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什么同样的教材,不同教师上课会呈现出截然相反的景观?有的课堂,学生们神采飞扬、情绪高昂;有的课堂,学生们无精打采、昏昏欲睡。这一问题不仅困扰着许多青年教师,而且也是笔者从教以来一直思考的问题。长期的思索、实践,笔者越发清晰地认识到解决此问题的关键在于提升教师的课堂驾驭能力。
一、用心备好课是提升教师课堂驾驭能力的基础
用心备好课是一节好课的必备环节,是前提、是基础。备课要力求做好三个方面:其一备教材,其二备学生,其三备教学资源。
1.备教材
注重教材的框架体系,本节课要上什么内容?重难点是什么?如何讲透重点?又该如何突破难点?只有备到这个程度,才能对自己所授知识了然于胸。例如,《哲学与生活》辩证唯物法的教学,可以概括为10个字,即世界——物质——运动——规律——认识,串成一句话就是: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可以认识的。这样就对教材有了深刻的认识,上课就能了然于胸,得心应手。
2.备学生
只有结合自己学生的特点,创造出适合自己学生接受的方式才算是备好了一堂课。在平时要注意跟学生接触的方式、方法。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树立学生不比别人差的信心,大力表扬学生的闪光点,批抨也要裹着糖衣,用执着真诚打动学生。
3.备教学资源
跟授课内容相关的教学资源力求丰富,从生活中,从书本中,从他人经验中都可以积累。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讲的那个故事:一位教师的一堂历史课上得精彩之至,令所有听课者叹为观止,于是下课后,大家围住这个老师,询问他,这节课上得这么好,你花了多少时间备课?那位历史老师说:我是用我的一生来备这一节课,至于这节课的教案,大概用了一刻钟。
二、巧用教法是提升教师课堂驾驭能力的关键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教学方法因人而异,但成功的教学方法往往体现着教师的个人魅力,凸显教师的课堂驾驭能力。
1.善用语言驾驭课堂
一是运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把枯燥无味的事说得生动活泼。在词语上选用色彩鲜明、形象生动的,充分运用各种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将深刻的道理寓于具体的事实之中。
二是高处着手,小处着眼,择其利,去其弊,说经验,谈看法,流利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态度,诚实朴质,不曲不饰。
如讲《经济与生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内容时,把市场比喻成无形手,宏观调控比喻成有形手,并概括成一句话:“有形手,无形手,手牵手,向前走”。在讲市场调节时,讲到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的特点,就将这些特点形象比喻为“做坏事——自发性,你做我也做——盲目性,做了才知道——滞后性”。“语言功力”对课堂的驾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常去体会和琢磨。
2.巧用形体驾驭课堂
如在《文化与生活》教学中讲到文化多样性时举例:中、日、美三国的三个模特在海边,她们统一着白色连衣裙,头带一顶帽子,三人都没有看过大海,一见大海很兴奋,此时海风非常大,三个不同国家的女孩会做出什么举动呢?美国女孩伸出双臂尽情拥抱,日本女孩紧握帽子,中国女孩双手紧按裙摆。从中可以得出什么呢?学生讨论回答:文化的差异性,文化多样性,文化的影响等,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三、把握课堂教学环节是提升教师课堂驾驭能力的的落脚点
1.注重导入,提升课堂品质
(1)创设良好教学情境。上课准备铃一响,老师要用眼神暗示学生做好课前准备。课铃响,立即登上讲台,此时教师要环视全班学生,检查有无缺席,学生的状态怎样,同时也以自己的饱满的精神状态为示范,暗示学生要振作精神,尽快进入学习状态。
(2)营造良好的教学情感的氛围。教师要把自己对学生的期待及对教材的情感,尽快融入教学中,使学生在情感上与教师产生共鸣,促使他们表现出与教师配合的积极性。
2.加强反思,促进教师成长
一位教育家说过:“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坚持写三年反思笔记则可能成为名师。”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立足于自身教育教学实践的反思,在反思中教学,在教学中反思,教学业务水平一定会逐步提高。
一、用心备好课是提升教师课堂驾驭能力的基础
用心备好课是一节好课的必备环节,是前提、是基础。备课要力求做好三个方面:其一备教材,其二备学生,其三备教学资源。
1.备教材
注重教材的框架体系,本节课要上什么内容?重难点是什么?如何讲透重点?又该如何突破难点?只有备到这个程度,才能对自己所授知识了然于胸。例如,《哲学与生活》辩证唯物法的教学,可以概括为10个字,即世界——物质——运动——规律——认识,串成一句话就是: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可以认识的。这样就对教材有了深刻的认识,上课就能了然于胸,得心应手。
2.备学生
只有结合自己学生的特点,创造出适合自己学生接受的方式才算是备好了一堂课。在平时要注意跟学生接触的方式、方法。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树立学生不比别人差的信心,大力表扬学生的闪光点,批抨也要裹着糖衣,用执着真诚打动学生。
3.备教学资源
跟授课内容相关的教学资源力求丰富,从生活中,从书本中,从他人经验中都可以积累。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讲的那个故事:一位教师的一堂历史课上得精彩之至,令所有听课者叹为观止,于是下课后,大家围住这个老师,询问他,这节课上得这么好,你花了多少时间备课?那位历史老师说:我是用我的一生来备这一节课,至于这节课的教案,大概用了一刻钟。
二、巧用教法是提升教师课堂驾驭能力的关键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教学方法因人而异,但成功的教学方法往往体现着教师的个人魅力,凸显教师的课堂驾驭能力。
1.善用语言驾驭课堂
一是运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把枯燥无味的事说得生动活泼。在词语上选用色彩鲜明、形象生动的,充分运用各种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将深刻的道理寓于具体的事实之中。
二是高处着手,小处着眼,择其利,去其弊,说经验,谈看法,流利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态度,诚实朴质,不曲不饰。
如讲《经济与生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内容时,把市场比喻成无形手,宏观调控比喻成有形手,并概括成一句话:“有形手,无形手,手牵手,向前走”。在讲市场调节时,讲到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的特点,就将这些特点形象比喻为“做坏事——自发性,你做我也做——盲目性,做了才知道——滞后性”。“语言功力”对课堂的驾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常去体会和琢磨。
2.巧用形体驾驭课堂
如在《文化与生活》教学中讲到文化多样性时举例:中、日、美三国的三个模特在海边,她们统一着白色连衣裙,头带一顶帽子,三人都没有看过大海,一见大海很兴奋,此时海风非常大,三个不同国家的女孩会做出什么举动呢?美国女孩伸出双臂尽情拥抱,日本女孩紧握帽子,中国女孩双手紧按裙摆。从中可以得出什么呢?学生讨论回答:文化的差异性,文化多样性,文化的影响等,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三、把握课堂教学环节是提升教师课堂驾驭能力的的落脚点
1.注重导入,提升课堂品质
(1)创设良好教学情境。上课准备铃一响,老师要用眼神暗示学生做好课前准备。课铃响,立即登上讲台,此时教师要环视全班学生,检查有无缺席,学生的状态怎样,同时也以自己的饱满的精神状态为示范,暗示学生要振作精神,尽快进入学习状态。
(2)营造良好的教学情感的氛围。教师要把自己对学生的期待及对教材的情感,尽快融入教学中,使学生在情感上与教师产生共鸣,促使他们表现出与教师配合的积极性。
2.加强反思,促进教师成长
一位教育家说过:“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坚持写三年反思笔记则可能成为名师。”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立足于自身教育教学实践的反思,在反思中教学,在教学中反思,教学业务水平一定会逐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