东西
  为人类最卑微的欲望服务
  那闪光的金属
  抵不上你的一滴汗水
  如果它是把你维系在人间的
  吝啬的锁链
  请把它扔掉
  失败者无论有多美
  都比不上胜利者的美丽
  在那不容更改的秩序中
  你已经被证明
  如此忌讳争夺的我们
  为何会在战斗中忘记自我
  如此渴求平等的我们
  又为何会祝福胜利者
  为了回答这个问题
  你不能被戴上任何饰品

为了灵魂


  为了灵魂
  铁会被组合在一起吧
  树被伐倒
  还会重新伫立吧
  为了灵魂
  混凝土搅拌
  被赋予形状吧
  镜子映照蓝天
  玻璃仍透明吧
  为了灵魂
  无数的鞋子会被磨破吧
  迷路的孩子会放声大哭吧
  眼睛里会飞入沙尘吧
  钱会从一只手递给另一只手吧
  人们继续走动
  人们互相争执
  人们疲惫不堪
  还会做梦吧
  只是
  为了灵魂
  —— 然后
  铁会生锈吧
  树腐烂,混凝土坍塌
  玻璃模糊,镜子破裂
  电线会被剪断吧
  五彩缤纷的蘑菇回归大地
  梦幻渐隐
  只有赤裸的
  灵魂的
  现实会留下吧
  为了未来

森林的语言


  虫子们轻轻抖动的羽翼声是森林的语言
  还有鸟儿们啾鸣,野兽们低低的呜呜声
  树木们摇曳的沙沙声是森林的语言
  夜空星星闪烁的寂静也是森林的语言
  人拄着人的语言拐杖进入森林
  被日本名和学名装点的蘑菇、凤尾草、地衣
  但热闹的交谈声总有一天会中断
  想听森林语言的人闭口不语
  眼睛睁得再大也有看不见的东西
  耳朵接替它
  耳朵再如何竖起也有听不到的东西
  接替它的是心的颤抖
  人走到黑暗中
  希望看一眼自己内心中的黑暗
  这黑暗诞生一瞬的闪光之后
  ……黑暗变得更加浓厚
  森林隐藏起白骨
  森林搂抱着蛋
  森林酝酿生命
  森林让生命丛生
  女人走出森林,以鏗锵的步伐
  栖息在原野的男人畏惧着迎接
  浮动在羊水池沼的孩子们正在做梦
  即将结束却无法结束的故事开始
  风吹进腐朽的树洞
  声音像笼罩在雾里的咒语流出
  妖精们在侧耳倾听
  响彻远方大海深处的回声
  埋在沙漠里的森林是这个星球记忆的一部分
  以及沉入水底的森林,变成化石的森林
  有时从心的断层现出身影
  人无法穿越森林

梦与房屋


  我躺在房屋里   房屋建在地面上
  地面属于地球
  我不做梦
  这样的梦我正在做
  梦是宇宙的细节(也许)
  天空穿着夜晚的长袍
  世界绝不会在语言的人群前
  变成全裸
  躺进睡床前我苦笑
  因为只能这样
  睡床是梦的运动场
  死的时候人会从房屋中
  走向梦
  然后观看现实
  我累了
  因为我一直活着
  不是任何人的错
  今夜我还会躺下吧
  黑暗是我的故乡
  梦的水滴啪嗒啪嗒地落下

撒 尿


  總统在撒尿
  边撒尿边想
  我不想打仗
  只要有足够的石油
  恐怖分子在撒尿
  边撒尿边想
  我不想自杀式袭击
  不想撇下恋人而死
  士兵在撒尿
  边撒尿边想
  我讨厌杀人
  更讨厌被杀
  男人在撒尿
  边撒尿边想
  我想打一次真枪
  光是打GameBoy 不伦不类
  军火商在撒尿
  边撒尿边想
  没有枪就维护不了和平
  没有钱也买不了自由
  野狗在路上撒尿
  边撒尿边想
  没有敌人就没有伙伴
  只是活命而已

遗传基因


  最小的秘密
  我就是我
  你就是你
  最小的秘密
  每个人都藏在身体里
  谁都无法用心灵感受到
  但它就在那里
  掌管命运
  预言死亡
  最小的秘密
  无法用语言表达
  只能用符号指名道姓
  最小的秘密
  潜伏在生命中的导火索
  让生物以各种形式爆炸
  所以它就在那里
  带来欢喜
  培育畏惧
  最小的秘密
  在那无限的细节上
  我们失去的是上帝的幻觉?


  我之所以能看见你
  之所以能看见你灵动的眼睛
  和诚实的黑发
  是因为清晨的光
  我之所以能看到街道
  之所以能看到装点在窗边的天竺葵
  和从遥远国度寄来的明信片
  是因为白昼的光
  我之所以能做梦
  之所以能如此清晰地看到
  航行在远古大海上的大帆船
  和那所有被诗歌称颂的不确定的东西
  是因为夜晚的光
  我之所以能看到光
  之所以能独自站在山顶
  看到一天最初的光芒
  不是因为我的眼
  我之所以能看见黑暗
  之所以能用心看见
  用眼看不见的东西
  不是因为我的心
  光不是为了我的眼睛而存在
  而是我的眼为了光存在
  黑暗不是为了我的心而存在
  而是我的心为了黑暗存在

再 见


  我的肝脏啊 再见了
  与肾脏和胰脏也要告别
  我现在就要死去
  没人在身边
  只好跟你们告别
  你们为我劳累了一生
  以后你们就自由了
  要去哪儿都可以
  与你们分别我也变得轻松
  只有素面的灵魂
  心脏啊,有时让你怦怦惊跳真的很抱歉
  脑髓啊,让你思考了那么多无聊的东西
  眼睛耳朵嘴小鸡鸡你们也受累了
  我对你们觉得抱歉
  因为有了你们才有了我
  尽管如此没有你们的未来还是光明的
  我对我已不再留恋
  毫不犹豫地忘掉自己
  像融入泥土一样消失在天空吧
  和无语言者们成为伙伴吧
其他文献
多想活着——  多想看看多彩的生活:  看看孩子们的笑脸  听听朋友们的嘱托  享受一下父母的唠叨  關心一下柴米油盐的生活  多想活着——  有人肩扛地狱的大门  在疫情第一线忙忙活活  盗来普罗米修斯之火  选择一种高尚的人生  选择一种做人的底色  选择抛弃安稳的苟活  选择有风险的选择  多想活着——  为太阳回归的温暖  为蓝天白云的春色  为付出的沉重的代价  为咳嗽未停的山河  为那
期刊
“长征”作为历史事件已非常清晰且完整地存在于中国现代历史长卷之中,事件的本真面目、性质、意义阐释等,已随着革命史“元叙述”的完成而形成定论。但因“长征”这一事件所产生的震惊中外的强大影响,远远超出了一般意义上的历史事件,成为中国现代革命史上甚至人类史上撼人心魄的“传奇”与“神话”。对于这一“传奇”与“神话”,自“长征”作为历史事件结束之后,各方就开始对其进行整理与书写,而文学作为常见的书写方式之一
期刊
隔离墙  一夜间,疫风积聚  筑成一道冰冷的墙  一座城与另一座城  隔着一个口罩的距离  候鸟收起翅膀  烟花失去缤纷  百姓人家门上的大红福字  挡不住人间疾苦  一个又一个城市,街道空寂  天空厚重的云朵  俯瞰人间咳嗽,发烧  惧怕死亡的生灵向外遁逃  不怕死的  是逆行的白衣天使和身着蓝色警服的战士  那一刻  信念在左,白蓝在右  你和我的距离  隔着口罩  你像死士,站在挡魔驱邪的关
期刊
一个人在不同人的眼中,可能有着完全不同的感觉和解读。对我而言,苏历铭始终是我的大学同学,青年时代的伙伴,无论经历多少岁月,我们共同的记忆和情感的基点,都定格在风华绝代的20世纪80年代。离开母校吉林大学的辽阔校园已经30年了,我们大概都未感到岁月的太多沧桑,尤其是我们的友情和相知,超越了如尘的时间。毕业后的时光,某种意义上不过是我们大学时代的一个长长的尾声罢了。何况历铭本人的性情和行为模式,总是强
期刊
从青春到白头,历铭和我是30年老友;在老友圈的微信群里,我俩又是唯一的“怼友”。年轻相识是因为写诗,如今天天“互怼”则是因为我不再像当年专注写诗。和历铭见面相识是朱凌波的介绍。当时凌波刚从长春毕业回到家乡牡丹江,比他早毕业一年的我,已经在牡丹江日报做了文学编辑。  记得和历铭第一次见面是1988年春节前,苏历铭以国家计委干部的身份到牡丹江公干,然后准备回佳木斯看望父母,借着看望凌波的名义“慕名拜访
期刊
感 动  17年前的春天,我在北京  租住在朝阳區甜水园东里的一个小区  猝不及防地  与凶猛如虎的“非典”狭路相逢  作为经历过那场疫情的人  很难再说害怕,很难再有感动  当我看到一个报道  一位医生妈妈,把年幼的孩子托付给家人  自己义无反顾地加入了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  久不流泪的我,还是感动得稀里哗啦  “啊……哦……”  屋里,儿子小鸟一般扑着小手,不时发出一种单音节的幸福  过完年,我
期刊
白衣出征,时为冬日。  英雄归来,春暖花开。  谢谢你,  我们的白衣天使。  谢谢你,  我们时代的英雄。  是你们用血肉之躯为我们遮蔽风雨,  是你们用满腔热血逆流而行,  你们是最美的天使,  和我们齐心协力心手相连,  共擎那穿透暗夜的火炬,  点亮春日暖阳的萌动。     抗疫尚未结束,  口罩挡住了你的面庞  你们的眼神清亮依旧  你们的手指暖意盈盈  将饱受疫情折磨的城市轻轻唤醒  
期刊
一  历史给人的身份往往只有一个,其他身份总是容易被“这一个”所无情地遮蔽。  徐敬亚一出场就注定进入了历史。他1981年时是一名大三学生,所写的学年论文《崛起的诗群》,震惊中国诗界朝野上下,以其万丈光芒照亮了汉语诗歌的天空。1986年,在徐的倡导和推动下,诗歌界举办了声势浩大、影响深远的两报“诗歌大展”。在这场史无前例的美学战役中,徐敬亚既是战略家、策划者,也是主要的实施者之一,他以“朦胧诗”的
期刊
罪人  当第一声喝问,匕首一样投进人群  “罪人”——两个字,何等惊心!  当第一个罪人被拖出家门  无名的愤恨,咆哮着四处翻滚……  当第二块黑牌挂上了罪人的脖颈  恐怖的阴影,无声地爬向三亲六故  当食指突然指向了第三个脑门  台下,战战兢兢地浮动出一片家族索引  当第四个高帽又找到了主人  虔诚的孩子们,慢慢低头思忖  每当台上增加了一个罪人  台下,就减少了一片狂欢的声音  当会场上响起无
期刊
多年以后  我想起童年藏在烟囱下的信  写给21世纪的自己  远离故乡的日子  老宅被悄然拆迁,无人注意到  裹在灰土中的信封  它们消散于往昔的风中  故乡成为异乡,熟悉的长辈越来越少  记忆中的城市只剩下几个老地名  邻家安静如猫的女孩  干净得像一幅画  总在傍晚的小街上相遇  慌乱躲闪,从来没有说过话  额头上的皱纹里深藏的秘密  每一个都能写成悲喜交加的剧本  偶尔穿插无奈与荒诞  无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