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德育资源,提高德育实效

来源 :广东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aijiekex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把坚持德育为先作为四大战略主题之一,深刻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于加强青少年学生德育工作的高度重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指出:各级各类学校要加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教育,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坚定学生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制度的信念和信心;加强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教育,增强学生爱国情感和改革创新精神;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培养学生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艰苦奋斗的良好品质。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长期以来,汕头市龙湖区绿茵小学一直把德育工作摆在首要位置,更新德育工作理念,努力探索新的方式方法,有机整合学校德育资源,力求提高实效,逐渐形成了“五个注重”的新的德育工作思路——以心育(心理健康教育)为基础,以践行(把品德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为主线,以智育、美育为两辅,以社会协同教育为保障机制,以此开展学校德育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注重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着力培养学生健康心理和情绪体验
  
  随着改革开放事业的推进,我国社会生活发生了极大的变化,而青少年学生所面临的社会心理适应问题也日益突出。小学生正处在身体发育和心理发展的重要时期,因此,在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开展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
  建立常规,积极引导。学校设立了校长信箱,每周星期五开箱,每周星期一结合心理健康教育广播进行答复。设立心理健康教育咨询站。定期举办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开展如 “从小学会交朋友”、 “做个使人愉快的人”、“克服畏惧心理,积极争取发言”等为主题的讲演,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注重体验,自主养成。我们的心理健康教育更着眼于引导学生获得积极的心理体验和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我们要求教师在学困生身上倾注爱心,及时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我们提出了“每学年给每个学生一个惊喜”的做法,坚持“积极引导、正面激励”的原则,将学期分为五个学月,分别开展学月主题活动。如:第一学月结束后,评选了“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月活动积极分子”;期中考试后,评选了“主动学习积极分子”;艺术节开展特长生展示评选行动;等等。并给他们颁奖、发喜报,拍照合影并开辟专栏给予展示,使更多的学生,包括学困生也能得到适时的激励。
  
  二、注重把品德课教育与社会实践活动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体验与内化得到拓展
  
  品德课是学校德育的主阵地,在整个学校德育架构中是其他教育方式方法所不能替代的。我们一直努力探索品德课贴近学生的生活,贴近学生的心理特点的教学研究;并推动品德课程改革与社会实践的有机结合,把教学空间从学校拓展至家庭、社会,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更多的去接触社会、体验社会。把从真实的社会生活中看到的、体验到的东西带进课堂来讨论、思考、提高认识。带着品德课上所确立的认识、激发的道德情感、产生的道德意志,去适应社会,完善自我,塑造自我。
  品德课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能把它当成一门纯学科的知识传授。思想品德观念不仅仅是要让学生认知、记忆,主要的还在于内化成学生的觉悟,指导于学生的实践活动,而社会活动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学习活动,它是融合了知、情、意、行的一种活生生的教育活动。在实践中,学生更能真正懂得做人的道理,在社会实践中不仅能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的优良品质,而且可以使学生逐渐认识社会,并且有助于学生遵守纪律、爱护公共财物、热爱集体、团队间合作等品质的培养训练。
  
  三、注重让美育与德育有机结合起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凸显艺术教育的德育功能。学校的艺术教育虽然不能等同于美育,但却是美育的重要组成和重要形式。学校努力尝试把艺术教育融合到学校各种教育活动当中,力求把艺术教育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突破口,把艺术教育与德育有机结合起来。学校每年都举办一届艺术节,组织学校民乐队师生进行表演,还参加街道举办的社区文化广场活动的演出,通过艺术教育活动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活跃学生的身心,熏陶孩子们的精神情操,提升孩子们的文化素养,引导孩子们确立正确的行为规范。
  有机渗透德育,丰富艺术教育内涵。在学校举办的大型活动中,都能有机渗透德育内涵,例如在学校“第五届艺术节”中,就有“爱我家园”百人集体作画活动,让学生思维空间的拓展与环保意识培养悄然结合;以废旧塑料袋、铝罐等制作成各式服装,演出“奇装表演”,以及收集废旧饮料罐制作大型花篮等活动,使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勤俭节约精神同环保意识三者交融,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四、注重德育与学科教学的有机结合,实现教育的根本目的
  
  深挖教材,科学确定教学目标。学校要求老师们认真上好每一节课,因为,一节不成功的课,连教学任务都没有圆满完成,德育目标更不可能实现了。再者,学校要求老师尽可能地从知识内容中挖掘德育因素,以便渗透德育,而不是定出若干德育条条或若干价值观目标。否则这种外加的目标不仅不能为学生所接受,而且破坏了教材本身的逻辑结构。所以当我们按照各学科自身的特点,正确地确立对学生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发展的目标要求,“本分地”完成了本学科的教学任务,“德育”便在其中,细水长流、潜移默化,这种教育力量是十分有效的。
  积极探索,着眼于教与学的方法、手段的研究。学校按照新课程标准中强调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培养科学态度和科学价值观,强调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能力、基本态度的要求,开展探索研究。
  
  五、注重加强学校、家庭、社会的网络联系,建立学校德育保障机制
  
  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是一项社会工程,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是实现这一宏伟工作的完整构架。家庭教育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中具有基础的、特殊的、长远的地位和作用;而社会的影响则更是立体的、全时态的、活生生的,如果忽视了家庭、社会的作用,学校教育实际上是不完整的。为此,我们把加强社会、学校、家庭的协同教育,定位为建立学校德育保障机制的地位去抓好。
  (作者单位:汕头市龙湖区绿茵小学)
其他文献
小女孩三岁  小蝴蝶几岁,没看出来  追追停停停停追追  她俩把满院子的时光演绎得风生水起  好像约定好的她俩  ——有着同样的速度  ——有着同样的机灵和笨拙  小女孩以无限接近  为快乐  而小蝴蝶以一次次逃脱  为快乐  她们一起把快乐送给这个上午送给我  面对这样的场景忽然觉得  ——小女孩也是一只蝴蝶  ——而我也是一只蝴蝶  ——老蝴蝶一只  靠快乐养活着的老蝴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