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动脉粥样硬化对冠状动脉病变的预测分析

来源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znmt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对冠状动脉病变的预测价值.方法对191例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及175例正常对照者行颈动脉超声检查,依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对照组与冠心病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及多支病变组,比较各组间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及粥样硬化程度;并根据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程度预测冠心病的发生、发展情况.结果对照组与冠心病各组在左侧内膜-中膜厚度、斑块发生率和狭窄率上存在差并(P<0.05),而且冠状动脉病变支数越多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程度也越重.以颈动脉斑块分级计分大于1、2和3分为标准预测冠心病的阳性预测值分别是68.5
其他文献
<正> 可口革囊星虫(Phascoloma esulenta)属于星虫动物门革囊星虫科革囊星虫属动物,为我国特有种,广泛分布于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海南和台湾等省区,在各产地均为著名小
磷灰石型硅酸镧电解质(ATLS)因其在中低温下表现出较高的离子电导率和较低的活化能,有望广泛运用于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中。因此,围绕提高磷灰石型硅酸镧电解质的离子电导率的相
沙门菌是一种重要的人畜共患性和食源性病原菌,对动物健康和人类健康可造成严重的威胁。广谱头孢菌素、尤其是第三代头孢菌素是治疗沙门菌感染的首选药物之一,而多黏菌素被认为是治疗革兰氏阴性菌严重感染的“最后一道防线”。近年来,国内外研究表明,沙门菌对这两类抗菌药物耐药性的问题日益严重。质粒是一种能够进行独立复制、可移动的遗传因子,可携带介导头孢菌素类药物和黏菌素耐药的基因,并介导耐药基因在不同细菌之间的水
根据小波变换原理及小波变换分频特性,提出了一种地震数据降噪处理的改进的小波变换算法。首先将地震数据通过小波变换分解为不同频带上的数据,然后把不同频带的信号进行小波
简要统计了2008年9-10月国内发生的各种环境事件75起,包括沙尘天气2起,污染事件25起,地震15起,山体滑坡和泥石流16起,旱灾3起以及其他自然灾害14起。
本文利用1960-2000年气象资料,对内蒙古中西部地区春季(3~5月)较大范围的沙尘暴发生频率作了统计,并根据该地区40年春季降水的气候特点划分降水气候区,着眼于沙尘暴预测,分析了